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千叶帆文章网!

2022年度学党史践初心担使命办实事体会(范文推荐)

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2-10-10 18:24:02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学党史践初心担使命办实事体会(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度学党史践初心担使命办实事体会(范文推荐)

学党史践初心担使命办实事体会6篇

第一篇: 学党史践初心担使命办实事体会

不忘初心办实事牢记使命解民忧

作 者:无[1]

作者机构:[1]阜新市清河门区政府

出 版 物:民心

年 卷 期:2019年 第5期

摘 要:齐德成是阜新市清河门区政府办的一名普通科员,从2016年12月开始负责民意诉求工作。从刚接手的不熟悉,到现在的全省百县区的第二名,他克服了刚接手时的底子薄、难点多、任务重等多种困难,在近2年的时间里,他刻苦努力,不断钻研,一点一滴地积累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办理能力;他通过深入实地调研,学习法律文献,研究解决办事,一心一意地为群众办事,逐渐成长为办件的行家里手。2018年7月,被评为“为民办事大擂台”优秀办件人。

页 码:25-25页

主 题 词:办实事;民意诉求;实地调研;法律文献;为民办事;区政府;阜新市;群众

第二篇: 学党史践初心担使命办实事体会

精心创作,质量一流,排版规范,望你认可。

通用精品文稿

学党史 守初心 担使命

(学习党史、新中国史党课讲稿)


根据关于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的通知精神,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不断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和行动自觉。下面我从中国共产党的建立过程、中国共产党的名称由来、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三个方面,给大家上一堂党课。

一、中国共产党的建立过程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与近代以来的中国社会是紧密相连的。从国内来看,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国人民经历了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为了民族复兴,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1919年,中国大地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重大事件。

五四运动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以磅礴之力鼓动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志向和信心。

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行动激发了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伟大觉醒。五四运动前后,我国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和革命青年,包括陈独秀、李大钊等,在追求真理中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勇于打破封建思想的桎梏,猛烈冲击了几千年来的封建旧礼教、旧道德、旧思想、旧文化。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经过五四运动洗礼,越来越多中国先进分子集合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1921年中国共产党宣告正式成立,中国历史掀开了崭新一页。

从国际来看,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合作撰写了《共产党宣言》,一经问世就震动了世界。恩格斯说,《共产党宣言》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是从西伯利亚到加利福尼亚的千百万工人公认的共同纲领”。在《共产党宣言》发表后,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上得到广泛传播。在马克思亲自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第一国际”等国际工人组织相继创立和发展,在不同时期指导和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联合和斗争。在马克思主义影响下,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世界范围内如雨后春笋般建立和发展起来,人民第一次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成为实现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根本政治力量。

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中国先进分子也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在近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剧烈运动中,在中国人民反抗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激烈斗争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1921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一)中共党史上“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佳话

1919年6月8日,陈独秀在《每周评论》上发表了《研究室与监狱》一文,鼓励青年们“要立志出了研究室就入监狱,出了监狱就入研究室,这才是人生最高尚优美的生活。”没想到一语成谶。6月11日,陈独秀在北京被京师警察厅逮捕了。这是陈独秀第一次被捕入狱。此时的他,思想激进,呼唤变革,但其实还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他的被捕,是因为他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领导者的惹眼地位。陈独秀在运动中的地位,毛泽东评论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

非但是陈独秀,那时的中国,其实也还没有彻底的马克思主义者,直到“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十月革命向全世界宣告了崭新的社会制度已成为现实,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时代,并使马克思列宁主义传遍世界,也传到了中国。在这一时期,最早介绍《共产党宣言》并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是李大钊。

1917年冬,李大钊应聘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此后,他迅速在进步青年中开展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活动,在图书馆大量扩充马克思主义书籍,包括外文本的马克思主义原著。1918年11月,在庆祝一战胜利的讲演会上,李大钊发表了著名的演讲《庶民的胜利》。演讲结束后,他又为《新青年》写下了《Bolshevism(布尔什维克)的胜利》一文。文中,李大钊不仅把社会主义、布尔什维主义、民主主义等列为真正的胜利者,还指出俄国革命者是“奉德国社会主义经济学家马克士(马克思)为宗主的”,他们要联合世界的无产者,创造以自由乡土。文末,李大钊激昂地宣称:“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因为五四运动的发生和陈独秀被捕,原本该在1919年5月出版的《新青年》第六卷第五号,延期到当年10月才正式出版。李大钊编辑的这期《新青年》,也就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除了为营救陈独秀四处奔走外,李大钊还完成了一篇对自己和中国日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的著作——《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发表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做了系统而简明的介绍,文中在第五、第六部分重点介绍和摘译了《共产党宣言》。

