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千叶帆文章网!

马克思作文(全文)

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2-09-28 12:18:01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马克思作文(全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马克思作文(全文)

马克思作文6篇

马克思作文篇1

一.

第一部:《人生》,是一首诗,7段28行。

第二部:《查理大帝》,一首诗。

详情:查理大帝是暴君,他统一了欧洲,但是马克思称赞他。

第三部:课程表

第四部:翻译

第五部:数学试卷

第六部:中学毕业证书

第七部:宗教作文《论信徒和季度为什么要结合为一体》1835年8月10日

详情:一.论信徒和基督统一的根据

1.历史

2.人的本性

3.求主基督本身的道

二.信徒和基督结为一体的含义

1.以爱注释,精神交融

2.遵从命令,彼此作出牺牲

三.作用

1.提升了人的德行

2.安妥灵魂,是灵魂得到快乐。

第八部:《青年在选择就业时的考虑》

详情:一.职业选择的误区

热情——虚荣心的反应

幻想

二.职业选择的三个依据

1.父母人生经历的参考

2.社会关系的制约

3.个体的本质和能力的限制

三.职业选择的责任,标准,目标

——人类的幸福,人自身的标准

二.从马克思文学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

(1)当时德国中学教育的健全和发达程度

①语言的训练

②历史教学

③自然科学

(2)马克思开始显现一个思想家特有的基质,意向和思路。

1文化底蕴

2自觉的历史意识

3对重大历史事件进行宏观把握和大跨度思维(历史-历史学家,现实-当事人的评价,未来-现代人的分析)

(3)然的缺陷

奥古斯都的元首政治应不应该是罗马国家比较幸福的时代

一.对历史时代批判的三种方式

(1)时代与其他时代的比较

(2)当代人后代人对这一时代的评价

(3)物质文化水平

补充:王政时期:元前753-前510

共和时期:前509-前30

帝国时期:前30-476

三.的自由是-定在中的自由

四.哲学与世界关系的角度解释

博士论文的解读

一.回到古希腊衰落的时代

题目:伊壁鸠鲁和德谟克利特的自然法哲学差别

伊壁鸠鲁的原子论中,马克思读出了能动性,个性,而不是本原

(一)一般比较

1对象

2关联起来的依据

3管理按时来比较的困难

4产生差别的原则

5结论

(二)具体比较

1原子的运动

2原子的质

3原子的质可分不可分

4原子在时空中的度量:时间

5天体,天象

二.如何对自由,自我意识的论证

德谟克利特:重视必然性——原子运动——自然下垂

伊壁鸠鲁:重视偶然性——原子运动——偏斜运动

把他们引入人生,人生中充满了偶然性,而这种偶然性就是自我意识。

自由就是不服从必然性而不服从必然性的自我意识。

马克思作文篇2

马克思

 一个人像我这样在几乎完全与世隔绝的状态下生活的时间越长,精神生活的圈子就越窄。
     ——马克思
     19世纪70年代期间,马克思的生活变得非常平静。他的家不再是公社流亡者或者英国工会领导人的聚集地。 现在马克思的日常活动相当规律:他喜欢在上午工作,午饭后散步,六点钟吃晚饭,九点钟接待朋友。最经常拜访者是恩格斯。

1864年9月28日,马克思参加了第一国际成立大会,被选入领导委员会。他为国际起草《成立宣言》、《临时章程》和其他重要文件。1867年9月14日,《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后两卷为在马克思死后,由恩格斯整理其遗稿,分别在1885年、1894年出版。1870年10月马克思与移居伦敦的恩格斯再度相聚。由于被许多国家驱逐,到处流亡,他曾自称是“世界公民”。

1881年12月2日,燕妮·马克思去世。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在伦敦寓所辞世。后与燕妮合葬于伦敦北郊的海格特公墓内。

1、第一国际

马克思在埋头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同时,仍同各国工人运动活动家保持密切联系。1864年9月在伦敦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马克思当选为领导成员,并担任德国通讯书记。他为国际起草《成立宣言》、《临时章程》和其他重要文件。为国际制定斗争纲领、斗争策略和组织原则。在国际存在时期,他始终是国际的领袖,国际的灵魂,在国际内部领导了反对工联主义、蒲鲁东主义、拉萨尔主义的斗争 。在国际后期,和恩格斯集中力量同巴枯宁主义作斗争。通过上述斗争扩大了科学共产主义在国际范围的影响,提高了各国工人运动水平,为马克思主义在国际工人运动中的主导地位奠定了基础,为后来各国无产阶级政党培养了一批骨干力量。
1871年3月18日,巴黎工人举行武装起义,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的政权即巴黎公社。马克思尽力帮助公社领导制定正确的政策,动员各国工人声援巴黎公社。为总结公社经验,他受第一国际总委员会委托起草一个宣言,即《法兰西内战》,总结公社的经验,论证了无产阶级必须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代之以无产阶级专政这个重要原理。
1872年第一国际海牙代表大会后,总委员会迁往纽约,马克思和恩格斯不再参加国际的领导工作。但他们继续为国际的事业奋斗。

2、沃尔弗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出版时,在扉页上写了上述两句题词:献给我的不能忘记的朋友,无产阶级勇敢的忠实的高尚的先锋战士威廉-沃尔弗。

读者也许要问:威廉?沃尔弗是谁?马克思为什么要把这样一部耗尽自己毕生精力的巨著献给他?

  威廉?沃尔弗是马克思的一个忠实的老朋友,一个在马克思最困难的时候给他无私帮助的好朋友。

  马克思在扉页上写了威廉?沃尔弗名字的下面,还有一行小字:1809年6月21日生于塔尔瑙,1864年5月9日死于曼彻斯特流亡生活中,他仅活了55岁。

  威廉?沃尔弗是德国人,是德国和国际工人运动早期活动家、政论家、共产主义者同盟领导人。1829年入布勒斯劳大学学习,毕业后曾经当过教师。1834年因参加革命活动被捕。1839年出狱。他经常为《西里西亚记事报》和《布勒斯劳日报》撰稿。1844年因著文支持西里西亚工人起义遭追缉,1845年底流亡国外。1846年4月在布鲁塞尔与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建立诚挚的战斗友谊,加入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参与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创建。曾任同盟机关刊物《共产主义杂志》主编。1848年3月在巴黎成为以马克思为首的共产主义者同盟新的中央委员会的成员。与马克思、恩格斯一道签署同盟中央文件《共产党在德国的要求》。4月回到德国,先在西里西亚进行革命活动,后到科隆参加马克思主持的《新莱茵报》编辑部工作。他撰写的许多政论,特别是以《西里西亚的十亿》为题的一组文章,尖锐揭露封建反动势力,影响很大。1849年沃尔弗作为布勒斯劳选出的议员参加美因河畔法兰克福的全德国民议会,作了要求宣布帝国摄政王和大臣为人民叛徒的发言,引起震动。革命失败后流亡瑞士,1854年移居英国曼彻斯特。

  在沃尔弗去世的前几年,马克思在经济上陷入了绝大的困境。他原为美国的《纽约每日论坛报》写稿,因稿费和用稿率低而难以为继。马克思又和维也纳的《新闻报》建立了关系,编辑部答应为他写的每篇社论付一英镑的稿费,通讯减半。尽管《新闻报》利用马克思的文章为自己作广告,称道他的文章写得好,但这家报纸比美国的《纽约每日论坛报》更吝啬。马克思在1862年3月写信给恩格斯抱怨说:“他们偏偏不登刊我的最好的文章,这对我说倒还没有什么(尽管我一直设法写得使他们能刊登出来)。但从财政的观点来看,使我受不了的是:他们在四五篇文章中间只刊登一篇,而且只付一篇的稿费。这使我连文丐也不如。)”(《马克思恩格斯通信集》,第3卷,第69页)马克思为了摆脱困境,试图找一份文职工作,并有希望在一家英国铁路公司里谋一个位置,但最后因为他的字迹难以辨认而求职失败。

