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千叶帆文章网!

文学是社会科学19篇

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2-11-19 19:36:01

文学是社会科学19篇文学是社会科学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文学中的应用——莫言《蛙》与科学研究方法  马克思主义是在人类丰富的知识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对人类文明的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学是社会科学19篇,供大家参考。

文学是社会科学19篇

篇一:文学是社会科学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文学中的应用——莫言《蛙》与科学研究方法

  马克思主义是在人类丰富的知识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当代政治、经济、甚至文化生活都有所应用。在文学方面,白话文学的先行人胡适以实证、进化和历史眼光为核心的科学主义作为白话文学史的内在义理,促成了中国传统的以“文章辨体”、“历代诗宗”为主体的文史之学顺利转型为现代意义上的文学史之学。可以说文学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发展观一直存在渊源,不少文学现象都可以运用社会科学方法论来进行阐释,学者在文学鉴赏与研究时,这些方法论同样是必不可少的。

  马克思主义从人的现实活动的视角来理解人,而不是将人看作纯粹的自然物,或将人看作纯主观的存在。马克思通过研究人在社会历史中的受制约与主观能动性,指出人既是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历史的剧中人。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文学的出发点与归宿点是人,文学应塑造“丰富的人”,故高尔基称文学为“人学”。人文关怀是中西文学作品中亘古不变的主题,早在14世纪的文艺复兴时代就强调“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但从希腊诸神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就展现出人类的自我观照。以我国现代文学史来看,鲁迅小说的人文精神最为深厚,他遵循“人是社会的主体“,认为人们应该通过追求自己的目的而创造自己的历史,故其作品多为反封建并揭示人心,改造国民性的题材。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莫言的《蛙》同样沿袭了鲁迅的批判精神,解释了社会矛盾存在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原理,从人的角度出发,探讨特殊环境下极端政策对于社会历史主体的人有何种影响。

  一

  文学,在一定程度上并不是生活的本身,它具有虚拟性。但它又同样来源于生活,故俄国文艺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比观点可以看出,文学作为艺术,它的假定性与真实性必须结合在一起,并且需要合情合理。

  莫言的《蛙》是以新中国近六十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为背景,通过讲述从事妇产工作五十多年的乡村女医生的姑姑的人生经历来反映社会现象与人性。在形象的描述了国家为了控制人口剧烈增长,实施计划生育国策所走过的艰巨而复杂的历史过程的同时,成功塑造了一个人物形象鲜明、毁誉参半的乡村医生形象,莫言在运用艺术构思的手法下,同样结合了真实的计划生育过程中的复杂现象,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剖析了以叙述人蝌蚪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卑微、矛盾的精神世界。

  首先,莫言在文本中肯定了“人的主体地位”。恩格斯提出:“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人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兽性,所以问题永远只能在于摆脱得多些或少些,在于兽性或人性的程度上的差异。”人既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人的本质是尤其社会关系、社会属性规定的。这对于我们分析主人公妇产医生姑姑的人物形象有很大帮助,文本中这一人物形象是复杂的。她是一位对待工作兢兢业业的女医生,背着药箱穿梭于乡村中接生新生命,风雨兼程不曾怠慢。但同时因为她是政策绝对的遵循者,在计划生育中,引流过一个个即将成为新生儿的生命,莫言将姑姑的形象置身于历史的大背景下,在“社会关系总和”的视

  野里研究下塑造人物形象,深刻了揭示人的本质及其社会关系,人自身人性的复杂加之社会的复杂性,一个矛盾复杂的人物形象在莫言《蛙》中诞生。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蛙》中同样有体现。承认人民群众的社会历史作用与承认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历史进步是一致的。《蛙》中所反映的人民群体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群村民,他们虽然在制度上摆脱了封建制度的压迫与束缚,但在思想上仍然保留着传统社会的小农意识以及封建观念。以文本为例,这些村民多数保留了重男轻女的思想,希望依赖不断的繁殖来为自己增添更多的儿子。故人口激增,国家必须实行计划生育来约束国人的繁衍。莫言将此现象化作文字,依据社会存在反映的社会意识,进行思考与批判。这部作品从个别(村庄)中反映出一个国家、社会甚至整个时代的面貌,是一部以反映“人为主体”的优秀作品。

  二

  《蛙》中同样也体现了社会认知与评价的方法,揭示客观真理是社会认知的任务,“人类对于自身自觉认识不仅需要人类理性的高度发展,并且这种自觉认识的程度,与人类自身的发展程度特别是社会分化和整合程度,是基本一致并互为前提和中介的。”与自然科学的观察不同,社会观察不是在实验室,而是在社会实践中进行的。以文本中反映的“计划生育”政策来说,它是处于特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进程中的现象,并且受到了前历史传统的影响,后有人们对于未来的预期,由于中国社会人口众多,不可控的情况也时常发生。如果莫言将自己视为置身于社会之外的观察者,即使能够感受到表面的社会现象,也难理解其意义。但莫言是一位“作为老百姓”进行写作的作家,他深知农村人民的生活习性与他

  们的思想观念,在创作《蛙》时,他将自己置身于农村的大环境下,感知农民的疾苦,并用自己的眼睛记录农民的生活经历,用近乎客观的眼光反映出“计划生育”所产生的副作用,而不是一味的去歌颂政策。计划生育在控制人口的同时,由于地方对于政策理解的偏误,采取的极端手法对人民也有残害。

  莫言作为优秀的文学家,他近距离甚至是零距离地参与了观察对象的活动与行为(村民对于“计划生育政策”所作出的反应),只有这样他才可以真正地了解社会现象的来龙去脉,从而引发人思考“政策为何而制定”、“政策是否产生副作用”、“是什么思想让人民超生”等探索真理的问题。莫言在创作作品时根据社会认知方法中的经验观察发现作为社会现象“制造者”的当事人的生活环境和相互关系,理解与辩证思考他们不同的想法与做法,如实描述村民对于“计划生育”政策所作出的行为、结果和多方面的影响,获得足够的信息与数据,在排出文学艺术性的前提下,保证文学的“社会现实性”。在一定程度下,为受众描述、确认的事实不是像马克思所批评“抽象的经验论者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些僵死的事实的汇集。”莫言为我们在《蛙》中还原了接近历史的真相,人民由于传统的重男轻女观念严重,导致无节制的繁衍,打破了国内的人类与生态的平衡。国家为了解决这一现象提出了“计划生育政策”,但执行过程中同样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使人们不禁要反省,对于人民传统观念的改造远比计划生育更为重要。

  三

  人类社会充满了矛盾,社会矛盾时无处不在的,并且无时不有的。社会矛盾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是矛盾的产生地。莫言的《蛙》中则反映出多方面的社会矛盾,如经济领域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生产

  与消费的矛盾,人民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认为只有男孩才可传宗接代,这种落后的思想导致了中国人口的激增,物质能源过度的消耗,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生产与消费不能平衡发展。社会矛盾同样体现在文化领域的意识形态之间,先进的思想与落后的思想之间、正确的认识与错误的认识之间。

  但矛盾具有普遍性的同时,也具有特殊性,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蛙》中针对;“计划生育”给予了客观的评价。西方有社会学家评论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是合理的暴行,这种观点是片面且不负责的。社会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综合考虑了我国的基本国情以及人类的发展,我国制定了“计划生育”政策,控制国内人口的生长,虽然有些地方采用的手段存在偏激现象,但是政策的实施的确控制了人口的生长,并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莫言在文本中提出,我们不可以把“计划生育”全盘推翻,而否定了它的一切价值与合理性。但莫言同样也在文本中指出“计划生育”政策可以控制人口的思想,但是不能控制群众封建落后的思想。

  在《蛙》中展现了阶级矛盾产生的后果,莫言同样提出了阶级分析异化的产物——*****。**是将阶级分析方法扭曲的产物,文本中的姑姑也是在这样扭曲的阶级分析法下产生的盲目份子。她是党政策的最忠诚的执行者,甚至可以称得上过于激进。莫言对姑姑的形象进行的最大化的还原,她热心善良,对待工作一丝不苟,但她也十分固执,在政策面前缺乏思考,盲目执行。莫言揭示了阶级分析法到达极端所产生的现象,反映不能将任何社会现象与社会矛盾都不加分析地简单归结为阶级问题与阶级矛盾,不可以用阶级矛盾涵盖社会生活中一切群体性冲突和矛盾,从而导致**这种极端化的运动。真正的阶级分析法,是要

  严格防止阶级斗争的扩大化,不能用阶级斗争的方法解决一切矛盾。文本中的姑姑就是极端化下的追随者,她盲目的狂热也造成了她人生中的不幸。

  莫言在揭示社会矛盾存在的普遍性下,同时在文本中显示出了矛盾的特殊性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计划生育政策是有利有弊的,也是符合当时国情的。

  四运用马克思科学方法论进行文学鉴赏与批评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进行文学批评亦或是上述所讲的文学创作时,都需要坚持开放性的原则。社会是为最复杂的大系统,各个层次上的系统都具有开放性,如果过度的采取保守态度则会导致文化的停滞不前,作家的创作之笔同样具有警示人心,改造社会的功能。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就是指世界各民族和各国家处于相互影响与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历史阶段。文学作为文化的分支,同样需要具有开放性的原则。无论是文学鉴赏、批评或是文学创作都需要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博采众长,以我为用”的态度。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方法论超越了时空,在当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它同样因为时间久远的缘故具有局限性。故恩格斯提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同时社会科学方法论与社会实践不可分割,文学同样又与社会实践不可分离,作家应充分领悟社会科学方法论并应用于文学创作,为世界的文化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篇二:文学是社会科学

  精心整理

  填空题

  1.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2.历史是现实社会的镜子。3.生活方式既个人的,也是政府的问题。4.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民族、民生、民权。5.《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主要着作。6.孔德把自己的哲学标榜为科学的哲学。7.现在世界上对“科学”有两种界定。英美认为科学应该具有高度的逻辑严密性的实证知识的体系;德国的科学概念认为科学就是指一切体系化的知识。8.广义的历史学是宇宙间关于一切事物以往运动发展过程的学问,包括人类史、自然史的科学内容。9.即定资源分配的有效模式:市场经济模式、计划经济模式、混合经济模式。10.经济学的主要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11.边际效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取决于人们对商品效用的主观评价。12.迪尔克姆的《自杀论》是社会学史上实政研究的经典力作。13.历史认识本质上是一种三极思维活动,它是历史认识的主体和历史认识的客体,经由中介历史资料在社会实践及历史研究科学实践基础上能动的统一。名词解释1.人文社会科学

  人文社会科学是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规律为目的的科学体系,通常包括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等。它具有科学性和价值性的双重属性以及科学认识功能和意识形态功能的双重社会功能。它是互相交叉联结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称,与广义的自然科学相关联又相对应。

  2.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主义是20世纪30年代在世界性经济大危机背景下产生的,是根据凯恩斯的着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思想基础上的经济理论。它提出了以国民收入决定为中心的理论和以国家干预为政策基调的现代宏观经济学体系,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即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财政赤字,刺激消费,维持繁荣。

  3.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是一种极度强调人和人的价值的思想态度,与科学主义相对立。它呼吁人

  们把目光从神的世界转向人的世界,关注人的现实生活,强调人的地位、尊严和幸

  福,它是最早的人本主义思潮。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和发展,将人从神权的压迫中

  解放出来,将哲学从神学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人不仅成为自己生活的主宰,也成为

  哲学思考的出发点和归宿。代表人物有被誉为人文主义之父的意大利哲学家佩特拉

  克。

  4.经济学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

  关系,揭示其运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它以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资

  料的生产过程作为研究对象,在整个社会科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5.社会学

  社会学是一门关于社会的学说,是一门拥有一个庞大的学科体系的基础性社会科学。它以整体社会的结构和运行过程为研究对象,研究的是构成社会的各种要素、各个部分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变化过程,力求运用科学方法揭示出自己所研究的对象的特殊规律性。1839年,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孔德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正式提出了“社会学”的概念,标志着这门学科的创立。

  6.科学

  科学是人类主要的社会实践形式之一,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经过实践检验和严密逻辑论证的,用特定的手段和方法进行的知识创造活动,是关于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本质及运动规律的,用概念、范畴、定理、法则等抽象形式建构的理论知识体系。它以正确地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为目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等。科学既是历史发展总过程的产物,又是推动人类历史进步的巨大动力。

  7.文学

  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媒介,借助各种修辞以及表现手法,通过虚构的艺术形象创造性地表现人性心理和时代精神的艺术形式,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称作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和再现一定时期或者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文学是社会科学的学科分类之一,与哲学、宗教、法律、政治并驾为社会的上层学问,为社会经济服务。

  8.新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从19世纪70年代的“边际革命”开始,至20世纪30年代结束,是古典经济学的延续。它用新的方法,从新的角度论述了自由放任思想,明确地把资源配置作为经济学研究的中心,并建立了说明价格如何调节经济的现代微观经济学体系。代表人物及派别有以门格尔和庞巴维克为代表的奥地利学派,以杰文斯、瓦尔拉和帕累托为代表的瑞士洛桑学派,以马歇尔和庇古为代表的英国剑桥学派。代表作有1890年马歇尔出版的《经济学原理》。简答题1.法律的属性(1)阶级意志性;(2)规范性;(3)国家性;(4)强制性和程序性;(5)普遍性;(6)权利义务一致性。2.精英文艺的特征(1)在艺术上摒弃模仿而追求独创;(2)在思想上无不进行严肃的人生意义的探索;(3)艺术上的独一无二和思想上的严肃深沉,使得人们从精英文学和高雅艺术中获得的满足决不是一种纯粹的快悦和轻松的享受。3.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社会科学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都是一种理论知识体系;都是创造性的社会活动;都是推动力发展的实践性

  力量。人文社会科学对自然科学的发展起到引导作用,而自然科学也对人文社会科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学的完善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总之,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是相互依赖相互依

  存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关系。

  区别:人文社会科学还具有时代性,这是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主要区分点。人文社会科学通

  常体现出一定的民族性,在阶级社会中一般具有某种阶级倾向性。

  4.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1)价值道德说,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2)“价值分配说”,即政治是一种对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3)权力说,即政治是对于权力的追求和运用。(4)管理说,认为政治是一种管理活动。(5)“政府论”,认为政治是社会活动中政府的行为与活动,主要是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的过程。5.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总体特点

  (1)社会实践与科学理论的交互作用日趋明显。(2)多科性综合性的科学体系逐步形成。(3)人的解放和发展受到广泛关注。

  6.大众文化的特征(1)接受的大众性;(2)功能的娱乐性;(3)文本的平面性;(4)价值的庸常性;(5)风格的眩感性;(6)运作的商业性;(7)流行的迅捷性。7.法的本质属性有哪些(2)阶级意志性;(2)规范性;(3)国家性;(4)强制性和程序性;(5)普遍性;(6)权利义务一致性。论述题1.联系实际谈谈大众传播时代文学面临的挑战,以及如何重生。2.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角度,谈谈你对时下流行的国学进校园、国学进万家等“国学热”的看法。

  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文化体系,它凝结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灿烂文化。近年来,一些高校纷纷成立有关国学、传统文化等研究机构,如人民大学国学院、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等,一些小学也纷纷开设了国学课程,国学进校园,国学进万家,“国学”充溢于媒体,掀起的“国学热潮”。“国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当然要将其传承和发展。在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关系上,继承是发展的前提,而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寻求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发展中还要有所创新,。“国学”是一个文化体系,内涵十分丰富,我们在传承与发展时,必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总之,对当前的“国学热”,应抱平和、宽容、客观的心态去看待。

  3.在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关系的问题。现代西方科学主义哲学和人本主义哲学的态度是什么。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认识。

  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关系问题上,现代西方科学主义哲学的态度是:推崇自然科学,贬斥人文科学,主张按照“实证科学”或“精确科学”的模式来建立哲学。而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的态度则是:推崇人文科学,强调人文领域的独特性和人文学科的独特价值,贬斥自然科学,强烈反对以自然科学的模式来改造人文科学的做法。我认为,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是客观物质世界中两个不同的科学领域,是现代科学体系中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人文科学是以人的内心活动、精神世界以及作为人的精神世界的客观表达的文化传统及其辩证关系为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的学科体系,它是以人的生存价值和生存意义为学术研究主题的学科,它所研究的是一个精神与意义的世界。而自然科学是以自然界、自然现象为研究对象,其目的在于提示自然界各种现象的本质,认识它的运动规律,并遵循自然规律,利用和改造自然,为人类造福,它来自于生产时间,并为生产实践服务。自然科学是理性的,人文科学是感性的。但两者谁也离不开谁,结合生活实际,比如: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蒸汽机和电力的发明,使得人类文明发展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但人类对自然的破坏也达到了最大高度,沙漠化的进一步扩大,全球范围内的反常气候和温室效应,就是自然科学高度发展的附加产物。现代工业经济飞速发展,同时带来了环境污染和退化,于是环境保护等人文科学开始起作用,并得到发展。人文科学得到了细分,环境保护等学科的建立标志着人文科学的高度完善。因此自然科学的发展也促进了人文科学的飞速发展。总而言之,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是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两者在矛盾中相互促进发展,两者的发展又共同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可以说,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是人类社会得以飞速发展的最直接最主流最原始的动力。

  4.论述社会学的实践意义,以及社会学所关注的全球性社会问题。社会学的实践意义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第一,社会学在政府科学决策过程中的作用。首先,社会学能够在这会发展战略研究和社会发展的计划与规划过程中,为政府宏观决策和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我国自社会学恢复以来,由于重视对社会发展的战略研究和政策研究,使社会学的研究成果不断被引入政府的决策过程。如由费孝通教授主持的小城镇研究,对我国的乡村城市化决策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研究成果包括分析、建议和资料成为实际部门制定小城镇建设方针的重要依据。社会问题是社会学的传统研究问题,也是现代社会学的研究重点所在。运用社会学的理论成果,开展社会问题研究,能有效帮助政府科学地解决社会问题。其次,社会学可以为社会工作和社会管理提供必需的社会学知识。现代社会为人们提供越来越多的社会化公共服务和各种各样的社会保障项目,以及各种各样的医疗卫生保健措施。从事这些事业的管理工作叫做社会工作。社会保障和社会工作是应用社会学的重要内容。同时,科学的社会管理,离不开有关人的各种知识,管理者必须要对人的行为、人际关系、小群体等等进行研究。社会学已经成为现代管理学的基础理论,对社会工作和社会管理的实施起到理论指导作用。第二,普及社会知识,促进公民的社会适应与社会参与,指导人们建立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当代社会结构复杂,规范繁多,知识量越来越大。因此,适应今天的社会单靠个人的直接经验是远远不足的,必须依靠系统的社会知识学习。只有具备了关于社会的系统知识,才能自觉地参与社会生活,自觉地适应不断变化了的社会环境,成为现代社会中一个合格的公民。社会学研究人们的生活方式,从个人而言,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适应日益发展的社会,更好地安排自己的工作、学习,更好地利用闲暇时间,更有效更合理地发挥个人的发展潜能;从国家而言,可以指导如何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鉴于以上社会学的实践意义,社会学必须要时刻关注所有的社会问题。全球性社会问题正是社会学首要关注和研究的,社会学所关注的全球性社会问题主要是三大问题,即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这三大问题归根到底是人与自然地关系问题。但是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大量的自然科学家的不懈努力,而且也需要大量的社会学家参与研究,提出科学、合理、符合国情的解决方案,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精心整理

  

  

篇三:文学是社会科学

  文史哲是社会科学的基础,论中国学者作品为何无趣郑也夫/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文史哲是学习社会科学的基础。讲这样一个题目,可以从多个方面来入手。我是从这里来破题的:我想到一个顶级学者,甚至可以说是顶级中的顶级,王国维。此公1928年投湖自杀,离世八十八年了。他是我心目中近现代中国学者中的第一人,无出其右。这当然是我的主观判断,但是应该不大离谱。王国维刚刚去世的时候,有国内外学者评价他是第一人。遗憾的是过去88年了,在我看来仍然是第一位。不是指知识积累的多少,而是指对学术的贡献,仍然无出其右。他的著作我远远没有通读,我只读了一些,非常惊叹。我就在想一个问题,中西文化开始碰撞,我们接受西学没多少年就出现这么一个高峰,后人难以望其项背,王公何以成就如此高度?想来想去,我觉得王国维在文、史、哲这三个方面是全才,没有一个短板。金字塔成就了他的高度。底座太大了,底下三个最要紧的支点,伸展开去支撑起来,不得了。他14岁中秀才,能中秀才国学应该是不错的。以后又开始学习西学,英文日文。他最高成就是史学,但是说起来有意思,他最开始接触的西学是哲学,学习康德、叔本华、尼采。他应该是整个中国学术界最早接触、介绍西方哲学的人。大家应该能知道他文学上的一些成就,比如《人间词话》,还有大家不太知道的《宋元戏曲考》,更是开山之作。他这时候还没有专门做史学。