原北京中共党史学会会长张静如认为:“1919年下半年是李大钊思想急剧变化的时期。到1920年初,他就基本上从一个民主主义者成长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在《新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出刊前不久,1919年9月17日,在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和呼吁下,坐了98天牢狱的陈独秀终于出狱了。

在狱中,陈独秀仔细思考了中国革命的方向和道路,并对社会主义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思考。党史研究者一般认为,五四运动前后,甚至1919年6月的被捕,是陈独秀思想向马克思主义演变的开始。

陈独秀虽然出了狱,却还在军警的监视下。自己家里没法住,他先是躲到胡适家,后来又在李大钊家里住了一段日子,终究不是长久之计。1920年初,他和李大钊商量,决定到上海去。

陈独秀此番南下,随身带着一本《共产党宣言》的英文本。这是他特地从北京大学图书馆借出的。这本共产主义运动的政治纲领,当时在中国还没有完整的全译本。陈独秀带的这本书,成了《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的底本之一。

1920年2月中旬,陈独秀乘坐的外国轮船到达上海,在朋友们的张罗下,他住进了环龙路老渔阳里2号(今上海南昌路100弄2号)。《新青年》也随着陈独秀迁回上海。陈独秀回到上海后,便邀请在上海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几位同仁商量《新青年》复刊之事。参与商谈的有《星期评论》的编辑李汉俊、《民国日报》副刊《觉悟》的编辑邵力子等人。时隔不久,李达从日本回国,也被邀请协助做编辑工作,并入住老渔阳里2号楼上房间。其中,李汉俊是在沪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将,也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之一、中共“一大”代表。

(二)翻译《共产党宣言》,陈望道不负众望

《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纲领性文件,包含极其丰富和深刻的思想内容,文字也极为优美、精炼,能准确译出已非易事,要做到文字传神就更难了。就连恩格斯都说:“翻译《宣言》是异常困难的。”

精通德语、英语、日语等《共产党宣言》主要版本语言之一、拥有较高的中文文学素养、具备较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才有可能翻译《共产党宣言》。邵力子推荐了小同乡陈望道,亲自写信,请他翻译《共产党宣言》,并随信寄去了《共产党宣言》日文版和陈独秀带来的英文版。陈望道果然不负重望。

1920年的早春,山区的气候还相当寒冷。29岁的陈望道躲进分水塘老屋附近的一间僻静的柴屋。端来两条长板凳,上面横放着一块铺板当作书桌,在泥地上铺上几捆稻草当作凳子。入夜后,点上一盏油灯,借着昏暗的灯光,埋头翻译。当时的条件十分艰苦,柴屋因经年失修破陋不堪。尤其到了晚上,春寒料峭,刺骨的寒风透过四壁漏墙向他袭来,常常使他冻得手足发麻。但他只是凭借柴屋里简单的用具,以及老母亲给他送来的每日三餐菜饭,夜以继日,孜孜不倦。

邓明以在《陈望道传》中详细描述过陈望道蘸墨汁吃粽子这个故事的细节:

母亲见他夜以继日地埋头工作,身躯渐见消瘦,心疼极了,特地包了几个粽子,让他补一补身子。义乌盛产红糖,母亲将粽子端至柴屋时还随带送上一碟红糖让他蘸着吃。稍待片刻,母亲在屋外高声问他,是否还需添些红糖时,他连连回答说:“够甜够甜了。”一会儿母亲进来收拾碗碟,只见他吃了满嘴的墨汁,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原来陈望道只顾全神贯注地译作,竟全然不知蘸了墨汁在吃粽子。

陈望道对翻译工作相当严谨仔细,为使译文准确符合原意,他不时翻阅着《日汉词典》《英汉词典》,斟词酌句,一丝不苟。从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里,随处可见一些开启白话文修辞学风气的精彩语句,如“宗教的热忱,义侠的血性,儿女的深情,早已在利害计较的冰水中淹死了。”“凝结的散作烟云,神圣的堕入秽亵。”语句表现出了显著的中国特色。

同时,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时,白话文运动方兴未艾,汉语的书面表达正处在由文言文向白话文过渡,有些词句的表达方式与现在的文字不尽相同,留下了鲜明的时代烙印。比如《共产党宣言》的第一句,现在人们耳熟能详的是:“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而陈望道译作:“有一个怪物在欧洲徘徊着,这怪物就是共产主义。”

“怪物”一词,似乎略有贬义,但在当时的语境下,却是一个准确的翻译。1932年版华岗译《共产党宣言》,第一句是这样的:“有一个怪物正在欧洲徘徊着——这怪物就是共产主义”——几乎与陈望道译本一样。