  步入中年的马克思,在英国伦敦投入全身心地写作《资本论》,但他的贫困日甚一日。马克思为缺少买纸或买报纸的几个便士而苦恼。有一次,他为弄到寄稿子的邮票而在城里到处奔走,还要同小店老板们无休止地争吵,因为他不能如期付清赊购最低限度的生活必需品的欠款。当铺乃是他经常出入的一个避难所。当铺的重利盘剥,从马克思手中夺走了最后一点家庭生活中的愉悦。马克思一直在生病:除了旧疾肝病复发外,又加上使他痛苦多年的痈和疖子。在毫无出路的情况下,他的家庭又出现了新的危险:从小在物质生活方面无忧无虑生活马克思夫人支持不住而病倒了,她不止一次地祈求死亡早点降临到自己和孩子们的身上。女儿们因没有鞋子和衣服可穿而不得不呆在家里,而当她们的女伴为这一年世界博览会举办而高兴时,她们却担心有人到家里来作客会出洋相。房东一直来催讨房租,时刻要威胁要查封他的财物,并到法院起诉马克思。已长大成人的大女儿懂得双亲的处境,准备放弃学业去学戏,挣钱来养活家人。1852年2月27日,马克思在给恩格斯的信中写道:“一个星期以来,我已达到非常痛苦的地步:因为外衣进了当铺,我不能再出门,因为不让赊帐,我不能再吃肉。”不久又写信向恩格斯倾诉:“我的妻子病了,小燕妮病了,琳蘅患有一种神经热,医生我过去不能请,现在也不能请,因为没有买药的钱。八至十天以来,家里吃的是面包和土豆,今天是否能够弄到这些,还成问题。”饥饿贫困和家务琐事,困扰着马克思,使他的心情愤怒烦躁,无法集中精力和智慧进行理论创作。

  马克思的夫人燕妮在1861年3月16日写给恩格斯的一封信里说:“多年来您对我们的艰难困苦给了全心全意的帮助,我真感激不尽!当我看到寄来的钱是我所指望的五倍时,我真高兴极了不得承认这一点,那是虚伪的,而琳蘅比我更高兴!当我跑上楼去对她说""""恩格斯为了使你舒适,寄来了五英镑""""时,她那双几乎已经失神的眼睛立即放射出了喜悦的光芒。”“我心事重重,身边又有很多琐事,甚至今天还要到市区跑一趟,因为一张当票到期了。但是只要我们的琳蘅能熬过来,我亲爱的卡尔很快有好消息传来,这都算不了什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第675页)恩格斯给马克思的女儿寄去了五英镑,使燕妮和她的女儿如此高兴,可见马克思一家当时生活之困苦。于是,马克思不得不实现他那考虑已久,但为了女儿们的前途又不断放弃的想法:变卖自己的全部家具,用来偿还房东的房租,并向所有其他的债主宣告破产,将两个女儿安排去做教师,自己则同妻子和小女儿住到贫民窟中去。

  就在马克思准备走这一步绝路时,是恩格斯和沃尔弗解救了他。恩格斯以一种“特别大胆的办法”,弄到了一百英镑,马克思靠这笔钱,至少可以不搬到贫民窟去了。他勉强地熬过了1863年,而马克思的母亲则在这年的年底去世了。一百英镑已所剩无几。过了五个月,马克思的老朋友沃尔弗去世了。但他在去世前,从父亲那里接受了一笔遗产。沃尔弗在去世前,作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立下遗嘱,将一生辛勤积攒下的八、九百英镑赠送给马克思(有文字记载说是六百镑,而弗?梅林的《马克思传》的记载是八、九百英镑,我从梅说)。八、九百英镑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财产。这是一个流芳百世的决定。沃尔弗对马克思的最后一次友好的关怀,大大减轻了马克思的经济压力,贫困的阴影不再像前几年那样在他家门口徘徊了,他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资本论》的写作和出版工作中去了。

  沃尔弗的遗嘱使马克思和恩格斯十分感慨,也无比悲痛。沃尔弗在颠沛流离的困苦生活中从不爱惜自己,加速了他的死亡。恩格斯在1864年6月9日写信给马克思道:“关于哀悼鲁普斯(即沃尔弗)的文章,我们应该写点传记一类的东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第405页)马克思在1864年5月底至6月初为沃尔弗写了《简历》(《简历》曾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30卷注391中发表过。)马克思还打算写沃尔弗的传记,并为此收集了他的生平材料。燕妮在1864年6月中旬曾给马克思的朋友摩里茨?埃尔斯纳?布勒斯劳去过一信,希望他能提供沃尔弗童年和他早年生活的材料:“我丈夫想写他的详细传记,但缺乏关于我们这位朋友早期生活的材料。如蒙您在这方面给他帮助,把您所知道的关于沃尔弗童年和他早年生活的一切事情尽可能详细地告诉他,他将非常感激。从1845年起,我们一直保持极密切的关系。所以,需要知道的是主要是关于他早年生活的情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第683页)不过这个计划没有实现。到了1876年,恩格斯才部分地实现了马克思的计划,在《新世界》杂志上发表了关于沃尔弗的传略。

  从某种意义来说,没有沃尔弗的慷慨解囊,就没有《资本论》的出版。明乎此,我们就不难理解,马克思为什么要在《资本论》第一卷出版时,把自己不朽的天才著作献给沃尔弗了。这是为了难以忘却的纪念。

4、世界公民

马克思选择了一条艰难的人生旅途:几乎长达40年的流亡生活,40年的拼命工作,40年的贫困和牺牲。 
由于马克思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卓越贡献和对地主、资产阶级无情揭露和批判,使得一切反动势力诅咒他、驱逐他。他不得不携持家小四处转移,其生活困难有时达到难以想象的地步。 
在反动统治者的迫害下,马克思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终生飘泊国外。 
普鲁士政府、比利时政府、法国政府均曾驱逐过他。 
“我是世界公民 ”,这是马克思的名言,也是马克思革命流亡生涯的真实写照。 
由于马克思极其贫穷,为生活所迫,他曾多次迁居。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在伦敦召开了第一次代表大会。因为经济困难,马克思都未能出席。 
马克思在巴黎时,住在百合花大街45号。 
一天,几个警察奉命向他宣读了驱逐令,他成了巴黎“不受欢迎的人”。 
这对于当时的马克思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这并不是因为法国不欢迎他,而是因为他此时正陷入“财政危机”,自己家的所有积蓄已全部用作革命经费,连家俱也早已变卖,仅有的一套银质餐具也送进了当铺。而且,妻子燕妮又即将分娩,此时被赶走,困难可想而知。 
后来,转到比利时的布鲁塞尔,马克思就是在布鲁塞尔写下的《共产党宣言》刚出版一个月,反动警察便以从事政治活动的罪名将马克思和他的妻子燕妮拘捕、关押起来,随后又将马克思驱逐出比利时。 
既然不为反动政府所容,就只有另奔他国了。马克思携带全家,变卖掉所有日常用品,来到了着名的雾都伦敦。 
马克思虽出生在德国,但他一生的事业与伦敦密不可分。从1849年到1883年,他在伦敦生活和工作了34年,一直过着穷困不堪的日子。 
来英国之前,马克思一家是两手空空,到了伦敦,仍然是身无分文。 
因此,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因为付不起房租而被迫举家迁移。为了省几个钱,一再要搬到更加阴暗窄小的房子去住。 
开始,他们住在伦敦安德森大街4号,每周房租6英镑,这对马克思一家来说,简直是不让他们吃饭了!因拖欠房租,房东叫来了警察,收走了马克思一家的全部东西,甚至连婴儿的摇篮、女儿的玩具也没留下。 
他们搬进了累斯顿大街的一个旅馆,租金每周5镑,不久,他们又被主人赶走。 
1850年5月,马克思搬进迪安大街45号,不久,又因房租迁到了这条街的28号,一家七口住在两个狭窄的小房间里。 
五十年代是马克思一生中最困难的时期。贫困的生活把他压得喘不过气来,形
形色色的敌人对他攻击诽谤,几乎所有的报刊对他关上了大门,但他没有退缩。 
这年的12月,幸运的是,他得到大英博物馆阅览室的借阅证。 
从此,阅览室成了他的半个家,他每天从上午9点一直工作到下午8点左右,回到家里还要整理阅读材料所记录的笔记,一般情况,他都是到深夜二三点钟才休息。 
他曾对别人说,我为了工人争得每日8小时的工作时间,我自己就得工作16小时。

