欢迎来到千叶帆文章网!

神经内科护士进修心得体会13篇

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11-08 10:24:04

神经内科护士进修心得体会时间过得真快,一切都还来不及思考和回顾,转眼间,我来到中心医院神经三科快三个月了。在这短短的三个月里,感觉自己成长了很多,收获了很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神经内科护士进修心得体会13篇,供大家参考。

神经内科护士进修心得体会13篇

神经内科护士进修心得体会篇1

时间过得真快,一切都还来不及思考和回顾,转眼间,我来到中心医院神经三科快三个月了。在这短短的三个月里,感觉自己成长了很多,收获了很多。经过三个月的护士培训,感遭到护理部的专心良苦,每个操纵逐一为我们示范,让我获益匪浅。培训有益于规范医德医风和进步医疗护理质量,为我们尽快适应新环境,完成护士角色的转变,进步临床工作质量打下扎实的基础。从医院护理各项管理、制度、护士职业危害和防护、护理文书的书写,老护士们无不仔细肠为我们讲授每个知识点,让我们心领神会,明白到里面的关键的地方,更快地融进医院这个大家庭里面。护士们有高度的责任心,做好本职工作。

作为护士一定要脑勤、眼勤、口勤、手勤,要仔细、有爱心、耐心、责任心,这样才能进步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坚持做到,把握自己的工作职责,安心工作,端正思想,遵守院纪院规,踏实工作,互学互尊。时刻为病人着想,对病人态度和蔼;同情关心和体贴病人。固然护理工作者是一个非常平凡的岗位,但也是重要和不可缺少的工作。我们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兢兢业业工作,刻苦勤奋学习,严格在工作和学习中要求自己,不断更新知识,进步技术水平。

一个人要实现他的人生价值,须不断付出努力。只有认真工作学习,把理论与实践结合,刻苦研究工作技能,在工作中不断充实完善自我,才能实现理想。要有团队协助精神,在抢救病人时,大家齐心协力,我们才能更好地抢救生命。神经三科是个非常团结的科室团队,护理工作任务庞大,老护士们责任心很强,作为一位临床护士,天天同事们都以微笑、愉快的心情投进工作,同事间亲如一家,大家带患者如亲人的关怀,满足他们的需求,让病人更好更快的康复,同时给患者增加克服疾病的信心。

这个氛围使我很感动,也很努力的想投进神经三科这个大家庭,奉献点我的气力。非常感谢护士长对我的循循教导与叮咛,老护士们对我的仔细带教。护理之路,如履薄冰,记得有位患者出院时对我说:你笑起来很漂亮,很好看。固然只是很平常的一句话,却让我很感动。作为一位平凡的护士,我不求感谢,不求回报,更不求鲜花和掌声,我只希看在我们付出宽容和爱心的同时,能收获一份尊重、理解和支持。由于有了医院热和大家庭的支持,有了各位护理先辈的指导,我有信心做好护理工作,走自己选择的路,而且将走稳走好,一直走下往,为广大病患奉献自己的青春与热情。我会全心全意地投进工作中,将我的豪情和热情洒遍中心医院这片土地。

神经内科护士进修心得体会篇2

1、 运动试验的操作步骤:(10分) 2、红外线疗法适应于哪些病人(8分)

3、心理护理的原则有哪些?(6分) 4、腰间盘突出体检阳性体征有(8分)

5、呼吸功能评定测定的项目包括哪些?(8分)

神经内科护士进修心得体会篇3

1、 运动试验的操作步骤:(10分) 2、红外线疗法适应于哪些病人(8分)

3、心理护理的原则有哪些?(6分) 4、腰间盘突出体检阳性体征有(8分)

5、呼吸功能评定测定的项目包括哪些?(8分)

神经内科护士进修心得体会篇4

卫生部关于发布

《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管理规范》的通知

(1996年4月2日 卫医发〔1996〕第13号)

发布部门:卫生部

发布日期:1996年04月02日

实施日期:1996年04月02日

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卫生厅(局),部直属有关单位: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一些综合医院都在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康复医学科,但从管理上看,有些与康复医学科的要求不相符合。为了规范和引导我国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我部组织制定了《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管理规范》,现将该《规范》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的设置,加强康复医学诊疗服务,更好地发挥综合医院对社区康复的转诊、培训和技术指导作用,进一步完善卫生事业的康复医学服务功能,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康复医学诊疗需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管理规范。

第二条 本管理规范是对综合医院设置康复医学科并开展康复医学诊疗工作的基本要求,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所有综合医院。

第二章 性质、功能与布局

第三条 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是在康复医学理论指导下,应用功能测评和物理治疗、作业治疗、传统康复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康复工程等康复医学的诊断、治疗技术,与相关临床科室密切协作,着重为病伤急性期、恢复早期的有关躯体或内脏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提供临床早期的康复医学专业诊疗服务,同时,也为其它有关疑难的功能障碍患者提供相应的后期康复医学诊疗服务,并为所在社区的残疾人康复工作提供康复医学培训和技术指导的临床科室。

第四条 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应根据当地的康复医学诊疗需求和条件,设置本管理规范规定的康复医学科,并开展相应的康复医学诊疗工作。

尚不具备设置本管理规范规定的康复医学科条件的地区或医院,可暂不设置,用综合医院现有的临床和医技科室开展相应部分的康复医学诊疗工作,但应随着需求的发展,逐步增加功能测评、运动治疗、作业治疗、康复工程等现代康复医学诊疗项目,待条件具备时,设置本管理规范规定的康复医学科。

第五条 一级综合医院一般不必设置专门的康复医学科,但应针对当地人口的主要致残原因,在当地政府及其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和指导下,协同当地有关部门,动员、组织群众,大力开展残疾的一级预防;同时,根据当地群众的康复需求,培训1-2名掌握社区康复实用技术的医务人员,积极开展社区康复工作,组织、指导所在社区的乡村医生等基层卫生人员,在基层有关医疗机构和功能障碍患者住所,开展康复医学诊疗、咨询服务。

第六条 各地卫生行政部门应根据当地人口的康复需求,将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的建设纳入区域医疗发展规划之中,指导区域内康复医学诊疗资源的适度发展、合理布局,形成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康复医学诊疗服务工作为基础的,以大中型综合医院和有关专科医院、康复医院及其它康复医学诊疗部门为转诊、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的,覆盖广泛、功能完善、结构合理、协作密切、成本效果好的区域康复医学诊疗服务网络,不断提高康复医学诊疗服务水平,完善当地卫生事业的康复医学服务功能。

第三章 构成

第七条 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至少应下设物理治疗和作业治疗室,并具有相应的康复测评和治疗功能;根据需求和条件,酌情下设言语治疗、心理治疗、传统康复治疗、假肢与矫形器等康复医学专业诊疗室。

规模小或康复需求少的综合医院,可将性质相近的康复医学专业诊疗室合并设置。

第八条 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可不设置专门的康复病床。

院内康复转诊需求大,或康复教学、科研确需设置康复病床的医院,结合需求和当地的康复转诊条件,在对设床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充分的调查、论证的基础上,可按医院病床总数2%-5%的额度,通过院内调剂等适宜方式,为康复医学科酌情设置适当数量的康复病床,并切实保证合理、充分、安全地使用。

第四章 人员配备

第九条 二级综合医院的康复医学科,至少应有1名专职或兼职的康复医师、2名专职的康复治疗技师(士);三级综合医院的康复医学科,至少应有2名专职或兼职的康复医师、4名专职的康复治疗技师(士)。

第十条 设置康复病床的康复医学科,应根据收治病种,参照有关临床科室,配置与康复病床数量相适应的专职康复医师、康复治疗技师(士)和护士。

第十一条 以躯体运动功能障碍康复为主的三级综合医院,根据需求和条件,可设置兼职或专职的临床假肢与矫形器技师(士)。

第五章 诊疗场所

第十二条 根据需求与条件,二级综合医院的康复医学科一般应有150-300平方米建筑面积的业务用房,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至少应有300-500平方米建筑面积的业务用房为宜。如设康复病床,应配置适当面积的康复病房,病房每床净使用面积以5-7平方米为宜。