  1

  辛亥革命后,清朝皇帝退位。1911年,他和罗振玉一起到了日本。受到日本和西方学者甲骨学、敦煌学领先中国的刺激,再加上罗振玉鼓动他:我们中国人研究自己历史大大落后于人家了,我这有材料,有甲骨,你干这个事吧。这样开始短短几年就获得了极高的成就。我觉得,他之所以有这样的高度,是因为金字塔的效益,底座太宽了。我找不到一个近现代的学者,在文史哲这三个方面这么宽阔,基础如此雄厚。他的文字非常好。你想,能写《人间词话》、《宋元戏曲考》,他的文字修养当然不用说了。他的文字除了文学意义上的美感,不滥情,条理清晰,措辞精致。王国维为什么有如此高度?我从这里破题,跟大家谈文史哲。我们先谈文学。为什么要跟大家谈文学?因为有些感受。我教学这些年,带过不少硕士生博士生,也指导过本科生的论文。我所亲自指导过的学生中有多大的比例文字上还算过关?大概十分之一。作为中国顶级大学,这个比例是不是太低了。我修改他们的论文时,不说别的方面的欠缺,仅就文字也能改得满篇红。而且有时候第三稿还是让我不满意。可能你很受挫,我也很不解,文字怎么这么烂?虽然多数被我斧正文字的是研究生,但是我想直接原因还不是本科教育、中学教育。你们都是百里挑一、千里挑一的人,连文字都没过关,这个教育问题就大了去了。为什么12年教育还搞成这个样子?就是12年教育当中,你眼睛看的是老师批卷的那支笔,从来不在意什么是真正的好文章。你可能把分数伺候到了,但是你不热爱写作,从来没有认真思考如何真正地把文章写好。你科举成功了,进了大学。大学也有写作课呀,比如自然科学论文写作、经济学论文写作,等等。毫无疑问它对你有帮助,其特

  2

  点是:对你的帮助是直接的,也是有限的。而我现在要给你指一下方向,我对你的帮助是间接的,但可能是无限的。你们居然没有嘲笑我:您口气太大了。专业写作课帮助你伺候某种八股,帮助你符合规格。而我希望你对文字有追求,希望你热爱美文,你只有热爱美文,对文字有了真正的自己的追求,你才能不在意分数,在意写作能力的不断长进。我们每个学科当然有每个学科的写作规范,但是我们要提升文字的基础能力,毫无疑问地要从文学中吸收营养。我讲的文学是广义的文学,包括但不限于狭义的文学。文学这个字眼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是不大出现的。这个字眼我没有仔细考证过,我估计有可能是近代从日本文化反哺过来的。现在我们一说文学,大家马上想到的就是小说、戏剧,其实这些在古代是不被高看的。为什么叫小说不叫大说?在古代被高看的是诗,所谓诗言志,小说不登大雅之堂。诗词、文章、元代兴起的杂曲,以后明清的小说,它们共同汇成文学宝库。宝库里的东西,是今人提升自己文字水准必须吸收的营养。但我所要说的这个文学,其实不限于这个。我给大家讲两个小段子。我认为中国社会学界,两位先哲文字最好:潘光旦,费孝通。大家有兴趣可以读读《冯小青考?余论》。23岁本科生潘光旦的这篇论文震动了梁启超,梁启超说:吾弟文章,思维之清澈可以做科学家,感情之充沛可以做文学家。如果其思维之清澈没有高超品质的文字托举,不可能受到梁启超这样高的评价。他的文字太好了,堪称社会学界第一人。费孝通先生在晚年回忆,他读中学时,就已经在报刊上发表一些东西。老爹看见了,大不以为然,带他去见一个老先生,见面后要他鞠躬。好像他爸爸跟老先生早就商量好了,老先生上来就看着

  3

  他爸爸说,要不这样,先去圈一遍史记吧。什么叫圈一遍,就是让你读没有标点的本子,你去标点。读完一遍,老先生问喜欢吗?费孝通回忆说,我不是因父命师训制约,这书一打开,太好看了。老先生说:既然喜欢,慢慢地再读吧。费孝通回忆说:我父亲叫我去找这个老先生,老先生叫我去读《史记》,不是叫我学史,是叫我学文。按中国古代文论,《史记》毫无疑问是最好的文字。所以我讲文学不是讲今天狭义的文学,更不是什么图书馆分类里面的虚构类,我讲文学就是那些“精致的文字”。你们要热爱精致的文字,从精致的文字当中吸收营养,只有当你们热爱精致的文字时,你们才有强烈的愿望,希望自己也能写出精致的文字。为什么说写作课和中小学的教育对你们的帮助是有限的,就是它有一个上限。我得了100分,还要怎么着?我的文章写得符合规范了,这叫什么标准,太低下了吧。要能把自己的文章写得很好,就一定要热爱广义的文学,热爱精致的文字,自己下决心掌握这门手艺。提高文字功力的方法,有三条。第一,你要对好的文字有兴趣,此至关重要。第二,要阅读,要吸取。第一条和第二条,有机关联。中学时候没少阅读,为什么没有提升文字水平呢?你不是因为热爱而阅读的。费年轻的时候不是因为父命师训才认真阅读《史记》,因为热爱,因热爱而阅读就能够吸收和提升。如果不是因为热爱,是为了提高分数,为了达标,达标后就完事了呗。其实你有了热爱就有了一大半了,文字提升是热爱的副产品。我写一本书《文明是副产品》,同学们有兴趣可以翻翻,很多东西都是副产品,你要是直接去追求,可能得不到;相反你追求另一种

  

篇四:文学是社会科学

  文学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包含着什么内涵呢?一、文学与意识形态当我们面对着“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内涵”这个命题时,一般的解释方法是:意识形态指什么?审美意识形态有什么性质和内涵?文学具有怎样的审美意识形态特殊性?文学从本质上说属于意识形态。根据社会科学和人文学常识,社会结构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个层次构成,上层建筑由政治法律等各种制度和意识形态两个层次构成;意识形态又可以分成许多种类,如哲学意识形态、宗教意识形态、道德意识形态、政治意识形态、法律意识形态、审美意识形态等。意识形态是关于人的情感、信念、幻想、思想方式和世界观的总和,或者可看作是人对世界及自我的观念及其体现,它总是涉及人们所说、所写、所信仰的东西(话语体系)与人们身处其中的种种社会关系之间的复杂联系。它表明话语领域存在着不同集团、阶层、阶级、民族或各种权力之间的复杂冲突与调解情形。文学属于意识形态,同样具有这种一般性质。任何意识形态都必然表现为话语形态,文学正是一种意识形态话语。话语,在语言学中原指“构成一个相当完整的单位的语段(text),通常限于指单个说话者传递信息的连续话语”。话语是人与人之间通过语言而从事沟通的具体行为或活动,即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活动。(参见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59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经济基础是社会结构中的最终决定力量,它制约着上层建筑,同时上层建筑也可以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中的意识形态比起政治法律制度,距离经济基础要远些,属于“更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意识形态领域”(恩格斯语)。文学和其他艺术属于审美意识形态,和经济基础的距离更远。它一方面最终决定于经济基础,但这种关系是间接性的和有距离的;另一方面它有其特殊性:是审美的意识形态。从意识形态方面来透视文学,是因为,在现代人文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里,意识形态是一个具有强烈生命力的范畴,也是现代思想界关注的一个热点和重要的分析参照系。意识形态是一个不断丰富发展的范畴,包容量极大,争议颇多,但透过这个范畴,可以把许多基本问题囊括其中,可以从更高的层次和更广阔的视野把握文学的本性,对文学作出总体性的解答。二、文学与社会所有的意识形态--哲学的、宗教的、道德的、政治的、法律的、审美的意识形态,都有一个共性,即它们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但不同的意识形态反映的对象不同:哲学意识形态是对社会生活的总体的根本性的反映,着重回答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的关系何者为根基的问题;宗教意识形态是对社会生活的幻想性的反映,着重回答人对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秘境界和主宰力量的敬畏、崇拜问题;道德意识形态是对社会生活中人道主义的反映,着重回答人在社会交往实践中行为规范的价值观问题;政治意识形态是反映社会生活中不同集团之间利益和权力的冲突与妥协问题;法律意识形态是对社会生活中统治集团按其意志由国家强力执行的行为规则所反映出来的思想领域;审美意识形态是对社会生活中人的情感生活领域的反映。各个形态的意识形态互相联系、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但又互相独立。以文学与政治的关系而言,它们是一种“对话”关系,按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对话即同意、反对、争论和驳斥。诗人觉得这个时代是盛世,他会对这个政治形势加以歌咏,像西汉的大赋作者。西方的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都是因为对资本主义的政治秩序不满,对这种政治意识形态主导下人性的丧失、人的异化、人的悲惨的生存状况不满,才会进行“诗意的裁判”。有些文学会为政治服务,这是文学对政治意识形态的召唤作出应答,但文学总体上不是为政治服务,它可以否定它、远避它,如隐士之诗。由于政治意识形态在社会生活中处于一种支配性的地位,所以历来文学与政治的关系相当敏感,但本质上文学和政治是各自独立又相互影响的。社会结构是一个比政治意识形态宽广复杂得多的存在,文学和社会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文学和政治、文学和经济、文学和宗教、文学和哲学、文学和道德、文学和风俗、文学和科学等的关系构成了“文学社会学”的有趣问题。由于社会结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所以文学的产生或衰落、进步或滞后并不是“单因论”可以解释清楚的。但文学与社会结构中某些因素的密切联系,正是文学的民族性、社会性的突出特征,例如:中国文学自古至今都有非常突出的道德成分,德国文学自古至今都和哲学的关系极为紧密,西方文学的背后总是有一个***背景,现代小说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现代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密切相关,

  后现代文学的产生与后工业时代的经济方式和都市化、信息化密切相关,等等。由此引出文学与社会关系的一般命题:(1)文学是一种社会性话语活动。文学当然首先是个人的独特审美话语,但个人的审美话语却有着普遍意义的社会性内涵和人类情感。(2)文学话语是社会的产物。第一,文学的惟一源泉是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是立体的生活,有经济生活、政治生活、风俗生活、道德生活、艺术生活、家庭生活、私人生活、梦幻生活、思想生活等,文学的素材、原型、母题都来自系统的社会生活。第二,文学的种种形式元素,无论是结构方式、表现手法还是言语方式,都是在社会生活中由人民的公共生活交往习惯和时代精神养成的,如神话的思维方式,赋的格局,宋诗的好议论、用典故、散文化等。第三,文学家的创作感觉、审美情感、灵思幻想都是由社会生活激发形成的,如文人的失意、爱国主义的情感、世纪末的心态、热爱自然的情怀等。第四,文学的发展与变化最终取决于社会的发展与变化。(3)文学的社会性包括阶级性、地域性、时代性、人民性、民族性、人类性这六方面。一方面,这六方面的内涵(经济利益、政治权力、生活习惯、宗教信仰、伦理关系、世界观等决定)转化成一种文学家生存环境的社会风气、时代精神和群众思想,给文学家定下了一条发展的路,不是压制文学家,就是逼他改弦易辙[法]丹纳:《艺术哲学》,79页,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5。。另一方面,文学家首先是这六个方面社会生活关系的人,然后才是一个文学家,他是在这种立体的社会生活中成长起来的社会人,同样,读者的文学接受也有一个社会文化语境的制约。(4)文学的社会性在作品中的表现十分复杂。或侧重表现阶级性,或侧重表现时代性,或侧重表现民族性,或侧重表现地域性,或侧重表现人性等。但很多时候,文学的社会性总是交融着多种内涵表现出来,例如《阿Q正传》兼融着上述几方面内涵表现了一个极复杂的文学典型,从而成为一个永恒的文学形象。值得注意的是,文学的社会性表现,有些作品表现得十分鲜明,有些则表现得较为隐晦含蓄。如一些抒情持,或写梦幻境界,或抒写私人情怀,或写一些感觉,或写人与自然的关系,虽然没有明晰的踪迹,但如果作具体而细致的辩证分析,则可以发现其中的社会生活内涵。5)文学与社会的关系,从认识论的角度,可看作是受动反映与能动反映的统一。反映是经过人的头脑(体验与评价)的表现,而且文学既反映客观的社会生活,也反映人的内在主体世界。因此,文学既是作家接受社会生活影响后的受动反映,也是作家主动、能动地再现、表现(经过加工、改造、虚拟、概括化或理想化)的创造性反映。

  

  

篇五:文学是社会科学

  0502外国语言文学

  一、学科概况

  外国语言文学属于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涵盖外国语言学和外国文学研究,是中外文明与文化交流的产物。在我国,外国语言文学研究历史悠久。20世纪以来,本学科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尤其是近30年来发展迅猛,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知识体系日臻完善。语言学萌芽于古人对文字的发明和对语言的地域变异及历时变异的描述和探讨。古代语言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书面语言(特别是经典文献)的研究,18世纪后期以来,人们通过对印欧语系诸语言谱系关系的研究,发现了语言演变的一些规律。在此基础上,语言学逐渐向社会科学领域扩展,到20世纪上半叶,成为横跨人文和社科两大门类的学科。文学研究源于古人对诗歌等文艺作品的搜集、整理和批评。现代意义上的外国文学研究既积极借鉴吸收域外文学批评方法,又扎根民族文学研究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致力于对外语所属国的各种文学思潮、文学理论与流派、文学体裁、作家作品以及它们在中国的接受展开研究,致力于对中国文学文化经典、文艺思潮、文学理论及思想在域外的传播展开研究。现代意义上的外国文学研究与语言学、文化研究、历史学、哲学、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联系密切,相互渗透。本学科涵盖5大研究领域,以语言、文学为主体,向翻译学、国别与区域研究、跨文化研究等领域拓展。文学研究借鉴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出现跨领域、跨学科的发展要求;语言学研究已体现出学科前沿性、交叉性的发展态势。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21世纪,外国语言文学的学科地位及重要性更加凸显,在促进文化传承与传播、加强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与交流、推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以及提升我国的外语教育与外语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学科内涵

  1.研究对象外国语言文学包括外国语言研究、外国文学研究、翻译研究、国别与区域研究、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

  外国语言研究属于语言学范畴,是研究外国语言及其运用的综合性学科,研究语言的性质、形式、意义、构造、功能、变异、进化、获得和产出。应用语言学的研究范围包括外语的教学、使用、规划和政策,外语能力测评,双语和多语现象,语言与文学、民族、社会和文化的关系,言语与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的关系,言语产品的加工与合成(包括机器翻译),词典学等。外国文学研究属于文学研究范畴,研究对象包括外国作家作品、外国文学史、外国文学思潮与流派、外国文学理论与批评等。近年来,外国文学研究在广度和深度方面都有了新的拓展,边缘文学研究得到加强,跨学科特征日趋明显,与中国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的发展及国际传播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外国文学在文化传承与传播、加强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与交流、推动我国的文学事业发展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翻译研究领域涉及比较文学、语言学、跨文化交际、文化研究、哲学、历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借鉴语言学、文学、跨文化交际等学科的研究理论与方法,研究口笔译活动及其规律,文学与文化的跨语言、跨民族、跨国界的传播、接受和交流的规律及相关理论问题,主要内容包括翻译理论、翻译史、翻译政策、应用翻译、翻译批评、翻译教学研究、口笔译研究、机器辅助翻译研究、翻译产品等。国别和区域研究借助历史学、哲学、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探讨语言对象国家和区域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社会制度和中外关系,注重全球与区域发展进程的理论和实践,提倡与国际政治、国际经济、国际法等相关学科的交叉渗透。比较文学研究中外文学关系、跨国文学比、文学传播与接受;跨文化研究探讨多元文化语境下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碰撞与影响。这一领域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征,涉及比较文学与文化、跨文化交际学、跨文化传播学、形象学等领域。2.理论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涉及的理论模式和理论假设纷繁众多,不同

  研究方向存在不同的理论模式或理论假设,如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理论、外国文学理论、文化研究理论、翻译理论、跨文化交际理论等。有的涉及外国语言文学特定研究分支的微观理论,有的是具有跨学科特征的宏观理论模式。

  此外,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也大量借鉴和运用其他人文学科、社会科学,甚至自然科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3.知识基础语言学的知识基础包括外国语言的谱系、语音、音系、文

  字、形态、句法、语义、语用、篇章等方面的知识及语言学流派和语言学史的知识。外国文学的知识基础包括对象国的文学史、理论与批评方法、重要作家作品、重要思潮与流派、对象国的历史文化背景等。翻译研究的知识基础包括中外语言知识、对象国的历史文化背景、翻译基础理论、翻译史、对比语言学、跨文化交际理论等。国别与区域研究的知识基础包括相关国家的历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国际关系等知识。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的知识基础包括中外经典作家作品、文学理论与批评方法、文化批评、中外文学与文化交流史、国别文学与文化史、跨文化交际等。4.研究方法外国语言文学的研究方法多种多样,取决于所涉及的语言文

  学文化对象及所研究的问题。一般来说,包括历史比较法、定量研究、定性研究,基于语言事实和文本的描写性研究、参照不同理论的阐释性研究,以及各种中外文化现象的比较研究。现阶段外国语言文学在研究对象、基础知识、研究方法等方面日益体现如下特征:由传统的语言、文学研究不断扩展到翻译研究、国别与区域研究、跨文化研究,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相互渗透;由重视结构的研究拓展至强调功能和应用的研究;由单一语言文学的研究转向多语言文学的对比研究;由纯描写性研究转向解释性,、实证性研究;跨学科和交叉性研究趋势更加凸显。

  三、学科范围

  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现设13个学科方向: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印度语言文学、西班牙语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欧洲语言文学、亚非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翻译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1.英语语言文学涉及主要英语国家(包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

  

篇六:文学是社会科学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方对文学研究的影响

  【摘要】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被实践证明了的、为人们所认可推崇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它具有独特的强大价值,为人类认识作出了重要贡献。文学研究是研究文学的性质和特点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的科学,属于社会科学范畴。在社会领域,社会规律的呈现具有多样性、非规则性和不可重复性的特点,文学研究是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一种行为,它会深刻影响社会的变化和发展。因此在复杂的社会历史领域,我们不能撇开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来进行文学创作和研究。本文拟从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原理入手,探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方对文学研究的影响。【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文学研究;关系;影响

  文学研究是社会精神文明进步的表现,同时也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主要方式之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应,文学创作动态和研究水平也是同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马克思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体系三个方面,人文科学是随着人类文明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它以广泛的人文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以文学、史学、哲学、艺术学等为主干学科,目的在于帮助人类理解和把握自身。文学研究是研究文学的性质和特点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的科学,属于社会科学范畴。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批判继承了人类社会认识史上的积极成果,依据人类文明进步与发展而变革创新,为人们正确解释和评价社会历史和文学现象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为指导,对于学术界加强我国文学创作研究和保证我国文学研究坚持辩证唯物主义方法开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原理及作用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方法,包括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社会认知与评价方法、世界历史研究方法等,构成了一个科学的和开放的方法论体系,涉及如何正确处理主体与客体、系统与要素、矛盾与过程、个人与群众、认知与评价、世界历史与民族历史等一系列社会

  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核心内容,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并不是脱离实际的、高谈阔论和思辨的纯粹方法,而是马克思在全面、系统、深刻地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科学的方法论,它来自于改造社会的实践。在马克思探索社会发展规律和谋求解放全人类的道路中,方法是到达彼岸的桥梁,是实现成功的工具,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本质规定性和规律性在逻辑上的反映,它为人类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最普遍的方法,是客观事物的普遍规律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可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可以为各门社会科学的研究提供基本原则和原理途径,从而有利于人们在科学的方法论指导下从事社会历史问题研究,进而正确分析、选择和运用各种具体的社会科学方法。

  二、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与文学研究的关系

  文学研究是研究文学的性质和特点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的科学,属于社会科学范畴。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为文学研究提供指导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使文学研究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文学研究提供了认识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进行文学研究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基本原则。认真学习和领会马克思对于文学研究的启示,对于促进文学专业的学习和研究有重要的意义。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既是其世界观,又是其方法论。在此基础上,它具体化为从实践出发的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矛盾分析方法、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社会认识与评价方法、世界历史的研究方法等等,除此之外,还有逻辑和历史一致的方法、归纳与演绎的方法、分析与综合的方法、抽象与具体的方法、主客相统一的辩证方法、历史合力的研究方法、“人本”和“物本”相统一的方法等。文学研究以文学为研究对象,以揭示文学的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研究文学的性质和特点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的科学,属于社会科学范畴。因此文学研究必须灵活应用马克思主义社会方法。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从实践中来在到实践中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对社会科学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相应地文学研究是文学实践的理论总结,