5、马克思与他的四个秘书

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创始人,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马克思主义”成为全世界共产党人的理论基础。在马克思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伟大一生中,曾经先后有几位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做他的秘书,但他们都无法与其妻子燕妮和他们的三个女儿出色的秘书工作相媲美。

  给恩格斯写信开玩笑说:“我想,我的女儿们很快就要使我退休了,那时我就将列入‘享受赡养权的人’的名单了。可惜,担任了许多年秘书的职务,我竟然完全没有享受养老金的希望。”——马克思第一位同时也是终身的秘书:妻子燕妮·马克思

  燕妮是马克思的终身伴侣,但她首先是马克思从事革命斗争和理论创作的忠实朋友和助手。恩格斯在他给马克思和燕妮的书信中,经常称燕妮为“可敬的秘书”,燕妮也常以“秘书”这一“职务”而自豪。她在一封给恩格斯的信中骄傲地写道:“……秘书、马克思之妻多多致意。”事实上,从他们生活在布鲁塞尔时起,燕妮就开始担任马克思繁重的秘书工作:她积极帮助丈夫复写文稿,校对清样,寄发材料,代写回信,订立合同,交涉出版事宜,收集材料和情报,等等。总之,一切私人秘书的事务她全部包揽了下来。

  众所周知,马克思的著作涉猎范围极广,抄写这类文稿,需要丰富的政治知识和社会常识,尤其抄写附有许多公式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一类文稿,更是如此。在当时既无打字员,又无速记员的情况下,燕妮的工作量是可以想见的。而且,马克思的字迹非常潦草,有些字不用说别人,就连他本人也常常抱怨“根本无法认清”。但燕妮却把这种繁重而复杂的抄写工作看作是一种幸福。她曾经在生活简记中不无留恋地写道:“回忆我坐在卡尔的小房间,抄写他的潦草的论文的那些日子,是我毕生最幸福的日子。”在马克思已出版的许多不朽著作中,都凝聚着这位“终身秘书”的心血。有些文章发稿要求很急,马克思一脱稿,燕妮便以最快的速度日夜赶抄,使之按期付印。

  燕妮了解马克思,了解马克思学说的巨大意义和正确性,熟悉丈夫的思路,一切经她誊抄的文稿,都融入了她独到的见解。拉法格在一篇回忆马克思的文章中写道:马克思在1886年曾对他说,他(指马克思)总是“把自己的一切手稿都交给妻子看,并且非常重视她的意见”。在保存下来的《共产党宣言》的手稿中,我们还能看到几行燕妮娟秀的字呢!由于长期患病,使马克思常常卧床不起,许多文章和文稿只好由燕妮在他的口授下写成。

为了让马克思从琐碎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全身心投入政治活动,燕妮除负责处理马克思一部分信件,同许多国家进行通讯联系外,还经常出席马克思自己因故不能出席但又必须了解和掌握有关情况的重要集会和国际会议,会后向马克思作书面报告。值得注意的是,参加这些集会和会议,在当时是要冒生命危险的。燕妮不愧为马克思的妻子,从她身上表现出来的大无畏精神,使接触过她的许多人惊叹不已。

马克思对秘书人员要求极严,他认为,作为一个秘书,必须聪明、勤快、耐心、精确,随时准备全力以赴,同时还要有出色的政治工作能力,并对一切政治问题有经常的了解。实践证明,燕妮是个出色的秘书,马克思平时从不轻易夸奖一个人,但对政治上机警、工作态度严谨、意志坚强的燕妮却多次大加赞扬。这些都足以说明燕妮把秘书工作做到了何等出色的程度。

1880年,燕妮可能患了肝癌,她以惊人的克制能力,忍受着极大的疼痛。在这胆战心惊的岁月,马克思照料妻子,不离左右为了要让她快活些,马克思于1881年7、8月间,陪着她到法国去看了大女儿和几个外孙。1881年秋天,由于焦急和失眠,体力消耗过度,马克思也病了。他患的是肺炎,有生命危险,但他仍然忘不了燕妮。他们的小女儿在谈到双亲暮年生活的时候 说“我永远也忘不了那天早晨的情景。他觉得自己好多了, 已经走得动,能到母亲房间里去了。他们在一起又都成了年轻人,好似一对正在开始共同生活的热恋着的青年男女,而不象一个病魔缠身的老翁和一个弥留的老妇,不象是即将永别的人。”

1881年12月2日,燕妮长眠不醒了。这是马克思从未经受过的最大打击。燕妮逝世那天,恩格斯说:“摩尔(马克思的别名)也死了。”在以后的几个月里,他接受医生的劝告, 到气候温和的地方去休养。可是不论到哪儿都忘不了燕妮,止不住悲痛。他写信给最知己朋友说:“顺便提一句,你知道,很少有人比我更反对伤感的了。但是如果不承认我时刻在怀念我的妻子——她同我的一生中最美好的一切是分不开的——,那就是我在骗人。”他的这些话是多么令人感动啊!