用“幽灵”比喻共产主义,最早出现在1943年博古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中,为后人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博古把这句话翻译为:“一个幽灵在欧罗巴踯躅着——共产主义底(的)幽灵。”又有些不够通俗了。

当然,翻译讲究信达雅,译作的文学水平见仁见智。以今天的眼光来看,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不但较为准确地表达了原著的含义,而且呼应了当时的文学改革运动,通篇以现代白话文译出,文字简明流畅,通俗易懂。

陈望道把他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交给了陈独秀和李汉俊,请他们进行校阅。陈独秀看罢《共产党宣言》的首个中文版,大加赞赏,决定以“上海社会主义研究社”的名义出版,列为社会主义研究小丛书的第一种。

译稿已校好,出版机构也定了,就差出版经费了。恰在此时,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和俄籍华裔杨明斋,经李大钊介绍来到上海,与陈独秀联系中国的建党问题。维经斯基听说要出版中文版的《共产党宣言》,立即资助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建立了一个小型印刷厂——又新印刷厂,取义于“日日新又日新”。又新印刷厂承印的第一本书,便是《共产党宣言》。1920年8月,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最早中译本在上海问世,但封面上最醒目的书名,却有一个更醒目的错误:由于又新印刷厂排字工人的疏忽,“共产党宣言”被误印成“共党产宣言”。这却为后人鉴别《共产党宣言》最初版本提供了依据,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共早期组织的艰苦和简陋。

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首次以完整形式在我国出版。为此,1920年8月17日,维经斯基在给共产国际的信中说:“中国不仅成立了共产党发起小组,而且正式出版了中文版的《共产党宣言》。中国革命的春天已经到来了。”《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面世一年后,中国共产党成立。

《共产党宣言》的首个中文版,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中共早期领导人和党员,无不是这本书的读者和信徒,从中汲取知识和力量。1936年7月,毛泽东对来延安采访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坦露自己思想成长历程时,深有感触地回忆说:“我热心地搜寻那时候能找到的为数不多的用中文写的共产主义书籍。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这三本书是:《共产党宣言》,陈望道译,这是用中文出版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书;
《阶级斗争》,考茨基著;
《社会主义史》,柯卡普著。到了1920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而且从此我也认为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

二、中国共产党的名称由来

1920年7月6日至10日,赴法国的新民学会会员蔡和森、向警予、李维汉等和部分工学励进会会员共20余人,在蒙达尔纪召开会议,史称“蒙达尼会议”。这是一次不寻常的会议。在“蒙达尼会议”上,蔡和森主张组织俄式共产党,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以此改造中国。会后不久,在给毛泽东的信中,蔡和森更明确地提出“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这是中国革命青年第一次提出“中国共产党”这个名称。从湖南省双峰县走出的蔡和森,以其远见卓识,推动了建党的进程。

1920年8月13日,蔡和森在给毛泽东寄出的第一封信中,旗帜鲜明地提出:“我以为先要组织党——共产党。因为他是革命运动的发动者、宣传者、先锋队、作战部,以中国现在的情形看来,须先组织他,然后工团、合作社,才能发生有力的组织。”1920年9月16日,蔡和森又给毛泽东寄去一封6000多字的长信,在信中提出了具体的建党步骤。1920年12月和1921年1月,毛泽东给蔡和森的回信中,对蔡和森的主张,表示“我没有一个字不赞成”。

1921年6月初,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代表尼克尔斯基先后到达上海,并与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李达、李汉俊建立了联系。经过几次交谈,他们一致认为应尽快召开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李达、李汉俊同陈独秀、李大钊通过书信商议,决定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国内各地的党组织和旅日的党组织共派出13名代表出席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他们是:上海的李达、李汉俊,武汉的董必武、陈潭秋,长沙的毛泽东、何叔衡,济南的王尽美、邓恩铭,北京的张国焘、刘仁静,广州的陈公博,旅日的周佛海,以及由陈独秀指定的代表包惠僧。他们代表着50多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克尔斯基出席大会。陈独秀、李大钊均因事务繁忙,未出席会议。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晚上开幕。会场设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上海兴业路76号)。共产国际代表马林首先致词,对中国共产党成立表示祝贺。他介绍了共产国际的概况,并建议把会议的进程及时报告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随后,代表们具体商讨了大会的任务和议程。7月30日晚,代表们正在开会时,一名陌生的中年男子突然闯入会场,环视一周后又匆忙离去。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建议马上中止会议。大部分代表迅速转移。十几分钟后,法租界巡捕包围和搜查会场。由于活动已受到监视,会议无法继续在上海举行。代表们分批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在一艘游船上召开了最后一天的会议。