  是对文学的整个发展过程的概括与分析,同时已有的文学理论又受到文学实践的检验和修正,并给文学实践以指导,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文学研究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文学理论、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研究三个部分紧密联系、互相包容,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也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整体与部分是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关系,部分影响整体,整体也会影响部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观点。文学理论既从文学史而后从文学批评中吸收养分以促使自己理论体系的形成,又给文学史和文学批评提供一定的理论观点、方法、准则和范畴;文学批评不但接受文学理论的指导,而且对以文学史规律的认识作为自己的根基;文学史家若没有正确的文学理论观点,不会恰当的评判文学作品,就不可能进行科学的文学史研究。因此这三个部分有着不可分割、相互影响的紧密关系。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中认为分析和综合相结合,是认识的一个强有力的手段。分析工作就是通过对比从事物的错综复杂现象中,把它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分解开来,并把那些偶然的、非本质的东西舍弃掉,抽象出那些必然的、本质的东西,得出一些反映对象各个部分,各个侧面相互区别的特点,特征和单纯的联系。综合工作就是把其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探求其间的复杂的、深一层的关系,把对象作为一个整体在思维中全面地、具体地再现出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和逻辑的系统。综合必须以分析为基础,但分析又总是以此前所作综合的结果为指导,其目的又是为了下一步的综合,分析到了一定程度,转化为综合,综合得到了一定的成果,又要开始更深一步的分析,这是一个分析和综合辩证发展的过程。文学研究的研究也是一个不断的分析、综合、在分析、在综合的过程。前人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总结综合,形成文学理论。在这个综合理论的基础上,又不断的进行新的分析,提出质疑和新的思考方向,原有的理论得到修正,根据这些分析批评再总结形成新的文学理论的过程。文学研究这一些特定的研究规律恰好符合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规律,更契合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指导。

  三、文学研究活动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原则

  第一,客观性原则。按照文学的本来面目来认识和理解文学,这是遵循马克思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首要的前提。尽管我们永远不可能把握纯而又纯的人类文

  学,客观性的要求却是绝对必须的。在社会历史领域,坚持客观性的原则,就要求我们始终坚持认识论的实践标准、历史观的生产力标准和价值观的人民利益标准。第二,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实质上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要求我们从系统的观点来看待人个与社会的关系,要求我们处理好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树立全局性的观念。文学研究的发展要与整个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要从社会发展找根源,同时要清楚的认识文学研究各个部分之间的紧密联系和相互之间的影响以及三个部分对文学研究这门学科的影响。第三,发展性原则。这就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问题,反对用静止和孤立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问题。在认识社会现象的时候,要善于从合理性中发现不合理性,从不合理性发现合理性。“辩证法要本质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批判性是发展性原则的必然要求。同样的,文学批评就是要从文学理论中发现文学的不合理之处,通过批评指正,来发展文学理论。总之,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科学性表明,只有透彻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将文学研究建立在科学的、先进的、创新的基础之上。

  课程反思及启迪

  曾老师的“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的教学方式实行专题教学,专题式教学方式是比较适宜研究生学习的教学方式,专题式教学是在理解教学要点的基础上,充分领会课程精神,提升出课程的基本理论、重点和难点,精炼教学内容后整合成的主题式教学方式。老师通常会选用具有代表性的案例,结合理论主题分析讲解论证,并且针对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和研究生现状,让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对问题进行思考,然后请学生谈谈自己的认识和看法。如,讲到“社会历史主体理论及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认识立场和价值评价”的确立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主线之一是对人民群众历史地位和作用的发现,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了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这一讲的内容,曾老师在教学中选用了“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这个话题做教学案例,采用讨论方法,使学生认识研究立场对于认识的重要意义,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除此之外,曾老师的课堂强化问题意识。问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起点和生命,运用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吸收。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同时,也培养了我的批判精神和对不同思想观念的理解和尊重。

  

  

篇七:文学是社会科学

  作者:徐润华[1]王东波[2]作者机构:[1]金陵科技学院,江苏南京211169[2]南京农业大学信息学系,江苏南京210009出版物刊名: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页码:221-231页年卷期:2017年第7期主题词:文学国家社科项目统计分析研究热点

  摘要:本文重点关注中国文学领域的国家社科项目,并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名单(19912014)和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中获得的关于中国文学国家社科项目的相关数据为主要依据,对中国文学国家社科项目基本信息、中国文学国家社科项目标题、中国文学国家社科项目结项情况、中国文学国家社科项目学术研究成果四个方面以及各自具体子内容进行了详尽的统计分析,反映出近年来中国文学领域国家社科项目的一些基本信息、分布特点以及发展趋势。本文研究成果构成了近年来中国文学国家社科项目的大体框架。

  

  

篇八:文学是社会科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前身是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创建于1953年,1955年划归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何其芳、沙汀、许觉民(洁民)、张炯等曾先后主持文学研究所工作。

  (一)研究方向与任务对中国文学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包括美学、文艺理论、古代文学、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比较文学、民间文学等学科。坚持为人民、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方针,鼓励探索和开拓,加强开放性和学术性,促进文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二)人员与机构文学研究所现任所长陆建德,在职人员133人。专业人员115人,其中高级研究人员79人。行政人员18人。文学所下设文艺理论研究室、古代文学研究室、现代文学研究室、当代文学研究室、民间文学研究室、比较文学研究室、台港澳文学研究室、《文学评论》编辑部、《文学遗产》编辑部、《中国文学研究年鉴》,数字信息工作室,以及中国文学资料信息中心、图书馆、人事处、科研处、办公室。

  (三)主要研究成果从建所至今,文学研究所完成了一批重大的研究项目,出版专著数百种、论文数千篇。其中集体编撰的重要著作有:《中国文学史》(三卷)、《文学概论》、《美学原理》、《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等;十四卷的《中国文学通史系列》,已出版了《先秦文学史》、《魏晋文学史》、《南北朝文学史》、《唐代文学史》、《宋代文学史》和《元代文学史》;《中国文学大词典》八卷已全部出版。何其芳的《论〈红楼梦〉》、陈荒煤的《回顾与探索》、钱钟书的《宋诗选注》和《管锥篇》、蒋和森的《红楼梦论稿》、钱中文的《文学原理一发展论》、蔡仪的《新美学》(一、二卷)、唐弢的《鲁迅论集》、杨义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三卷)、侯敏泽的《中国美学思想史》(三卷)等大型著作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四)国内外学术交流文学研究所与世界许多国家的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学者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1986年以来,先后接待了各国来访和进修学者120人,到国外访问、考察和学习的学者130人。

  (五)研究生的培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研究系设在文学研究所,有博士生导师32人,硕士生导师99人,培养硕士研究生91人,博士研究生61人,接受进修学者百余人。

  (六)图书馆文学研究所图书馆藏书45万册,文学图书藏书之丰富,为中国各文学研究机构之冠。收藏的珍善本、孤本书和近代出版发行的各种报刊和文学杂志,自1950年以来百余种报刊,按文学专题和作家作品分类剪报资料近5000册,为研究工作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篇九:文学是社会科学

  文学与社会科学

  LT

  文学与社会科学文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十分密切,对文学作理性的、思辨的、科学的

  分析研究的文艺学本身就属于社会科学的范围。在文学发展的漫长历史中,宗教、哲学对文学的影响乃至控制处处可见。20世纪以来,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以索绪尔为代表的现代语言学也对文学和文学批评有着深刻影响。对这些影响和渗透的研究不仅有助于解释文学史的发展,深入理解文学的内涵和意蕴,而且可以更清楚地认识文学的开放性品格。

  文学与宗教

  从文学发生学的角度看,人类历史上文学艺术与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原始神话与巫术仪式常常混融在一起。不仅创世神话、天启神话、英雄始祖神话等神话形态中充盈着宗教色彩①,而且很多其他样式的原始神话,也往往与巫术仪式等交融在一起。虽然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文学与宗教成为人类精神生活的两种方式,但它们仍有很多的共同点,如两者关注的对象都是人和人的生活,特别是人的心灵和精神,都表现出对人的关怀和对终极的追问,并且宗教与文学都通过想象和幻想,营造着人类精神家园的梦,都具有强烈的情感和感受等。此外,宗教经典中有不少篇章具有文学价值。《圣经》不仅是***的教义典籍,也是一部优美的古希伯来文学选集,其中《约伯记》、《雅歌》和《启示录》还创造了一些文学体裁,古希伯来民间流传的神话故事、历史传说、战歌、爱情诗等都在《圣经·旧约全书》中得以保存和流传。

  一、文学史与宗教

  在中外文学发展史上,宗教对文学发生了深刻而持久的影响,两者之间具有密切复杂的关系。在西方,《圣经》同古希腊文学一起,构成了西方文学的两大源头。从某种意义上说,西方文学是在宗教的怀抱里长大的,***与西方古典文学的关系之密切怎样估计也不过分。美国比较文学学者斯托尔克奈特曾说:“对过去十六七个世纪里西方文明的任何时期的精神和文化生活的评论必然涉及那一时期的领导者如何理解和解释《圣经》。”①纵观西方文学史,《圣经》不仅为一代代作家和诗人提供了大量的题材和人物原型,而且基督精神往往内在于文学作品之中。就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而言,人们只有认识和把握了小说中的宗教意识,才能更深切地体会到其所表现的人性与神性的冲突和统一,从而获得某种普遍性和超越性。可以说,《圣经》是理解西方文学乃至西方文化的“密码”,离开***知识和背景,很难真正读懂西方文学。

  佛教与我国古代文学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生发的关系是有目共睹的。佛教自东汉传人中国之后,不仅给中国古代文学输入了新内容,带来了新的形式,而且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中国文人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其中比较重大的有两点。一是格律,发端于沈约、谢眺等人倡导的永明体,就是从梵文经典那里学来的,它受到转读佛经的启发。据陈寅恪先生考证,“中国文士依据及模

  拟当日转读佛经之声,分别定为平上去之三声,合人声共计之,适成四声。于是创为四声之说,并撰作声谱,借转读佛经之声调,应用于中国之美化文,一。永明体创四声八病说,经过后来诗人的不断改进,到初唐以后就形成了严格的作诗格律,为唐代诗歌的繁荣奠定了形式基础。二是变文的讲唱体和铺叙手法,可以说唐宋以来的各种俗文学形式,如话本、鼓子词、诸宫调、弹词等都与它有渊源关系。因此,佛教东来后中国文学的变化史是一个大有研究的课题。

  近代以来,中国新文学的先驱则看到了***文化的价值和独特作用。陈独秀于1920年2月1日在《新青年》第7卷第3号上发表《***与中国人》一文,对***的平等博爱、牺牲奋进、至上人格、反思忏悔等精神品格作了热烈的颂扬。他呼吁“把耶稣崇高的、伟大的人格和热烈的、深厚的情感,培养在我们的血里,将我们从冷酷、黑暗、污浊坑中救起”。由于受到基督牺牲自我救赎众人的伟大精神的影响,在不少中国现代作家的创作中都出现了一些具有牺牲精神的救世者形象。如鲁迅《药》中的夏瑜,就与《马太福音》中的耶稣之死相似,他们同是被出卖,同样得不到人们的理解,最后夏瑜坟上的花环也是一种显灵的体现。曹禺戏剧中的原罪意识,郁达夫小说中的忏悔和冰心的爱的主题等,都蕴涵着对***文化的体认。***精神经过中国现代作家的吸纳和消化,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文化新质。

  二、文学创作与宗教

  宗教对文学的影响首先表现在作家身上。有些作家或诗人本身就是宗教的虔诚信徒,他们的宗教信仰对他们的创作思想有深刻影响,托尔斯泰就是一个突出的代表。在他的创作中,***的博爱精神与人道主义精神的结合形成我们常说的“托尔斯泰主义”。但是作为批判现实主义盼大师,***教义也使托氏的创作产生极大的矛盾。一方面,托尔斯泰是天才的艺术家,创作了无与伦比的俄国生活画卷,并在作品中激烈抨击了教会的虚伪和罪恶;另一方面,他又是发狂的笃信基督的教徒,极力宣扬“勿用暴力抗恶”,主张“道德自我完善”,由此使其创作体现出文学与宗教的矛盾统一。

  对中国文人影响较大的是中国化的佛教——禅宗。禅是梵文的音译略写,意为“静虚”,即通过静收止观达到精神专注、物我两忘的澄明境界。中国的山水诗融人了佛教的清静,谢灵运、王维、孟浩然、柳宗元等人的诗中都具有禅心。王维就是一位比较典型的融艺术与禅趣于一体的诗人,他在诗中多次提及“夜禅心更寂”、“闲坐但焚香”、“安禅制毒龙”等,对禅宗的深刻领悟使他晚年的山水诗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等充满了“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式的禅趣。苏轼的诗中也有禅悟,他在《送参寥师》中写到,“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用艺术感受的方式传达出禅宗“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物我归寂的境界。“诗为禅客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元好问的这两句诗道出了诗与禅的密切关系。

  就是用禅宗参禅的方式去理解诗歌。司空图的“韵味说”、严羽的“妙悟说”和王士祯的“神韵说”等都是从禅理引申过来的,这些文人借用禅理的妙谛来论述诗歌的奥妙,由此在中国诗坛上形成了一种淡泊清空的诗风。

  

  

篇十:文学是社会科学

  文学概论教案(第二章)

  授课老师:申载春

  第二章

  第一节

  文学形象

  文学形象的意义与特征

  一、文学与社会科学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相同之处:1、在来源上,都是客观世界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都属于社会意识形态。2、在认识过程中,都遵循着人类认识活动的一般规律,即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并接受实践的检验。3、在作用上,都是一定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都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不同之处:其一、反映的形式不同。社会科学用抽象的概念、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等逻辑推理的方法,以理论的形式来反映社会生活;而文学则用具体感人的艺术形象,用艺术的形式来反映社会生活。其二、反映的具体对象不同。社会科学一般只研究生活中某一个方面的现象和规律以形成某一门类的学科,而文学则以人物为中心,把整个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为一个密不可的整体来反映。其三、两者对读者起作用的方式不同。社会科学主要用抽象的说理,用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证明某种真理,以理服人,从理智上令人有所信;而文学则主要通过一幅幅具体鲜明的生活画面,一个个具体感人的艺术形象,使人产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睹其物、如感其情、如临其境的感觉,以情感人,用作品思想感情去拨动读者心弦,使之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作品的观点和思想。二、文学形象的概念和特点"形象"(image),从语源上说,image脱胎于拉丁文imago,本义为"肖像"、"影像"、"映像"。这个概念最初被用在造型艺术上,主要是指视觉形象。中国古代,形象通常被称为"意象",或"象",被理解为文学的表现形态,文学言说所使用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象的本义,即客观具体,指一切能诉诸人的直观的感性形态。形象,指文学区别于科学的一种反映现实的特殊手段,即根据现实生活各种现象加以选择、综合所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审美意义的具体、生活的图画。形象分为艺术形象与非艺术形象。非艺术形象主要指那些不是专供审美的一般客观事物的外形样式。如科学挂图。艺术形象指在审美理想指导下经过专门艺术加工并专供审美之用的一切艺术形象。文学形象属于艺术形象的一种,它是通过语言塑造的艺术形象。广义:指文学作品显现的整个艺术画面,包括生活情景和人物形象。狭义:人物形象。三、文学的言说与形象1、言意矛盾:"言不尽意"、"难言之苦"、"文不逮意"2、"立象以尽意"3、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形象是一种非语言符号,其特点:一是具有确切的指向性,二是模糊性,三是具体可感性。5、形象大于理想四、文学形象和语言1、文学形象与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形象的区别:生活形象是客观的,是一种"自在之物",文学形象是主客观的统一。2、文学形象与其他艺术形象的区别:语言3、通感五、文学形象的特点1、间接性(与表演艺术、造型艺术相比)间接性是指,作为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中的形象不具有直接的现实性,它只能通过接受者的想象和联想才可能间接地被感知。所谓可感性,就是具有在感觉上能把握到的特性。文学是描绘感性现象或抒发由感性现象激起的情感,因此无论是描绘型的,还是抒发型的文学形象,无论是人物还是情景,亦或作品的整个艺术

  -6-

  文学概论教案(第二章)

  授课老师:申载春

  画面,通过文学语言的媒介,以及读者的"意会",都能呈现出可感性。与造型艺术相比:文学形象具有间接性的特点,因此不可能具有强烈的直观性;但却又能从多方面多侧面来揭示形象的丰富内容,从而给欣赏者提供进行想象和再创造的广阔天地。另外,文学形象的间接性,可给人一种审美的距离感。2、心象性文学形象具有心象性,是指人们在接受文学形象时的心理活动其实是一种和语言密切相关的表象运动。文学可以将本身不具形体、难以捕捉的心理活动――某种情绪、情感、思绪、感受――转化为人能够感知的艺术形象,即一种心象性的文学形象。心象性的文学形象在诗歌中经常出现。心象性形象不仅见于个别诗句,整首诗所展现的就是一个心象性的文学形象。在现代叙事作品中,心象性形象也开始日益增多,许多现代小说家明确表示创造心象形象是他们追求。3、概括性所谓文学形象的概括性,是指形象具有传达丰富的内在意蕴的功能。首先,通过个别概括一般,通过偶然表现必然。其次,文学形象的概括性还表现为某种感情、某种精神境界、某种道理。再次,有的形象仅为表达一种如黑格尔说的"生气"、"灵魂"、"精神"而存在。中国古代文论中称这种形象的概括方式为"传神"。此外,文学形象的概括性还表现为能传达难以言说的事物和境界。第二节文学典型

  一、典型的涵义"典型"(Tupos)这个名词在希腊文里原义是铸造用的模子,用同一个模子托出来的东西就是一模一样。这个名词在希腊文中与idea为同义词。idea本来也是模子或原型,有"形式"和"种类"的涵义,引申为"印象"或"理想"。由这个词派生出来的ldeal就是"理想"。所以从字源上看,"典型"与"理想"是密切相关的。在西方文艺理论著作里,"典型"这个词在近代也常被互换使用,例如在别林斯基的著作里。所以过去许多关于艺术理想的言论实际上也就是关于典型的。典型的涵义形象与典型的区别和联系:1、文学形象包括文学典型,文学形象的特点文学典型都具备,但文学典型比文学形象具有更大的概括性和艺术感染力。2、文学形象包括:人物、景物、环境、意境等,而文学典型一般专指典型人物。3、典型与非典型----以鲁迅小说为例。意境与非意境:柳宗元《江雪》;张打油《咏雪》二、典型的历史1、西方典型论发展的三阶段:第一阶段:17世纪以前,西方的典型观基本上是类型说,代表人物有亚里斯多德、贺拉斯、布瓦洛,强调典型的普遍性和类型性。第二阶段:18世纪以后的个性典型说:莱辛、歌德、黑格尔、别林斯基。第三阶段:马克思主义典型观成熟: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每个人都是典型,而又有明确的个性,正如黑格尔老人所说的'这一个'"(恩格斯:《致敏·考茨基》)2、典型论在现代中国的发展阶级典型"说(苏联)"典型即本质"说(张光年)"代表说"(典型就是代表人物)(巴人)"典型即个性"说(王愚)"个性与共性的统一"说(蔡仪)共名"说(何其芳)"必然与偶然联系"说(李泽厚)"个性出典型"说(姚雪垠)"中介--特殊说""典型即美"(曾繁仁)"人物性格二重组合"(即性格两极的排列组合,是性格的多重组合。)(刘再复)三、典型的特征1、鲜明的个性特征"特征"可以是一个句话、一个细节、一个场景、一个人物、一种人物关系等。"特征"具有两种属性:其一,它的外在形象极其具体、生动、独特;其二,它通过外在形象所表现的内在本质又

  -7-

  文学概论教案(第二章)