1883年1月11日,传来了大女儿突然去世的噩耗,马克思的病情加重了。1883年3月14日中午,马克思安详地、毫无痛苦地与世长辞了。1883年3月17日,马克思被安葬在海格特公墓燕妮的坟墓的旁边。

  燕妮的秘书工作后来逐渐被她的女儿们所取代。

  恩格斯也高兴地夸她获得了“光辉灿烂、值得赞扬的成就”,“真了不起”——马克思的第二位同时兼任“第一国际”的秘书:长女小燕妮·马克思

  小燕妮——马克思的大女儿,也是一名出色的秘书。在父母身旁的耳濡目染,使她从小就关心政治,并经常协助妈妈为爸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后来,她不仅成为马克思的私人秘书,而且兼任“第一国际”的秘书,并亲手抄写了“第一国际”成立宣言等许多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文件。她还经常以燕·威廉斯的笔名在法国报刊上发表政论文章,为正义呐喊。小燕妮的文章以笔调精彩、典故丰富、逻辑严密、论证有力而引起社会的广泛注意,并被多家报刊转载。马克思曾得意地称小燕妮是“咱们大名鼎鼎的威廉斯”。恩格斯也高兴地夸她获得了“光辉灿烂、值得赞扬的成就”,“真了不起”。为了改善家里十分拮据的经济情况,小燕妮每天从早起到午后两点钟,在一个英国人家里当家庭教师。傍晚,除了做些家务外,还要从千百份报纸中为马克思写作《资本论》摘录资料。在保留下来的小燕妮的许多剪报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她亲笔写下的许多批注。

  在寄给马克思的信中常常属名为“你的忠诚的前任秘书”、甚至令马克思“嫉妒”未来的女婿拉法格将会夺走他“可爱的私人秘书”——马克思的第三位兼职秘书、其著作法文翻译者:次女劳拉·马克思。

与小燕妮相比,马克思的次女、多才多艺的劳拉的秘书工作也不逊色。她的秘书生涯是从她学校毕业后开始的。同她姐姐一样,她协助妈妈分担了为父亲做秘书的一部分工作。陪父亲去博物馆图书阅览室查阅资料,帮助摘录和整理材料,按父亲的吩咐草拟信稿,等等。马克思很赞赏劳拉的写作才能,并且夸她是一个出色的翻译工作者,她将大部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介绍给了法国读者。1859年12月,燕妮·马克思给恩格斯写信开玩笑说:“我想,我的女儿们很快就要使我退休了,那时我就将列入享受赡养权的人的名单了。可惜,担任了许多年秘书的职务,我竟然完全没有享受养老金的希望。”1863年8月,劳拉陪同妈妈在外地疗养时,曾调皮地写信给爸爸:“你大概不曾另聘秘书,不会使我领不到薪水吧?”马克思非常满意女儿的工作,他甚至“嫉妒”未来的女婿拉法格,将会夺走他“可爱的私人秘书”。后来,劳拉和拉法格结婚后迁居巴黎,在寄给爸爸的信中,还常常属名为:“你的忠诚的前任秘书。”

  喜欢钻研,兴趣广泛,思路敏捷,可以完全放心地把事情交托给她,在马克思生前忠实地履行了一个“私人秘书”的职责,在马克思逝世后还常常在报刊上撰文,维护父亲的名誉——马克思的最后一位同时兼跨其生前逝后的秘书:小女儿爱琳娜·马克思

  两位姐姐出嫁以后,小女儿爱琳娜当仁不让地担负起父亲的“秘书”职务。她协助马克思从报刊、杂志和书籍里摘录材料,代表父亲处理一封又一封的信件。由于她喜欢钻研,兴趣广泛,思路敏捷,马克思可以完全放心地把事情交托给她。爱琳娜对属于秘书工作的一切事务十分熟悉,做得迅速而老练,并且恰到好处。秘书工作使小爱琳娜比较早就开始关注世界上发生的重大事情,在父亲的影响下,很快成为一名对工人阶级的事业怀抱无限忠诚的真正革命家。她不仅在马克思生前忠实地履行了一个“私人秘书”的职责,在马克思逝世后,爱琳娜还常常在报刊上撰文,维护父亲的名誉,揭发某些居心叵测的人对马克思的诬蔑。

  燕妮·马克思和她的三个女儿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第一批杰出的社会主义者,是工人阶级事业的真正的战士。马克思之所以能够成功开创解放全人类伟大事业的科学理论,他的妻子和三个女儿也作出了巨大贡献,正如他们的小女儿爱琳娜后来所写的:“……没有燕妮·冯·威斯特华伦,那么卡尔·马克思也就不成其为马克思,这决不是夸大。”另外,学者鲁桑诺夫所写到的“有许多作品,甚至可以说,大部分应当归功于马克思的女儿”,也是很好的说明。