第三篇: 学党史践初心担使命办实事体会

精心创作,质量一流,排版规范,望你认可。

通用精品文稿

党史 守初心 担使命

(学习党史、新中国史党课讲稿)


根据关于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的通知精神,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不断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和行动自觉。下面我从中国共产党的建立过程、中国共产党的名称由来、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三个方面,给大家上一堂党课。

一、中国共产党的建立过程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与近代以来的中国社会是紧密相连的。从国内来看,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国人民经历了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为了民族复兴,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1919年,中国大地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重大事件。

五四运动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以磅礴之力鼓动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志向和信心。

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行动激发了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伟大觉醒。五四运动前后,我国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和革命青年,包括陈独秀、李大钊等,在追求真理中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勇于打破封建思想的桎梏,猛烈冲击了几千年来的封建旧礼教、旧道德、旧思想、旧文化。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经过五四运动洗礼,越来越多中国先进分子集合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1921年中国共产党宣告正式成立,中国历史掀开了崭新一页。

从国际来看,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合作撰写了《共产党宣言》,一经问世就震动了世界。恩格斯说,《共产党宣言》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是从西伯利亚到加利福尼亚的千百万工人公认的共同纲领”。在《共产党宣言》发表后,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上得到广泛传播。在马克思亲自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第一国际”等国际工人组织相继创立和发展,在不同时期指导和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联合和斗争。在马克思主义影响下,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世界范围内如雨后春笋般建立和发展起来,人民第一次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成为实现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根本政治力量。

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中国先进分子也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在近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剧烈运动中,在中国人民反抗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激烈斗争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1921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一)中共党史上“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佳话

1919年6月8日,陈独秀在《每周评论》上发表了《研究室与监狱》一文,鼓励青年们“要立志出了研究室就入监狱,出了监狱就入研究室,这才是人生最高尚优美的生活。”没想到一语成谶。6月11日,陈独秀在北京被京师警察厅逮捕了。这是陈独秀第一次被捕入狱。此时的他,思想激进,呼唤变革,但其实还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他的被捕,是因为他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领导者的惹眼地位。陈独秀在运动中的地位,毛泽东评论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

非但是陈独秀,那时的中国,其实也还没有彻底的马克思主义者,直到“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十月革命向全世界宣告了崭新的社会制度已成为现实,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时代,并使马克思列宁主义传遍世界,也传到了中国。在这一时期,最早介绍《共产党宣言》并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是李大钊。

1917年冬,李大钊应聘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此后,他迅速在进步青年中开展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活动,在图书馆大量扩充马克思主义书籍,包括外文本的马克思主义原著。1918年11月,在庆祝一战胜利的讲演会上,李大钊发表了著名的演讲《庶民的胜利》。演讲结束后,他又为《新青年》写下了《Bolshevism(布尔什维克)的胜利》一文。文中,李大钊不仅把社会主义、布尔什维主义、民主主义等列为真正的胜利者,还指出俄国革命者是“奉德国社会主义经济学家马克士(马克思)为宗主的”,他们要联合世界的无产者,创造以自由乡土。文末,李大钊激昂地宣称:“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因为五四运动的发生和陈独秀被捕,原本该在1919年5月出版的《新青年》第六卷第五号,延期到当年10月才正式出版。李大钊编辑的这期《新青年》,也就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除了为营救陈独秀四处奔走外,李大钊还完成了一篇对自己和中国日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的著作——《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发表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做了系统而简明的介绍,文中在第五、第六部分重点介绍和摘译了《共产党宣言》。

原北京中共党史学会会长张静如认为:“1919年下半年是李大钊思想急剧变化的时期。到1920年初,他就基本上从一个民主主义者成长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在《新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出刊前不久,1919年9月17日,在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和呼吁下,坐了98天牢狱的陈独秀终于出狱了。

在狱中,陈独秀仔细思考了中国革命的方向和道路,并对社会主义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思考。党史研究者一般认为,五四运动前后,甚至1919年6月的被捕,是陈独秀思想向马克思主义演变的开始。

陈独秀虽然出了狱,却还在军警的监视下。自己家里没法住,他先是躲到胡适家,后来又在李大钊家里住了一段日子,终究不是长久之计。1920年初,他和李大钊商量,决定到上海去。

陈独秀此番南下,随身带着一本《共产党宣言》的英文本。这是他特地从北京大学图书馆借出的。这本共产主义运动的政治纲领,当时在中国还没有完整的全译本。陈独秀带的这本书,成了《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的底本之一。