  授课老师:申载春

  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特征"是生活的一个凝聚点,现象和本质在这里相连,个别与一般这里重合,形与神在这里统一,意与象在这里聚首,情与理在这里交融。所谓个性,是指某一具体的典型人物不同于其他人物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包括外貌、禀赋、气质、教养、兴趣、思维方法等等因素。具体地说,包括独特的思想情感、兴趣爱好、生活习惯、心理特征、言语行动、思考方式,再加上外貌、体态,风度。整体个性:黑格尔认为(p82)第一,文学典型必须具有贯串其全部活动的,统摄其整个生命的"总特征"。第二,文学典型还必须通过局部"特征",反映和形成总特征。也就是要调动言语的特征性,细节的特征性,场景的特征性,事件的特征性等等,为反映和形成"总特征"服务。文学典型还必须具有在总特征制约下的丰富多彩的局部特征。如果一个物只有总特征,而没有丰富多彩的局部特征。那么这个人物即使写得好,也不过是一个单色人物,又称为"扁平人物"。自19世纪以来,叙事文学的人物描写毕竟达到了更高的境界。人物性格由单一到复杂,人物性格从心灵到行动都得到了多层次、多侧面的展现。叙事文学的艺术至境追求已经发展到要塑造性格复杂丰富的"圆形人物"的阶段。典型人物的性格不仅要鲜活,而且一定展现人物性格的丰富多彩和多重组合。通过局部特征性,塑造一种十分立体的、呼之欲出"圆形人物"。黑格尔以"定型的整体"阐述了单一与杂多之间的辩证关系:(p83)2、丰厚的历史蕴涵典型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除了独特的个性特征外,还应该充分体现典型本身的一定范围的共性,亦即深刻的思想性和高度的概括性,能揭示出一定时代的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规律,为读者感悟人生的普遍意义提供某种启迪。现实主义的典型体现了人生或人性的普遍性,是人的社会性,是社会关系、社会环境对人生和人性的深刻影响。哈姆莱特--人文主义葛朗台--守财奴阿Q--病态社会祥林嫂--劳动妇女3、典型的审美价值典型人物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在文学史上被人们称为典型的人物形象,都具有吸引力和感染读者的巨大力量,他们以自身的存在启迪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显示了一种永久的、能够激发智慧和丰富感受的艺术魅力。艺术魅力是一个模糊性概念。它是文学产品的诸种审美素质衍生出来的综合审美效应,或者说是文学产品总体审美效果。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可以从魅力的表现和魅力的实质两个方面来考察。艺术魅力一般表现为吸引力、感染力和震撼力;而它实质上是由文学典型的真实性、新颖性、诚挚性和蕴藉性造成的。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的原因:1、符合历史主义尺度的真实性,历来是作家塑造典型的最高追求,也是典型的艺术魅力第一位元素。2、新颖性就是典型塑造的独特性。典型对独创性的要求,已经达到了绝对的程度。在文学典型的画廊中,绝不允许重复。3、典型作为一种富有魅力的活的生命体,一般是从两个方面体现着最诚挚的感情。4、总是一种蕴藉含蓄、挖掘不尽的艺术诱惑力,让你反复玩味、百读不厌。四、典型化的原则与方法1、什么是典型化?所谓典型化,概括地说,就是艺术家把现实生活中本来不典型或不够典型的素材,经过选择、提炼、概括、集中、虚构加工为具有高度概括性,典型性的文学形象,从而真实地反映出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和规律。简单地说,把不典型的素材变为典型化的过程和方法,即典型化。所以典型化的过程,就是典型形象的创造过程;典型化的基本规律,也就是创造艺术典型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如何理解典型化涵义?A、典型化,指的是作家在创作过程中的艺术概括,它应是艺术概括方法的总称。文学作品都离不开艺术概括,所以,文学创作都应运用典型化的方法。以塑造典型为中心的叙事诗、小说、戏剧文学、电影文学固然如此,一些抒情诗和抒情散文也不

  -8-

  文学概论教案(第二章)

  授课老师:申载春

  例外。不过总的来说,文学还是人学,典型性格的刻画,永远是艺术创造的中心,艺术家的使命就是创造伟大的典型,所以通常人们习惯把典型当作塑造典型的方法。B、典型化,从艺术概括的总的方法上来说,它是一种方法;从创作过程的整个过程来说,它又是一个过程。所以,人们平常既说典型化方法,也说典型化过程,有时还联在一起,称为典型化的过程和方法。不管提法如何,典型化内容还是一样的──指的都是艺术概括,只不过讲角度不同而已。C、典型化和理想化不是并列或对立的艺术概括方法。理想化只是典型化的一个内容。那种认为现实主义只用典型化,浪漫主义只用理想化而不用典型化的说法,都是对典型化涵义的误解。2、典型化的原则典型必须依据两项基本原则:个性化和概括化。个性化是典型化的基础和核心。所谓个性化,就是使形象具有鲜明突出的个别性、具体性、生动性的特点,把人物独特的个性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所谓概括化,作家通过对生活中大量偶然现象的以舍,把生活中本来是分散的、零碎的、偶然的东西,根据创作意图和对生活本质的理解集中起来,汇拢起来概括到个别的,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具体人物身上,使之更典型、更突出、更带普遍性,从而揭示出生活内在的必然规律。A、艺术上的概括化和科学上的抽象化区别:艺术上的概括化始终不脱离具体的感性形象,科学的抽象化最终离开了具体事物。B、艺术的概括化是指作者把生活中本来是分散的、零碎的、偶然的东西,根据创作意图和对于生活本质的理解,把它们集中起来,汇拢起来,重新创造出一个新的艺术整体。这种集中概括,决不是随意的大杂烩式的杂凑一锅,而是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广泛的生活素材或原型进行个性化,本质化的选择、集中和概括。典型化的基本规律:①典型化必须从生活实际出发,从活生生的人物个性出发;②典型化必须对生活进行艺术概括,通过个别反映一般,通过现象揭示本质,通过偶然显示必然,通过个性化达到概括化;③在典型化的过程中,作家还要表现出他的审美评价以及对生活的独特发现。3、典型化的方法A、合成法即鲁迅所说的"杂取种种,合成一个"的方法,即从许多人物身上,精心选择,撷取某些性格特点,经过高度的艺术概括,创造文学典型。B、原型法即鲁迅所说的"专用一个"的方法,以一个生活原型为基础,但又不受这个生活原型的限制,而是适当地吸收其他生活素材,进行艺术概括,塑造出一个比原型更丰富、动人也更具概括性的文学典型。两种方法,常常交互为用,彼此渗透。第三节文学意境

  意境与典型是中西文论中同等程度的两个审美范畴。意境指的是通过形象化的,情景交融的艺术描写,能够把读者引入充分想象空间的艺术化境。一、"意境"的形成与发展1、古代"意境"论的形成:"情景交融,谓之意境。"A、萌发期:先秦至魏晋《论语》:"诗可以兴";《文赋》:"情瞳昽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物色》:"情以物迁,辞以情发"。B、奠基期:唐代王昌龄《诗格》"三境":物境、情境、意境;“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王昌龄:《诗格》“刘禹锡:"境生象外";司空图"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C、发展期:宋代尚意:尚韵:D、总结期:明清王夫之:情景论王国维:境界论2、"意境"

  -9-

  文学概论教案(第二章)

  授课老师:申载春

  的现代阐释:A、王国维:境界论与近代美学;B、朱光潜:诗的境界与克罗齐直觉说;C、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的诞生;D、李泽厚:意境是形神情理的有机统一。二、意境的特征1、情景交融(表现方法的特征)第一、客观的"景":形神统一1)"景"的多样形态:自然景物;自然风光;片段场景;生活场景与自然景物结合;幻想的景物或假设性事物"结合"2)"景"必须形神统一:形似与神似的统一。第二,主观的"情":情理交融作为意境构成要素之一的主观之"情",也有种种丰富的内涵,但无不情中含理,谓之"情志"可也。情景交融的三种类型:第一种是景中藏情式。在这一类意境创造中,作家藏情于景,一切都通过逼真的画面来表达,虽不言情,但情藏景中,可谓情深意浓。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第二种是情中见景式。这种意境的创造方式,往往是直抒胸臆。有时不用写景,但景却历历如现。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第三种是情景并茂式。这一类是以上两种方式的综合型,抒情与写景在这里达到了浑然一体的程度。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2、虚实相生(意境创造的结构特征)虚与实这对哲学范畴,在意境结构论中的具体表现。意境包括两个部分:一方面是"如在目前"的较实的因素;一方面是"见于言外"的较虚的部分。意境从结构上看,正是二者的结合。所以后人干脆提出了"全局有法,境他虚实"的主张,把意境中较实的部分称为"实境";把其中较虚的部分称为"虚境"。实境又称"真境"、"事境"、"物境"等;而虚境则是指由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3、韵味无穷(意境的审美特征)。"韵味"是指意境中所蕴含的那种咀嚼不尽的美的因素和效果。它包括情、理、意、韵、趣、味等多种因素,因此有"韵"、"情韵"、"兴趣"、"兴味"等多种别名。而所谓的"韵味",就是由物色、意味、情感、事件、风格、语言、体势等因素共同构成的美感效果。司空图提出了所谓"韵外之味"的命题。也就是说,他认为意境的韵味是多层的,不仅有韵内之韵,味内之味,而且还有"味外味","韵外韵",所以意境不仅富于韵味,还能让人咀嚼不尽。三、意境的创造1、寓虚境于实境虚境和实境,在抒情文学的意境中,则表现为"神"与"形"的关系。司空图所说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第一个象是和景是指艺术作品中所具体描绘的实的境界,第二个象和景则是指存在于实境之外而又借助实境的比喻、暗示、象征等作用呈现要想象中的虚的境界,也就是严羽说的"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这是一个似有实无,似无实有,若有若无,亦有亦无的境界。2、化情思为景物"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景物是有形的,实的,情思是无形的、虚的,化情思为景物,就是以神求形,移情入景,情景交融,通过境来表现意。寓虚境于实境,化情思于景物,这两种创造意境的途径,都具有因小见大,以少总多,用有限表现无限的功能。它们不是互相对立完全分离的。在创作过程和具体作品中,它们往往同时存在、互补互成的。四、意境的分类王国维的分类法,他将意境分为两大类: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所谓有我之境,比较偏重于主观情思的直接流露,作家移情入景,景物受情感的渲染而被赋予较明显的主观色彩,所表现的情感也比较具体、确定和强烈,其长处易于感染和打动读者。所谓无我之境,是指作家比较客观冷静地描绘景物,渲染点化出特定的氛围和境界,情感比较隐约深藏,内蕴可能具有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和多义性,其长处是给读者的想象提供了较大的空间。阳刚型意境与阴柔型意境阳刚型间境:①壮阔沉雄的气势。②空间的广阔性。

  -10-

  文学概论教案(第二章)

  授课老师:申载春

  ③高昂的格调。④意蕴悲慨。阴柔型意境:①、柔阴的作品,气质轻柔详和,一般不表现为激烈的矛盾冲突。②、表情婉转,潜细入深。③、擅长表现离愁别绪的主题。大致说来,阴柔的风格曲折绵远,细腻婉转,语言秀美,情韵深长,在审美效果上往往令人怡悦依恋,感叹不已。五、意境与典型的区别1、意境是中国民族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典型则凝结着西方民族的智慧。关于典型论与意境论的区别:典型论之所以出现在西方,是由于西方叙事文学比较发达;意境论之所以出现在中国,是由于中国有丰厚的抒情文学基础。2、就艺术空间上讲,意境之"境"是一种特有的、耐人寻味的图境场景、氛围、画面,它"可以偶虚,可以偶实","境象非一,虚实难明",是一种若有若无的虚幻的艺术化境。典型所写的空间是与实际生活一样的、有形的真实的具体环境空间,是为人物动作提供的空间。3、典型是叙事文学创作的中心课题,其目的是真实地再现客观世界,重点在刻划典型人物、典型性格和典型环境,强调人物、环境、细节的客观真实性,尊重客观对象的变化逻辑和发展趋势。所以,典型,在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中,偏重于客观,主观与客观统一的基点是人物性格。意境是抒情文学创作的中心课题,其目的是真诚地表现主观审美情趣,重点在创造诗的境界,强调描写对象的蕴情性,遵循表现内容即情感的逻辑与想象的逻辑。第四节文学意象

  一、意象溯源意象最早可上溯到《周易》庄子"得意而忘言"的说法成为我国意象论的哲学基础。东汉王充《论衡·乱龙篇》中则首次把"意象"作为合成词使用。刘勰第一次把意象用于文论,"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中的"意象"还仅是属于审美心理意义上的"表意之象"。唐、五代、辽、金、元、明、清乃至近代,以"意象"论诗者,代不乏人。二、文学意象的特征第一,客观具象性与主观喻象性的统一。(从本体论角度看)意象乃表意之象,即渗透着诗人主体情意的客观事物的具体之象。它是意与象的统一。第二,假定性与真实性的统一。(从文学与生活的关系看)文学意象的假定性是指文学意象作为创作主体情思的寄托,与现实生活并不一定完全一致,甚至有时候可能还与生活本身的逻辑相违背,但它又总是使人感到揭示了生活的本质,感到比现实生活还真,具有艺术的真实性的特点。第三,自足性与开放性和统一。自足性是指诗歌中诸意象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图象。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中六个意象皆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早行的时空意象或场景意象,实现了对象主体的存在,而六个意象排列在一起,就使行人的羁愁旅思得到强烈的表现。开放性是指文学意象总是给读者的想象力留出充分的再创造的余地,就造成了意本身的多义性。第四,历史继承性与个体独创性的统一。文学意象的历史承继性是指某一意一经生成,由于它恰切的表达了作者的情思,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所以被不同时期,不同作者所延用。"善鸟香草以譬贤君;恶禽臭物以比谗佞""善鸟香草"、"恶禽臭物"等等已成为中国文学中的原型意象,被历代诗人所延用。然而,意象并非一成不变。某一意象如果一再被袭用,它所蕴涵的感情意义就会减弱,丧失其审美意蕴,所以,文学意象还具有主体独创性的内涵。三、意象与意境的关系意象与意境的共同点:其一,都是主体情思与客观景象的渗透融合其二,都具有言外之意,弦外之响。意象与意境

  -11-

  文学概论教案(第二章)

  授课老师:申载春

  的不同点:其一,意象说、意境说一先一后,分属于艺术形象理论的不同历史形态。意象说体现了早期诗歌创作中侧重具体、个别物象的思维特征,从"多识于草木鸟兽之名"的"诗三百"到经常"有句无篇"的汉魏六朝古诗创作到蔚为大观的盛唐之音。诗歌意象的不断积淀而更新,侧重全篇结构的内在联系的意境说遂应运而生。唐代,是"意象"的成熟期,也"意境"的产生期。意象说和意境说的产生虽然一先一后,但在唐代以后一直是诗歌评论中并行使用的一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同类概念。意象说着眼于修辞和炼句,所谓意象,表现在诗歌中即是一个个语词,它是诗歌艺术的基本单位。意境说侧重于全篇的构思和立意,所谓意境,即指全首诗歌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具体到一首诗歌的创作来说,意象的叠加产生了意境,意境等于诗中意象的总和。其二,从结构上说,是元素与整体之别意象与意境:要素与系统、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意象是构成意境的元素,意境是由意象组合形成的序列。一首诗的意境或由一个意象构成,大多则是一个意象群构成的意象系统。此外,应注意到其它的文学样式中也有意象存在。如老舍小说《月牙儿》中的"月牙儿",勃朗特小说《简爱》的"火"。曹禺《雷雨》的戏剧意象则是雷雨、风暴、闪电。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文学形象、“言不尽意”、通感、文学形象的间接性、文学形象的心象性、文学形象的概括性、典型、“整体个性”、意境、意象、典型人物、“形象大于思想”、“立象以尽意”、类型说、典型化、个性化、概括化、合成法、原型法二、理解原文:1、“哲学家用三段论法,诗人用形象和图画说话。”(p59)2、“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P61)3、“整体,当它在头脑中作为被思维的整体而出现时,是思维着的头脑的产物,这个头脑用它所专有的方式掌握世界,而这种方式是不同于对世界的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掌握的。”4、“在真正有才能的作家的笔下,每个人都是典型;对于读者,每个典型都是一个熟识的陌生人。”5、“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正如老黑格尔所说的,是一个‘这个’”。6、“性格的特殊性中应该有一个主要的方面作为统治方面”(P82)7、“杂取种种,合成一个”(鲁迅)三、简要回答:1、文学与社会科学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2、文学形象有什么特点?3、意境与典型的区别?4、意象与意境的关系?四、论述题1、结合具体作品,说明文学典型的特征。2、结合具体作品,说明文学意境的特征。主要参考书目:(与第1章略同)

  -12-

  

  

篇十一:文学是社会科学

 一、

  概念题(10分,每小题2分)

  1.文学:文学是显现在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文学:文学2.艺术真实:艺术真实是对生活真实进行概括和提炼而形成的正确反映了生活艺术真实:艺术真实本质的形象图景,它以生活真实为源泉,又高于普通的实际生活。3.文学性:文学性是俄国形式主义理论的核心概念,认为文学研究的真正对象文学性:文学性是作品的形式价值,也就是使一部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东西,即特异性。4.叙述频率:叙述频率是指本文话语与故事内容的重复关系。包括两个基本类叙述频率:叙述频率型:事件的重复与话语的重复。前者是指某一类型的事件反复出现;后者是指对一个事件的反复叙述。5.文学消费文学消费:文学消费在广义上是指人们用文学作品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的文学消费过程,也即文学阅读或欣赏;在狭义上则是指近代以来在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条件下,人们把文学作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而对它的购买、阅读以及传播行为,它是文学生产的最终完成。二、填空题(20分,每小题1分)1.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来源的三位哲人是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康德、黑格尔、2.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包括作品作家世界读者

  3.亚里士多德认为诗人摹仿的世界有三种_已有的事、或有的事、应有的事_已有的事、或有的事、应有的事已有的事4.英加登的文本五层面说是指___声音、意义、世界、观点、形而上___。声音、意义、世界、观点、形而上声音5.人类文学传播的三个阶段是____口头传播、文字传播、电子传播__口头传播、文字传播、电子传播____。口头传播__6.二十世纪西方文论发展的两条路线是___科学主义、人文主义___。_科学主义、人文主义7.王国维把文学意境分为有我之境、有我之境、无我之境。

  8.文艺学的三个分支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文学理论、文学批评、9.关于文艺起源的主要观点有摹仿说、巫术说、游戏说、摹仿说、巫术说、游戏说、劳动说。

  10.文学批评的多种形态包括伦理批评、伦理批评、社会历史批评、审美批评、心理批评、社会历史批评、审美批评、心理批评、语言批评11.故事行动序列的典型形式有__首尾接续式、首尾接续式、中间包含式、左右并联式____。首尾接续式中间包含式、左右并联式12.抒情作品的三个结构要素是_声音、画面、情感经验__。声音、画面、情感经验声音13.历史上的主要悲剧类型有__命运悲剧、性格悲剧、观念悲剧、社会悲剧__。命运悲剧、性格悲剧、观念悲剧、社会悲剧命运悲剧14.文学期待视野的三个层次是_文体期待、形象期待、意蕴期待__。文体期待、形象期待、意蕴期待文体期待15.发展社会主义文学的“二为”方向是__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__。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16.常见的批评文体包括___论文、点评、随笔、序跋___。论文、点评、随笔、序跋论文17.依据表演方式,戏剧可分为__话剧、歌剧、舞剧_。话剧、歌剧、舞剧话剧18.依据形式划分,诗歌可分为____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____。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格律诗19.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批评标准是20.文学接受发生的主体因素包括美学观点、美学观点、历史观点。期待视野、接受动机、期待视野、接受动机、接受心境。

  三、选择题(20分,每小题2分)(在正确的题号上打“√”)1.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是:1231①关注现实②细节真实③反映本质④排斥理想⑤反对虚构2.文学抒情在本质上属于:12351①现实评价②自我表现③审美体验④情感宣泄⑤艺术形式3.作为文学最本质的特征是:44①文字的科学②文章的学问③文化的载体④语言的艺术⑤抒情的方式4.表现文学风格的具体话语情境包括:12341①词语运用②体裁选择③结构安排④形象创造⑤社会状况5.艺术灵感的主要特征包括:1251

  ①突发性

  ②直觉性

  ③迷狂性

  ④情感性

  ⑤创造性

  6.文学与社会科学的区别表现在:12351①反映对象②反映方式③作用特点④材料来源⑤思维形式7.依据作品内容,诗歌可分为:2452①自由诗②抒情诗③格律诗④叙事诗⑤哲理诗

  8.文学阅读活动对读者的要求是:124①期待视野②对话欲望③思想正确④情感丰富⑤见仁见智9.俄国形式主义文论提出的主要理论观点有:1231①文学性②陌生化③本体论④细读法⑤主体论10.作者中心论强调的主要方面是:12351①主体心灵②作家经历③个性气质④读者反应⑤艺术天才四、简答题(30分,每小题10分)1.简述影响文学发展的上层建筑诸因素的具体制约关系。简述影响文学发展的上层建筑诸因素的具体制约关系。简述影响文学发展的上层建筑诸因素的具体制约关系影响文学发展的上层建筑因素包括:政治、道德、哲学、宗教,它们对文学的影响更为直接,文学发展是在诸多因素的“合力”中进行的。政治影响:(1)制度、政策对于推动或扼杀文学的巨大作用;(2)特定的政治思想对文学思想的深刻介入;(3)统治者的个人好恶对于文学的有力影响。道德影响:(1)道德观念是评价文学的基本尺度;(2)道德冲突是文学的魅力之所在;(3)道德评价与历史评价的矛盾。哲学影响:(1)哲学思潮深刻影响文学面貌;(2)哲学精神影响作家对生活的理解;(3)哲学意识表达是作品获得深刻性的条件之一。宗教影响:(1)思考彼岸影响文学思维层次;(2)想象方式启迪文学运思境界;(3)思维方式影响文学批评观念。2.简述文学意蕴三个层面(历史、哲学、审美)的具体含义。简述文学意蕴三个层面(历史、哲学、审美)的具体含义。

  文学意蕴层面,是指本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等各种内容所呈现的丰富意味,一般又可分出三个层面:(1)历史内容层:作为生活的折光、作为文化的积淀、作为诗意的表现;(2)哲学意味层:作者对人生真谛的刻骨铭心的体验、作品中深藏的超越时空的永恒的人生精义、读者所悟到的可喻不可说的生命的灵境;(3)审美意蕴层:感官的愉悦、体验的丰富、生命的激情。3.简述文学接受中的共鸣及其原因。简述文学接受中的共鸣及其原因。共鸣是指人们在文学接受的高潮阶段所产生的同作品表现的思想感情相通、类似或交流融汇的思想感情活动,其要点有二:一是读者与作品之间的感应与交流,二是不同读者面对同一作品时的共识;产生共鸣的原因有:读者本身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优秀作品表现了人类的共同美,读者人生体验与作品情境的一致,基本人性的相通以及主体心理的同构。五、论述题(20分,要点阐述10分,举例论证10分)通过对具体文学形象的分析,请描述一下文学典型的美学特征,并指出该典型在通过对具体文学形象的分析,请描述一下文学典型的美学特征,文学史上的独特的价值与意义。文学史上的独特的价值与意义。典型是文学话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典型的美学特征首先在于其特征性,即外在形象的极其生动、独特,内在本质的及其丰富、深刻,既有总体性格特征,又有局部细节特征;典型的另一美学特征在于其艺术魅力,外在表现上是其强大的吸引力,内在实质则是其真实性、新颖性、诚挚性和蕴藉性所造成。伟大的文学典型通常都是在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创造,是既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的“这一个”。

  

  

篇十二:文学是社会科学

 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

  「文化人类学」是「人文学」还是「社会科学」?