6、健康

马克思不能完成他生命著作的是他的疾病。到19世纪70年代初,他早期的生活方式和穷困无可挽回地损害了他的健康。在他生命的最后十年中,为了寻求身体的健康他不得不从一个疗养点到另一个疗养点,这种让人同情的奔波越来越占据了中心位置。1871年4月,恩格斯告诉库格曼,自从普法战争的爆发马克思放弃理论工作以来,他已经开始“相当合理”的生活:他大部分时日都要散步两个小时到汉普斯泰德,并且如果他感到不适,就连续几个星期不沾啤酒。但是他一重新回到理论工作(继续把《资本论》第一卷译成法文),旧病就会严重复发:大脑的压力以及随之而来的失眠,即使大剂量的安眠药也不能使之缓解。每一次突然发作都让人提心吊胆。恩格斯说服他1873年5月到曼彻斯特咨询恩格斯的私人医生龚佩尔,他也是马克思唯一完全信赖的医生。龚佩尔给了马克思一个要严格遵守的医嘱,绝对禁止他每天工作超过4个小时。这大大改善了马克思的健康,但到秋天头痛又复发了,马克思又一次到北方去看龚佩尔医生。他在精神几乎崩溃的爱琳娜的陪伴下,在哈罗盖特又进行了3个星期的水疗。马克思的时间都用于读圣贝夫的《夏多布里昂》一书,他认为这本书“用新创的辞藻来加以炫耀;
虚伪的深奥,拜占庭式的夸张,感情的卖弄,色彩的变幻,文字的雕琢,矫揉造作,妄自尊大,总之,无论在形式上或在内容上,都是前所未有的谎言的大杂烩”。龚佩尔发现马克思的肝脏肿大,就强烈建议他去卡尔斯巴德疗养。在哈罗盖特的治疗当然没有使病情减轻;
而当痈在冬天复发的时候,马克思仍然受着失眠的困扰,不能进行任何认真的写作或者工作——这种境况他描述为“对于任何一个不愿意当牲畜的人来说,事实上等于宣判死刑”。1874年4月,他在拉姆斯盖特待了3个星期,7月份在怀特岛逗留了一阵,这里居民的宗教狂热使他大为惊讶。为了照顾爱琳娜(她的神经疾病再一次使她处于崩溃的境地)和参加外孙查理(他活了不到一年)的葬礼,他不得不离开了怀特岛。这样,马克思暂时没有了外孙——4个出世的外孙都在幼儿时期就死去了。
     1874年6月底,马克思终于决定采纳龚佩尔的建议去卡尔斯巴德,这是一个颇受欢迎的矿泉疗养胜地,坐落在波希米亚(现在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的西部)艾根河险峻的河岸上。早在1869年,库格曼曾试图劝说马克思和他的女儿燕妮去那里,马克思断然拒绝了,因为这是个“无聊而又费钱的地方”。现在,由于经济状况好转而健康每况愈下,他决定去那里,带着爱琳娜随行。这次旅行由库格曼安排,他在日耳曼尼亚为他们在一家价格比较适中的旅馆订了房间。官方游客名册的记录是:“查理•马克思先生,平民,与女儿爱琳娜一起,来自伦敦”。作为平民,马克思必须支付双份的疗养税,但他希望这个自我说明可以“消除了我是恶名昭著的卡尔•马克思的嫌疑”。关于预料中的警察方面的麻烦,马克思在启程之前就申请入籍为英国国民。8月初,他的律师向英国内政部递交了这份申请,并附有四位极受尊重的住户提供的必要的推荐信。但是,内政部拒绝了他的请求,而且拒绝给出理由。事实是,伦敦警察厅向内政部传送的情报是该申请者是“臭名昭著的德国煽动家”,“不忠于自己的国王和国家”。马克思在卡尔斯巴德没能逃脱警方的不断监视,虽然报告只说他的行为“没有任何可疑之处”。
     马克思非常认真地进行治疗,正如他自己所说,他把自己变成了某种机器。他最晚5点半起床,接着散步到6个不同的矿泉水区,在每个地方都要喝一杯水,时间间隔是15分钟。早餐是特制的药物面包,早餐之后要散步1个小时,上午半晌时,要在城外的一个咖啡店里喝咖啡。接着是在周围的小山上继续散步,然后回到旅馆,以换换环境,在午饭之前打个盹。每隔一天打盹之前还要冲个澡。午饭后仍是继续散步,或者组织好的参观,接着是一顿便餐,之后早早上床,所有的活动都在晚上9点结束。马克思非常喜欢这种生活,尤其是在松树覆盖的厄尔士山花岗岩山麓中长距离地散步。他还喜欢给比较引人注目的过路者起一个诙谐的绰号。弗兰契斯卡•库格曼回忆起一次参观瓷器作坊,在那里他们看到一个人正在操纵着一架旋转着的复杂机器。
     “你的工作一直都是这样吗?”马克思问他,“你还有其他的工作吗?”“没有”,那人回答道,“数年来我没有做过其他任何事情。只有通过实践,一个人才能学会操作这种机器,把难以制作的形状变得光滑和完美。”“因此劳动分工使人类成为机器的附庸”,当我们往前走时马克思对我的父亲说,“他的思维能力变成了机械记忆。”
     下午和晚上,马克思通常更愿意和一些人一起,进行轻松的谈话,诸如著名的画家奥托•克尼勒和西蒙•多伊奇(奥地利新闻工作者,马克思从巴黎时期就记住了他)。不论是散步还是在旅馆后的露台上写信,父亲和女儿都形影不离。据爱琳娜说,在卡尔斯巴德,尽管她在对人的态度上仍然有着令人尴尬的直率,几乎不停地在抽烟,但她和父亲相处得非常好,“他惊人的历史知识使得我们走到的每一个地方的过去比现在还显得栩栩如生”。
     对马克思来说,在卡尔斯巴德唯一令人不快的事情来自库格曼。从他居留一开始,马克思就对“这个人的挑剔或粗野”感到讨厌,“这使他毫无理由地把自己和家庭生活弄得很不愉快”。不幸的是,库格曼为马克思选择了一间位于他自己和爱琳娜之间的房子,结果是——
    ……不仅当我和他在一起的时候,而且当我单独一人的时候,我都感到有他在场。我对他那种用热情的声调郑重其事地发表的滔滔不绝的无稽之谈还能忍受……但当他因闹家庭纠纷使我过于厌烦时,我就再也忍受不住了。这个学究气十足的资产阶级浅薄之徒认为,他的妻子似乎不懂得、不理解他那专注于最高宇宙问题的浮士德式的禀性,因而以极其恶劣的方式来折磨这个在各方面都比他强的女人。因此,我们之间终于发生了一场争吵;
我搬到了上一层楼,完全摆脱了他(他使我的治疗受到很大妨碍),直到他启程(上星期日)之前我们才重新和好。但我向他坚决表示,我不去汉诺威了。据爱琳娜说,库格曼夫人(爱琳娜对她怀有深深的敬爱)的丈夫总是告诉她,她对他提供给她的好处没有表示足够的感激,“在昏暗的日子里,库夫人还没有扬起自己的剧装,宏大的舞台就开幕了”。弗兰契斯卡后来写道,还有其他意见不一致的地方:马克思和库格曼在一次长距离的散步中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库格曼“试图劝说马克思停止一切政治宣传活动,首先完成《资本论》第三卷”。这一直是一个极易惹火马克思的问题。9月21日,马克思和爱琳娜离开了卡尔斯巴德,有意不去汉诺威。他们先是去莱比锡拜访李卜克内西。当时威廉•布洛斯刚被从狱中释放,李卜克内西就带着他们迎候了他。布洛斯当时是社会民主党的新闻工作者,后来成为维尔腾堡政府总理。他后来写道:
     我激动而高兴地迈过监狱的门槛。门外站着李卜克内西和他的小儿子。他旁边有一位年轻美丽的女孩挽着一个人的胳膊。这个人高高的个子,瘦瘦的身材,五十来岁,长长的白色胡须,只有嘴唇上的胡子是乌黑的。他容光焕发,人们可能以为他是一个快乐的英国老头。但我看过他的照片,所以一下子就认出来了……
     然后他们去柏林看望了马克思的妻弟埃德加尔。埃德加尔是一位小公务员,并以此谋生,他仍然保留着对共产主义的同情。在去汉堡看过迈斯纳之后,10月初他们回到了伦敦。
     马克思第二年独自去了卡尔斯巴德。他出门在外的旅行由于与一位天主教神父的交谈而变得生动起来,马克思以一瓶法国科涅克上等白兰地成功地打破了这位神父的沉默。一到目的地,他就在家信中宣称库格曼不在,对他的健康是一个极大的帮助;
他开始享受长距离地散步,开始享受比尔森啤酒。他花大量的时间与马克西姆•考瓦列夫斯基在一起,后者是一位俄国的自由派贵族,他同样对俄国的土地所有权历史有兴趣,后来他成了伦敦的常客。考瓦列夫斯基没有社会主义倾向,但深深敬仰着马克思,这些日子在马克思的生活中逐渐占据了库格曼最近留下的位置。
     警方继续密切监视马克思,但对布拉格的汇报不过是“他过着安静的生活,几乎不与别人交往,自己常常长距离地散步”。治疗很有效果,恩格斯1875年10月提到:“马克思从卡尔斯巴德回来了,完全成了另外一个人,更加壮实、容光焕发、精神饱满、身体健康,很快就能够重新全力投入工作”。
     第三年,也就是1876年,马克思又回到了卡尔斯巴德。这一次他带着爱琳娜,说他过去一年非常想念她。他们按照嘱咐待了一个月,稍微进行了一些社会活动——主要是与德国大学的教授们交往,在这个圈子里所有人都希望谈论的一个问题是:你对瓦格纳怎么看?马克思的观点极尽嘲讽。爱琳娜的健康让马克思异常焦虑,在他们停留的最后一段时间里,她差一点就患上了严重的肺炎。在回程中,他们到布拉格与库格曼的妻弟、商人麦克斯•奥本海姆一起待了一段时间,之后绕道经过宾根和克罗茨纳赫,因为马克思想给女儿看一看他结婚和度蜜月的地方。
     1877年,马克思没有去卡尔斯巴德,而是去了位于莱茵兰地区的小疗养地诺伊恩阿尔。他对恩格斯进行了详细的解释,说到卡尔斯巴德去费用将极端昂贵,因为燕妮这一年不愿意被留在伦敦;
而且换一种饮食起居方式可能会有益处。恩格斯回了信,给了马克思一些他在1849年战役中曾用过的布莱克森林的详细地图。1878年俾斯麦反社会主义法令剥夺了马克思去德国或奥地利疗养地的机会,这一年,他不得不凑合着去了一个差不多的地方——英国的马尔文。他与妻子、女儿燕妮和外孙一起去了,三个人都病得很严重。他们在那里的时候,莉希•白恩士(恩格斯自从玛丽去世之后一直与她生活在一起)在经受长时间的折磨之后死于膀胱肿块。恩格斯按照英国教堂的仪式在她去世的床边与她举行了婚礼。马克思在下一年去了泽西,但在他的第三个外孙埃德加尔出生之后,不得不返回到拉姆斯盖特和女儿燕妮在一起。在这段时间,马克思一家都忙于燕妮•马克思的疾病——无法治疗的肝癌。1880年,马克思带着妻子首先去了曼彻斯特看望了龚佩尔,接着到拉姆斯盖特多待了一段时间。由于长时间卧病在床,又不信任医生,燕妮需要家人一直照料。到下个十年到来的时候,疾病与气候的话题充斥了马克思的信件,压倒了其他一切事情——这可以理解,鉴于马克思自己的疾病和发生在家庭中的不幸,——现在他已身心交瘁:总之,他的公开活动结束了。