第十三条 康复医学科应设在易于功能障碍患者方便抵离的院内处所,根据需求和条件,既可采取门诊、住院共用的设置方式,也可在门诊部、住院部分别设置。

第十四条 康复医学科的通行区域和患者经常使用的主要公用设施应体现无障碍设计,地面防滑;如设有康复病房,其走廊的墙壁应有扶手装置。

第十五条 康复医学科的地板、墙壁、天花板及有关管线应易于康复设备、器械的牢固安装、正常使用和经常检修。

康复医学科应有良好的室温调节措施,地处夏季酷热天气持续时间过长地区的医院,如有条件,可考虑为运动治疗室、作业治疗室安装空调装置。

以少年儿童为诊疗对象的康复诊疗室,色彩设计、装饰应适合少年儿童患者的心理特点。

第六章 设备与器材

第十六条 二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应根据需求和医院能级,通过购置、自制等适宜方式,配置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和功能测评类的基本康复设备与器材,酌情配置其它类康复设备与器材:

一、物理治疗

(一)运动治疗:训练用垫和床,肋木,姿式矫正镜,常用规格的训练用棍和球,常用规格的砂袋和哑铃,墙拉力器,划船器,手指肌训练器,股四头肌训练器,前臂旋转训练器,滑轮吊环,常用规格的拐杖,常用规格的助行器,助力平行木。

(二)其它物理治疗:中频治疗仪,低频脉冲电疗机,音频电疗机,超短波治疗机,红外线治疗机,磁疗机;颈椎牵引设备,腰椎牵引设备。

二、作业治疗:沙磨板,插板、插件、螺栓,训练用球类,日常生活训练用具。

三、功能测评:关节功能评定装置,肌力计,其它常用功能测评设备。

四、传统康复治疗:针灸用具,人体经络穴位示意用品,按摩用品(如本院中医科或邻近中医医疗机构开展此类治疗,康复医学科可不配备)。

第十七条 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应按前条规定的原则,在基本配备二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有关设备、器材的基础上,酌情增加如下设备、器材:

一、物理治疗

(一)运动治疗:训练用功率自行车,功能牵引网架,肩、肘、腕、指、膝、踝、髋等关节被动训练器,轮椅,训练用扶梯。

(二)其它物理治疗:超声波治疗机,蜡疗设备,电热按摩治疗机,紫外线治疗机,制冰设备。

二、作业治疗:认知功能训练用具,拼板,积木,橡皮泥,上肢悬吊带,木工、金工用基本工具,编织用具。

三、言语治疗:录音机或言语治疗机,言语测评和治疗用具(实物、图片、卡片、记录本),非语言交流用字画板。

四、功能测评:心肺功能及代谢功能测评设备,肌电图及其它常用电诊断设备(功能测评设备可与其它临床科室共用)。

五、康复工程:制作临床常用矫形器的设备、器材、材料(以躯体运动功能障碍康复为主的综合医院,根据需求和条件酌情配备)。

第七章 诊疗水平

第十八条 二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应具有开展以下康复诊疗的能力:

一、功能测评:运动功能测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检查。

二、物理治疗

(一)运动治疗:耐力运动训练,肌力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步行训练,牵引疗法。

(二)其它物理治疗:电疗、透热治疗、光疗。

三、作业治疗: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四、传统康复治疗:针灸、按摩(如本院中医科或邻近中医医疗机构开展此类治疗,康复医学科可不开展)。

五、康复工程:家庭康复的环境改造指导,简易运动治疗和作业治疗器具、矫形器、助行器、自助具的制作指导和训练指导(地处已经广泛开展社区康复工作地区的县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应视当地群众的需求情况,具有此项技术能力,其它二级综合医院的康复医学科酌情具备)。

第十九条 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应在二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诊疗能力的基础上,根据本院康复需求的特点,具有开展以下康复诊疗的能力:

一、功能测评:电生理诊断,感觉功能测评,作业及言语能力测评,临床心理测评,心肺功能测评,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测评。

二、物理治疗

(一)运动治疗:矫正体操,促通治疗手法,中国传统运动疗法。

(二)其它物理治疗:冷疗。

三、作业治疗:工艺疗法,认知功能训练,手功能训练,畸形矫正。

四、言语治疗:常见言语交流障碍的治疗。

五、心理治疗。

六、康复工程(以躯体运动功能障碍康复为主的综合医院,根据需求与条件酌情具备):

(一)假肢、矫形器处方及训练;

(二)临床常用矫形器的制作。

第八章 管理

第二十条 认真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诊疗规程、规章。建立、健全院内康复及社区康复诊疗制度、切实可行的技术操作规程和质量控制标准,并认真、有效地实施。

第二十一条 建立、实施康复医学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制度,全科的康复医学专业技术人员均应接受过相应的康复医学培训。

第二十二条 制定、实施科室的中长期综合性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 第二十三条 业务信息资料保存完整。

第九章 诊疗质量

第二十四条 康复医学科与相关临床科室建立了密切的临床康复协作关系,康复医学科的康复医师、康复治疗技师(士)等有关康复医学专业人员,能够及时深入相关临床科室,参与病伤急性期、恢复早期有关功能障碍患者的早期康复医学诊疗。

第二十五条 康复医学诊疗达到以下指标的要求:

一、需要康复诊疗的患者能及时得到有关康复医学服务;

二、经康复治疗的患者中,90%以上患者的疗效为有效以上;

三、患者对康复诊疗的满意率在90%以上;

四、年二级以上医疗事故发生率为0;

五、年技术差错率≤1%;

六、康复处方合格率≥98%;

七、康复病历和康复诊疗记录书写合格率≥90%;

八、设置了康复病床的康复医学科,病床使用率不低于85-92%;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的平均住院日不超过30-35天,二级综合医院不超过35-40天。

第二十六条 康复设备、器材维护良好,完好率大于85%。

第二十七条 深入患者家庭或有关社会福利机构,上门开展康复医学诊疗服务;与所在社区的有关下级医疗卫生机构、中间医疗服务机构,建立了康复协作诊疗、培训等技术指导关系。

第十章 附则

第二十八条 本管理规范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二十九条 本管理规范的解释权在卫生部。

神经内科护士进修心得体会篇5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根据我国临床医学的发展和患者对医疗服务需求的增加,我部印发了《关于在中增加“重症医学科”诊疗科目的通知》(卫医政发〔2009〕9号),具备条件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可以设置重症医学科。为指导重症医学科的设置和管理,推动重症医学科的发展,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我部组织制定了《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现印发给你们。具备条件的医院要按照《指南》要求,加强对重症医学科的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专科医疗服务水平。目前条件尚不能达到《指南》要求的医院,要加强对重症医学科的建设,增加人员,配置设备,改善条件,健全制度,逐步建立规范的重症医学科。

二〇〇九年二月十三日

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医疗机构重症医学科的建设和管理,保证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合理使用医疗资源,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 医院的重症医学科参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三条 重症医学科负责对危重患者及时提供全面、系统、持续、严密的监护和救治。

第四条 重症医学科以综合性重症患者救治为重点,独立设置,床位向全院开放。

第五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指导和检查;医院应加强对重症医学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落实其功能任务,保持患者转入转出重症医学科的通道畅通,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

第二章 基本条件

第六条重症医学科应具备与其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的场所、设备、设施和人员条件。

第七条 重症医学科必须配备足够数量、受过专门训练、掌握重症医学的基本理念、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术,具备独立工作能力的医护人员。其中医师人数与床位数之比应为0.8:1以上,护士人数与床位数之比应为3:1以上;可以根据需要配备适当数量的医疗辅助人员,有条件的医院还可配备相关的设备技术与维修人员。

第八条 重症医学科至少应配备一名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担任主任,全面负责医疗护理工作和质量建设。

重症医学科的护士长应当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在重症监护领域工作3年以上,具备一定管理能力。

第九条 重症医学科必须配置必要的监测和治疗设备,以保证危重症患者的救治需要。

第十条 医院相关科室应具备足够的技术支持能力,能随时为重症医学科提供床旁B超、血液净化仪、X线摄片等影像学,以及生化和细菌学等实验室检查。

第十一条 重症医学科病床数量应符合医院功能任务和实际收治重症患者的需要,三级综合医院重症医学科床位数为医院病床总数的2%-8%,床位使用率以75%为宜,全年床位使用率平均超过85%时,应该适度扩大规模。重症医学科每天至少应保留l张空床以备应急使用。