  本人之拙见-仅供参考「文化人类学」到底是「人文学」还是「社会科学」?这问题众说纷纭,迭有争议,至今无依确立说法,本文试以「定义」来分析之。「文化人类学」是从具有全貌观点的「人类学」中发展出来的。是「人类学的次领域及分支,其目的是探究各民族文化模式之异同,并将「文化」视为有意义的「科学」概念。何谓「文化」?这问题既笼统也富争议,但最为典型的解释是在1897年时,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其著述《原始文化》中做一精辟的批注:「文化或文明,采取这词汇的广义民族志意义来看,是做为社会成员习得的复杂整体,包括了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其所需的能力和习性。」而「人文学」亦称「人文科学」,其意义是用观察、分析及批判去研究人类的情感、道德和理智的各项学科(包括文学、哲学、艺术、历史、语言)和知识的总称。从以上定义来看,「文化」定义的"复杂整体"与「人文学」包含的"学科",其部分是重迭的(艺术)或相通的(知识),因此,「文化人类学」是「人文学」。再者,「社会科学」是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类社会;广义的「社会科学」是为「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称。以此推论,「社会科学」的"学科"、「人文学」的"人类理智"以及「文化」的"科学"概念是相呼应的,另外,广义的「社会科学」也涵盖了「人文学」,得以知晓这三科是相通的。结论之,「文化人类学」、「人文学」及「社会科学」三者是密切相关的,每

  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

  个学科都互有涉略,这显示彼此间是环环相扣。在现代社会趋于复杂状况下,单用一种学科的研究方式是不够的,必须靠其他相关学科来裨补阙漏,研究才能得以完善。若要将其归类的话,也是视研究者的焦点或兴趣所在,可说「文化人类学」是「人文学」也是「社会科学」!

  

  

篇十三:文学是社会科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作为国家最高的文学研究机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规模最大的研究所之一。作为培养具有高等文学研究水平的研究生的教育机构,它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文学系。文学研究所的前身是1953年成立的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于1956年划归中国科学院,归属该院的哲学社会科学部,改称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文学研究所。197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文学研究所即归中国社会科学院领导。同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成立。文学研究所也即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一个教学系,即文学系。文学系荟萃了一批学术水平高、经验丰富、学风优良、敬业爱生的研究生指导教师。曾经在系里工作过的有余冠英、吴世昌、蔡仪、唐弢、蒋和森、马良春和王士菁等。其中,有些是国内外知名的“大师”级的专家学者。他们学识渊博,道德高尚,在“传道、授业、解惑”中所表现出的大师风范,使其受业弟子如沐春风化雨中,得益终生受用无穷。目前仍辛勤工作在教学岗位上的有23名博士导师和40名硕士生导师。经过指导教师的精心培养,历届毕业生大都在工作岗位上发挥了作用,其中大部分都成了所在单位的领导或业务骨干。自成立以来,到2011年7月止,文学系已培养出174名国内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和175名国内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他们大都分别在科研、教育、新闻、文化等部门为国家建设做着贡献。同时还培养出17名外国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和港澳台博士研究生,6名外国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和港澳台硕士研究生。文学系先后有4名博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他们分别是:1996年,曹道衡先生指导的学生傅刚,其博士学位论文题目是《<昭明文选>研究》;2006年,党圣元先生指导的学生夏静,其博士学位论文题目是《礼乐传统与中国文论》;2007年,胡明先生指导的学生郭万金,其博士学位论文题目是《明诗文学生态研究》;2010年,杨义先生与张中良先生联合指导的学生冷川,其博士学位论文题目是《20年代的外交事件与中国现代文学民族话语的发生》。此外,郭万金的博士学位论文还获得了2008年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在1978年以来的33年中,文学系主任更换了9任。唐棣华、吴伯箫、王士菁、邓绍基、何西来、王善忠、董乃斌、党圣元和陆建德先后担任了这一职务。许明担任了一届系副主任职务。现任系主任为陆建德。文学系秘书更换了6任。汤学智、刘平、邱健、王忠光、赵明、张媛先后担任了系秘书职务。现任系秘书为张媛。文学系的日常教学教务工作由系主任主持。系秘书协助系主任工作。文学系学科专业建设、导师队伍建设以及学位审查等涉及到总体规划、总体管理的工作由文学系学位评定委员会负责。该委员会集中了文学系各学科专业的学术带头人,具有权威性。现任**为陆建德,副**为高建平,委员分别是金惠敏、刘跃进、杨镰、刘扬忠、胡明、杨义、张中良、赵稀方、黎湘萍、叶舒宪、吕微。

  

  

篇十四:文学是社会科学

 中国政治思想研究的学术评价体系建设——从人文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看

  作者:钟诚来源:《云梦学刊》2013年第1期

  钟诚

  (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摘要:晚近以来在中国学术界兴起的“西方政治哲学热”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本国学术界中人文学与社会科学处于长期的分裂状态这一宏大背景,中国政治思想研究要想拓展自身的学术研究的范围和深度,就不能简单复制西方政治哲学的研究路径,必须在评价体系建设方面纳入上述大背景,认真思考人文学和社会科学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具体来说,中国政治思想领域的学术评价体系建设需要努力的方向应当是:首先,评价体系应多关注“问题导向”型的研究。其次,评价体系自身需要具有国际视野且不断完善;应持续地反思并修订已有的标准和规则;应多关注研究问题的原创性和深刻性,而不只是以研究方法和技术是否成熟作为唯一衡量标准;同时,要强调和重视“细读经典文本”的研究路径。

  关键词:学术评价体系;人文学;社会科学;问题导向;中国政治思想

  中图分类号:C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6365(2013)01-0005-06

  引言

  晚近以来,部分由于学术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部分由于社会现实的影响和知识分子群体的自我期许,“政治哲学”在学术界和思想界成了一个颇为流行也极受重视的关键词。一时间,之前闻所未闻的西方学者亚历山大·柯耶夫、卡尔·施密特、列奥·施特劳斯等成为在当代中国学术思想刊物上频频出现的“明星”,国内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也开始大量培养专业方向为“西方政治哲学”或“西方政治思想”的研究型人才。种种迹象,让我们不禁想起那个已成为历史的上世纪80年代的“西学热”。和二十多年前的那场思想热潮不同,这一次,研习西学的目的更多的不是单向度地批判自身,而是理解中国特别是中国的政治传统。从彼时的面对庞大而繁复的西方思想而被“启蒙”的惊喜到今天重塑文明的自信,中国的知识分子走过了相当长的一段路程,也积累了一个巨大的以政治哲学为核心的关于中国、关于自身的“问题群”。奇怪的是,在这场热闹的西方“政治哲学”研究背后,我们却发现诸多西方政治哲学热的推动者对社会科学尤其是当代社会科学的前沿发展所知不多,甚至有很多误解。显而易见,这种误解也很容易影响到对中国政治思想的研究。若中国政治思想的研究者简单追随这股潮流,很可能是迷失自身,无法有突破性的贡献,要有效拒绝这个负面影响,需要我们在中国政治思想研究的评价体系方面做一些必要的改进,以使人文和社科的两种视角都能融入我们的研究中。当然,本文无意以简单草率的方式指出一条所谓的“正确之路”,而仅希望从特定的角度展开思考,拓展学术创新的空间。

  一、中国政治思想研究评价体系的历史与现状

  一个研究领域的稳定发展部分地来源于现实的需要,当然,还有一个更为关键的因素即成熟的学术群体的建设性工作。这其中的重点之一就是学科方向在长时间发展中所形成的“学术评价体系”的不断完善。应该说,自中国于近代建立起现代学术体制以来,中国政治思想研究的成果并不少,在学术界和思想界的影响也不能被简单忽视。在创立初期,中国政治思想领域

  的学术评价体系尚不完善,主要是以西方主流政治思想研究的评价体系为模板,这在价值底色方面尤为明显。上个世纪30年代的社会史大论战过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当时的学术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学术评价体系的价值底色也开始受其影响。具体来讲,西方主流政治思想研究的评价体系背后预设的乃是自由主义的价值主张,对历史上的政治思想家的具体论点的选取、展开以及思想线索的铺陈都是在这个价值观的指导之下,这无形中给中国的研究者造成了一种思想上的紧张:同原生的西方自由主义的思想自信相比,中国的政治思想只能被动“接轨”。马克思主义评价体系的出现至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此种紧张:自由主义时代只是一个有待超越的阶段,并不具有绝对的价值,历史唯物主义才是马克思主义评价体系赖以建立的价值基础。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民国时期建立的这两大研究范式直到今天仍然是中国政治思想研究中的主流。文化保守主义在1990年代的兴起似乎为超越上述范式提供了契机,但它对传统立场和中国文明主体性的强烈认同使其和自由主义的研究路径在形式上类似。以上三种研究中国政治思想的路径的共同点是:都带有强烈的价值色彩。这似乎也是人文研究(如果我们把中国政治思想的研究归到人文研究中)的一个明显特征。通过以上的讨论,我们发现,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政治思想研究的学术评价体系基本是跟着学术潮流的变化在更改,并不具有明显的独立性,且有着强烈的价值底色。并且,这样的特征一直持续到今天。

  我们知道,一个研究领域的学术评价体系应该对学者在此领域的学术工作产生一种“指挥棒”的作用,若评价体系不具备相对的独立性,反而被学术研究的潮流所裹挟,势必导致研究水平很难有一种突破式的进展,而只是简单的知识积累意义上的进步。一个相对独立和完整的学术评价体系至少应该具备如下两个特征:第一,由学术共同体所认同,能够对具体的研究起到良性的指导作用,并且,这种指导更多的是宏观视野层面的,而不是具体的研究题目和研究方法、技术等;第二,是在学术界内部自发而非基于命令形成,但并不意味着自动产生,它需要此领域的专家学者乃至其他相关领域的学者共同营造。本文以为,就中国政治思想研究的学术评价体系而言,上述特征并不明显,还存在进一步改进的空间,下面的讨论将重点关注如何改进。

  二、学术评价体系应重点关注“问题导向”研究

  在很长的时期内,有相当一部分的学者从事中国政治思想研究的目的似乎是构建一个通过材料“充分论证”的道统(即价值立场),换句话说,研究的导向是以“价值判断”为基础的,而不是以问题为基础。这在无形中束缚了我们研究的视野,使我们不自觉地在研究过程中出现“以论带史”和“证据单纯为价值立场服务”的倾向。尤其是当一个学科方向的评价体系对此没有清楚的认识,那么,学术的进步多少会受到阻碍。正是在此意义上,中国政治思想领域的评价体系应多关注“问题导向”型的研究,因为这样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综合运用人文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的路径,从而和以往研究中存在的过于浓厚的价值判断色彩保持距离。

  

篇十五:文学是社会科学

 .

  文学与社会科学文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十分密切,对文学作理性的、思辨的、科学的分

  析研究的文艺学本身就属于社会科学的X围。在文学发展的漫长历史中,XX、哲学对文学的影响乃至控制处处可见。20世纪以来,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以索绪尔为代表的现代语言学也对文学和文学批评有着深刻影响。对这些影响和渗透的研究不仅有助于解释文学史的发展,深入理解文学的内涵和意蕴,而且可以更清楚地认识文学的开放性品格。

  文学与XX

  从文学发生学的角度看,人类历史上文学艺术与XX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原始神话与巫术仪式常常混融在一起。不仅创世神话、天启神话、英雄始祖神话等神话形态中充盈着XX色彩①,而且很多其他样式的原始神话,也往往与巫术仪式等交融在一起。虽然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文学与XX成为人类精神生活的两种方式,但它们仍有很多的共同点,如两者关注的对象都是人和人的生活,特别是人的心灵和精神,都表现出对人的关怀和对终极的追问,并且XX与文学都通过想象和幻想,营造着人类精神家园的梦,都具有强烈的情感和感受等。此外,XX经典中有不少篇章具有文学价值。《圣经》不仅是***的教义典籍,也是一部优美的古希伯来文学选集,其中《约伯记》、《雅歌》和《启示录》还创造了一些文学体裁,古希伯来民间流传的神话故事、历史传说、战歌、爱情诗等都在《圣经·旧约全书》中得以保存和流传。

  一、文学史与XX

  在中外文学发展史上,XX对文学发生了深刻而持久的影响,两者之间具有密切复杂的关系。在西方,《圣经》同古希腊文学一起,构成了西方文学的两大源头。从某种意义上说,西方文学是在XX的怀抱里长大的,***与西方古典文学的关系之密切怎样估计也不过分。美国比较文学学者斯托尔克奈特曾说:“对过去十六七个世纪里西方文明的任何时期的精神和文化生活的评论必然涉与那一时期的领导者如何理解和解释《圣经》。〞①纵观西方文学史,《圣经》不仅为一代代作家和诗人提供了大量的题材和人物原型,而且基督精神往往内在于文学作品之中。就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而言,人们只有认识和把握了小说中的XX意识,才能更深切地体会到其所表现的人性与神性的冲突和统一,从而获得某种普遍性和超越性。可以说,《圣经》是理解西方文学乃至西方文化的“密码〞,离开***知识和背景,很难真正读懂西方文学。

  佛教与我国古代文学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生发的关系是有目共睹的。佛教自东汉传人中国之后,不仅给中国古代文学输入了新内容,带来了新的形式,而且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中国文人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其中比较重大的有两点。一是格律,发端于沈约、谢眺等人倡导的永明体,就是从梵文经典那里学来的,它受到转读佛经的启发。据陈寅恪先生考证,“中国文士依据与模拟当日转

  ..

  .

  读佛经之声,分别定为平上去之三声,合人声共计之,适成四声。于是创为四声之说,并撰作声谱,借转读佛经之声调,应用于中国之美化文,一。永明体创四声八病说,经过后来诗人的不断改进,到初唐以后就形成了严格的作诗格律,为唐代诗歌的繁荣奠定了形式基础。二是变文的讲唱体和铺叙手法,可以说唐宋以来的各种俗文学形式,如话本、鼓子词、诸宫调、弹词等都与它有渊源关系。因此,佛教东来后中国文学的变化史是一个大有研究的课题。

  近代以来,中国新文学的先驱则看到了***文化的价值和独特作用。陈独秀于1920年2月1日在《新青年》第7卷第3号上发表《***与中国人》一文,对***的平等博爱、牺牲奋进、至上人格、反思忏悔等精神品格作了热烈的颂扬。他呼吁“把耶稣崇高的、伟大的人格和热烈的、深厚的情感,培养在我们的血里,将我们从冷酷、黑暗、污浊坑中救起〞。由于受到基督牺牲自我救赎众人的伟大精神的影响,在不少中国现代作家的创作中都出现了一些具有牺牲精神的救世者形象。如鲁迅《药》中的夏瑜,就与《马太福音》中的耶稣之死相似,他们同是被出卖,同样得不到人们的理解,最后夏瑜坟上的花环也是一种显灵的体现。曹禺戏剧中的原罪意识,郁达夫小说中的忏悔和冰心的爱的主题等,都蕴涵着对***文化的体认。***精神经过中国现代作家的吸纳和消化,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文化新质。

  二、文学创作与XX

  XX对文学的影响首先表现在作家身上。有些作家或诗人本身就是XX的虔诚信徒,他们的XX信仰对他们的创作思想有深刻影响,托尔斯泰就是一个突出的代表。在他的创作中,***的博爱精神与人道主义精神的结合形成我们常说的“托尔斯泰主义〞。但是作为批判现实主义盼大师,***教义也使托氏的创作产生极大的矛盾。一方面,托尔斯泰是天才的艺术家,创作了无与伦比的俄国生活画卷,并在作品中激烈抨击了教会的虚伪和罪恶;另一方面,他又是发狂的笃信基督的教徒,极力宣扬“勿用暴力抗恶〞,主X“道德自我完善〞,由此使其创作体现出文学与XX的矛盾统一。

  对中国文人影响较大的是中国化的佛教——禅宗。禅是梵文的音译略写,意为“静虚〞,即通过静收止观达到精神专注、物我两忘的澄明境界。中国的山水诗融人了佛教的清静,谢灵运、王维、孟浩然、柳宗元等人的诗中都具有禅心。王维就是一位比较典型的融艺术与禅趣于一体的诗人,他在诗中多次提与“夜禅心更寂〞、“闲坐但焚香〞、“安禅制毒龙〞等,对禅宗的深刻领悟使他晚年的山水诗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等充满了“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式的禅趣。苏轼的诗中也有禅悟,他在《送参寥师》中写到,“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用艺术感受的方式传达出禅宗“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物我归寂的境界。“诗为禅客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元好问的这两句诗道出了诗与禅的密切关系。

  ..

  .