1920年2月中旬,陈独秀乘坐的外国轮船到达上海,在朋友们的张罗下,他住进了环龙路老渔阳里2号(今上海南昌路100弄2号)。《新青年》也随着陈独秀迁回上海。陈独秀回到上海后,便邀请在上海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几位同仁商量《新青年》复刊之事。参与商谈的有《星期评论》的编辑李汉俊、《民国日报》副刊《觉悟》的编辑邵力子等人。时隔不久,李达从日本回国,也被邀请协助做编辑工作,并入住老渔阳里2号楼上房间。其中,李汉俊是在沪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将,也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之一、中共“一大”代表。

(二)翻译《共产党宣言》,陈望道不负众望

《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纲领性文件,包含极其丰富和深刻的思想内容,文字也极为优美、精炼,能准确译出已非易事,要做到文字传神就更难了。就连恩格斯都说:“翻译《宣言》是异常困难的。”

精通德语、英语、日语等《共产党宣言》主要版本语言之一、拥有较高的中文文学素养、具备较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才有可能翻译《共产党宣言》。邵力子推荐了小同乡陈望道,亲自写信,请他翻译《共产党宣言》,并随信寄去了《共产党宣言》日文版和陈独秀带来的英文版。陈望道果然不负重望。

1920年的早春,山区的气候还相当寒冷。29岁的陈望道躲进分水塘老屋附近的一间僻静的柴屋。端来两条长板凳,上面横放着一块铺板当作书桌,在泥地上铺上几捆稻草当作凳子。入夜后,点上一盏油灯,借着昏暗的灯光,埋头翻译。当时的条件十分艰苦,柴屋因经年失修破陋不堪。尤其到了晚上,春寒料峭,刺骨的寒风透过四壁漏墙向他袭来,常常使他冻得手足发麻。但他只是凭借柴屋里简单的用具,以及老母亲给他送来的每日三餐菜饭,夜以继日,孜孜不倦。

邓明以在《陈望道传》中详细描述过陈望道蘸墨汁吃粽子这个故事的细节:

母亲见他夜以继日地埋头工作,身躯渐见消瘦,心疼极了,特地包了几个粽子,让他补一补身子。义乌盛产红糖,母亲将粽子端至柴屋时还随带送上一碟红糖让他蘸着吃。稍待片刻,母亲在屋外高声问他,是否还需添些红糖时,他连连回答说:“够甜够甜了。”一会儿母亲进来收拾碗碟,只见他吃了满嘴的墨汁,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原来陈望道只顾全神贯注地译作,竟全然不知蘸了墨汁在吃粽子。

陈望道对翻译工作相当严谨仔细,为使译文准确符合原意,他不时翻阅着《日汉词典》《英汉词典》,斟词酌句,一丝不苟。从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里,随处可见一些开启白话文修辞学风气的精彩语句,如“宗教的热忱,义侠的血性,儿女的深情,早已在利害计较的冰水中淹死了。”“凝结的散作烟云,神圣的堕入秽亵。”语句表现出了显著的中国特色。

同时,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时,白话文运动方兴未艾,汉语的书面表达正处在由文言文向白话文过渡,有些词句的表达方式与现在的文字不尽相同,留下了鲜明的时代烙印。比如《共产党宣言》的第一句,现在人们耳熟能详的是:“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而陈望道译作:“有一个怪物在欧洲徘徊着,这怪物就是共产主义。”

“怪物”一词,似乎略有贬义,但在当时的语境下,却是一个准确的翻译。1932年版华岗译《共产党宣言》,第一句是这样的:“有一个怪物正在欧洲徘徊着——这怪物就是共产主义”——几乎与陈望道译本一样。

用“幽灵”比喻共产主义,最早出现在1943年博古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中,为后人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博古把这句话翻译为:“一个幽灵在欧罗巴踯躅着——共产主义底(的)幽灵。”又有些不够通俗了。

当然,翻译讲究信达雅,译作的文学水平见仁见智。以今天的眼光来看,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不但较为准确地表达了原著的含义,而且呼应了当时的文学改革运动,通篇以现代白话文译出,文字简明流畅,通俗易懂。

第四篇: 学党史践初心担使命办实事体会

2021年学史力行践初心,多为群众办实事(学习党史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 表态发言)

学史力行践初心,多为群众办实事(学习党史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表态发言)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我们党的百年历史,不止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更是一部“亲民史、爱民史、为民史。“******对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党史学习教育各项任务提出明确要求,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由此可见,学习党史不仅教育人、鼓舞人、吸引人、打动人,还要激发起党员干部学史力行践初心,勇于担当做奉献,一心一意为民办实事的“精气神“。