第十二条 重症医学科每床使用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床间距大于1米;每个病房最少配备一个单间病房,使用面积不少于18平方米,用于收治隔离病人。

第十三条 重症医学科位于方便患者转运、检查和治疗的区域,并宜接近手术室、医学影像学科、检验科和输血科(血库)等。

第三章 质量管理

第十四条 重症医学科应当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相关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并严格遵守执行,保证医疗服务质量。

第十五条 重症医学科应当加强质量控制和管理,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

医院应加强对重症医学科的医疗质量管理与评价,医疗、护理、医院感染等管理部门应履行日常监管职能。

第十六条 重症医学科收治以下患者:

(一)急性、可逆、已经危及生命的器官或者系统功能衰竭,经过严密监护和加强治疗短期

内可能得到恢复的患者。

(二)存在各种高危因素,具有潜在生命危险,经过严密的监护和有效治疗可能减少死亡风险的患者。

(三)在慢性器官或者系统功能不全的基础上,出现急性加重且危及生命,经过严密监护和治疗可能恢复到原来或接近原来状态的患者。

(四)其他适合在重症医学科进行监护和治疗的患者。

慢性消耗性疾病及肿瘤的终末状态、不可逆性疾病和不能从加强监测治疗中获得益处的患者,一般不是重症医学科的收治范围。

第十七条 下列病理状态的患者应当转出重症医学科:

(一)急性器官或系统功能衰竭已基本纠正,需要其他专科进一步诊断治疗;

(二)病情转入慢性状态;

(三)病人不能从继续加强监护治疗中获益。

第十八条 重症医学科的患者由重症医学科医师负责管理,患者病情治疗需要时,其他专科医师应及时提供会诊。

第十九条 医院应采取措施保证重症医学科医师和护士具备适宜的技术操作能力,并定期进行评估。

第二十条 对入住重症医学科的患者应进行疾病严重度评估,为评价重症医学科资源使用的适宜性与诊疗质量提供依据。

第二十一条 医院应建立和完善重症医学科信息管理系统,保证重症医学科及时获得医技科室检查结果,以及质量管理与医院感染监控的信息。

第二十二条 重症医学科的药品、一次性医用耗材的管理和使用应当有规范、有记录。

第二十三条重症医学科的仪器和设备必须保持随时启用状态,定期进行质量控制,由专人负责维护和消毒,抢救物品有固定的存放地点。

第四章 医院感染管理

第二十四条 重症医学科要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及对特殊感染患者的隔离。严格执行预防、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血管内导管所致血行感染、留置导尿管所致感染的各项措施,加强耐药菌感染管理,对感染及其高危因素实行监控。

第二十五条 重症医学科的整体布局应该使放置病床的医疗区域、医疗辅助用房区域、污物处理区域和医务人员生活辅助用房区域等有相对的独立性,以减少彼此之间的干扰和控制医院感染。

第二十六条 重症医学科应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医疗区域内的温度应维持在(24±

1.5)℃左右。具备足够的非接触性洗手设施和手部消毒装置,单间每床1套,开放式病床至少每2床1套。

第二十七条 对感染患者应当依据其传染途径实施相应的隔离措施,对经空气感染的患者应当安置负压病房进行隔离治疗。

第二十八条 重症医学科要有合理的包括人员流动和物流在内的医疗流向,有条件的医院可以设置不同的进出通道。

第二十九条 重症医学科应当严格限制非医务人员的探访;确需探访的,应穿隔离衣,并遵循有关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规定。

第三十条 重症医学科的建筑应该满足提供医护人员便利的观察条件和在必要时尽快接触病人的通道。装饰必须遵循不产尘、不积尘、耐腐蚀、防潮防霉、防静电、容易清洁和符合防火要求的原则。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一条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以设置省级重症医学科质量控制中心或者其他有关组织对辖区内医疗机构的重症医学科进行质量评估与检查指导。

第三十二条 医疗机构应当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及其委托的重症医学质量控制中心或者其他组织开展对重症医学科的检查和指导,不得拒绝和阻挠,不得提供虚假材料。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三条设在医疗机构相关科室内开展本科重症患者治疗的科室和病房参照本指南管理。

第三十四条本指南由卫生部负责解释。

附件:1.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基本技能要求

2、重症医学科基本设备

附件

1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基本技能要求

一、医师

(一)经过严格的专业理论和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

(二)掌握重症患者重要器官、系统功能监测和支持的理论与技能,要对脏器功能及生命的异常信息具有足够的快速反应能力:休克、呼吸功能衰竭、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急性肾功能不全、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严重肝功能障碍、胃肠功能障碍与消化道大出血、急性凝血功能障碍、严重内分泌与代谢紊乱、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镇静与镇痛、严重感染、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免疫功能紊乱。要掌握复苏和疾病危重程度的评估方法。

(三)除掌握临床科室常用诊疗技术外,应具备独立完成以下监测与支持技术的能力:心肺复苏术、颅内压监测技术、人工气道建立与管理、机械通气技术、深静脉及动脉置管技术、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持续血液净化、纤维支气管镜等技术。

二、护士

(一)经过严格的专业理论和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

(二)掌握重症监护的专业技术:输液泵的临床应用和护理,外科各类导管的护理,给氧治疗、气道管理和人工呼吸机监护技术,循环系统血液动力学监测,心电监测及除颤技术,血液净化技术,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监测技术,胸部物理治疗技术,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技术,危重症患者抢救配合技术等。

(三)除掌握重症监护的专业技术外,应具备以下能力:各系统疾病重症患者的护理、重症医学科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重症患者的疼痛管理、重症监护的心理护理等。

附件2

重症医学科基本设备

一、 每床配备完善的功能设备带或功能架,提供电、氧气、压缩空气和负压吸引等功能支持。每张监护病床装配电源插座12个以上,氧气接口2个以上,压缩空气接口2个和负压吸引接口2个以上。医疗用电和生活照明用电线路分开。每个床位的电源应该是独立的反馈电路供应。重症医学科应有备用的不间断电力系统(UPS)和漏电保护装置;每个电路插座

都应在主面板上有独立的电路短路器。

二、应配备适合的病床,配备防褥疮床垫。

三、每床配备床旁监护系统,进行心电、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有创压力监测等基本生命体征监护。为便于安全转运患者,每个重症加强治疗单元至少配备1台便携式监护仪。

四、 三级综合医院的重症医学科原则上应该每床配备1台呼吸机,二级综合医院的重症医学科可根据实际需要配备适当数量的呼吸机。每床配备简易呼吸器(复苏呼吸气囊)。为便于安全转运患者,每个重症加强治疗单元至少应有1台便携式呼吸机。

五、每床均应配备输液泵和微量注射泵,其中微量注射泵原则上每床4台以上。另配备一定数量的肠内营养输注泵。

六、其他必配设备:心电图机、血气分析仪、除颤仪、心肺复苏抢救装备车(车上备有喉镜、气管导管、各种管道接头、急救药品以及其他抢救用具等)、纤维支气管镜、升降温设备等。三级医院必须配置血液净化装置、血流动力学与氧代谢监测设备

神经内科护士进修心得体会篇6

首先要感谢各位院领导和科室领导能给我这次去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内科进修的机会,我知道这次进修的机会对我来说是实属难得,这中间有各位领导的信任和期望。在进修期间,我始终不忘科主任及护士长的嘱咐,多问多动手多与带教老师沟通,把握好这次进修的机会,努力的完善自我。这段进修生涯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丰富了专业知识,同时也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护理事业的魅力。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创建于19**年,是一所以神经病科学和老年医学的临床和研究为特色,承担着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和康复任务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是新中国神经病学创始基地之一。他们拥有先进的设备、精湛的技术和优质的护理。在宣武医院进修的6个月中,让我感触深的是他们的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开展的很好,为病人提供了全程、整体、人性化的一系列服务,真正是做到了“以病人为中心”。

在神经内科ICU进修期间,是我感受和收获最多的。初到ICU时,监护室众多先进的仪器设备、护理人员机敏的反应、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医护之间默契的配合、和谐的氛围…这些都深深的感染和吸引了我,使我对自己在这里的学习充满了期望和信心。

进修期间的工作紧张而忙碌,每次学习的机会对我来说都如饥似渴,我认真的学习神经内科各种新知识、新技术,认真总结各位老师的经验。观察并学习她们深入浅出、系统性的分析问题,并结合实际解决问题的方法。