  其次,XX为文学创作提供了素材和意象。欧洲文学史上有不少名篇取材于XX,如弥尔顿的三部长诗——《失乐园》、《复乐园》和《力士参孙》就取材于《旧约全书》。《失乐园》援引《旧约全书》中亚当、夏娃因受撤旦引诱,偷吃知识树上的禁果,被上帝逐出乐园的故事,塑造了一个骄傲、野心勃勃,同时又深受上帝压迫的撒旦的形象;《复乐园》则根据《新约.路加福音》里耶稣在约旦河畔由圣徒约翰施洗后,经历圣灵安排的撒旦诱惑这一考验的故事,强调了信仰消除情欲的强大威力;《力士参孙》取材于《旧约全书.士师记》中以色列民族英雄参孙被妻子大利拉出卖给非利士敌人后宁死不屈,和敌人同归于尽的悲剧故事,表现了坚强的革命精神。在这个系列史诗里,旧有的XX故事经过加工提炼后脱胎换骨,表现出作者在英国大革命与复辟时期的痛苦、感受和思考,成为文学和XX艺术结合的X本。不仅如此,XX中的一些形象还成为文学中常见的原型和意象,如十字架、天使、犹大、原罪、伊甸园等经常在西方文学作品中出现。D·H·劳伦斯的作品就经常出现“伊甸园〞的模式。从第一部小说《白孔雀》到《查特莱夫人的情人》,劳伦斯一直在寻找伊甸园式的极乐之地,探寻灵肉合一的理想的两性关系。而我国的《山海经》,魏晋时期的志怪小说,以与后来的《西游记》、《封神榜》等也都可以明显地看到佛教的影响。

  

篇十六:文学是社会科学

 填空题

  1.冋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的基本冋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2.历史是现实社会的镜子。

  3.生活方式既个人的,也是政府的问题。

  4.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民族

  民生、民权。

  5.《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主要着作。

  6.孔德把自己的哲学标榜为科学的哲学。

  7.现在世界上对“科学”有两种界定。英美认为科学应该具有高度的逻辑严密性的实证知丄的体系;德国的科学概念认为科学就是指一切体系化的知识。

  8.广义的历史学是宇宙间关于一切事物以往运动发展过程的学问,包括人类史然史的科学内容。

  9.经济模式、混合经济模式。

  即定资源分配的有效模式:市场经济模式、计划

  10.经济学的主要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

  11.边际效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取决于人们对商品效用的

  主观评价。

  12.迪尔克姆的《自杀论》是社会学史上实政研究的经典力作。

  13.历史认识本质上是一种三极思维活动,它是历史认识的主体和历史认识的客体,经由中介历史资料在社会实践及历史研究科学实践基础上能动的统一。

  名词解释

  1.人文社会科学

  人文社会科学是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规律为目的的科学体系,通常包括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等。它具有科学性和价值性的双重属性以及科学认识功能和意识形态功能的双重社会功能。它是互相交叉联结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称,与广义的自然科学相关联又相对应。

  2.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主义是20世纪30年代在世界性经济大危机背景下产生的,是根据凯恩斯的着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思

  想基础上的经济理论。它提出了以国民收入决定为中心的理论和以国家干预为政策基

  调的现代宏观经济学体系,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府开支,实行财政即扩大政赤字,刺激消费,维持繁荣。

  3.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是一种极度强调人和人的价值的思想态度,与科学主义相对立。它呼吁人们把目光从神的世界转向人的世界,关注人的现实生活,强调人的地位、尊严和幸福,它是最早的人本主义思潮。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和发展,将人从神权的压迫中解放出来,将哲学从神学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人不仅成为自己生活的主宰,也成为哲学思考的出发点和归宿。

  代表人物有被誉为人文主义之父的意大利哲学家佩特拉克。

  4.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揭示其运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它以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作为研究对象,在整个社会科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5.社会学

  社会学是一门关于社会的学说,是一门拥有一个庞大的学科体系的基础性社会科学。它以整体社会

  的结构和运行过程为研究对象,研究的是构成社会的各种要素、各个部分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变化

  过程,力求运用科学方法揭示出自己所研究的对象的特殊规律性。

  1839

  年,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孔德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正式提出了“社会学”的概念,标

  志着这门学科的创立。

  6.科学

  科学是人类主要的社会实践形式之一,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经过实践检验和严密逻辑论证的,用特定的手段和方法进行的知识创造活动,是关于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本质及运动规律的,用概念、范畴、定理、法则等抽象形式建构的理论知识体系。它以正确地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为目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等。科学既是历史发展总过程的产物,又是推动人类历史进步的巨大动力。

  7.文学

  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媒介,借助各种修辞以及表现手法,通过虚构的艺术形象创造性地表现人性心理和时代精神的艺术形式,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

  (称作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和再现一定时期或者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文学是社会科学的学科分类之一,与哲学、宗教、法律、政治并驾为社会的上层学问,为社会经济服务。

  8.新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从19世纪70年代的“边际革命”开始,至20世纪30年代结束,是古典经济学的延续。它用新的方法,从新的角度论述了自由放任思想,明确地把资源配置作为经济学研究的中心,并建立了说明价格如何调节经济的现代微观经济学体系。代表人物及派别有以门格尔和庞巴维克为代表的奥地利学派,以杰文斯、瓦尔拉和帕累托为代表的瑞士洛桑学派,以马歇尔和庇古为代表的英国剑桥学派。代表作有1890年马歇尔出版的《经济学原理》。

  简答题

  1.法律的属性

  (1)阶级意志性;(2)规范性;(3)国家性;(4)强制性和程序性;(5)普遍性;

  (6)权利义务一致性。2.精英文艺的特征

  (1)在艺术上摒弃模仿而追求独创;(2)在思想上无不进行严肃的人生意义的探索;

  3)艺术上的独一无二和思想上的严肃深沉,使得人们从精英文学和高雅艺术中获得的满足决不是一种纯粹的快悦和轻松的享受。

  3.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社会科学的联系与区别联系:都是一种理论知识体系;都是创造性的社会活动;都是推动力发展的实践性力量。

  人文社会科学对自然科学的发展起到引导作用,而自然科学也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完善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总之,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是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关系。

  区别:人文社会科学还具有时代性,这是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主要区分点。人文社会科学

  通常体现出一定的民族性,在阶级社会中一般具有某种阶级倾向性。

  4.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1)价值道德说,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

  2)价值分配说”,即政治是一种对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

  权力说,即政治是对于权力的追求和运用。4)管理说,认为政治是一种管理活动。

  政府论”,认为政治是社会活动中政府的行为与活动,主要是政府制定和执行政

  策的过程。

  5.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总体特点

  1)社会实践与科学理论的交互作用日趋明显。(

  2)多科性综合性的科学体系逐步形成。

  

篇十七:文学是社会科学

 《比较文学》重点整理

  比较文学的内部体系◆文学范围内比较研究(一)影响研究(重视“同”)1.流传学(放送→传播→接受)2.渊源学(接受→传播→放送)3.媒介学(传播媒介:人、环境、文字的媒介)(二)变异研究(重视“异”)1.译介学(误读)2.形象学(“他者”)3.接受学(重视接受)(三)平行研究(重视“审美”)

  1.主题学(研究同一主题跨越性流变)2.文类学3.比较诗学(四)历史类型学研究(前苏)(五)阐发研究(台湾大陆学者)◆跨学科的研究1.文学与艺术2.文学与宗教3.文学与社会科学4.文学与自然科学

  第一编绪论

  第一章比较文学的定义与目标

  1.比较文学的定义美国比较文学家雷马克在《比较文学的定义与功用》中说:

  比较文学是超出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究文学与其他知识及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包括艺术(如绘画、雕刻、建筑、音乐)、哲学、历史、社会科学(如政治、经济、社会学)、自然科学、宗教等。简言之,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比较文学并不是简单的文学加比较,而是以跨越为前提,以开放性为特征的。)

  比较文学是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2.民族文学:指的是在某个民族土壤上产生的具有自己独特的历史传统和民族特

  色的文学。它受制于本民族的文化背景,由民族的政治、社会、心理、语言等条件所决定,同时也反映了本民族的审美心理和美学品格。世界文学:包括中国文学之内的取得了经典地位的作品作家的总和。

  第二章比较文学的历史与现状

  一、法国学派(影响研究)1.观点①提倡“影响研究”的方法;②崇尚实证,重视考据;③不重视作品的美学欣赏与文学批评;④在学科上,将比较文学困于纯文学范围之内,而在地域上则局限于欧洲,特别是西欧的不同民族文学之间的比较;

  ⑤提出“总体文学”一说2.代表人物:①梵第根

  a.出版《比较文学论》,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法国文学的成就,阐述了比较文学的理论、方法与历史。主张以一国的作品作为解释另一国作品的出发点,进行事实联系的考证。

  b.将文学研究分为国别文学、比较文学、总体文学。国别文学:研究一国之内的文学问题,是一切文学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比较文学:研究两国之间的文学关系。总体文学:探讨多国文学共有的事实。c.明确地把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划定为两国之间的相互关系,把研究的目的规定为发现作品之间的影响和假借及其“经过路线”,也就是后来的“影响研究”。d.在研究方法上,强调“精细而准确的考据”而排斥审美批评和鉴赏在比较文学中的作用。②卡雷,强调不同民族作家之间的精神联系,开创了“形象学”。③基亚,将定义比较文学为:比较文学就是国际文学的关系史。比较文学工作者站在语言的或民族的边缘,注视着两种或多种文学之间在题材、思想、书籍或感情方面的彼此渗透。

  总之,第一阶段以影响研究为主的法国学派成绩显著,奠定基础,成为独立学科,确立地位。二、美国学派(审美批评研究)1.观点①提出了“平行研究”的新方法,主张应当从美学的角度对照分析各民族文学的体裁、主题、形象、艺术手法等的异同,通过异同原因的探讨,找出文学发展的一般规律。(例如:明代冯梦龙《杜十娘》与同时代法国小仲马的《茶花女》——市民阶级的兴起,市民趣味的体现)。②提倡跨学科研究。③打破“欧洲中心说”,把比较文学的研究扩展到全世界。④反对“总体文学”的提法。2.代表人物:韦勒克,反对孤立地研究国别文学史,批评法国学派的实证主义方法,不赞成梵第根将比较文学与总体文学隔开将美学评价排除在比较文学之外的做法面对“文学性”这个问题。

  总之,比较文学理论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三、美国学派与法国学派1.共同点:都赞同比较文学是超越国界的文学研究。

  2.不同点:①在研究方法上,美国学派将没有事实联系的文学之间的表研究纳入比较文学之中,同时还主张跨学科的研究。

  ②在研究方法上,美国学派从对文学外在关系历史证实转向了文学内在结构的文学分析。3.融合:①法国艾田伯《比较不是理由》批评法国学派的狭隘,提出“比较文学是人文主义”。②美国布洛克发表《比较文学新动向》,指出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虽然发生激烈的争论,但实际上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4.教堂山会议1958年,国际比较文学在美国教堂山举行第二次大会。韦勒克宣读了论文《比较文学的危机》,对法国学派提出全面尖锐的批评。这篇报告被认为是美国学者的宣言书,并引起两派长达十年的论战。这次会议是比较文学发展史的转折点,法美两国的争论促使他们各自检讨和修正自己的观点,从而出现了双方互相吸收、取长补短的局面。于是,比较文学理论更趋成熟,这一学科也获得了新的活力。四、环球文学指世界上所有文学与作品的总和,或所有民族文学的结合体。作品平等,可作研究对象。在批评方法上主张多元,倡导东西方文学比较。五、前苏联学派主要观点:

  ①前苏联把比较文学改为“历史比较文学”把比较文学分为“类型学”和“文学联系与影响”两部分;

  ②把同一国家内不同民族间的文学比较也纳入比较文学的范围;③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注意社会的政治,经济条件对文学的影响;④重视维护文学的民族特性;⑤反对“欧洲中心论”却流露出“苏联中心论”的倾向。代表人物:维谢洛夫斯基,在彼得堡大学开设总体文学课程,比较文艺学研究,形式主义流派就俄国作品与西欧作品进行比较。

  六、中国学派的主要观点①着重研究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用影响研究的方

  法);②着重研究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的异同及导致异同的社会历史、文化、心

  理等原因,探索各民族的特点及发展规律(用平行研究的方法);③积极开展中西诗学比较;④提出“阐发研究”的新方法;⑤赞成苏联学派的观点。代表人物:李达三,古添洪、陈慧桦等人提出建立“中国学派”的设想

  【比较文学的三大学派及其基本特征:】·法国学派:主张影响研究。影响研究包括流传学、渊源学、媒介学、形象学等研究。·美国学派:主张平行研究,指研究那些没有明确直接的影响关系的两个或多个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学现象.平行研究还包括对文学与其他学科如哲学、宗教、心理学等之间的比较研究。·中国学派:以跨异质文明研究为基本特征,主张双向阐发研究。七、发展趋势20世纪70年代以来,比较文学经受三股世界性潮流的冲击,促使国际比较文学界进行反思和探索,推动着比较文学向更新更高的阶段前进。1.第一股潮流是理论大潮。

  6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出现了令人注目的所谓“诗学复兴”现象,大批的理论著作面世,各种新的文化理论和文学理论接踵而至,冲击着西方的比较文学界。

  积极作用:比较文学理论化,一是指研究对象从传统研究的课题转向理论性课题拓展,探讨文学的共同规律;二是侧重于比较文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它的理论指导、理论基础、理论架构。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负面作用:忽视对文学作品的具体研究,忘记其审美分析与文学性因素。

  2.第二股潮流是东西比较文学的兴起。西方学者的自觉,把目光寄托在东方文学身上。率先开展中西比较文学研究的是旅居海外的华裔学者,刘若愚(用西方理论

  来解释中国文论)、叶维廉(模子说)、叶嘉莹(用西方理论来解读中国古代诗歌)等,中西皆通。他们试图用西方文艺学的理论和方法来分析解释中国的文学理论,辨析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同时他们反对迷信西方理论而削足之举。

  3.第三股浪潮是“文化研究”热潮。在这股浪潮的冲击和推动之下,比较文学界对文化理论表现出极大的兴

  趣,而且在文本研究中引进文化比较的视角,在文化层面上探寻根源,追求具有文化意义的结论,总之,呈现出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相结合的趋势。

  第三章比较文学的对象、体系、方法

  一、比较文学研究对象的基本属性1.跨越性

  是比较文学对象的基本属性。只有那些跨越了民族界限、文化体系界限、学科界限的文学现象和文学问题,才能成为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不具备跨越性的文学现象和文学问题便不是他的研究对象。

  举例:譬如“莎士比亚在中国”“歌德与杜甫”一类的研究课题,由于他们跨越了国家民族的界限,属于两种民族文学间的比较研究,因此可以成为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而“莎士比亚在英国”“李白与杜甫”这样的课题,由于他们

  属于民族文学范围内的比较研究,不具备跨越性,因而不是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文学与音乐”“佛教对中国诗词的影响”是跨学科的比较研究,属于比较文学。而“诗词曲赋异同论”一类的题目不具有跨越性,便不属于比较文学。

  2.可比性

  可比性来自客观存在,不应该是人为的、外加的东西。作为意识形态它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征,这些规律与特征具有共同性和相异性,这些为比较研究提供了可能性。

  举例:阿Q与堂·吉诃德,表面看来无法比较,然而研究者从他们的内在精神来考察,就发现了他们的可比性。《红楼梦》里的王熙凤和莎士比亚笔下的福斯塔夫,似乎风牛马不相及,当研究者把非主要人物在作品中的重要地位作为一个专题来研究的时候,这两个形象就显出了它们独特的比较研究的价值。

  ◎进入比较文学研究领域的文学关系有三个方面

  ①亲缘关系

  各民族文学之间联系、接受与放送②类同关系

  跟民族文学之间相关、相同与相异

  可比性是一种内在的价值,其表现形式或是显性的、或是隐性的,亲缘关系多是显性,类同与交叉关系多是隐性的。

  ③交叉关系

  文学与其他学科的跨越性

  3.文学性比较研究的课题和目的必须在文学上;不管研究中涉及文化方面或其他方

  面的内容有多深多广,研究过程应该紧紧围绕着文学这个中心,有利于解决文学问题。

  综上所述,文学性、可比性、文学性是比较文学对象的基本属性,三者缺一不可。二、比较文学的内部体系A.影响研究1.概念

  就是要用充分可靠的材料来阐明各民族文学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事实,探讨其中的规律,获取文学交流中可资借鉴的经验教训。2.传统的影响研究把影响的过程划分为放送、传播、接受三方面,由此也可划分出三种学问:①流传学

  站在“放送者”的角度,来对某个民族文学的作家、作品、文体、甚至是整个民族文学在国外的声誉、反响或影响,进行研究。②渊源学

  这是从接受的角度来研究某一文学作品的外来影响,研究它的题材、主题、思想、风格、乃至艺术技巧的来源。

  ③媒介学这是对不同民族文学之间产生影响这一事实的途径、方法、目的和手段及

  其因果关系的研究。媒介分为个人、环境与文字材料等三种,文字材料最为重要。译介学也属此类。B.平行研究1.概念

  是指对那些没有事实联系的不同民族的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进行研究,比较其异同,并在此基础上引出有价值的结论。(可以把不同时代、地域、地位、水平的作家作品都放在可比性的条件下,在一定的研究目的的选择下,进入研究视野。它注重的文学现象间的相似与相异,通过异同的比较来发掘出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探讨其内在联系,研究文学的共同规律及其民族特性。)2.由于研究对象的不同,平行研究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①文类学

  指对文学种类、文学体裁的比较研究。②主题学

  即研究同一主题在不同民族文学中的不同的表现形态及其形成原因、发展过程。③比较诗学

  比较诗学就是对各民族的文学理论的比较研究(诗学泛指一般文学理论)。④形象学

  专门研究一个民族文学中的他民族(异国)的形象,研究在不同文化体系中,文学作品如何构造他种文化的形象。C.历史类型学研究

  前苏联的历史类型学研究继承了19世纪末的“历史比较学派”创始人维谢洛夫斯基的《历史诗学》观点,文学发展是更广阔的社会历史过程的一部分,处于人类社会同一发展阶段上的不同民族,由于其心理过程的一致性,会有相同的或相似的文学现象。20世纪20-30年代,日尔蒙斯基继承前说,提出“历史类型学”。D.阐发研究(中国学者的创造)1.定义

  用一种民族文学的理论和批评方法去解释另一种民族文学的理论和作品,可以是理论对作品的阐发,也可以是理论与理论之间的相互阐发,甚至是其它学科与文学之间的相互阐发。2.特点

  阐发研究是一种跨文化地借用文学理论模式的比较文学研究策略和方法。其核心是跨文化的文化理论,因此具有普遍意义。现代阐释学强调对作品理论的纵向历史性,为阐发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阐发研究是双向的,相互的。我们要考虑其是否适用于具体的阐释对象,使阐发研究走上科学之路,防

  止主观随意性。E.跨学科研究1.定义

  就是着眼于文学与它外部的联系,把文学与人类的其他知识领域以及其它创造性活动,作为两个比较极,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包括他们之间相互区别、相互渗透的关系,相互印证、相互阐发的关系,相互对立、相互促进的关系等,从一个新的层面来认识文学的特征和本质。2.表现

  文学与艺术的其他门类:相互借鉴、相互吸收、相互融合文学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始彼此关联、相互渗透三、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1、2是比较文学史上两种基本的研究方法)1.历史的实证的方法:注重事实的考据,力求根据各种途径(传记、日记、书信、回忆录、游记、访谈录等)探微索隐,搜取文学现象之间相互联系的事实(作品与作品之间、作家与作家之间、文学运动与文学运动之间等),以确凿的证据来说明文学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因果关系。2.审美的批评的方法:运用审美的批评的方法,致力于发掘文学现象之间,主要是无事实联系的文

  学现象之间的内在美学价值。综合的方法

  当历史的实证的方法和审美的批评的方法走到极端的时候,各自都产生了弊病,因此有识之士提出两种研究方法互相结合的意见,艾田伯在《比较不是理由》中指出,我们应该发展一直新的比较文学:“它将历史方法与批评精神结合起来,将案卷意见与‘文本阐释’结合起来,将社会学家的审慎与美学家的大胆结合起来,从而最终一举赋予我们的学科以一种有价值的课题和一些恰当的方法。”

  3.阐发法:

  用一种民族文学的理论和批评方法去解释另一种民族文学的理论和作品,可以是理论对作品的阐发,也可以是理论与理论之间的相互阐发,甚至是其它学科与文学之间的相互阐发,这是中国学者的创造。

  4.异同比较法:

  跨文化的“异同比较法”,既有类比,又有对比,从求同出发,进而辨异,进而探究其深层原因。同时,在异同的比较中,发现各自的民族特色和独特价值,寻求相互理解沟通与融合。

  5.文化模子寻根法

  简称“寻根法”,叶维廉提出不同文化系统形成了不同的文学模子,不要用一个既定的文学模子去硬套在另一方文学之上。中西比较文学首先要求其“共相”,即“寻求共同的文学规律与美学据点”,共相的寻求应以文化模子的寻根为基础,从两个模子同时进行寻根探源。

  第二编文学范围内部的比较研究

  第一章文类学

  一、概念1.定义

  文类学研究如何按照文学本身的特点来对文学进行分类,研究各种文类的特征及其在发展中的相互影响与演变。它属于文学批评的一支。2.文类学研究的范围和对象(1)文学的分类①三分法:抒情类、叙事类、戏剧类②四分法:诗歌、戏剧、小说、散文③童庆炳分类:典型、意境、意象(再现类、表情类、表意类)(2)文学体裁研究

  “缺类”现象,即一种文类在某国或某民族文学中有,而在他果或他民族文学中则没有。这个现象是文类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不同文化的巨大差异表现得最为明显。(如中国古代有没有叙事诗的传统?中国戏剧为何产生晚?中国

  有无悲剧,若存在,悲剧在中国为何没有象希腊悲剧那么具有崇高的地位?有无史诗?(3)文类理论批评

  曹丕的《典论·论文》;陆机的《文赋》;刘勰的《文心雕龙》全收50篇,上编论文类历史,即文类在不同时代所表现出来的特殊性,下编则是文类理论,考察文类的美学问题。刘勰认为文体还是可以归纳的,“若总归其途,则数穷八体”,归纳出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繁缛、壮丽、新奇、轻靡八体。亚里斯多德的《诗学》共26章,其中谈悲剧多达14章。张静二因此认为,《诗学》根本上就是悲剧的诗学,并将亚里士多德的悲剧六要素与刘勰的理论相比较。(4)文类实用批评

  即从文类观点来探讨具体作品。目的有二,首先是建立作品与作品之间的关系,某些作品之间存在相似之处,可以经由文类的观念找出来加以沟通结合,可以通过识别其文类来了解作品。如李商隐《锦瑟》是底是爱情诗、悼亡诗、咏物诗或是自伤诗,争论了近千年,无有结论,只有明辨文类,才易把握作品。(5)文学风格的研究风格属评议分析,其研究实际上是比较文学与语言学的结合。例:鲁迅与果戈理(幽默、讽刺)、契诃夫(人物少、简洁)的风格的比较。二、中外文类比较研究方法举要

  1、影响研究举要。从影响研究着手,可以探讨一种文体如何从一国流传到另一国,以及流传过

  程中的种种变异。对这三者之间的可能联系是个大胆的推测,是个很有价值的课题。绝句鲁拜体十四行诗中国波斯欧洲

  2、平行研究举要。中外小说比较研究举例,中国则没有长篇叙事文学的源头。中国长篇后来的发展轨迹也不如西方分明。3、中外文类研究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①文类的混杂性。