马克思的自白:

您喜爱的优点:
     一般人……………………淳朴。
     男人………………………刚强。
     女人………………………柔弱。
    您的特点………………………目标始终如一。
    您对幸福的理解………………斗争。
    您对不幸的理解………………屈服。
    您能原谅的缺点………………轻信。您厌恶的缺点…………………奉迎。
    您厌恶的人……………………马丁•塔波尔。
    您喜欢做的事…………………啃书本。
    您喜爱的诗人…………………莎士比亚、埃斯库罗斯、歌德。
    您喜爱的散文家…………………狄德罗。
    您喜爱的英雄……………………斯巴达、开普勒。
    您喜爱的女英雄…………………甘泪卿。
    您喜爱的花………………………瑞香。
    您喜爱的颜色……………………红色。
    您喜爱的名字……………………劳拉、燕妮。
    您喜爱的菜………………………鱼。
    您喜爱的格言……………………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Nihilhumaniamealienumputo)。

您喜爱的箴言……………………怀疑一切(Deomnibusdubitandum)。

马克思作文篇3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矛盾,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事事有矛盾
  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的始终。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旧的矛盾一解决新的矛盾就会产生,又开始了新的矛盾运动。在新旧矛盾之间绝对不存在哪怕一刹那的无矛盾状态。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时时有矛盾。
  总之,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并且贯穿于每一事物的始终,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

中国有一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名医,他的名字已经成了一个荣誉称号,称赞医生医术高明便说此人是“华佗再世”,希望他的医术真能如华佗一样精湛。千百年来,华佗的形象牢牢印在中国人民的心里。可就是这样一位名医却被曹操杀害了。

华佗与曹操有着同乡之谊,都是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又因为给曹操治病效果很好,被曹操留在了身边。按理说应该有比较好的待遇,可偏偏被曹操杀害,这是为什么呢?《三国志》和《后汉书》中说华佗“为人性恶,难得意,且耻以医见业”,说他依仗自己的技术要挟曹操争待遇,所以引起曹操的不满,是真的如此吗?

曹操患头疼病,华佗给他一扎针就好,于是就把华佗留在身边做“御医”,谁知华佗并不领情,说:“我离你再近,对这样的重病也没有根治的方法。”华佗因为长久离家,很想回去,终于获准回家探亲。到家之后,却以妻子生病为由,多次请求延长假期不归。曹操曾经多次写信催他,还曾命令郡县官员将华佗遣送回来,但是华佗就是不肯回来。曹操大怒,派人前去查看,如果华佗的妻子果真病了,就赐给四十斛小豆,并放宽期限;
如果华佗说谎,就拘捕押送他回来。差役一到华佗家,发现华佗的妻子没病,这是“欺君之罪”呀,于是华佗就被交付监狱,最终被杀。

从另一方面讲,曹操对医生的期望值过高,既然是名医,就没有治不了的病。曹操在杀死华佗后,曾经说:“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意思是说华佗本来能够治好我这种病。这小子有意留着我的病根,想借此来抬高自己的地位,既然是这样,我不杀掉他,他也不会替我断掉这病根的。这是曹操站在自己的角度对医生的一种偏见和苛求。从中医的角度看,曹操所患的头风病确实是一种经久不愈的难治之症,华佗以实情相告。而曹操却认为你的医术那么高就应该给我治好,这也是医患之间认识上的差异。如果双方的地位相等,还可以解释解释,沟通一下,而华佗面对的是权高位重的曹操,那就难说了。

 医患冲突是医患双方在诊疗护理过程中,为了自身利益,对某些医疗行为、方法、态度及后果等存在认识、理解上的分歧,以致侵犯对方合法权益的行为。

2 核心问题

  医患冲突的核心问题是利益冲突,根结在于我国卫生资源分配的不平衡,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深入,不彻底,卫生法制不健全。抓主要矛盾

3 表现与特点

  当前我国医患冲突的表现和特点主要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一,疗效和患方的期望值反差大。患者和其亲属认为“既然自己出了钱,就希望得到应用的服务。”只要疾病得到了治愈或缓解,即使花了较多的钱,多数病人也是能够承受的,且一般不酿成医患冲突。但是,当病人的较大经济耗费未能得到自己期盼的“理想”医疗效果时,患者心态不平衡,这种利益冲突就会爆发出来。
  第二,医疗成本居高不下,患者不堪负重。尽管国家采取了一些措施(如降低一些药品的价格),但医疗成本仍居高不下,除少数富裕阶层外,工人、农民、普通的工薪阶层,日益不堪治病的重负。普通公民对医疗机构追求商业利润的行为,怨声载道。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利益的多元化,医疗机构及相关部门(如药行)自然要考虑自身利益,而“利益”的渊源最终还是患者。“白衣天使”的形象和感情淡化了,医患间的敌对情绪严重。
  第三,我国医疗体制改革没有很好地考虑中低收入者承受能力,社会上相当多的医疗机构热中于追求高标准、超豪华,“富人保健”“富人医疗”趋势严重。、显然,其收入差别大,享受的医疗保健服务方面的实际待遇反差较大。满足不同利益群体之需要,社会上相当多的医疗机构从自身利益出发,热中于追求医疗环境的高标准、超豪华,“富人保健”“富人医疗”趋势严重。医院在所谓成本核算、自负盈亏的压力下,追求、利润也不择手段。医生救死扶伤的仁术变成了待价而沽的商品。医疗机构公益性、福利性光环的消失,使人们在心理上难以承受。
  第四,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滞后,国家不能及时、有效地化解矛盾,医患冲突更加复杂化。
  第五,医患双方维权意识不断增强,患方强调保护自己的隐私权、知情同意权,而医方也需要全面了解病史、正确把握病症。医患间戒备心理严重。