进修期间的第一次课是由神经内科王玲总护士长讲授的,她为我们讲解了护士思维模式以及护理管理方面系统的理论。让我认识到要系统的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作为管理者,要把自己也考虑到系统之中,用整体一元化模式考虑问题,护理工作中有差错了,要先分析是哪些环节出问题了,再针对问题提出整改措施,落实后还要有持续的检查和改进。并且她提倡护士工作中要严谨慎读,发现问题要善于查找原因,并总结。带着王护士长教授的理念,在神经内科进修期间我受益匪浅,神经内科的护理工作琐碎而繁多,护理生命垂危的重症患者,监护室护士工作的紧张和压力是可想而知的,但是我看到的她们从来没有因为一件小事而怠慢过,从患者的喂养,皮肤黏膜护理,大小便的排泄,体位的舒适,到生命体征监测,呼吸机管理,亚低温治疗,微创手术的配合等操作无不处处体现人性和以病人为中心。

监护室的护士长刘芳,工作非常严谨认真,知识渊博,她总能发现我们工作中容易疏忽的地方,这让我们都很是敬佩,并且他好学好专研,为了做课题,她可以夜里只睡4、5个小时,半夜三点起来写资料。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就这一个课题,她可以研究的很细微很透彻,她为我们讲课时说,重症患者喂养时就像照护没有任何自我保护能力的婴儿,需要医护人员付出更多的细心呵护,这让我记忆很深,让我看到宣武监护室护理带头人的爱心、责任心。这也就是那么多进修医生护士赞叹宣武监护室护理技术好的一个基本点吧。

让我记忆很深的还有一件事情,就是带教护师刘凤春,有一位重症患者,因为要泵点好几种药物,护士为她使用了三通接头,但是在泵点药物期间,患者出现了堵管现象,细心的刘老师就琢磨原因了,她把患者泵点的`几种药物一一配在一起试,发现其中有两种药物发生了凝集,但是在临床药物配伍指南上没有记录,药典上也没有记载,于是刘老师就此写了一篇论文,这对其他护理同仁也是借鉴。这件事让我很是佩服刘老师严谨、辩证的思维,她不像我们平常那样循规滔距,按部就班的遵循操作常规。

收获很多,只言片语难以言尽,总之这次进修学习,使我不仅在神经内科疾病的理论知识、重症患者护理等方面均有了明显提高,更重要的是视野的开拓,思维的拓宽,理念的转变是我最大的收获。

服务永无止境,学然后知不足。看到北京宣武医院护理工作做得如此出色,让我看到了学习的榜样,在以后的工作中,改变以往的理念,借鉴她们优点,把宣武医院先进的理念、技术用到以后的工作学习中。

神经内科护士进修心得体会篇7

卫生部关于发布

《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管理规范》的通知

(1996年4月2日 卫医发〔1996〕第13号)

发布部门:卫生部

发布日期:1996年04月02日

实施日期:1996年04月02日

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卫生厅(局),部直属有关单位: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一些综合医院都在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康复医学科,但从管理上看,有些与康复医学科的要求不相符合。为了规范和引导我国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我部组织制定了《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管理规范》,现将该《规范》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的设置,加强康复医学诊疗服务,更好地发挥综合医院对社区康复的转诊、培训和技术指导作用,进一步完善卫生事业的康复医学服务功能,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康复医学诊疗需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管理规范。

第二条 本管理规范是对综合医院设置康复医学科并开展康复医学诊疗工作的基本要求,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所有综合医院。

第二章 性质、功能与布局

第三条 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是在康复医学理论指导下,应用功能测评和物理治疗、作业治疗、传统康复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康复工程等康复医学的诊断、治疗技术,与相关临床科室密切协作,着重为病伤急性期、恢复早期的有关躯体或内脏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提供临床早期的康复医学专业诊疗服务,同时,也为其它有关疑难的功能障碍患者提供相应的后期康复医学诊疗服务,并为所在社区的残疾人康复工作提供康复医学培训和技术指导的临床科室。

第四条 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应根据当地的康复医学诊疗需求和条件,设置本管理规范规定的康复医学科,并开展相应的康复医学诊疗工作。

尚不具备设置本管理规范规定的康复医学科条件的地区或医院,可暂不设置,用综合医院现有的临床和医技科室开展相应部分的康复医学诊疗工作,但应随着需求的发展,逐步增加功能测评、运动治疗、作业治疗、康复工程等现代康复医学诊疗项目,待条件具备时,设置本管理规范规定的康复医学科。

第五条 一级综合医院一般不必设置专门的康复医学科,但应针对当地人口的主要致残原因,在当地政府及其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和指导下,协同当地有关部门,动员、组织群众,大力开展残疾的一级预防;同时,根据当地群众的康复需求,培训1-2名掌握社区康复实用技术的医务人员,积极开展社区康复工作,组织、指导所在社区的乡村医生等基层卫生人员,在基层有关医疗机构和功能障碍患者住所,开展康复医学诊疗、咨询服务。

第六条 各地卫生行政部门应根据当地人口的康复需求,将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的建设纳入区域医疗发展规划之中,指导区域内康复医学诊疗资源的适度发展、合理布局,形成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康复医学诊疗服务工作为基础的,以大中型综合医院和有关专科医院、康复医院及其它康复医学诊疗部门为转诊、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的,覆盖广泛、功能完善、结构合理、协作密切、成本效果好的区域康复医学诊疗服务网络,不断提高康复医学诊疗服务水平,完善当地卫生事业的康复医学服务功能。

第三章 构成

第七条 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至少应下设物理治疗和作业治疗室,并具有相应的康复测评和治疗功能;根据需求和条件,酌情下设言语治疗、心理治疗、传统康复治疗、假肢与矫形器等康复医学专业诊疗室。

规模小或康复需求少的综合医院,可将性质相近的康复医学专业诊疗室合并设置。

第八条 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可不设置专门的康复病床。

院内康复转诊需求大,或康复教学、科研确需设置康复病床的医院,结合需求和当地的康复转诊条件,在对设床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充分的调查、论证的基础上,可按医院病床总数2%-5%的额度,通过院内调剂等适宜方式,为康复医学科酌情设置适当数量的康复病床,并切实保证合理、充分、安全地使用。

第四章 人员配备

第九条 二级综合医院的康复医学科,至少应有1名专职或兼职的康复医师、2名专职的康复治疗技师(士);三级综合医院的康复医学科,至少应有2名专职或兼职的康复医师、4名专职的康复治疗技师(士)。

第十条 设置康复病床的康复医学科,应根据收治病种,参照有关临床科室,配置与康复病床数量相适应的专职康复医师、康复治疗技师(士)和护士。

第十一条 以躯体运动功能障碍康复为主的三级综合医院,根据需求和条件,可设置兼职或专职的临床假肢与矫形器技师(士)。

第五章 诊疗场所

第十二条 根据需求与条件,二级综合医院的康复医学科一般应有150-300平方米建筑面积的业务用房,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至少应有300-500平方米建筑面积的业务用房为宜。如设康复病床,应配置适当面积的康复病房,病房每床净使用面积以5-7平方米为宜。

第十三条 康复医学科应设在易于功能障碍患者方便抵离的院内处所,根据需求和条件,既可采取门诊、住院共用的设置方式,也可在门诊部、住院部分别设置。

第十四条 康复医学科的通行区域和患者经常使用的主要公用设施应体现无障碍设计,地面防滑;如设有康复病房,其走廊的墙壁应有扶手装置。

第十五条 康复医学科的地板、墙壁、天花板及有关管线应易于康复设备、器械的牢固安装、正常使用和经常检修。

康复医学科应有良好的室温调节措施,地处夏季酷热天气持续时间过长地区的医院,如有条件,可考虑为运动治疗室、作业治疗室安装空调装置。

以少年儿童为诊疗对象的康复诊疗室,色彩设计、装饰应适合少年儿童患者的心理特点。

第六章 设备与器材

第十六条 二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应根据需求和医院能级,通过购置、自制等适宜方式,配置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和功能测评类的基本康复设备与器材,酌情配置其它类康复设备与器材:

一、物理治疗

(一)运动治疗:训练用垫和床,肋木,姿式矫正镜,常用规格的训练用棍和球,常用规格的砂袋和哑铃,墙拉力器,划船器,手指肌训练器,股四头肌训练器,前臂旋转训练器,滑轮吊环,常用规格的拐杖,常用规格的助行器,助力平行木。