_同志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中提到,在我们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说的就是要深入群众,认真调查研究,把群众的愿望、要求和实践经验集中起来,加以分析、综合和提高,使之系统化,进而作出工作决定,提出我们的政策、任务和规划。

当年,焦裕禄在兰考征求治理风沙的意见时,有人曾提出借鉴国外的沥青固沙法。焦裕禄则表示:“这个办法只适合外国人,不适合兰考,咱不能照抄照搬。服务群众的办法,还得从群众中找!“后来,焦裕禄参考当地百姓挖黄河淤泥固坟的经验,带领群众翻淤压沙,并把这种办法形象地比作“贴膏药“;
又在封闭沙丘上种树,称为“扎针”;
最后从群众实践中又总结出“造林固沙、百年大计,育草封沙、当年见效,翻淤压沙、立竿见影“3条治沙经验。可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就是一个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的过程,做好各项工作的好办法也由此而来。

的确,普通人的命运,是社会发展的风向标。对于党员干部尤其领导干部来讲,更需如******所要求的,“要拜人民为师,甘当小学生,特别要多交几个能说心里话的基层朋友,这样才有利于了解真实情况,才有利于把工作做好。”有人把朋友比作窗户,能让你看到不一样的世界。面向田野、面向基层开的窗多了,视野也会更开阔,也才能通过最丰富的“神经末梢”,感知时代洪流最深处的脉动。

正如徐特立所说:“交朋友是可以产生伟大的力量的。”多交几个基层朋友,决策才有泥土的厚度、工作才有心灵的温度。和农民工一起上路,才能看到他们在火车上、工地里、地下室中的生活,才更能理解走进“春天里”的期盼;和白领们交个朋友,才能听到“房奴”、

“蚁族“的心声,才更有让人安居、安稳的政策构想……复杂而庞大的中国,艰难而深刻的转型,需要党员干部尤其领导干部走进不同人群、走入不同生活,俯下身去倾听、去知晓、去思考,找准发生在群众身边“疑难杂症“的有效解决办法。

到群众寻索破题“良方“,要耐得住性子、听得进批评。面对下到基层的干部,群众可能会说赞扬甚至是奉承的话,也可能会说些牢骚话甚至是带刺的、挖苦的话。古人常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对赞扬的话,干部要保持清醒头脑,明白哪些是实话、哪些是虚话;
对批评的话,干部要敞开胸襟、虚心倾听,从中找差距、补不足,把为民服务作为第一宗旨,把为民办实事作为民心工程,把为民谋幸福根本追求。

到群众寻索破题“良方“,要同群众水乳交融、打成一片。现实中,一些干部不会和群众打交道,官话连篇、官架子十足,群众根本不愿亲近他,更不会对其说心里话。干部要想从群众那里找到“金点子“、好办法,就得扑下身子接地气,和群众坐在同一条板凳上,学会用百姓的话语体系和他们沟通交流。只有成为群众的贴心人,群众才会真心支持干部工作。

到群众寻索破题“良方“,要善纳良言、认真整改。只向群众问计而不用计,无异于搞形式主义,走过场,对“献计“的群众来说,更是一种伤害。虽然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不见得都正确,也并不都具有可操作性,但干部也要仔细地进行梳理,做到“择其善者而从之“,让群众感受到干部听取意见的虚心和改进工作的决心。特别是要结合落实中央巡视反馈意见整改暨新一轮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对中央巡视反馈的意见和群众提出的批评意见,党员干部要制定检视问题反馈清单及整改措施,认真加以整改,并将整改结果公之于众,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评议。

“联系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下决胜“十四五“、铸造新时代的科学指南。只要我们顺应时代要求,发扬“三牛“精神,将美好蓝图与群众路线结合起来,始终坚持为了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就能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凝聚砥砺奋进正能量,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回应群众的关切和期盼,以坚守初心、担当使命,为民谋利、为民尽责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让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施方案

按照中央、市委、区委决策部署,结合司法行政工作实际,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司法行政队伍教育整顿的重要内容贯穿全过程,坚持与司法行政工作相结合、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与加强干警教育“作风建设年”相结合、与全区中心工作相结合,着力在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平安稳定、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下功夫,经区司法行政队伍教育整顿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在全区司法行政系统“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中集中开展“三个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法治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_大和十_届二中、三中、四中、_全会精神,深入贯彻******关于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的重要指示和训词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扣推进司法行政队伍教育整顿“四项任务”和“三个环节”,努力为人

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奋力推动司法行政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更加强有力的保障,为建党100周年

献礼!