马克思作文篇4

卡尔·亨利希·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也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马克思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他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是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而进行斗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
一提到马克思,人们往往便想到他伟大的贡献,深刻的思想以及崇高的精神,却忽略了他也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的男人,忽略了他成功的背后有一个不离不弃的朋友,一段长达一生的友谊。
马克思于1818年5月诞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特利尔城的一个律师的家里。青年马克思就有着改造社会的强烈愿望并付诸于行动,因而他受到反动政府的迫害,长期流亡在外。1844年,马克思在巴黎认识了恩格斯,共同的信仰使彼此把对方看得比自己重要,马克思长期流亡,生活艰苦,常常靠典当维持生计,有时竟然连买邮票的钱都没有,但他仍然顽强地进行他的研究工作和革命活动。恩格斯为了维持马克思的生活,宁愿经营自己十分厌恶的商业,把挣来的钱源源不断的寄给马克思。不仅仅是在生活中,在事业上,他们更是互相关怀,互相合作。他们同住在伦敦时,每天下午,恩格斯总到马克思家里去,一连几个小时,共同探讨各种问题;分开之后,他们几乎每天通信,彼此交换对政治事件的意见和研究工作的成果。他们之间的关怀还体现在时时刻刻给予对方以帮助,都为对方事业上的成就而感到骄傲。马克思答应给一家英文报纸写通讯稿时,还没有精通 英文,恩格斯便帮他翻译,必要时甚至代他写。而恩格斯从事著述的时候,马克思也往往放下手头的工作,编写其中的某些部分。
马克思与恩格斯之间有很多感人的故事。1863年初,马克思一家已经到了一贫如洗的地步。马克思打算让大女儿和二女儿停学,找个地方工作,自己和妻子燕妮,小女儿搬到贫民窟去住。恩格斯得知这个消息后,连忙打电报劝说马克思别这么做,又迅速筹集了一笔钱,汇给了马克思,使马克思一家暂时渡过了难关。马克思在给恩格斯的信中写道:“亲爱的恩格斯,你寄来的100英镑我收到了。我简直没法表达我们全家对你的感激之情。”
在恩格斯需要帮助的时候,马克思同样竭尽全力,毫不犹豫。1848年11月,恩格斯逃亡到瑞士,由于走的时候很匆忙,身边没带多少钱。还在病床上的马克思得知,连忙挣扎起来,到银行将自己仅有的钱取出,全部寄给了恩格斯。
然而,与普通人之间的友谊一样,马克思与恩格斯之间的友谊尽管伟大,也经历了一些小插曲。1863年,恩格斯的妻子玛丽患心脏病突然去世。恩格斯以十分悲痛的心情将这件事写信告诉马克思,信中说:“我无法向你说出我现在的心情,这个可怜的姑娘是以她的整个心灵爱着我的。”第二天,马克思从伦敦给恩格斯写回信。信中对玛丽的噩耗只说了一句平淡的慰问的话,却不合时宜的诉说了一对自己的困境:肉商、面包商即将停止赊账给他,房租和孩子的学费又压得他喘不过起来,孩子上街没有衣服和鞋子。一句话,魔鬼找上门来了……生活的困境折磨着马克思,使他忽略了对朋友不幸的关切。正在极度悲痛中的恩格斯,收到这封信,不禁有点生气了。这次,一直隔了五天,恩格斯才给马克思回信,并在信中毫不掩饰地说:“自然明白,这次我自己的不幸和你对此冷冰冰的态度,使我完全不可能早些给你写信。我的一切朋友,包括相识的庸人在内,在这种使我极其悲痛的时刻对我表示的同情和友谊,都超出了我的预料。而你却认为这个时刻正是你表现你那冷静的思维方式的卓越性的时机。那就听便吧!”
波折既然已经发生,友谊经历着考验。这时,马克思并没有为自己辩护,而是作了认真的自我批评。10天后,马克思写信向恩格斯致以真诚的歉意。出于对朋友的了解和信赖,收到回信的恩格斯立即原谅了马克思,还寄去了一张期票,以帮助马克思度过困境。自此,两位同甘苦共患难的友人重修旧好,友谊得以延续。
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了40年之久,建立起了伟大的友谊,共同创造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正如列宁所说的:“古老的传说中有各种各样十分动人的友情故事,后来的欧洲无产阶级可以说,它的科学是由两位学者和战友创造的。他们的关系超过了古人关于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一段并不强烈却始终深厚,不舍不弃的友谊。其实再伟大的人也会拥有平凡而深刻的情感,也需要关心和帮助,也离不开友情的滋养。在我们身边,一直有一些默默相伴,不离不弃以致常常被我们忽略了的朋友,以及一段段令人难忘,始终不变的友谊,在支持和激励着我们。君子之交淡如水,淡淡的友情就如淡淡的茶香令人沉醉,让我们共同珍惜身边的人,安静感受这份静谧微暖的情感,用心经营我们离不开的友谊。
马克思传读后感2000字二:凡夫俗子马克思--《马克思传》读后感(2279字)
读罢《马克思传》的学生时代这一部分,说实话,里面的很多内容我都没有看懂,可见我是一个多么浅薄的人。对于哲学,我知道的少得可怜。唯一一次接触有关哲学的书籍,就是大一是同学推荐我看的《苏菲的世界》,但很可惜,我看了差不多三分之一就放弃了。读这本书的感觉就像在走迷宫,不停地绕啊绕却怎么也绕不出来似的。这滋味并不好受,所以读《马克思传》,我也只读到了他的学生时代。
以前对马克思的了解除了一些基本的文化常识,可以说是零。从小学到大学,所有老师都赞扬、崇拜马克思,都用“伟人”一词来形容他。说他思想多么先进,见解多么独到,为整个社会人类进步做出了多大的贡献。但是很少有老师对我们说一些马克思的生活琐事,好像他是一个圣人,高高在上。
麦克莱伦笔下的马克思不仅降低为凡人,而且也降低为凡夫俗子。作者从思想、生活和性情等多个不同角度给人们展现了一个真实、生动且有血有肉的马克思形象。马克思既是伟人,更是一个平凡的人,凡是平凡人所具有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他都具备。
书中描写马克思孩童时代的情况就很少。她的姐妹们说马克思早先的时候是“令姐妹们害怕的暴君。他全力地奔跑着把她们当作他的马从特里尔的马库斯上坡上‘驱赶’下来,更坏的是,他坚持让姐妹们吃他用肮脏的生面团做成的而用更肮脏的手拿着的‘蛋糕’。她们毫无怨言地忍受着‘驱赶’、‘吃蛋糕’,因为卡尔将会讲故事来酬劳她们的顺从”。看到这里,我就觉得好好笑。原来马克思小时候这么顽皮,甚至还有点邪恶,让姐们对他又爱又恨。但不可否认,他也的确很聪明,知道如何让投其所好。要明白,让他人顺从自己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从这段话中,我也猜出马克思小时候一定读过很多书。因为肚子里有东西,才讲得出很多生动有趣的故事。调皮、聪明、爱读书,我想马克思小时候的性格应该就是如此的吧!
等马克思上了中学,他的性格更是让很多人爱恨交织。爱他是因为他可以随时开始男孩子式的玩闹,怕他是因为它能够毫不费力地写讽刺诗文嘲笑他的对手。他曾轻蔑地谈到:“有一些农村来的笨人,他们准备投考教会学校,大多数人领取助学金。”这一句话让我想起来上次在校内上看到某一位徐汇区同学的状态签名:“双休日过得真快,又要去松江那破地方见那些乡下人了。”我想无论哪一个人看到,心里都会不舒服的吧!所以马克思在学校期间没有交到长久的朋友,这也怨不得别人吧。马克思在离开学校前的一个行为让我很有共鸣。他因为讨厌当时的副校长,所以在向所有老师辞别是唯独没有理睬那个校长。其实作为学生,我们都有类似的经历。因为不喜欢某个老师,所以他布置的作业老师马马虎虎地完成,上课也不会像其他课那样认真听讲,教师节也不会写张贺卡送给他。也许这种行为看起来很幼稚,但这的确就是我们内心深处的抗议。
马克思也有很多缺点。他只要一旦有了钱,便生活“奢逸”。他不善于理财,对生活安排的没有条理,房间里十分杂乱、肮脏,充满烟草味。年轻时的马克思酗酒,好打斗,曾被学校关禁闭。而其中,挥霍是他最大的毛病。他的母亲一直劝他适度地消费酒、咖啡和胡椒粉。“我们可敬的儿子不顾一切协议,不顾一切惯例,一年花了七百塔勒,好像我们是阔佬,可是,就算是最富有的人花的钱也不超过五百。”他的父亲如此埋怨道。事实上,有关马克思大学生后的最后一份资料宣称他曾几次求债,并表明他在学校的五年中至少改了十次地址。而他后半生的经济来源,也大都来自于恩格斯的帮助。我也不明白他是如何养成爱花钱的习惯的,甚至不考虑家中的经济条件。或许是因为参加了俱乐部,又或许是因为压力太大。但有一点很肯定,马克思从来不曾想过如何节约一点生活开支。
马克思与他父亲之间的关系算是比较糟糕的吧。除了经济方面的原因,思想方面也是有很大差异的。马克思曾把一些诗歌献给他的父亲,但都不怎么附和父亲的口味。老马克思甚至鼓励儿子努力写一首渗透德意志精神的颂诗。但马克思的榜样是海涅,歌德和席勒。他的诗歌包括了德国浪漫主义的,除政治上反进步和名族主义之外所有的著名主题。老马克思也曾激烈地批评儿子“在昏暗的油灯下胡思乱想,蓬头乱发,虽不在啤酒中消磨放任,却穿着学者的睡衣放荡不羁;离群索居、不拘礼节甚至对父亲也不尊重。与外界交往的艺术仅限于一间肮脏的房间,在那里,也许在异常混乱的情况下,燕妮的情书和父亲的可能是噙着眼泪写的、善意的告诫......难道在这么一个荒唐的、漫无目的的知识作坊里,你和你所爱的人神志清爽的果实能成熟吗?”可见他对马克思是失望透顶了。尽管马克思与父亲意见并不合,而且玩世不恭,但马克思并没有与家庭断绝往来,也并没有因此而讨厌父亲,而是一直保持着对父亲的热爱。爱琳娜道:“他从来都是不知疲倦的谈论他,他一直带着他父亲一张上了年纪的照片,从来不把照片给别人看,他说是因为它已经很不像原来的样子了。”其实就像我们和父亲的关系一样,我们所选择的兴趣、职业、朋友也许不符合父母的要求,从而产生了误解和矛盾,但是,在各自的心里都还是深深爱着对方的。只是各自的方式不同了。
谁也不能否认马克思是一个伟人,但谁也不能否认他只是一个凡夫俗子。1841年4月15日,马克思被耶拿大学在缺席的情况下授予博士学位。对此,作者甚至认为,耶拿大学比柏林大学级别低,比较容易拿到学位,加之那里又有熟人,所以拿到学位,并不费多大劲。这不就是我们所说的耍小聪明的伎俩吗?我们不能太注重“伟人”这个光环而忽视了人性最真实的一面。世上无完人,有瑕疵才会显得真实,才会让人有兴趣去深入了解。我不知道我是否能把这本《马克思传》给读完,但是最起码我对马克思性格方面的了解又进了一步,这不也是一种收获吗?