(二)其它物理治疗:中频治疗仪,低频脉冲电疗机,音频电疗机,超短波治疗机,红外线治疗机,磁疗机;颈椎牵引设备,腰椎牵引设备。

二、作业治疗:沙磨板,插板、插件、螺栓,训练用球类,日常生活训练用具。

三、功能测评:关节功能评定装置,肌力计,其它常用功能测评设备。

四、传统康复治疗:针灸用具,人体经络穴位示意用品,按摩用品(如本院中医科或邻近中医医疗机构开展此类治疗,康复医学科可不配备)。

第十七条 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应按前条规定的原则,在基本配备二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有关设备、器材的基础上,酌情增加如下设备、器材:

一、物理治疗

(一)运动治疗:训练用功率自行车,功能牵引网架,肩、肘、腕、指、膝、踝、髋等关节被动训练器,轮椅,训练用扶梯。

(二)其它物理治疗:超声波治疗机,蜡疗设备,电热按摩治疗机,紫外线治疗机,制冰设备。

二、作业治疗:认知功能训练用具,拼板,积木,橡皮泥,上肢悬吊带,木工、金工用基本工具,编织用具。

三、言语治疗:录音机或言语治疗机,言语测评和治疗用具(实物、图片、卡片、记录本),非语言交流用字画板。

四、功能测评:心肺功能及代谢功能测评设备,肌电图及其它常用电诊断设备(功能测评设备可与其它临床科室共用)。

五、康复工程:制作临床常用矫形器的设备、器材、材料(以躯体运动功能障碍康复为主的综合医院,根据需求和条件酌情配备)。

第七章 诊疗水平

第十八条 二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应具有开展以下康复诊疗的能力:

一、功能测评:运动功能测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检查。

二、物理治疗

(一)运动治疗:耐力运动训练,肌力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步行训练,牵引疗法。

(二)其它物理治疗:电疗、透热治疗、光疗。

三、作业治疗: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四、传统康复治疗:针灸、按摩(如本院中医科或邻近中医医疗机构开展此类治疗,康复医学科可不开展)。

五、康复工程:家庭康复的环境改造指导,简易运动治疗和作业治疗器具、矫形器、助行器、自助具的制作指导和训练指导(地处已经广泛开展社区康复工作地区的县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应视当地群众的需求情况,具有此项技术能力,其它二级综合医院的康复医学科酌情具备)。

第十九条 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应在二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诊疗能力的基础上,根据本院康复需求的特点,具有开展以下康复诊疗的能力:

一、功能测评:电生理诊断,感觉功能测评,作业及言语能力测评,临床心理测评,心肺功能测评,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测评。

二、物理治疗

(一)运动治疗:矫正体操,促通治疗手法,中国传统运动疗法。

(二)其它物理治疗:冷疗。

三、作业治疗:工艺疗法,认知功能训练,手功能训练,畸形矫正。

四、言语治疗:常见言语交流障碍的治疗。

五、心理治疗。

六、康复工程(以躯体运动功能障碍康复为主的综合医院,根据需求与条件酌情具备):

(一)假肢、矫形器处方及训练;

(二)临床常用矫形器的制作。

第八章 管理

第二十条 认真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诊疗规程、规章。建立、健全院内康复及社区康复诊疗制度、切实可行的技术操作规程和质量控制标准,并认真、有效地实施。

第二十一条 建立、实施康复医学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制度,全科的康复医学专业技术人员均应接受过相应的康复医学培训。

第二十二条 制定、实施科室的中长期综合性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 第二十三条 业务信息资料保存完整。

第九章 诊疗质量

第二十四条 康复医学科与相关临床科室建立了密切的临床康复协作关系,康复医学科的康复医师、康复治疗技师(士)等有关康复医学专业人员,能够及时深入相关临床科室,参与病伤急性期、恢复早期有关功能障碍患者的早期康复医学诊疗。

第二十五条 康复医学诊疗达到以下指标的要求:

一、需要康复诊疗的患者能及时得到有关康复医学服务;

二、经康复治疗的患者中,90%以上患者的疗效为有效以上;

三、患者对康复诊疗的满意率在90%以上;

四、年二级以上医疗事故发生率为0;

五、年技术差错率≤1%;

六、康复处方合格率≥98%;

七、康复病历和康复诊疗记录书写合格率≥90%;

八、设置了康复病床的康复医学科,病床使用率不低于85-92%;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的平均住院日不超过30-35天,二级综合医院不超过35-40天。

第二十六条 康复设备、器材维护良好,完好率大于85%。

第二十七条 深入患者家庭或有关社会福利机构,上门开展康复医学诊疗服务;与所在社区的有关下级医疗卫生机构、中间医疗服务机构,建立了康复协作诊疗、培训等技术指导关系。

第十章 附则

第二十八条 本管理规范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二十九条 本管理规范的解释权在卫生部。

神经内科护士进修心得体会篇8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根据我国临床医学的发展和患者对医疗服务需求的增加,我部印发了《关于在中增加“重症医学科”诊疗科目的通知》(卫医政发〔2009〕9号),具备条件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可以设置重症医学科。为指导重症医学科的设置和管理,推动重症医学科的发展,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我部组织制定了《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现印发给你们。具备条件的医院要按照《指南》要求,加强对重症医学科的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专科医疗服务水平。目前条件尚不能达到《指南》要求的医院,要加强对重症医学科的建设,增加人员,配置设备,改善条件,健全制度,逐步建立规范的重症医学科。

二〇〇九年二月十三日

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医疗机构重症医学科的建设和管理,保证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合理使用医疗资源,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 医院的重症医学科参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三条 重症医学科负责对危重患者及时提供全面、系统、持续、严密的监护和救治。

第四条 重症医学科以综合性重症患者救治为重点,独立设置,床位向全院开放。

第五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指导和检查;医院应加强对重症医学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落实其功能任务,保持患者转入转出重症医学科的通道畅通,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

第二章 基本条件

第六条重症医学科应具备与其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的场所、设备、设施和人员条件。

第七条 重症医学科必须配备足够数量、受过专门训练、掌握重症医学的基本理念、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术,具备独立工作能力的医护人员。其中医师人数与床位数之比应为0.8:1以上,护士人数与床位数之比应为3:1以上;可以根据需要配备适当数量的医疗辅助人员,有条件的医院还可配备相关的设备技术与维修人员。

第八条 重症医学科至少应配备一名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担任主任,全面负责医疗护理工作和质量建设。

重症医学科的护士长应当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在重症监护领域工作3年以上,具备一定管理能力。

第九条 重症医学科必须配置必要的监测和治疗设备,以保证危重症患者的救治需要。

第十条 医院相关科室应具备足够的技术支持能力,能随时为重症医学科提供床旁B超、血液净化仪、X线摄片等影像学,以及生化和细菌学等实验室检查。

第十一条 重症医学科病床数量应符合医院功能任务和实际收治重症患者的需要,三级综合医院重症医学科床位数为医院病床总数的2%-8%,床位使用率以75%为宜,全年床位使用率平均超过85%时,应该适度扩大规模。重症医学科每天至少应保留l张空床以备应急使用。

第十二条 重症医学科每床使用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床间距大于1米;每个病房最少配备一个单间病房,使用面积不少于18平方米,用于收治隔离病人。

第十三条 重症医学科位于方便患者转运、检查和治疗的区域,并宜接近手术室、医学影像学科、检验科和输血科(血库)等。

第三章 质量管理

第十四条 重症医学科应当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相关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并严格遵守执行,保证医疗服务质量。

第十五条 重症医学科应当加强质量控制和管理,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

医院应加强对重症医学科的医疗质量管理与评价,医疗、护理、医院感染等管理部门应履行日常监管职能。

第十六条 重症医学科收治以下患者:

(一)急性、可逆、已经危及生命的器官或者系统功能衰竭,经过严密监护和加强治疗短期

内可能得到恢复的患者。

(二)存在各种高危因素,具有潜在生命危险,经过严密的监护和有效治疗可能减少死亡风险的患者。

(三)在慢性器官或者系统功能不全的基础上,出现急性加重且危及生命,经过严密监护和治疗可能恢复到原来或接近原来状态的患者。

(四)其他适合在重症医学科进行监护和治疗的患者。

慢性消耗性疾病及肿瘤的终末状态、不可逆性疾病和不能从加强监测治疗中获得益处的患者,一般不是重症医学科的收治范围。

第十七条 下列病理状态的患者应当转出重症医学科:

(一)急性器官或系统功能衰竭已基本纠正,需要其他专科进一步诊断治疗;

(二)病情转入慢性状态;

(三)病人不能从继续加强监护治疗中获益。

第十八条 重症医学科的患者由重症医学科医师负责管理,患者病情治疗需要时,其他专科医师应及时提供会诊。

第十九条 医院应采取措施保证重症医学科医师和护士具备适宜的技术操作能力,并定期进行评估。

第二十条 对入住重症医学科的患者应进行疾病严重度评估,为评价重症医学科资源使用的适宜性与诊疗质量提供依据。

第二十一条 医院应建立和完善重症医学科信息管理系统,保证重症医学科及时获得医技科室检查结果,以及质量管理与医院感染监控的信息。

第二十二条 重症医学科的药品、一次性医用耗材的管理和使用应当有规范、有记录。

第二十三条重症医学科的仪器和设备必须保持随时启用状态,定期进行质量控制,由专人负责维护和消毒,抢救物品有固定的存放地点。

第四章 医院感染管理

第二十四条 重症医学科要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及对特殊感染患者的隔离。严格执行预防、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血管内导管所致血行感染、留置导尿管所致感染的各项措施,加强耐药菌感染管理,对感染及其高危因素实行监控。

第二十五条 重症医学科的整体布局应该使放置病床的医疗区域、医疗辅助用房区域、污物处理区域和医务人员生活辅助用房区域等有相对的独立性,以减少彼此之间的干扰和控制医院感染。

第二十六条 重症医学科应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医疗区域内的温度应维持在(24±

1.5)℃左右。具备足够的非接触性洗手设施和手部消毒装置,单间每床1套,开放式病床至少每2床1套。

第二十七条 对感染患者应当依据其传染途径实施相应的隔离措施,对经空气感染的患者应当安置负压病房进行隔离治疗。

第二十八条 重症医学科要有合理的包括人员流动和物流在内的医疗流向,有条件的医院可以设置不同的进出通道。

第二十九条 重症医学科应当严格限制非医务人员的探访;确需探访的,应穿隔离衣,并遵循有关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规定。

第三十条 重症医学科的建筑应该满足提供医护人员便利的观察条件和在必要时尽快接触病人的通道。装饰必须遵循不产尘、不积尘、耐腐蚀、防潮防霉、防静电、容易清洁和符合防火要求的原则。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一条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以设置省级重症医学科质量控制中心或者其他有关组织对辖区内医疗机构的重症医学科进行质量评估与检查指导。

第三十二条 医疗机构应当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及其委托的重症医学质量控制中心或者其他组织开展对重症医学科的检查和指导,不得拒绝和阻挠,不得提供虚假材料。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三条设在医疗机构相关科室内开展本科重症患者治疗的科室和病房参照本指南管理。

第三十四条本指南由卫生部负责解释。

附件:1.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基本技能要求

2、重症医学科基本设备

附件

1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基本技能要求

一、医师

(一)经过严格的专业理论和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

(二)掌握重症患者重要器官、系统功能监测和支持的理论与技能,要对脏器功能及生命的异常信息具有足够的快速反应能力:休克、呼吸功能衰竭、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急性肾功能不全、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严重肝功能障碍、胃肠功能障碍与消化道大出血、急性凝血功能障碍、严重内分泌与代谢紊乱、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镇静与镇痛、严重感染、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免疫功能紊乱。要掌握复苏和疾病危重程度的评估方法。

(三)除掌握临床科室常用诊疗技术外,应具备独立完成以下监测与支持技术的能力:心肺复苏术、颅内压监测技术、人工气道建立与管理、机械通气技术、深静脉及动脉置管技术、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持续血液净化、纤维支气管镜等技术。

二、护士

(一)经过严格的专业理论和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

(二)掌握重症监护的专业技术:输液泵的临床应用和护理,外科各类导管的护理,给氧治疗、气道管理和人工呼吸机监护技术,循环系统血液动力学监测,心电监测及除颤技术,血液净化技术,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监测技术,胸部物理治疗技术,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技术,危重症患者抢救配合技术等。

(三)除掌握重症监护的专业技术外,应具备以下能力:各系统疾病重症患者的护理、重症医学科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重症患者的疼痛管理、重症监护的心理护理等。

附件2

重症医学科基本设备

一、 每床配备完善的功能设备带或功能架,提供电、氧气、压缩空气和负压吸引等功能支持。每张监护病床装配电源插座12个以上,氧气接口2个以上,压缩空气接口2个和负压吸引接口2个以上。医疗用电和生活照明用电线路分开。每个床位的电源应该是独立的反馈电路供应。重症医学科应有备用的不间断电力系统(UPS)和漏电保护装置;每个电路插座

都应在主面板上有独立的电路短路器。

二、应配备适合的病床,配备防褥疮床垫。

三、每床配备床旁监护系统,进行心电、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有创压力监测等基本生命体征监护。为便于安全转运患者,每个重症加强治疗单元至少配备1台便携式监护仪。

四、 三级综合医院的重症医学科原则上应该每床配备1台呼吸机,二级综合医院的重症医学科可根据实际需要配备适当数量的呼吸机。每床配备简易呼吸器(复苏呼吸气囊)。为便于安全转运患者,每个重症加强治疗单元至少应有1台便携式呼吸机。

五、每床均应配备输液泵和微量注射泵,其中微量注射泵原则上每床4台以上。另配备一定数量的肠内营养输注泵。

六、其他必配设备:心电图机、血气分析仪、除颤仪、心肺复苏抢救装备车(车上备有喉镜、气管导管、各种管道接头、急救药品以及其他抢救用具等)、纤维支气管镜、升降温设备等。三级医院必须配置血液净化装置、血流动力学与氧代谢监测设备

神经内科护士进修心得体会篇9

7月份我有幸参加了安徽省卫生厅主办省立医院承办的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班,经过四个月的理论学习、操作培训及临床实践使我受益匪浅,感触颇深。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给了我们一种全新的感受。通过两个月的理论学习不仅让我们从基础的急救知识、仪器的使用维修及保养、大型灾难救治到科研及护理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学习而且获取了更深入更前沿的护理精髓。两个月的临床实践让我们有足够的时间消化所学的内容,其中有很多的工作场面让我很震撼、很感动。在丰富了理论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我的急救护理技能,使我从各方面都上了一个新台阶。

记得古人说过:人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通过这次学习我深深地体会到不读书行再远的路也只是个邮差。专科护士的培训要比普通的进修学到更多更深的东西,专科护士的学习将我们培养成了一批呼之即来、来者即战、战者则胜的优秀护士。

学习是一种形式,感受是一种心得和收获,学以致用是我们的目的。也许这次学习不会给我的工作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对生活对工作我有了更多的思考,希望它可以渗透进我的思想,为我的人生赋予新意。最后我要感谢领导给与我这次宝贵的学习的机会,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学习更多的知识与技能,并将这次所学应用到平时的工作中,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随着医学领域科技发展和疾病谱的改变,护理工作在维护和促进人群健康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因而对护士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院领导和护理部的支持下,我有幸考取并参加了20**年7月安徽省举办的第四届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班,通过半年的脱产学习,于20**年1月获得糖尿病专科护士资格,现将学习收获总结如下:

专科护士(CNS):是指在某一领域或者专门的护理领域具有较高水平和专长的专家型临床护士。国内专科护士培训模式不一,我省举办的专科护士培训时间为6个月,9周理论培训,13周临床实践,2周教学评估。

(一)系统的学习理论知识及新进展

(1)相关理论知识培训3周培训内容涉及护理专业化发展的路径与实践;医学统计学;人力资源管理与护理质量;护理科研;护理论文及综述撰写;信息检索;护理程序进展及应用;人才培养与护士核心竞争力;隔离预防技术与手卫生;医院感染重点部门、重点部位的管理;课堂教学设计与多媒体制作;批判性思维;循证护理;急危重病人人文关怀与沟通技巧;人际沟通和护理工作相关的法律问题等,在安徽医科大学完成,由省卫生厅、省护理协会、安医大、安医、省医等专家教授为我们授课。