二、时间安排

x月——x月底。

三、活动内容

(-)法治服务民营企业“一一二行动“。

一”:法治服务零距离,在规上工业民营企业建立法治辅导员制度。从司法行政机关、行政执法部门选派一名政治素质高,熟悉法规政策的人员担任企业法治辅导员,为企业提供全天候的法律咨询和政策解释服务,收集企业的法治需求。

“一”:法治宣传面对面,在XX区民营经济促进中心创设法治沙龙。每月

举办一期企业法治沙龙,由企业业主、相关法治部门和行政执法部门,就法律法规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探讨,为企业解疑释惑。

“二”:纠纷排调全覆盖,实现规上工业民营企业纠纷排查全覆盖,民营企

业纠纷调解中心调处纠纷全覆盖。对重点企业的纠纷每月进行一次全方面的排查、梳理汇总;
对收集到的所有纠纷利用民营企业纠纷调处平台全部调解处理。

责任领导:

责任科室:区委依法治区办综合秘书科、律师工作科、公共法律服务管理科、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科、普法与依法治理科

(二)人民调解提档升级“三个一行动“。

“一“:塑造一批示范行专调解组织。将交通、建筑、物业、生态环境、城

市管理、旅游、医疗等重点领域的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纳入区社会矛盾联合调解处置中心进行规范化建设和管理,提供专业、高效、优质的法律服务。

“一”:培育一批“金牌调解员”。鼓励优秀人民调解员、法律服务工作者、

乡贤评理员等创设调解品牌,以其个性化、专业化命名一批个人品牌,引导群众主动上门请求调解矛盾纠纷,极大提升调解质效。

“一”:组织一次调解队伍技能大培训。采取分级培训、现场观摩和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全区人民调解员、乡贤评理员开展一次技能大练兵;
协助法院、检察院开展好人民陪审员和人民监督员业务培训。

责任领导:

责任科室: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科、各司法所

(三)服务群众减证便民“两个行动“。

开展证明事项承诺代办提质增效行动。凡是法无规定的一律取消,法有规定但能通过信息共享、告知承诺、部门代办等方式获取的,一律无需提交。实行告知承诺清单管理制度,凡纳入告知承诺制清单管理的证明事项,可通过告知承诺的方式免予提供,实现本行政区域内群众办事“零证明”。

实施公证办理“一次都不跑”行动,即部分公证服务实现网上办理。凡涉及委托买房、交税和办理户口的事务,放弃继承声明,涉外、涉港澳公证事务可通过公证签平台线上办理,公证书邮寄送达,实现“零跑腿”。

责任领导:

责任科室:行政执法协调监督科、XX公证处

四、工作要求

(一)强化领导,明确责任。主要领导统筹部署,各责任领导要亲自抓落实,牵头科室要精心组织,认真对照活动方案制定工作计划,统筹协调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相关科室积极配合,务求取得实效。

(二)注重宣传,营造氛围。大力宣传报道推进落实过程中的主要举措、进展和成效,充分利用XX日报、“XX司法”微信公众号等宣传阵地及时发布活动相关信息。

(三)及时总结,固化成果。全局干警在开展活动过程中要结合实际做好”五进四问三知”服务走访活动;
各牵头科室要认真总结,每日收集活动开展情况并将活动图片、信息及时报教育整顿办。

第五篇: 学党史践初心担使命办实事体会

抓实党建践初心
创新有为担使命国网重庆合川区供电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 杨家隆 【期刊名称】中国电业 【年(卷,期】2018(000009 【总页数】2

国网重庆合川区供电公司(简称合川公司)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人民电业为人民”为宗旨,落实“旗帜领航·三年登高”为抓手,强调党政同责,突出业务特色,引导党员干部在生产经营、提质增效等工作中先锋先行,为企业发展注入动力。
强党建责任,做实基层党建新举措
合川公司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南,把党的领导、党的建设融入公司治理,明确发展目标、思路和举措,树立“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理念,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在企业重大决策、选人用人、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政治核心作用,推进各项工作实施。

落实党建工作督导机制。制定《党建工作绩效考核办法及细则》,坚持“书记抓,抓书记”,畅通工作联系,严格执行月度政工例会制度,建立党的建设、队伍建设、廉政建设“三位一体”的考核体系,形成上下联动格局,加大督查督办力度,明确职责,落实到人,确保工作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切实把“软指标”转化成“硬约束”,“负考核”转化为“正推动”。
推动党建工作责任落实。加深党建与业务的融合度、嵌入度,创新“二年二措三管三加”新举措,通过评委上门评判、工作实战效果评分、网络评选、网站宣传等,在党内开展评选“优秀家书”。针对党员参与的安全管理、安全作业、

