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千叶帆文章网!

2023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11篇

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09-08 12:54:02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精选一个个闪耀的名字,刻写了伟大时代的凡人善举;一串串感人的事迹,彰显着推进社会前进的精神力量。9月5日,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全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11篇,供大家参考。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11篇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精选篇1

一个个闪耀的名字,刻写了伟大时代的凡人善举;一串串感人的事迹,彰显着推进社会前进的精神力量。

9月5日,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组织开展的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举行了颁奖仪式。评选出的58位全国道德模范以平凡无私的举动,创造了不平凡的感人事迹,传递着人间温暖,传递着善行的力量。

在这些道德模范中有这样一位老人。她是浙江宁波的一位小学退休教师,在古稀之年放弃退休安逸生活,不远千里到贵州、湖南支教,在湖南溆浦和宁波两地架起了爱心桥梁,将长三角上万市民的爱心源源不断地搬运到溆浦的大山深处。在她的努力下,新建了29所希望小学,帮扶了400多名贫困学生,为学校捐款捐物3400多万元……

她就是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李惠利小学退休教师周秀芳。

周秀芳不仅助学,还是“扶贫带头人”。她牵头成立爱心基金,精准帮扶湖南溆浦、吉林延边等地产业脱贫。她在吉林和龙成立周秀芳爱心驿站,在湖南溆浦创设沪杭甬(鄞州区)研学实践基地……她用大爱情怀为山区点燃了希望之灯。

退休前,周秀芳是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深受学生爱戴。2003年退休后,她被一所私立学校返聘。虽然拿着丰厚的薪水,周秀芳的内心却依然不平静,只因她还有一个未实现的支教梦想。

周秀芳的支教梦源自年幼时的经历。在念小学时,周秀芳因家庭贫困差点辍学,班主任鲍老师为她垫付了三元五角的学费,让她得以继续学业,也在她心中照进一束光。正是因为这段经历,她希望有生之年能为和她有着相同经历的孩子做点什么。

2014年,66岁的周秀芳得知贵州省惠水县正在招募支教教师,她的内心又燃起了这把火。在家人的理解与支持下,周秀芳带着简单的行囊踏上了“高龄支教路”。2015年春节,从贵州回宁波过年的周秀芳听好友说湖南省溆浦县九溪江乡更需要支援,便决定去看看。而她这一看便不走了。

周秀芳说:“我永远不会忘记第一次到桐林小学的情景。”长途跋涉辗转来到九溪江乡桐林小学门口时,眼前的情形让她震惊了——一栋简陋的木房,16个孩子正在认真聆听一位60多岁的老教师讲课,这位老师也是桐林小学的老师。见此情景,原定要重返贵州的周秀芳决定留在湖南。

周秀芳开始了在溆浦的支教生涯,她把先进教育理念带进了乡村学校,用启发式的教学打开了孩子们的眼界。当地村民收入很低,很多家庭都是困难户,走访贫困学生时,她总会偷偷给学生家长塞点钱;看见孩子们穿着单薄,她张罗着给他们买校服;为让留守儿童可以和在外打工的父母视频通话,她又张罗着给学校买电脑;看到有孩子患眼疾,她自掏腰包联系医院给孩子做手术……周秀芳和儿子、儿媳长期结对资助16名贫困生,用于支教的钱超过了10万元,而她自己却常常一碗米饭、一碟泡菜对付一餐。

周秀芳退休工资每个月有7000多元,最困难的时候,她的工资卡里只剩下3.6元。“看到孩子们的笑脸,我就觉得自己很富有。”周秀芳说。

助学路上的困难还远不止这些,溆浦地处雪峰山北麓,层峦叠嶂,很多学校就建在半山腰。周秀芳患有风湿性关节炎,医生曾警告她,如果走路过多可能有坐轮椅的风险,但她坚持到每一户学生家庭了解情况。有一次,她来回走了8个多小时。还有一次家访途中,周秀芳身体不支摔倒。被救回后家人劝她放弃,她却说:“如果我倒下了,你们就把我埋在学校旁边的土地上。”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精选篇2

学习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我们学校这段时间组织学习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张桂梅同志是边疆民族贫困地区教师的优秀代表,她的事迹平凡而伟大,思想朴实而闪光,在她身上集中体现了伟大的时代精神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展现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和共产党员的时代风采。张桂梅同志的先进模范事迹,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体现了她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和忠诚。张桂梅同志参加工作30多年

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精心研究,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和民族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进行素质教育,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贫困山区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成绩突出;她没有子女,生活节俭,把自己一天的生活费控制在3元以内,而拿出