  在多数具有一定长度的作品中,文类都在不同程度上混为一体;一首稍长的抒情诗总会含有小说和戏剧成分。一部稍长的小说,也会出现诗和戏剧的成分。一出稍长的戏剧,同样免不了渗入诗和小说成分。如《孔雀东南飞》是一篇很好的短篇小说,记事言情,事事都到,而《木兰辞》更经济。杜甫《石壕吏》白居易的《琵琶行》也是很好的短小说。②文类与时代。

  文类总是一种历史承传的产物,决定文类选择的重要因素是时代。每个时代和潮流都有一定文类为代表,如:西方古典主义时期文类代表是悲

  剧、喜剧,启蒙运动则是“市民剧”(歌德《浮士德》,席勒《阴谋与爱情》都是剧本),哲理小说等。中国有汉乐府诗,汉赋、六朝文(散文)唐诗、宋词、宋话本、元曲(杂剧)明清小说。

  中西不同时代文类,同样是有可比性,可以取长补短,有研究意义。③文类与作家。

  作家遵循一定文类,又在一定程度扩张它,优秀作家一般不是文类发明者,又一定程度扩张它(变异)

  第二章主题学

  一、主题学研究概括1.主题学定义

  研究同一主题在文学史上的不断重复和演变,不同作家对同一主题的接受和处理的学问。2.主题研究与主题学的区别

  (1)一般的主题研究探究的是一作品或某一人物典型所表现的思想,重点在于研究对象的内涵,而主题学研究讨论的是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不同作家对同一主题、题材、情节、人物典型的不同处理,重点在研究对象的外部——手段与形式。

  (2)主题学直到19世纪才开始发端,而主题研究则是有了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就已经开始了。2.母题(motive)与主题(theme)

  母题是一篇文学作品中较小的单位,文学作品的主题常常通过若干母题的组合表现出来,母题具有客观性。

  主题即深藏在作品内部,通过思考和解读才能浮现出来的,作者对生活及其所描写的事件的总的看法。一般来讲,比较文学中的主题不同于一般文学理论中的主题,在比较文学中往往把主题看成是抽象的。不同作品有不同主题,但从宏观的角度来看,这些不同的主题又往往反映着许多无法解决的人类共同难题。区别:

  ①主题是抽象的,有主观性;母题是具体的,客观性,无倾向性。②母题总是那么几个:爱与恨、生与死、聚散离合、喜怒哀乐等等,而主题是无限的。联系:一旦母题有了倾向性,有了褒贬意义,它便上升为主题。可以说,主题是母题的具体体现,而母题则是潜在的主题,是主题的基础,同时它又在主题中获得再生。例:《龟兔赛跑》通过对“骄傲”、“意志”、“毅力”几个母题的组合,得出主题——骄者必败,坚持到底就能胜利。

  3.题材通常是指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或情节的素材,其中包括人物及相宜的姓

  名,它是摆在读者眼前生活的一个侧面,或是实实在在的生活,或是想象中的生活。4.情境

  就是人物在某个特定环境特定情况的特定相互关系。比如“两个男人之间的一个女人”:一男子爱上了一女子,但她却爱上了另一个男子。5.意象

  主要是指某一民族中具有特定意义的文学形象或文化形象。它可以是一种自然现象和客观存在,也可以是一种动植物,还可以是一种想象中的事物等等。他们在不同的民族文化里,有时有着不同的含义,有事具有相似或相同的含义。比如“山”,汉族文化受人尊崇,爱尔兰文学中高傲威胁性。6.套语

  主题学中的套语,又称惯用语,颇似汉语里的典故成语。如西方文学中常见的“乐园”“禁果”“方舟”,汉语中的“红颜薄命”“江郎才尽”等,其背后都蕴含着特定民族的文化,其作用远远超过了它表面的意思。二、主题学研究的分类1.代表性分法(1)法国梵第根的分法

  ①局面与传统的题材:各国流传但又起源不明的传说;提出伦理问题的“一般局面”,如母性嫉妒、家族复仇、以身殉职等;文学史上作家、诗人经常写到的地方(如威尼斯、意大利、山、海……)、动物、植物。

  ②实有与空想的文学典型:a.生活中、社会上实有其人的典型,如民族的典型——犹太人法国人等;职业的、地位的典型,如教士、医生、侦探、侍女等;社会地位或精神地位的典型,如绅士、老处女等;残废或罪恶的典型,如盲人、赌徒等。b.从古代传说和民间故事中“提炼出来的典型”,如魔鬼、撒旦等。

  ③传说与传说中的人物:所谓的传说,如《圣经》中关于该隐的传说、犹大的传说;某些历史人物,如查理大帝。(2)罗马尼亚迪马的分法

  典型情境、地理题材、传统描写对象、世界文学中常见的人物形象、传说中的典型。2.母题研究(1)定义

  主题学中的母题,指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人类的基本行为、精神现象以及人类关于周围世界的概念,如生、死、离别、时间、空间、季节、海洋等。(2)母题与人物类型密切相关

  ①人物成为某母题的化身,如俄狄浦斯是恋母主题的代表。西方后世作品中不断重复改写,中国则很少。

  ②由母题生发出来的文学形象,如“贪婪”母题生发出来的阿巴贡、葛朗台,中国文学中“智慧”母题的代表诸葛亮、牵线作媒的母题代表红娘。(3)母题研究可分为两个具体方面

  ①纯粹母题:对各民族的神话传说和传统文学中的母题作清理式的研究,如中国文学的母题——生死悲秋。

  ②人物母题研究:对具有母题性质、象征意义的文学或传说人物进行比较研究,如普罗米修斯、愚公等。3.主题研究(1)概念

  主题学范围里的主题研究,关注的是主题的相互取舍、联系与相互影响相互,即研究同一主题在文学史上的不断重复与演变、不同作家对同一主题的接受与处理。如希腊神话俄狄浦斯王所表现的人与命运的主题,索福克勒斯、塞内加、高乃依、德莱顿、伏尔泰都写过。(2)主题研究的三个方面

  ①作家对业已存在的故事、情节、事件包括作家对前人作品的再加工和重新处理,如法国伏尔泰对中国元杂剧《赵氏孤儿》从情节到题旨的再处理。

  ②代表一定主题的人物形象。实有其人者,如贞德、杨家将;神话传说或文学作品创造的人物,如普罗米修斯、浮士德、梁山伯。西方文学中主题人物所表现的主题多变,中国则恒常,如包公。

  ③对某些已取得一定主题含义的动植物与地理题材等的再处理。如杜鹃、松

  柏、高山、大海、日出、星空、季节这些已经上升为象征性或意象,获得某种特定的主题含义。4.情境研究(1)情境和母题的关系

  母题与主题是文学作品的潜在部分,而情境则是作品的外现部分。情境是人物在某个特定时刻的相互关系,如相爱的男女主人公与阻挠婚姻的父母,构成一充满矛盾的情境。

  ①情境和母题是相互依存的,每一个特定的情境必然蕴含着一个母题。如情境:两个女人之间的一个男人,其母题为“爱的选择”;女儿与父亲政敌之子相爱,则表现了“爱情与责任相冲突”的母题。②有时,相同的情境所体现出来的母题是相同的,有时则不同。前者,在《俄狄浦斯王》与《薛丁山征西》中,情境都是“不相识的父子之战”,母题都是“命运”。后者如两个女人之间的一个男人这个情境,在《美狄亚》中母题是“复仇”,在《聊斋志异》的《莲香》中其母题与“复仇”无关。③情境和母题一样,数目有限,甚至更少。(2)情境研究的两方面主题学研究中的情境,研究的是基本情境如何从一个国家(或民族)传入另一国家(或民族),从一个作家的笔下传入另一作家的笔下,然后不断标新立异,成为无数具有鲜明时代色彩、民族特征和个人风格的作品的过程。①对文学中常见的特定情境,以及不同作家对基本情境的不同处理的研

  究,如爱情与职责、道德、伦理的冲突,三角恋,人鬼情等。这些情境在《罗密欧与朱丽叶》,席勒的《阴谋与爱情》和《聊斋志异》中都有。

  ②对情境母题的研究。如三角恋,不相识的父子之战,“落难公子中状元,私订终身后花园”的戏剧情境。

  第三章译介学

  一、译介学概念从比较文学的媒介学的角度出发,从比较文学的角度来对文学翻译和翻译文

  学进行的研究。它不关注语言层面上出发语和目的语之间进行转换的实际问题,也不关注翻

  译技巧或翻译训练问题,也不对翻译方法、翻译水平、不同的译文做高下优劣的价值判断。它关注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语言在转换过程中文化信息的失落、变形、扩展、增生等的问题和文学翻译在人类跨文化的交流实践中特殊的价值意义。二、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1.概念”

  首先,翻译是叛逆,文学翻译由于主客观原因往往造成译作对原作的客观背离,语言的转换使一部作品进入了新的语言环境,因而产生一系列的变形。其次,翻译是一种创造:融入了译者的思想、个性、审美倾向、风格等,赋予作品第二次生命;文学翻译还将原作引入了新的接受环境,发生了原作者没有预

  料到的接受变形。最后,读者以自己的方式调动其人生体验,加入了这个再创造,更富创造性和叛逆精神2.创造性叛逆的主体A.译者译者的创造性叛逆分为有意识型和无意识型,具体有四种表现:

  ①个性化翻译:译者大多有自己的翻译原则和独特的追求目标,举例:同样是译拜伦的诗,梁启超用的是元曲体,马君武用七言古体诗,苏曼殊用五言古体诗,胡适则用离骚体。不同的诗不仅赋予拜伦的诗以不同的中文面貌,更塑造了彼此不同的诗人拜伦的形象。个性化翻译的特征有“归化”和“异化”。a.归化,表面现象是用自然顺畅的译语去表达原著的内容,但在深处却程度不等地存在着一个用译语文化“吞并”原著文化的问题,例如严复译的《天演论》。b.异化,是指译语文化“屈从”原著文化的现象。例如美国诗人庞德在翻译李白的诗的时候,有意效仿中国古诗的意象并置的手法,这种译法使当时的读者大为吃惊,但它却引发了美国的一场新诗运动。②误译和漏译a.大多数误译和漏译都属于无意识的创造性叛逆。

  举例:如英译者在翻译陶诗《责子》中,不懂汉诗中的二八是16岁,译为18岁,这样的误译造成了信息的误导。鲁迅也曾将《一千零一夜》中讲故事的女主人公名误译成城市名。误译的原因是因为译者对原文的语言内涵或文化背景缺乏足够的了解。

  b.有意的误译举例:苏联作家托尔斯泰的名作三部曲《苦难的历程》,其英译者在译书名时故意用一个含有具体象征意义的地名Calvary,使得该书被蒙上了厚厚一层宗教色彩。

  傅雷翻译的几部巴尔扎克的长篇小说的书名也是有意误译的佳例。傅雷将《表妹贝德》译为《贝姨》,将《高里奥大伯》译为《高老头》,不仅从形式上缩短了译入语国读者与译作的距离,还细微地传达出了人物在作品中的特定处境,堪称成功的创造性叛逆。

  这两例表明,译者为了迎合本民族作者的文化心态和接受习惯,故意不用正确手段进行翻译,从而造成有意误译。

  为了强行引入或介绍外来文化的模式和语言方式,也是造成有意误译的一个原因,如庞德翻译的汉诗。

  从文化交流层面上看,误译反映了译者对另一种文化的误解与误释,是文化或文学交流的阻滞点。误译特别鲜明、突出地反映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扭曲与变形。

  漏译也分无意和有意。无意的漏译多为一言半语,通常未产生什么文学影

  响。有意的漏译即为节译。③节译和编译节译和编译都属于有意识型创造性叛逆。a.节译造成节译或编译的原因有多种:为与接收国的习惯、风俗相一致。为迎合接

  收国读者的趣味、为便于传播、或出于道德、政治等因素的考虑。举例:我国早期翻译家伍光建在翻译法国大仲马的《隐侠记》(《三个火枪

  手》)时,压缩或节略景物描写,凡与结构及人物没多大关系的部分统统删去,把原作差不多删掉三分之一。其原因一方面他料想读者看不懂太累赘的欧化句法,另一方面因为中国历来的小说没有景物描写,照原著译出的话,怕读者不易接受。大量节译作品的存在使原作的丰富性、复杂性没有了,原作的景物描写和心理刻画也没有了,给读者造成一种“西洋小说太单调”的错觉。

  接受国的道德伦理观念对文学翻译的影响最明显地反映在蟠溪子翻译的《迦因小传》上,译者为了不与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相悖,删去了大量情节,后来林纡重译此书,补全情节,引起激烈的反应,节译本塑造出一个与全译本完全不同的文学形象。

  b.编译在某种程度上而言,编译也是一种节译,编译者与节译者一样,旨在清理原著的情节线索,删除与主要情节线索关系不大的部分,以简洁明快的编译本或节译本形式介绍原著。在大多数情况下,编译与节译在文学交流中所起的作

  用于产生的影响是差不多的。c.编译与节译最大的差别是节译本中所有的句子都是依据原本直接翻译缩写的,而编译本中的句

  子,既有根据原文翻译、编写、改写的,甚至还有编译者处于某种需要添写的。编译本对原著造成的变形有时候要超过节译本。

  ④转译与改编二者都属于特殊性创造性叛逆,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都使原作经受了“两度变形”。a.转译又称重译,指的是借助一种语言去翻译另一语种的文学作品。如巴金借英语来转译俄罗斯文学。译者们在从事具有再创造性质的文学翻译时,不可避免地要融入译者本人对原作的理解和阐述,甚至融入译者的语言风格,人生经验乃至个人气质。因此,通过媒介语转译其他国家的文学作品会产生二度变形。举例:叶君健先生把《安徒生童话》的丹麦文原作与英译本进行了对比,把但丁《神曲》片段的意大利原文与英、中译文进行对照,指出其中巨大的差异。转译还具体的展示了译语国对外国文学的主观选择与接受倾向。b.改编文学翻译中的改编,不单指的作品文学式样、体裁的改变,同时还包括语言、文字的转换。例如林纾把易卜生的剧本《群鬼》改译成文言小说《梅孽》。改编经常出现在诗歌、剧本的翻译中。改编的叛逆仅在于文学作品的样

  式、体裁的变化上。改编对于原作内容的传达倒是比较忠实的,特别是谨慎的翻译家,当然,因为文学翻译中普遍存在的创造性叛逆,即使是严谨的改编翻译,在作品内容的传达上照样有变形现象。

  还有一种改编多是在已有译本的基础上进行的,这种改编严格地说不属于文学翻译的范畴,只能视作文学翻译的外延。但它对原作进行两度变形的性质与改编是一样的。

  B.接受者即读者

  读者以自己的方式,并调动自己的人生体验,也加入了再创造。由于读者的再创造是在译者翻译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他的再创造与译者相比,更富创造性、更富叛逆精神。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对《哈姆雷特》的接受即是一例。

  C.接受环境

  接受者与接受环境的创造性叛逆更多地反映在文学翻译的传播和接受过程中。翻译的跨语言和跨文化性质,使得一些原本很清楚、很简单的词语,在经过了语言的转换进入了一个新的语言文化环境之后,会发生令人意想不到的变形,从而导致出人意料的反应。翻译的效果与接受者和接受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原语环境里正面的东西成了译入语环境里反面的东西,原语环境里反面的东西倒成了译入语环境里正面的东西,这就是翻译中的接受者和接受环境的创造性叛逆。不同的历史环境往往会影响读者接受文学作品的方式。

  比如《格列佛游记》是一部字字隐藏讥讽的政治讽刺小说,但是当这部小说被译介到其他国家后,人们感兴趣的仅是作者以其丰富的想象力所描绘出来的充满怪诞异趣的大人国、小人国的故事,于是这本书在译入国变成了一本轻

  松有趣的儿童读物。三、翻译研究的最新进展

  值得一提的是英国学者斯坦纳(GeorgeSteiner)的专著《通天塔——文学翻译理论研究》。在这本书里作者不仅令人注目地提出了“理解也就是翻译”的观点,而且还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对翻译作了高度的评价,他说:“文学艺术的存在,一个社会的历史真实感,有赖于没完没了的同一语言内部的翻译,尽管我们往往并不意识到我们是在进行翻译。我们之所以能够保持我们的文明,就因为我们学会了翻译过去的东西。”

  第四章形象学

  一、形象学概念定义: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的是“他者”形象,即对一部作品、一种文学中异

  国形象的研究。如“近代中国文学中的西方形象”、“伏尔泰笔下的中国形象”,钱

  钟书写《十八世纪英国人中的中国形象》,描述了中国形象由高贵到低贱(贫穷、病弱)的过程。1.形象是对一种文化现实的描述,是情感与思想的混合物。

  一切形象都是个人或集体经过言说、书写而制作、描述出来的,但这种描述并不遵循写真实的原则,即:并不忠实地描绘出现实中客观存在的那个“他者”。形象是一种情感和思想的混合物,它以一个作家、一个集体思想中的在场成分(对异国的理解和想象)置换了一个缺席的原型(异国)。目的是为了显示

  或表达出自己所向往的一个虚构空间,在审视和想象着“他者”的同时,也进行着自我审视和反思,即自我身份认同;

  它以一个作家、一个集体思想中的在场成分(自我)置换了一个缺席的原型(异国)。通过对异国的描述,显示或表达出了他们自己所向往的一个虚构的空间,他们在审视和想象着“他者”的同时,也实际进行着自我审视和反思。2、形象是一种象征语言

  形象是一个社会可用来言说和思维的象征语言之一。它表述出了在被描写的“他者”与形象制作者间实际存在着的一种互动关系:形象的制作者可以是个体(作家)、集体(社团、民族)或半集体(思想流派、观点)。但无论在那一个层面上,被制作出的“他者”形象都无可避免地表现出对“他者”的某种否定,对“我”及其空间的某种补充和延长。“我”出于种种原因言说“他者”,但在言说的同时,“我”却有意无意、或多或少地否定了“他者”,从而言说了自我。3.套话

  主要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时间内反复使用、用来描写异国或异国人的约定俗成的词组。

  如欧洲人常用来指称犹太人的“鹰勾鼻”,中国人用来指称西方人的“老毛子”,“大鼻子”,“老外”,指称日本的“倭寇”、“小日本”等。

  “作为他者定义的载体,套话是陈述集体知识的一个最小单位。它是释放出的信息的一个最小形式,以进行最大限度、最广泛的信息交流。”

  套话是对一种文化的概括,可被视为是这种文化的缩影。

  “他者”与“我”

  1.“他者”(theother)和“自我”(Self)是一对相对的概念。他者是注视者所关注与表述的异国,他者形象不仅仅是指人物形象,而是指存在于文学作品以及相关的游记、回忆录等各种文字材料中的异国肖像、异国地理环境、异国人等所构成的异国形象,亦即比较文学形象学所谓的“他者”。他者是针对自我提出来的,自我要确证自己,必须借助于外界参照物。

  他者与自我相对,自我即作者、作者所属的国度或民族。

  他者形象形成时,自我形象也随之相伴而生,自我注视他者形象,他者形象也映现自我形象。2.自我与他者双方的地位是不对等的。主体性自我明显渗透着一种的优越感。他者只能“是被探查的对象,而绝不是一个进行交流的主体。”由于缺少对话,文本就成为了自我单方面的言说,而他者永远不能作为他者来为自己说话。例如:

  西方人将“自我”以外的非西方世界视为“他者”,潜含着西方中心的意识形态。清朝时期强调夷夏之防,仍然是把外国人看成未开化之“夷”人,摆脱不了华夏中心的心态。

  3.肯定他者,意味着对自我形象的消解否定;否定他者,则又意味着对自我形象的肯定以及自我空间的延伸。

  他者形象犹如一面镜子,给自我形象提供了显现自身的条件。形象学正是借助异国异族这个他者,反观自我、映照自我形象的。自我的社会、文化、意识形态等都会投射于他者,这种投射往往不能真实地反映他者,这个他者是自我所属群体文化综合的产物,而且带有极强的主观性。

  二、形象学的主要理论与方法论

  1、形象学外部研究

  A.形象。

  文学形象学所研究的一切形象都有三重意义:它是异国形象;是出自一个民

  族(社会、文化)的形象;是由一个作家的特殊感受所制作出来的形象。例:英国雷蒙·道森所著《中国变色龙》总结了欧洲中国形象的历史演变:B.社会总体想象物

  指在作家所处的社会文化语境中,整个社会集体对异国的意识和看法;作家作品与集体想象物间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引导、复制、批判等:①一个作者可以通过作品引导,把有关异国的神话强加给公众舆论。如18世纪经欧洲启蒙作家们宣传后流行的“开明君主”的神话。②也可以复制、传播一个已在舆论中存在的异国神话。如美国黑人作家重提非洲是一片神秘肥沃之地的神话,以使其转向一个新的虚构的意义。③还可以背离集体想象物。如谢阁兰对中国的描写与当时法国人普遍的殖民心态完全相悖。C.作家笔下的异国形象是由作家个人对异国的认识与社会集体想象物相互融合而成的。①意识形态这里所言的”意识形态“只具有描述意义,与”自塑自我形象、进行戏剧意义上的“自我表演”,主动参与游戏和表演的社会群体的需求相连,是一种具有集体记忆联结站的功能。它对相异性进行“整合”,偏向于认同。②乌托邦制作者对本国现实的不满,试图通过狂热地将他者完全理想化即乌托邦化,来