(2)专科理论知识培训6周由省中医院承办,培训内容包括糖尿病流行病学;糖尿病诊断及分类;糖尿病相关实验室检查;糖尿病基本物质代谢;儿童糖尿病;老年糖尿病;糖尿病与妊娠;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变;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及血脂异常的管理;糖尿病与口腔疾病;糖尿病消化系统神经病变;糖尿病与性功能障碍;糖尿病的皮肤病变;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糖尿病与低血糖;糖尿病饮食设计;糖尿病运动治疗;胰岛素治疗进展;糖尿病口服降糖治疗;胰岛素泵的应用及护理;血糖监测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糖尿病足部神经筛查;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血糖仪原理与实践;多普勒无创血管检查仪在糖尿病中的应用与实践;糖尿病推拿技术与针灸疗法;胰岛素注射实践;糖尿病居家护理;糖尿病足中药换药;国内外糖尿病社区护理;心电图基本知识等。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使我对糖尿病相关专科知识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临床实践(13周)

我有幸被安排在安医实践,分别实习了内分泌科、糖尿病专科护士门诊、换药室、眼科、心电图室,社区护理。系统了解了糖尿病护士的工作模式,并掌握了多项糖尿病专科新技术新设备,包括双C,足病筛查,相关实验室检查等,能熟练应运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对患者进行一对一和小组教育,并参与社区居民糖尿病前期筛查及社区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掌握了糖尿病护理门诊的工作流程,能独立接诊病人为其制定个体化的饮食、运动处方及相应的专科指导。实践期间也遇到了糖尿病的急慢性并发症的病人如DKA、低血糖、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胃轻瘫等,进一步掌握其治疗及护理。带教老师认真负责,使我们学会制作课件,并利用幻灯对患者进行小组教育,完成科内专题讲座学习及护理查房。

(三)感受到医院先进的管理方式及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在安医内分泌科实习期间体会最深刻,病区宽敞明亮,物品摆放有序;病房安静,整洁,舒适,病人基本零陪护;病区所有物品都做到五常法(常组织、常清洁、常整顿、常规范、常自律)。每间病房门口都装有按压式洗手液,避免交叉感染同时也为医护人员节约了时间。病区走廊内摆有教育资料,方便病人查阅;科室设有患者教育室,每周2次小组教育,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很高。科室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护士长扁平化排班(APN)对护士分层使用及管理,建立以病人为中心,集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病情观察,治疗沟通和健康指导为一体的工作流程,真正把时间留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使病人安心、舒适。

学习结束已有段时间了,在此感谢院领导护理部给了我这次学习机会,它将是我今后学习工作中的宝贵财富。

神经内科护士进修心得体会篇10

经一个月的心理准备后,我拉着我的爱华仕拉杆箱来到了杭州。从南门到北门我穿过了十栋楼,来到了2号楼的行政区,开放式的办公环境让我的心情一下平静了。接待我的是一个叫丁莉的老师,倍感亲切。

开幕式上,浙江省医学学术交流管理中心胡斌春副主任、浙江省护理学会陈爱初理事长等浙江省专科护士培训专家委员会领导、各医院护理部主任以及来自全省各家医院的37位急诊专科护士培训学员齐聚一堂。各位领导和专家向我们参加培训的学员们表示热烈欢迎并表示将大力支持急诊专科护士培训工作,为学员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并预祝专科护士培训取得圆满成功。他们希望我们每一位学员抓住机会认真学习,提升急诊专业知识和临床实践能力,提高护理专科化水平,使护理事业的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

我们将完成1个月的理论培训和3个月临床实践培训,其中穿插着小讲课,疾病查房,操作考试,理论考试,之后参加由培训基地临床考核,通过省专科护士培训专家委员会答辩及省专科护士培训管理委员会审核,合格者将获得由省卫生厅颁发的《浙江省专科护士培训合格证

每天40分钟的公交,一个月来为杭州的公交事业也做了不少的贡献。通过这个月的学习,让我有点井底之蛙的感觉,以前每天上班下班,很少学习,没有总结,小日子过的很舒坦。现在我有了一种紧迫感,明显的落后感。记得有一位老师说:现在我给你们讲的是现在这时的新知识,可能下一秒这就是旧的或是错的,我们教的是一种学习的方法,这可能是你们最有用的。

现在我们进入了临床,要去心电图室,抢救室,急诊icu,picc穿刺及护理室,造口护理室,输液室,要学的东西很多,好多都没接触过,压力很大,收获也同样很多。

付出和收获虽然不一定呈正比,但我相信有了付出才有机会获得成果。

神经内科护士进修心得体会篇11

7月份我有幸参加了安徽省卫生厅主办省立医院承办的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班,经过四个月的理论学习、操作培训及临床实践使我受益匪浅,感触颇深。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给了我们一种全新的感受。通过两个月的理论学习不仅让我们从基础的急救知识、仪器的使用维修及保养、大型灾难救治到科研及护理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学习而且获取了更深入更前沿的护理精髓。两个月的临床实践让我们有足够的时间消化所学的内容,其中有很多的工作场面让我很震撼、很感动。在丰富了理论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我的急救护理技能,使我从各方面都上了一个新台阶。

记得古人说过:人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通过这次学习我深深地体会到不读书行再远的路也只是个邮差。专科护士的培训要比普通的进修学到更多更深的东西,专科护士的学习将我们培养成了一批呼之即来、来者即战、战者则胜的优秀护士。

学习是一种形式,感受是一种心得和收获,学以致用是我们的目的。也许这次学习不会给我的工作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对生活对工作我有了更多的思考,希望它可以渗透进我的思想,为我的人生赋予新意。最后我要感谢领导给与我这次宝贵的学习的机会,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学习更多的知识与技能,并将这次所学应用到平时的工作中,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随着医学领域科技发展和疾病谱的改变,护理工作在维护和促进人群健康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因而对护士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院领导和护理部的支持下,我有幸考取并参加了20**年7月安徽省举办的第四届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班,通过半年的脱产学习,于20**年1月获得糖尿病专科护士资格,现将学习收获总结如下:

专科护士(CNS):是指在某一领域或者专门的护理领域具有较高水平和专长的专家型临床护士。国内专科护士培训模式不一,我省举办的专科护士培训时间为6个月,9周理论培训,13周临床实践,2周教学评估。

(一)系统的学习理论知识及新进展

(1)相关理论知识培训3周培训内容涉及护理专业化发展的路径与实践;医学统计学;人力资源管理与护理质量;护理科研;护理论文及综述撰写;信息检索;护理程序进展及应用;人才培养与护士核心竞争力;隔离预防技术与手卫生;医院感染重点部门、重点部位的管理;课堂教学设计与多媒体制作;批判性思维;循证护理;急危重病人人文关怀与沟通技巧;人际沟通和护理工作相关的法律问题等,在安徽医科大学完成,由省卫生厅、省护理协会、安医大、安医、省医等专家教授为我们授课

(2)专科理论知识培训6周由省中医院承办,培训内容包括糖尿病流行病学;糖尿病诊断及分类;糖尿病相关实验室检查;糖尿病基本物质代谢;儿童糖尿病;老年糖尿病;糖尿病与妊娠;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变;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及血脂异常的管理;糖尿病与口腔疾病;糖尿病消化系统神经病变;糖尿病与性功能障碍;糖尿病的皮肤病变;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糖尿病与低血糖;糖尿病饮食设计;糖尿病运动治疗;胰岛素治疗进展;糖尿病口服降糖治疗;胰岛素泵的应用及护理;血糖监测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糖尿病足部神经筛查;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血糖仪原理与实践;多普勒无创血管检查仪在糖尿病中的应用与实践;糖尿病推拿技术与针灸疗法;胰岛素注射实践;糖尿病居家护理;糖尿病足中药换药;国内外糖尿病社区护理;心电图基本知识等。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使我对糖尿病相关专科知识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临床实践(13周)