自己绝大部分工资接济困难学生,给没有学费的学生垫交学费,带患病的学生去看病,天冷了给他们添置衣被,把母亲般的慈爱全部献给学生和孤儿;她不仅生活上关心学生,而且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健康的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无微不至地关爱他们,与迷恋网络的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精心引导,细心照顾,使他们戒除了网瘾。张桂梅为之苦苦追求的梦想一天天成为现实,她让伟大的母爱在奉献中不断延伸。作为一名战斗在一线的教师,我觉得和她相比较我深感惭愧,学习了张桂梅老师的事迹后,我决心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立足岗位,开拓进取,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教书育人,培养一批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精选篇3

生活中有太多的浮华与诱惑,当物欲的膨胀让人迷失,当金钱与权力占据你的心灵,当你人生的坐标发生了倾斜…那你不妨坐下来看一看2018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用心来聆听这些人物的故事吧。他们的生命热忱会让你我重拾感动与感激之情,拨动你我心灵深处最柔软的那根弦。如果说人的生命就像浩瀚星海那一颗凡星,那你就不该甘于躲在云层之后,而是应该用你的光亮与璀璨去照亮别人乃至整个世界。

程开甲是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核试验科学技术创建者,“两弹一星”元勋。早年,拒绝导师的挽留,不畏艰险,以一颗知识分子强烈的爱国之心,投身于建设中国国防的伟大事业当中,直至晚年,任然坚持奋斗在科研的前线。

1946年8月,程开甲赴英留学。新中国成立后,程开甲放弃了国外优厚条件回到中国,1960年, 加入到我国核武器研究的队伍,从此消失20余年。从1963年第一次踏进罗布泊到1985年,程开甲一 直生活在核试验基地,为开创中国核武器研究和核试验事业,倾注了全部心血和才智。程开甲设计 了中国第一个具有创造性和准确性的核试验方案,设计和主持包括首次原子弹、氢弹,导弹核武器 、平洞、竖井和增强型原子弹在内的几十次试验。

甲是中国指挥核试验次数最多的科学家。他说:“我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国家强起来,国防强起来。”

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要学习程开甲同志献身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学习他脚踏实地,精益求精的科研态度;学习他为祖国现代化建设无私奉献的精神。

朋友!让我们一起放飞梦想,超越自我,让自己活得精彩而有意义!立足本职,在平凡的岗位上展示我们不平凡的力量吧!从此让我们的人生光荣绽放!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精选篇4

央视网消息:85岁,退休老人。

马旭:分毫积攒 千万捐赠的老人

2018年,武汉一位退休老人向家乡木兰县教育局捐赠1000万元,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笔巨款是马旭与丈夫一分一毫几十年积累而来。他们至今生活简朴,住在一个不起眼的小院里。网友纷纷向两位老人致敬、点赞。

颁奖辞

少小离家乡音无改,曾经勇冠巾帼如今再让世人惊叹。以点滴积蓄汇成大河灌溉一世的乡愁,你毕生节俭只为一次奢侈,耐得清贫守得心灵的高贵。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精选篇5

这两天,不少人都在为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的骨科主任梁益建拉票,作为20位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的候选人,梁益建是我省唯一入选的。在我国,医术高超的专家比比皆是,梁益建凭什么入选?

今天,当记者把这个问题抛给梁益建时,他是这样回答的:“遇到别人不愿意收的病人,我愿意收,遇到能够帮的病人我愿意帮一把。”就像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网页上对梁益建的介绍“四川爱心医生”,这就是他的上榜理由。

在我国,脊柱侧弯发病率为2%至3%,而在成都三医院的脊柱畸形患者中,75%以上都是脊柱侧弯超过130度以上,也就是重度和极重度患者。很多患者都是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求医无望后,找到了梁益建。

超过一定角度的脊柱重度畸形的矫治,曾经是医学上的禁区。为了那些信任他(白话文☆)的患者,梁益建开始了向“禁区”的出发和挑战。

梁益建说不是因为我胆子大,是因为这些病人确实需要治病,很多病人是带着呼吸机来的,你想呼吸机一取是什么情况,他都会立即死亡,所以这些病人来了,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应该想到起能不能把他救下来。

当患者以生命相托之时,医疗不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词语。梁益建从一例例手术做起,逐渐攻克了国际公认的极重度脊柱畸形手术禁区。今年21岁的瘫痪女孩吴佩,怎么也没想到,经过梁医生不到一年的治疗,她就可以下地走路了。

不仅是吴佩,从到现在,在梁益建的主刀下,1000多名脊柱重度畸形患者重新站“直”了。照理说,医生的工作就是治病,但梁益建却愿意做得更多。对于脊柱重度畸形患者,一年的治疗费至少得10多万,为了帮助经济困难的患者,梁益建又是联系公益组织,又是向亲朋好友募捐。

目前,梁益建已为近200位患者争取到500万左右的资助。得知自己成为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的20名候选人之一,梁益建说很意外,自己只是一名小小的医生,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让手术成功率向100%的成功率靠拢,让更多的脊柱重度畸形患者获得新生。