  否定、批判自身的文化与社会,达到改造、颠覆现状的目的。

  乌托邦的想象本质上是质疑现实的,具有“社会颠覆功能”。

  ③异国形象类型总结

  社会总体想象物建立在意识形态和乌托邦两极间的张力上。

  异国形象没有绝对的意识形态的或乌托邦式的,因为具有一定历史的异国异族不可能在某一特定时代被彻底颠覆,而变动的社会文化环境也不可能始终认同某一模式。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图示:①意识形态→社会总体想象物与异国异族形象相一致→肯定认同本国文化范型,否定贬斥异国文明→维护扩张

  自我文化→与“自我”认同②乌托邦→社会总体想象物与异国异族形象相背离→质疑批判本国文化范型,肯定向往异国文明→颠覆自我文

  化→与“自我”相异

  2、形象学内部研究

  A.词汇

  在某一特定时期,在某种特定文化中,存在着一批传播“他者”形象的词汇,它是构成形象的原始成分,也是最基本的单位,由词汇之网织成的词汇场建构起文本所描述的形象。

  ①源自注视者国家用来定义被注视国家的词

  如在中国文学中日本就曾被用“倭寇”(明)、“东人”(清末,对立于批指称欧洲人的“西人”)、“小日本“、”东洋鬼子“(抗战时期)等语来描绘。

  ②取自被注视者国家、未经翻译直接转入注视者国家文本中的词。

  如西方人介绍中国文化时常用的“阴”、“阳”、“道”等词。

  ③在不同文本中反复出现的、具有深刻文化隐喻性质的、约定俗成的词汇,即与“套话”相关联的分析。④关键词:只能生发出单义的词⑤幻觉词:不仅用于交流,且用于梦幻和象征性信息交流的词,如欧洲人写阿拉伯人时所用的“荒漠”、“闺房”等。B.等级关系只要涉及“我”与“他者”的关系,就立刻会引出一组组对立的等级关系,如,“我——叙述者、注视者——本土文化”与“他者——异域、人物——被叙述文化”;这种关系包括:时空范畴:异国时空是怎样被结构的,与“我”存在的时空呈现出何种差异和对立;人物体系:研究那些表现了相异性的成分:身体、相貌、言谈、手势、服饰等;注意所表达的相异性的对立关系(这一关系包含了等级):如文明与野蛮、成熟与幼稚、先进与落后、高雅与低俗等。C.故事情节研究重点在文本是如何通过程序化与模式化的一系列叙述序列和方式来建构异国形象的;如《烈火金刚》、《吕梁英雄传》等作品通过从“和平——入侵、残暴——抵抗——胜利、和平”这样的情节安排,将日本人的形象定位在凶残与野蛮的侵略

  者层面上,从而揭露侵略者的凶残并昭示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真理。三、当代形象学主要特征(或者说发展更新的表现)1.注重“相异性”,注重“我”与“他者”的互动性。

  不再把异国形象看成是单纯对现实的复制式描写,而把它放在了“自我与他者、本土与异域”的互动关系中来研究。2.注重对主体的研究。

  意味着形象学研究方向的根本转变:从原来注重研究被注视者一方,转而研究注视者一方,接受美学的利用。3.注重总体分析

  形象研究不仅重视文学作品,而且重视作品的生产、传播、接受的条件。同时也注重一切用来写作、生活、思维的文化材料。

  第五章思潮流派比较研究

  一、文学流派1.概念

  文学流派是由有着共同审美追求与相似艺术风格的作家组成的一种群体性结构。

  文学流派是具有共同审美追述与思想倾向的群体作家在社会性的生产活动中自觉得不自觉性地缔造的“精神结构”,它是由不同数量的作家组成的、有代

  表人物或严格或松散的群体性结构。文学流派的形成与消解根源于社会文化思潮的嬗变。

  2.出现方式从文学史角度来看,文学流派的出现有两个种方式,非自觉性与自觉。①中国文学史上的流派基本上属于非自觉。建安文学,曹操父子作诗于

  前,吸引后人跟随,曹丕再作主食与奖励。花间集,西蜀词人蹈袭晚唐诗人温庭筠写“艳词”,后蜀赵承祚将词编成一集而名之。

  ②自觉有组织有纲领的文学流派,有名称、有主张,出刊物或文集,发表宣言。如意象派,是20世纪初英美诗歌流派,发端于英诗人休姆,形成于美国诗人庞德和女诗人洛威尔。1907年,休姆成立“诗人俱乐部”不久正式合名为“意象派”。1913年,庞德发表宣言,提出意象主义原则。并出版诗集。二、文学思潮1.概念

  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出现在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受一定的社会思潮、哲学思潮所推动,在文学上形成的某种思想倾向和潮流。

  作为文学思潮,欧洲近现代文学上才开始出现,而中国文学史上的思潮则显得松散,有的事前并无明确的理论,也无传播媒体,都是后人根据其艺术风格及倾向于替其命名。到了现代由于中西文化交流才出现了严格意义上的思潮流派。2.文学思潮与文学史

  文学思潮是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西方世界文学史上曾存在过诸多文学思潮,如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但文学的发展并不应归结为文学思潮的演变过程,文学过程也不仅由文学思潮构成。不存在思潮,文学发展也十分繁荣。如果用欧洲的文学思潮标准来衡量中国,至今仍是个难题。三、文学流派与文学思潮的关系

  文学流派大都受到相同或相似的文学思潮的激荡。文学思潮能够促使文学流派的产生,文学流派能推动文学思潮的发展。

  文学思潮有时可以与文学流派等量齐观,但更多时候文学思潮大于文学流派,一种文学思潮既可以成为一个文学流派,也可以成为更多的文学流派。

  从特定的意义上说,文学思潮并不是文学流派的别名,它只是产生文学流派的灵魂和内在依据。

  文学流派以文化思潮作为其思想源。三、西方思潮流派的比较研究1.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文学思潮(14—17世纪初)

  文艺复兴是对古希腊罗马的复兴,同时又是对中世纪***文化的反拨,因此它在本质上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也是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化运动。

  发源于意大利,代表人物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法国的蒙田、英国的莎士比亚。2.巴洛克文学(17世纪前期)

  表现病态的人生哲学以及悲观主义情绪,表现人们在上帝面前的无能为力,以及顶礼膜拜。结构上追求非对称和无规则,语言上喜用对偶、省略、对比、夸张和神秘的隐喻。

  代表人物:意大利马里诺。3.古典主义文学(17后期—18世纪)

  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自觉学习古代经典作家的创作方法,从古典文学中发现题材和主题;崇尚理性;追求艺术形式的完美、结构的严谨、语言的准确;还要求遵守三一律。

  代表人物:莫里哀4.浪漫主义文学(19世纪前30年)

  强调人的主观世界,抒发个人的强烈情感;在题材和主题上,着力歌颂大自然,诅咒都市文明,注重向民间文学学习;表现形式和艺术手法上,强调想象力、追求强烈的美丑对照和神秘的意蕴,多用夸张比喻象征的修辞手段和华丽的辞藻,提倡诗的格律要舒展自由,富于音乐性。

  代表人物英国“湖畔派”华兹华斯、拜伦、雪莱、济慈、法国的雨果。⑤现实主义、自然主义、象征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四、西方文艺思潮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关系

  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流派与外国思潮之关系,三点最有代表性:西方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西方现代主义思潮。

  1.西方现实主义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关系:①五四时期,受进化论的文学发展观影响(天演论、达尔文社会进化论)、

  救亡图存面对现实的需要、中国传统审美心理的制约,现实主义文学成为主流。

  ②另一方面,五四文学的现实主义又与西方的现实主义不同,他显现出宽泛化的趋势,提出”为人生“,写实,真实性,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没有明确的界限,不区分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这种宽泛化反映了五四文学主体心态的开放性,但也牺牲了其他美学观念、思潮的独立性。2.西方浪漫主义思潮与五四浪漫主义文学的关系:

  五四运动忽视浪漫主义,五四文学在理论上并不提倡浪漫主义,而更乐意提倡新浪漫主义。

  在五四文学中,并不存在一种典型的浪漫主义,创造社的浪漫主义也并不等同于西方的浪漫主义。创造社是从情感表现角度来接受西方浪漫主义的,创作社文学与浪漫主义最为相近的地方,也是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它的情感性——抒情性。

  五四文学中的浪漫主义主要就是情绪书写与表现。3.西方现代主义思潮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关系.

  西方现代主义传入中国,最初并没有形成一股思潮,只在个别作家身上有着零星的体现,鲁迅的《野草》中的许多篇章,以象征主义色彩及其所表现的潜意识梦境,成为优秀的现代主义作品,它们的深刻性使它们远远超越了西方20

  世纪20年代现代主义高峰作品的水平。

  第七章比较诗学

  一、定义诗学是一个包含诸多内容的约定俗成的传统概念,它既包括了诗论、也包括

  了一般的文艺理论乃至美学理论。比较诗学是指各国文艺理论的比较研究。比较诗学是一个以文学理论比较为

  核心内容的研究领域,它既包括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诗学的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也包括了跨学科跨文化诗学的比较研究。二、比较诗学的基本理论及方法论1.学理依据:可比性及“共同诗学”的寻求

  比较诗学的可比性是指比较诗学研究得以展开的逻辑基础与学理依据,其具体内涵就是存在于比较诗学研究对象之间的同异关系。研究的对象之间,必须既“同”又“异”才具备可比性。因为,如果完全相同,便没有比较的必要;如果完全不同,便无法进行比较

  虽然中西诗学在基本概念和表述方法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但他们都是对与文学艺术审美本质的共同探求,换句话说,东西方文论虽然从不同的路径走过来,但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其目的都是为了把握文学艺术的审美本质。这就是世界各民族文论可比性的根源,因为任何文学研究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把握住人类文学艺术的审美本质规律。

  2.价值依据:必要性,东西方诗学的差异及其文化根源的探寻具体而论,比较诗学的价值与意义可呈现与“求同”与“别异”两方面。

  中西诗学在“别异”方面成果更为丰富。“别异”的诗学比较体现在诗学理论的各个环节之中。实际上,凡是在可以

  求同之处,也必然能够辨异。一是关于不同诗学之哲学依据的比较:一般认为,中国诗学的哲学依据是老庄的“道“,其内涵偏重于”虚“”无“,这致使玄灵虚空之境是中国诗学所尊崇的最高境界;而西方诗学的哲学依据是“存在”,偏重于“有”,故西方诗学的最高境界往往表现在对于文学之结构要素的明晰阐述。二是关于不同诗学范畴的比较,如意境与典型论、物感说与模仿说。3.阐发研究与对话研究(1)阐发法

  从其总体倾向来看,西方中心论痕迹非常明显,移中就西的倾向较为强烈。要趋利避害,提出并实行“双向阐发”。阐发研究扫清了中西文论互释与对比的一些障碍,为中西式学开辟了一条前进的通道。

  阐发研究是近代以来中国比较学者的创造,作为一种研究类型首先是在1976年台湾学者古添洪、陈慧桦在《比较文学的垦拓在台湾》一书的序言中提出的,他们将“援用西方文学理论与方法并加以考验、调整以用之于中国文学之研究”称为“阐发研究”。因此,阐发研究就用一种民族文学的理论和批评方法去解释另一种民族文学的理论和作品,它可以是理论对作品的阐发,也可以

  是理论与理论之间的相互阐发,甚至是其他学科与文学之间的相互阐发。是一种双向的、相互的阐发,通过具体的、细微的研究来说明基本道理。(2)对话研究

  在对话中互释互补,达到跨文化的创造与建构。对话首先要解决的是文化语境问题。对话要接上传统文化的血统,再结合当代文学实践,融汇外国文论。

  对话必须有互相能够沟通的话语,同时,不同话语的特色又只有在相互间的对话过程中才能凸现出来。因此中西诗学对话必须做到平等性或对等性。在具体做法上,可以从文学及文论的基本问题入手,以讨论基本问题作为对话的中介,就可以用不同的话语展开对话了。三、比较诗学的前景四个倾向:①走向规范化;②思考如何超越已有的研究模式;③从中西两级比较逐渐走向多级比较与全方位、总体性比较;④中西诗学的对话日益引起学界关注

  

  

篇十八:文学是社会科学

 文学与社会科学文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十分密切,对文学作理性的、思辨的、科学的分

  析研究的文艺学本身就属于社会科学的范围。在文学发展的漫长历史中,宗教、哲学对文学的影响乃至控制处处可见。20世纪以来,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以索绪尔为代表的现代语言学也对文学和文学批评有着深刻影响。对这些影响和渗透的研究不仅有助于解释文学史的发展,深入理解文学的内涵和意蕴,而且可以更清楚地认识文学的开放性品格。

  文学与宗教

  从文学发生学的角度看,人类历史上文学艺术与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原始神话与巫术仪式常常混融在一起。不仅创世神话、天启神话、英雄始祖神话等神话形态中充盈着宗教色彩①,而且很多其他样式的原始神话,也往往与巫术仪式等交融在一起。虽然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文学与宗教成为人类精神生活的两种方式,但它们仍有很多的共同点,如两者关注的对象都是人和人的生活,特别是人的心灵和精神,都表现出对人的关怀和对终极的追问,并且宗教与文学都通过想象和幻想,营造着人类精神家园的梦,都具有强烈的情感和感受等。此外,宗教经典中有不少篇章具有文学价值。《圣经》不仅是***的教义典籍,也是一部优美的古希伯来文学选集,其中《约伯记》、《雅歌》和《启示录》还创造了一些文学体裁,古希伯来民间流传的神话故事、历史传说、战歌、爱情诗等都在《圣经•旧约全书》中得以保存和流传。

  一、文学史与宗教

  在中外文学发展史上,宗教对文学发生了深刻而持久的影响,两者之间具有密

  切复杂的关系。在西方,《圣经》同古希腊文学一起,构成了西方文学的两大源

  头。从某种意义上说,西方文学是在宗教的怀抱里长大的,***与西方古典文学

  的关系之密切怎样估计也不过分。美国比较文学学者斯托尔克奈特曾说:“对过去

  十六七个世纪里西方文明的任何时期的精神和文化生活的评论必然涉及那一时期的

  领导者如何理解和解释《圣经》。”①纵观西方文学史,《圣经》不仅为一代代作

  家和诗人提供了大量的题材和人物原型,而且基督精神往往内在于文学作品之中。

  就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而言,人们只有认识和把握了小说中的宗教意识,

  才能更深切地体会到其所表现的人性与神性的冲突和统一,

  从而

  获得某种普遍性和超越性。可以说,《圣经》是理解西方文学乃至西方文化的“密

  码”,离开***知识和背景,很难真正读懂西方文学。

  佛教与我国古代文学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生发的关系是有目共睹的。佛

  教自东汉传人中国之后,不仅给中国古代文学输入了新内容,带来了新的形式,而

  且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中国文人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其中比较重大的有两点。一

  是格律,发端于沈约、谢眺等人倡导的永明体,就是从梵文经典那里学来的,它受

  到转读佛经的启发。据陈寅恪先生考证,

  “中国文士依据及模拟当日转

  读佛经之声,分别定为平上去之三声,合人声共计之,适成四声。于是创为四声之说,并撰作声谱,借转读佛经之声调,应用于中国之美化文,一。永明体创四声八病说,经过后来诗人的不断改进,到初唐以后就形成了严格的作诗格律,为唐代诗歌的繁荣奠定了形式基础。二是变文的讲唱体和铺叙手法,可以说唐宋以来的各种俗文学形式,如话本、鼓子词、诸宫调、弹词等都与它有渊源关系。因此,佛教东来后中国文学的变化史是一个大有研究的课题。

  近代以来,中国新文学的先驱则看到了***文化的价值和独特作用。陈独秀于1920年2月1日在《新青年》第7卷第3号上发表《***与中国人》一文,对***的平等博爱、牺牲奋进、至上人格、反思忏悔等精神品格作了热烈的颂扬。他呼吁“把耶稣崇高的、伟大的人格和热烈的、深厚的情感,培养在我们的血里,将我们从冷酷、黑暗、污浊坑中救起”。由于受到基督牺牲自我救赎众人的伟大精神的影响,在不少中国现代作家的创作中都出现了一些具有牺牲精神的救世者形象。如鲁迅《药》中的夏瑜,就与《马太福音》中的耶稣之死相似,他们同是被出卖,同样得不到人们的理解,最后夏瑜坟上的花环也是一种显灵的体现。曹禺戏剧中的原罪意识,郁达夫小说中的忏悔和冰心的爱的主题等,都蕴涵着对***文化的体认。***精神经过中国现代作家的吸纳和消化,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文化新质。

  二、文学创作与宗教

  宗教对文学的影响首先表现在作家身上。有些作家或诗人本身就是宗教

  的虔诚信徒,他们的宗教信仰对他们的创作思想有深刻影响,托尔斯泰就是一个突

  出的代表。在他的创作中,***的博爱精神与人道主义精神的结合形成我们常说

  的“托尔斯泰主义”。但是作为批判现实主义盼大师,***教义也使托氏的创作

  产生极大的矛盾。一方面,托尔斯泰是天才的艺术家,创作了无与伦比的俄国生活

  画卷,并在作品中激烈抨击了教会的虚伪和罪恶;另一方面,他又是发狂的笃信基

  督的教徒,极力宣扬“勿用暴力抗恶”,主张“道德自我完善”,由此使其创作体

  现出文学与宗教的矛盾统一。

  对中国文人影响较大的是中国化的佛教一一禅宗。禅是梵文的音译略写,

  意为“静虚”,即通过静收止观达到精神专注、物我两忘的澄明境界。中国的山水

  诗融人了佛教的清静,谢灵运、王维、孟浩然、柳宗元等人的诗中都具有禅心。王

  维就是一位比较典型的融艺术与禅趣于一体的诗人,

  他在诗中多次提及

  “夜禅心更寂”、“闲坐但焚香”、“安禅制毒龙”等,对禅宗的深刻领悟使他晚

  年的山水诗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等充满了“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式的

  禅趣。苏轼的诗中也有禅悟,他在《送参寥师》中写到,“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

  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用艺术感受的方式传达出禅宗“色即是空,空即

  是色”的物我归寂的境界。“诗为禅客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元好问的这两

  句诗道出了诗与禅的密切关系。

  其次,宗教为文学创作提供了素材和意象。欧洲文学史上有不少名篇取材

  于宗教,如弥尔顿的三部长诗——《失乐园》、《复乐园》和《力士参孙》就取材

  于《旧约全书》。《失乐园》援引《旧约全书》中亚当、夏娃因受撤旦引诱,偷吃

  知识树上的禁果,被上帝逐出乐园的故事,塑造了一个骄傲、野心勃勃,同时又深

  

篇十九:文学是社会科学

 文学的社会作用

  “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孔子:论语•阳货》)这是谈诗也谈文学的功能、作用。

  可将文学的价值作用划分为三大类:认识作用、教化作用审美娱乐作用一、文学的认识作用指文学作品可以帮助读者形象地了解人类社会生活的有关内容、人性的历史形态、人的情感、心理、命运等,获取生活中的各种知识,并直观和悟解到人类社会生活的真实本质.文学能多角度多层次的满足人的认识需要:1、文学有助于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社会、历史、人生、自然界;2、文学有助于对创作主体的认识;3、文学有助于获得自我认识。二、文学的审美教化作用文学的审美教化作用是指文学通过所描绘的社会生活图画及作家渗透于其中的感受、理解和评价显示出来的是非爱憎倾向对人的政治思想、道德情操、精神性格等所产生的影响。教化不是教育而是情感的“感化”。文学有多方面的感化功能:1、净化灵魂,影响思想;2、激励情感,鼓动宣传;3、讽喻颂彰,抑恶扬善。三、文学的审美娱乐作用文学的审美娱乐作用指文学作品通过生动的形象、优美的意境、健康

  的趣味给人以精神愉悦、情感满足并在自由状态下获得身心健康的积极休息的特殊作用。对于文学的娱乐作用要避免两种片面的误区:1、完全无视人的娱乐需求,排斥娱乐作用;这种观点忽视了人的需要,抹杀了娱乐的独立价值2、将娱乐当成单纯的感官刺激,随心所欲的感官享乐。

  这种观点容易形对人尤其是青年人形成精神上的毒害,构成负面价值。四、文学的认识作用、教化作用、审美娱乐作用的关系三者是统一的,难以分割。贺拉斯(《诗学•诗艺》)“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才能符合众望。”这种紧密的联系体现了真、善、美的密切关系。五、如何认识文学的社会作用(一)文学的作用是精神性的(二)文学的作用是整体性的(三)文学的作用是持续性的(四)文学的作用是有限的

  

  

推荐访问:文学是社会科学 社会科学 文学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