第六篇: 学党史践初心担使命办实事体会

读党史、守初心、担使命”演讲

当黄浦江畔的外滩钟声在午夜零点准时鸣响,奔腾向前的时光之河终于行至一个特殊的年份――2021。这一年,中国共产党迎来自己的百年华诞,党的诞生地上海也将迎来自己的高光时刻。
也许只是巧合,1921年和2021年,上海都在阳光中迎来新的一年。而穿越百年的阳光会惊讶地发现,彼时的旧世界,如今已换了人间。
从一座城,看一个国。近代以来,没有哪座城市像上海一样,见证泱泱大国的苦难辉煌。
1949年之前,这座城市经历了太多的失败和屈辱――《南京条约》后被迫开埠,宣告封建社会的失败;
制造出中国第一支步枪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在甲午战争后荒废近三十年,宣告洋务运动的失败;
“远东第一大城市”的迷梦被日蹄击碎,宣告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失败;
解放前夕上海的物价飞涨和,更是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失败。
但同样也是在这座城市之中,孕育了改变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星星之火。1921年7月,上海一幢不起眼的石库门小楼里,亮起星点的煤油灯光,如同闪电般照亮夜空。13位平均
第1页共4页

年龄28岁的中国人,在经过一番热烈讨论后,发出惊雷:我们的名字,叫中国共产党!
从此,红色基因就镌刻进这座城市的血脉,党的一大、二大、四大都在上海召开,党的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在此诞生,中共早期中央机关在上海驻守___年。她更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坚贞和牺牲,无论是“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腥风血雨,还是李白等烈士倒在解放前夕的无尽暗夜,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用生命兑现了自己的庄严承诺。
历史的长河终于在1949年5月27日迎来新的起点。这天清晨,上海市民打开家门,发现解放军战士们和衣睡在马路上。党的诞生地重新回到了人民的怀抱。
从一座城,看一个党。从上海出发,中国共产党人一路秉承初心使命,保持奋斗姿态,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踏上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海也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上海的城市发展,彰显着中国共产党只争朝夕的奋斗姿态。1949年,上海解放的第一个黎明,几夜没合眼的聂凤智感慨:“真想痛痛快快睡上三天!”陈毅却告诉他:“不能睡,一天也不能。”身为中国第一大城市的上海,迅速掀起社会主义建设高潮,责无旁贷地成为新中国飞速运转的“工业母机”。统计显示,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上海取得的工业成就已超过旧中国100年。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更是诞生了新中国
第2页共4页

第一个证券交易所、出台第一项养老保险制度、成立第一个金融贸易区、引进第一家外资保险公司、建设第一家外商独资整车制造项目……城市从未停下的发展脚步,展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
上海的城市发展,书写着中国共产党勇立潮头的创新特质。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从率先推开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到创设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平台;
从首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到建设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上海不断在先行先试中闯出新路,为全国改革开放提供范例。如今,背靠长江水,面向太平洋的上海,正在对标全球最高水平、最好标准,在更高起点上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立志跻身世界顶级城市行列。
上海的城市发展,镌刻着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初心使命。20世纪初,所谓的“远东第一大城市”只有达官贵人能享其繁荣,街头则处处可见贫病交加的贫苦百姓。唯有中国共产党,把人民视作城市最伟大的建设者,把增进人民幸福感当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步入新时代,无论是滨江步道的一步一景,还是绣花一样精细的城市管理;
无论是抗击疫情的“上海方案”走向全国,还是“办事像网购一样便利”的政务服务不断夯实,上海这座城市的人民底色愈发鲜亮,有力兑现着“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第3页共4页

“共产党并不曾使用什么魔术,他们只不过知道人民所渴望的改变,并用他们的意志唤起了难以想象的力量。”英雄之城上海,也成为英雄辈出的城市。朱建华、姚明、刘翔等为国征战,体育精神闪耀历史;
邹碧华、钟扬等“燃灯者”,为生命践行了坚定的信仰;
首位逆行者钟鸣、“张爸”张文宏、“余晖医生”刘凯,更是用付出演绎:哪有那么多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初心始发地,一座英雄城。历经风雨激荡的百年时光,从这里出发的成立时只有50多人的党,已成为拥有超过9000万党员的世界最大规模执政党;
一个曾经人民生活水深火热,却被冒险家视为“乐园”的城市,已基本建成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成为全世界认识中国、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
天仪再始,岁律更新。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上海这座历久弥新的红色城市,必将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在下一个百年征程中创造新传奇,谱写新华章!

第4页共4页

推荐访问:初心 党史 办实事 学党史践初心担使命办实事体会 学党史践初心担使命办实事体会 守初心担使命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