我有幸被安排在安医实践,分别实习了内分泌科、糖尿病专科护士门诊、换药室、眼科、心电图室,社区护理。系统了解了糖尿病护士的工作模式,并掌握了多项糖尿病专科新技术新设备,包括双C,足病筛查,相关实验室检查等,能熟练应运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对患者进行一对一和小组教育,并参与社区居民糖尿病前期筛查及社区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掌握了糖尿病护理门诊的工作流程,能独立接诊病人为其制定个体化的饮食、运动处方及相应的专科指导。实践期间也遇到了糖尿病的急慢性并发症的病人如DKA、低血糖、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胃轻瘫等,进一步掌握其治疗及护理。带教老师认真负责,使我们学会制作课件,并利用幻灯对患者进行小组教育,完成科内专题讲座学习及护理查房。

(三)感受到医院先进的管理方式及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在安医内分泌科实习期间体会最深刻,病区宽敞明亮,物品摆放有序;病房安静,整洁,舒适,病人基本零陪护;病区所有物品都做到五常法(常组织、常清洁、常整顿、常规范、常自律)。每间病房门口都装有按压式洗手液,避免交叉感染同时也为医护人员节约了时间。病区走廊内摆有教育资料,方便病人查阅;科室设有患者教育室,每周2次小组教育,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很高。科室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护士长扁平化排班(APN)对护士分层使用及管理,建立以病人为中心,集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病情观察,治疗沟通和健康指导为一体的工作流程,真正把时间留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使病人安心、舒适。

学习结束已有段时间了,在此感谢院领导护理部给了我这次学习机会,它将是我今后学习工作中的宝贵财富。

神经内科护士进修心得体会篇12

首先要感谢各位院领导和科室领导能给我这次去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内科进修的机会,我知道这次进修的机会对我来说是实属难得,这中间有各位领导的信任和期望。在进修期间,我始终不忘科主任及护士长的嘱咐,多问多动手多与带教老师沟通,把握好这次进修的机会,努力的完善自我。这段进修生涯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丰富了专业知识,同时也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护理事业的魅力。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创建于19**年,是一所以神经病科学和老年医学的临床和研究为特色,承担着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和康复任务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是新中国神经病学创始基地之一。他们拥有先进的设备、精湛的技术和优质的护理。在宣武医院进修的6个月中,让我感触深的是他们的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开展的很好,为病人提供了全程、整体、人性化的一系列服务,真正是做到了“以病人为中心”。

在神经内科ICU进修期间,是我感受和收获最多的。初到ICU时,监护室众多先进的仪器设备、护理人员机敏的反应、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医护之间默契的配合、和谐的氛围…这些都深深的感染和吸引了我,使我对自己在这里的学习充满了期望和信心。

进修期间的工作紧张而忙碌,每次学习的机会对我来说都如饥似渴,我认真的学习神经内科各种新知识、新技术,认真总结各位老师的经验。观察并学习她们深入浅出、系统性的分析问题,并结合实际解决问题的方法。

进修期间的第一次课是由神经内科王玲总护士长讲授的,她为我们讲解了护士思维模式以及护理管理方面系统的理论。让我认识到要系统的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作为管理者,要把自己也考虑到系统之中,用整体一元化模式考虑问题,护理工作中有差错了,要先分析是哪些环节出问题了,再针对问题提出整改措施,落实后还要有持续的检查和改进。并且她提倡护士工作中要严谨慎读,发现问题要善于查找原因,并总结。带着王护士长教授的理念,在神经内科进修期间我受益匪浅,神经内科的护理工作琐碎而繁多,护理生命垂危的重症患者,监护室护士工作的紧张和压力是可想而知的,但是我看到的她们从来没有因为一件小事而怠慢过,从患者的喂养,皮肤黏膜护理,大小便的排泄,体位的舒适,到生命体征监测,呼吸机管理,亚低温治疗,微创手术的配合等操作无不处处体现人性和以病人为中心。

监护室的护士长刘芳,工作非常严谨认真,知识渊博,她总能发现我们工作中容易疏忽的地方,这让我们都很是敬佩,并且他好学好专研,为了做课题,她可以夜里只睡4、5个小时,半夜三点起来写资料。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就这一个课题,她可以研究的很细微很透彻,她为我们讲课时说,重症患者喂养时就像照护没有任何自我保护能力的婴儿,需要医护人员付出更多的细心呵护,这让我记忆很深,让我看到宣武监护室护理带头人的爱心、责任心。这也就是那么多进修医生护士赞叹宣武监护室护理技术好的一个基本点吧。

让我记忆很深的还有一件事情,就是带教护师刘凤春,有一位重症患者,因为要泵点好几种药物,护士为她使用了三通接头,但是在泵点药物期间,患者出现了堵管现象,细心的刘老师就琢磨原因了,她把患者泵点的`几种药物一一配在一起试,发现其中有两种药物发生了凝集,但是在临床药物配伍指南上没有记录,药典上也没有记载,于是刘老师就此写了一篇论文,这对其他护理同仁也是借鉴。这件事让我很是佩服刘老师严谨、辩证的思维,她不像我们平常那样循规滔距,按部就班的遵循操作常规。

收获很多,只言片语难以言尽,总之这次进修学习,使我不仅在神经内科疾病的理论知识、重症患者护理等方面均有了明显提高,更重要的是视野的开拓,思维的拓宽,理念的转变是我最大的收获。

服务永无止境,学然后知不足。看到北京宣武医院护理工作做得如此出色,让我看到了学习的榜样,在以后的工作中,改变以往的理念,借鉴她们优点,把宣武医院先进的理念、技术用到以后的工作学习中。

神经内科护士进修心得体会篇13

时间过得真快,一切都还来不及思考和回顾,转眼间,我来到中心医院神经三科快三个月了。在这短短的三个月里,感觉自己成长了很多,收获了很多。经过三个月的护士培训,感遭到护理部的专心良苦,每个操纵逐一为我们示范,让我获益匪浅。培训有益于规范医德医风和进步医疗护理质量,为我们尽快适应新环境,完成护士角色的转变,进步临床工作质量打下扎实的基础。从医院护理各项管理、制度、护士职业危害和防护、护理文书的书写,老护士们无不仔细肠为我们讲授每个知识点,让我们心领神会,明白到里面的关键的地方,更快地融进医院这个大家庭里面。护士们有高度的责任心,做好本职工作。

作为护士一定要脑勤、眼勤、口勤、手勤,要仔细、有爱心、耐心、责任心,这样才能进步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坚持做到,把握自己的工作职责,安心工作,端正思想,遵守院纪院规,踏实工作,互学互尊。时刻为病人着想,对病人态度和蔼;同情关心和体贴病人。固然护理工作者是一个非常平凡的岗位,但也是重要和不可缺少的工作。我们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兢兢业业工作,刻苦勤奋学习,严格在工作和学习中要求自己,不断更新知识,进步技术水平。

一个人要实现他的人生价值,须不断付出努力。只有认真工作学习,把理论与实践结合,刻苦研究工作技能,在工作中不断充实完善自我,才能实现理想。要有团队协助精神,在抢救病人时,大家齐心协力,我们才能更好地抢救生命。神经三科是个非常团结的科室团队,护理工作任务庞大,老护士们责任心很强,作为一位临床护士,天天同事们都以微笑、愉快的心情投进工作,同事间亲如一家,大家带患者如亲人的关怀,满足他们的需求,让病人更好更快的康复,同时给患者增加克服疾病的信心。

这个氛围使我很感动,也很努力的想投进神经三科这个大家庭,奉献点我的气力。非常感谢护士长对我的循循教导与叮咛,老护士们对我的仔细带教。护理之路,如履薄冰,记得有位患者出院时对我说:你笑起来很漂亮,很好看。固然只是很平常的一句话,却让我很感动。作为一位平凡的护士,我不求感谢,不求回报,更不求鲜花和掌声,我只希看在我们付出宽容和爱心的同时,能收获一份尊重、理解和支持。由于有了医院热和大家庭的支持,有了各位护理先辈的指导,我有信心做好护理工作,走自己选择的路,而且将走稳走好,一直走下往,为广大病患奉献自己的青春与热情。我会全心全意地投进工作中,将我的豪情和热情洒遍中心医院这片土地。

推荐访问:心得体会 进修 护士 神经内科护士进修心得体会范文 神经内科护士进修心得体会和感悟 神经内科护士进修心得体会PPT 神经内科护士进修心得体会和汇报是一样吗? 神经内科护士进修心得体会总结 神经内科护士进修心得体会怎么写 神经内科护士进修心得体会与感悟 神经内科护士进修心得报告 神经内科护士进修个人总结详细内容 神经内科护理进修心得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