感动中国度人物评选投票将持续到明年1月5日,评选结果将在春节后公布。让我们一起为梁医生加油,他是四川医生的骄傲。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精选篇6

每当听到那感人肺腑的事迹,每当看到那奋不顾身的壮举,我的心灵就接受着一次又一次的洗礼。其中印象较为深刻的是航天人沈忠芳。随着《导弹人生》的出版,我们才知道这位为航天事业奋斗一生的英雄人物。“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这句话在沈忠芳的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他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在国防事业中兢兢业业付出六十余年,守口如瓶、鞠躬尽瘁,为人民奋斗、无名草更芳。

还有一位在马兰村默默无闻的邓小岚老师,她从小出生在马兰村,一生都在帮助马兰村的村民们,不仅教小朋友们读书识字、学习乐器、载歌载舞,还从方方面面改善了村子的环境,让孩子们拥有了走出大山的机会。邓小岚在几十年间不停往返马兰村,心中早已拿马兰村当成自己家一样,深深扎根于此,永远是村民们的邓奶奶。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精选篇7

在上周五的时候,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成功落下了帷幕。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温暖,是不用任何语言去传递的,而是用每个人的行动来表达,这就叫感动。颁奖礼上的这十位平凡的人都在做不平凡的事,因此,许多人都为此叫好,让所有人都很感动、震惊。这一个又一个感人的事迹,让我们更加深入的知道,这个世界上还会有许多带给我们温暖的人出现。

感动中国里,有于敏、孙丽娜、朱敏才、朱晓晖……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朱敏才、孙丽娜夫妇。

朱敏才,是众多中国外交官中的一员,他经常在全世界来回奔波,工作期间他已去过了许多地方。自从他退休以后,所有人都认为他会回到北京,与老伴共度晚年;可他并没有那么做,他选择了与自己的老伴孙丽娜一起去偏远乡村教书,让乡村的孩子们的知识变得更加丰富。他们一起教书,教了整整十年。在此期间,他们帮助了许多乡村的孩子,让孩子们通过知识改变了命运。就在这个重要的时刻,朱敏才因为过度劳累,他倒在了教学的路上,送到医院时,医生诊断出他得了脑出血,但是他很幸运,在妻子和孩子们的期待下,他从死神那成功走了出来。他病好后一心只想着给孩子们教学,他们夫妻宁愿为乡村的孩子们教书,也不愿过着舒服的生活,他们宁愿住着简陋的小房子,也不愿住着豪宅……

在观看完感动中国后,不只是两位老人让我感动,获奖者们都做着很伟大的事。他们都有着共同共同的特点: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乐于助人,他们一心只想要帮助别人。我要向他们学习,获取更多的知识,多做善事,长大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精选篇8

2月17日晚,《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来自云南的张桂梅老师获此殊荣,颁奖词这样赞誉张桂梅:烂漫的山花中,我们发现你。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人间以芬芳。不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达倔强。你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

在为张桂梅老师领奖时,一个小小的细节引起了主持人白岩松的注意——张老师的双手上面贴满了膏药。这双病痛的双手因为常年累月的付出,已经很难弯曲,只有膏药能缓解少许的疼痛。这一幕让现场的观众以及屏幕前的观众心疼不已,而我的眼角早已不自觉地掉下眼泪,我只想握住这双布满疮痍的手。

这双手曾经历生活困苦的无助。在生活最幸福的时刻,张桂梅经历了丧夫之痛,又身患重疾癌症。在人生最不幸的时刻,张桂梅老师又是幸运的——她获得了华坪县父老乡亲的捐助。这些捐助大都来自老乡们节约口粮省下的一分一毛的毛毛钱,还有她幼小的学生们甚至爬到山上为她采摘野核桃补身体。“那些打不倒你的,终将使你更强大”,张桂梅老师开始变得无比强大。苦难是一笔财富,苦难让张桂梅看到世间的美好,她要用余生去还债——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让更多的贫困之家收获幸福。她的手经历沧桑,她的心却无比坚强。

这双手曾写出春风化雨的温暖。“三尺讲台迎冬夏,一支粉笔耕未来”,张桂梅老师的这双手用一根粉笔、一条教鞭,从春忙到夏,又从秋忙到冬,奉献一生只为了抚慰那些渴求知识的眼睛。遇到张老师的孩子们无疑是幸运的,她是136个孤儿的“事实妈妈”,她更是把1600多名山区贫困女生免费送入了大学。张桂梅用最严苛的教学方法鞭策着自己的学生,但是倘若不采取这样“不近人情”的方法,这些基础太差的学生又怎能考上心仪的大学。病痛的双手也许握着冰凉,却能让春风化雨温暖无数人的心,我想这般温暖已然足够。