马克思作文篇5

卡尔·马克思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跳转到:导航,搜索
卡尔·马克思
西方哲学
19世纪哲学

马克思在1875
全名出生
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1818年5月5日普鲁士王国特里尔
1883年03月14日(64岁)
英国伦敦
逝世
马克斯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主义、黑
学派/流派
格尔哲学主要领域
政治学、经济学、哲学、社会学、历史、阶级斗争、伦理学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之一(另一创立者
著名思想
为恩格斯,剩余价值,发展了部分劳动价值理论,异化与对工人的剥削,《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历史唯物主义
显示▼受影响于

显示▼施影响于


签章

本文介绍的是德国哲学家、思想家卡尔·马克思。关于美国喜剧演员组合,详见“马克思兄弟”。关于奥地利作曲家,详见“约瑟夫·马克思”。

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德语:KarlHeinrichMarx,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早期在中国被译为麦喀士,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犹太裔德国人,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并精通哲学、历史、政治经济学、占星学还有数学。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他是近代共产主义运动、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支持他理论的人被视为马克思主义者。在马克思的哲学理论中,他对人类历史进程中阶级斗争的分析最为著名。他认为几千年来,人类发展史上最大矛盾与问题就在于不同阶级的利益掠夺与斗争。依据历史唯物论,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终将被共产主义取代。
一般认为马克思的哲学在他所处的时代没有绝对的影响力。但就在他过世几年后的19世纪末,马克思哲学迅速传遍各地。向社会主义过度一时间成为欧洲先进国家政经改革的趋势。之后,马克思主义逐渐派分为非革命派(EvolutionaryMarxism)与革命派(RevolutionaryMarxism)。非革命派学说,又称修正主义派,以爱德华·伯恩施坦为中心,主张渐进式的社会主义发展,视马克思主义为一种道德标准。而革命派则以列宁最为著名,他强调了激进强制革命的重要性。革命派视马克思主义为一种历史科学理论,认为这种理论是绝对正确的预言。双方皆认为己方学说为马克思主义的正统。20世纪初到20世纪中叶,凭借列宁及其他革命者的提倡以及苏联的建立,马克思主义以及社会主义运动达到了巅峰。期间,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解释似乎受到许多学者的质疑并产生争议。随着苏联的式微与解体,马克思主义在政治上的影响力也逐渐衰退。而马克思主义作为近代最著名也是影响最深远的哲学理论之一,其学说仍然在学术界的各领域活跃,其精神在各政府的施政中也不时得以运用。而在21世纪的今天,世界上仍有许多国家自称马克思主义为其国家或政党的基本主义与基本方针,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越南、老挝、朝鲜、古巴、尼泊尔等。
目录
[隐藏]
1生平
o1.1早年o1.2中年o1.3晚年
2马克思的思想



2.1社会o2.2经济o2.3政治
2.3.1阶级斗争
3影响与评价4主要作品
5注释和参考资料6延伸阅读7参看
8外部链接
o
[编辑]生平


青年时期的马克思
政治系列
共产主义

显示▼基本概念


马克思作文篇6

6、论述题
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均GDP进入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时期,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显期,处理得好,就能顺利发展;
处理不好,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我国已进入这一时期,请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对这一问题加以分析。
【参考答案】
(1)什么是发展?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一个过程。
(2)事物的发展遵循一定的规律,经济社会发展也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均GDP进入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时期,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显期,处理得好,就能顺利发展;
处理不好,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这就是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性的一种体现,我们应该认识并利用这一规律,更好地为中国的发展服务。(3)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事物自身所包含的矛盾。事物就是在矛盾推动下不断地向前发展的,由一个过程、一个阶段向另一个过程、另一个阶段发展。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目前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即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只有不断地解决新阶段的矛盾和问题,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才能不断向前推进。8、论述题
为什么说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参考答案】
(1)唯物辩证法作为自然、社会、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既包括客观辩证法也包括主观辩证法,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
(3)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唯物论和辩证法是统一的。唯物辩证法的一系列规律和范畴,都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
(4)唯物辩证法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根本的观点和方法。无论是对自然、社会、思维这三大领域的矛盾运动规律的宏观把握,还是对实际工作中错综复杂的矛盾的细微分析,唯物辩证法都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
(5)唯物辩证法的方法同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是一致的,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运用于思维和工作中就转化为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方法居于核心的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辩证思维方法从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角度揭示事物的关系,侧重于人与世界的整体关系。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是在确认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前提下,深入研究世界的某些关系。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丰富了辩证法的宏观画面,使辩证法深入到发展的细部、更复杂的层次。

推荐访问:马克思 作文 马克思作文 马克思作文 关于马斯克的作文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