这双手曾带来走出荒野的希望。在云南的华坪县,如果一个山里的女孩在初中就辍学,那么等待她的无疑是早早嫁人,围着灶台又是一生,贫困还会在乡间延续。这样被定义的人生无疑充满了无奈,更是张老师不愿看到的。其实所谓荒野并非现实的荒凉,而是内心的荒凉,是面对未来的无助。所以张桂梅老师拼上自己的性命也要建立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她可以一步一步地走路到县上,她可以多年穿一条磨破洞的牛仔裤,她可以把所有的奖金都捐出去。她希望用这双不再光滑的双手,牵着一个个无助的小女孩走出大山,走向希望与梦想的彼岸。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性柔之花只愿留下悠远的香味,恰如张桂梅老师以这双充满伤痛的手,让我们看到桂的淡泊、梅的倔强,也让我们看到伟大人格的磅礴力量。而我此刻只愿握住这双手,稍稍抚平她的伤痛!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精选篇9

黄文秀,女,壮族,广西田阳人,中共党员,1989年4月出生,生前系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委宣传部理论科副科长、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党支部第一书记。_年7月北京师范大学法学硕士毕业,同年同月成为广西定向选调生,被分配到百色市委宣传部工作。_年9月至_年3月,挂任百色市田阳县那满镇党委副书记;_年3月起担任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党支部第一书记。2019年6月16日,黄文秀同志利用周末回田阳县看望病重手术不久的父亲后,因暴雨心系所驻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连夜开车返回工作岗位,途中遭遇山洪暴发不幸遇难,年仅30岁。

黄文秀,是广大党员学习的榜样。在她身上体现的是“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的精神,是在脱贫攻坚一线挥洒血汗、忘我奉献的基层党员干部的缩影,是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指引下成长起来的优秀青年代表。身为在基层的党员,更要学习黄文秀身上的精神,以她为榜样,对党忠诚,牢记自己的使命,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自觉把人生追求与党的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精选篇10

央视网消息:101岁,男,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 “八一勋章”获得者,2018年11月17日病逝。

程开甲:两弹一星功勋

1946年8月,程开甲赴英留学。新中国成立后,程开甲放弃了国外优厚条件回到中国,1960年,加入到我国核武器研究的队伍,从此消失20余年。从1963年第一次踏进罗布泊到1985年,程开甲一直生活在核试验基地,为开创中国核武器研究和核试验事业,倾注了全部心血和才智。程开甲设计了中国第一个具有创造性和准确性的核试验方案,设计和主持包括首次原子弹、氢弹,导弹核武器、平洞、竖井和增强型原子弹在内的几十次试验。

程开甲是中国指挥核试验次数最多的科学家。他说:“我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国家强起来,国防强起来。”

颁奖辞

空投、平洞、竖井、朔风、野地、黄沙,戈壁寒暑成大器,于无声处起惊雷!一片赤诚、一生奉献,一切都和祖国紧紧相联。黄沙百战穿金甲,甲光向日金鳞开!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精选篇11

福建农林大学教授林占熺发布仪式介绍,林占熺现任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他于1986年发明的菌草技术解决了“菌林矛盾”这一世界难题。30多年来,林占熺一直活跃在菌草研发和推广一线,不仅帮助数以千万计的农民种菇脱贫,还在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如今,菌草技术已被推广至全球106个国家,在1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示范基地,并被联合国列为“和平发展基金项目”重点项目向全球推广。发布仪式通过现场访谈、视频连线和视频短片等形式展现了林占熺的先进事迹,并现≤≥场宣读了致敬辞和《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关于授予林占熺同志“八闽楷模”称号的决定》。

值得一提的是,林占熺是此前热播的对口扶贫题材电视剧《山海情》中凌一农教授的原型。澎湃新闻此前采访时了解到,和《山海情》中的凌一农一样,作为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一员的林占熺奉献出他的科研技术,带领团队教村民种植双孢菇。为了给村民的生产保底,他甚至和当地政府签订了包销协议,团队成员分组为村民的产品跑销路。

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林占熺表示,在他和当年的团队成员看来,《山海情》中呈现的大部分内容基本属实,但实际情况比剧中更艰苦、更曲折。

林占熺说,电视剧中的凌一农是众多援宁科技工作者的缩影,很感谢《山海情》的播出,让更多人了解到了闽宁协作中不同群体的贡献,同时也有更多的人了解到菌草行业,推动了菌草行业的发展。

如今,79岁的林占熺仍坚持在菌草研究一线工作,对于自己的状态,他觉得就像是《西游记》主题曲中唱的那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

推荐访问:观后感 中国十大 感动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精选篇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精选段落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精选作文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2021 感动中国2020十大人物观后感范文5篇 感动中国10大人物观后感 感动中国10大人物观后感2021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2020 感动中国10大人物观后感2020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2021年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