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千叶帆文章网!

专业学位硕士点建设条件9篇

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2-11-23 11:12:03

专业学位硕士点建设条件9篇专业学位硕士点建设条件  附件1:  增列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  一、专业人才需求与招生1.所申报专业学位授权点培养的人才应具有长期稳定的市场需求,毕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专业学位硕士点建设条件9篇,供大家参考。

专业学位硕士点建设条件9篇

篇一:专业学位硕士点建设条件

  附件1:

  增列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

  一、专业人才需求与招生1.所申报专业学位授权点培养的人才应具有长期稳定的市场需求,毕业生有良好的就业前景或相关职业发展状况良好;2.申报专业学位授权点拥有充足、稳定的生源,申报单位有吸引优秀生源、保障招生规模的相关政策。

  二、培养目标定位1.申报单位有体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律的办学理念,制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符合职业导向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体现行业针对性,注重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2.申报专业学位授权点有未来五年建设发展规划,在机构、制度和经费等方面有切实可行的措施。三、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1.申报单位与相关行(企)业共同制定培养方案,突出专业学位的特定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要求;2.申报单位与相关行(企)业共同构建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注重产学结合,突出办学特色;

  3.申报单位有与相关行(企)业长期合作的有效机制和措施,积极引导行(企)业参与培养全过程。

  四、质量保障条件(一)师资条件

  1.有申报单位与行(企)业共同建设的专业化教学团队和导师团队;

  2.申报专业学位授权点有一定数量具备实践能力和理论基础的专职教师;

  3.兼职教师达到一定比例,能够实行双导师制。(二)教学条件

  1.有符合特定职业岗位需求的课程体系;2.有符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特点的教学模式;3.有足够的专业文献资料、现代化教学设施和实践教学条件。

  (三)实践基地1.有数量充足、职责明确、长期稳定的实践基地和健全的管理制度;2.实践基地有一定数量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专家;3.实践基地有全面开展专业实践教学、培养专业实践能力所需的场地和设施,并能够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完成学位论文提供条件。

  

  

篇二:专业学位硕士点建设条件

  专业学位类别名称(代码):土木水利(0859)土木水利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申请基本条件

  一、专业内涵与专业特色1.专业内涵。土木水利工程是设计和建造各类工程设施及相关装备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它既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造在地下、地上、水中等的各类工程设施;也指其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规划、勘测、设计、施工、管理、监测、保养、维修维护等专业技术。土木水利工程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学科群,并伴随着社会文明进步和科学技术发展而不断被注入新的内涵,具有理论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双重属性;其涉及的领域包括土木工程领域(建筑工程、基础设施),水利工程领域(水文水资源、水利水电、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农田水利),市政工程领域,地质工程领域,测绘与遥感工程领域,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设施农业领域,人工环境工程领域(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等。2.专业特色。土木水利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面向建筑建材业、交通运输业、水利水电业、环保绿化业、安全防护业、农林牧渔业(设施)等相关行业并与特定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主要培养在工程规划与勘测、工程设计与施工、产品研发与应用、系统调试与运维、技术攻关与改造、工程调研与管理等方面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人才。申请时一般不宜少于两个工程领域,每个工程领域的支撑学科不得重复、且具有良好的办学历史和社会声誉,富有特色和优势;工程领域方向设置合理,符合行业发展要求、符合国家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二、师资队伍3.人员规模。专任教师不少于20人,且每个工程领域不少于10人;每个工程领域应与本领域相关行(企)业高级工程技术或管理人员共同建设专业化教学团队和导师团队,参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学与指导的行(企)业教师人数不少于本领域专任教师数的1/2。4.人员结构。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合理。专任教师中,45岁以下的比例不少于1/3,具有研究生学位的比例不少于3/4,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不少于1/2,

  获得外单位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比例不少于1/5;职称结构合理,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的骨干教师比例不低于40%;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具有职业资格证书或具备相应行业工作经验或承担过工程技术类课题)的比例不少于1/2。

  5.骨干教师。骨干教师应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和人才培养经验,有不少于1/5的教师参与过本单位或其他单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指导工作。

  三、人才培养6.课程与教学。制订本类别及相应工程领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并符合《土木水利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学位基本要求》和《关于制订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指导性意见》的相关规定。7.培养质量。相关院系有不少于4届本科生毕业生或1届硕士研究生毕业生,毕业本科生不少于60人或毕业硕士研究生不少于10人。有完备和规范的研究生培养质量保证体系,在相关领域的教育教学成果中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或表彰。支撑土木水利类各丄程领域的相关学科的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用人单位评价高。

  四、培养环境与条件8.科研水平。具有较好的科研基础,各匸程领域近5年师均年科研经费不少于10万元,年科研经费不少于200万元(其中工程技术类课题经费不少于100万元,省部级及以上纵向科研经费所占比例不少于20%);各丄程领域近5年取得的高水平学术成果不少于3项,有一定数量的省部级(或一级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或应用成果(授权的发明专利、获得应用的技术规范或行业标准)。近5年,每位骨干教师均主持过省部级及以上科研课题或者经费不少于20万元的主要行(企)业科研课题,且至少有1项工程技术类课题在研,有一定数量的高水平学术成果或授权发明专利。9.实践教学。与行(企)业联合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支撑土木水利类各工程领域的相关学科开展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确保研究生能够参与工程技术类课题,有效提高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0.支撑条件。建有应用研究的专业实验室或公共研究平台,保证每位研究生都能进入实验室或使用公共研究平台,有足够的专业文献资料、现代化教学设施。每个工程领域至少有2个职责明确、长期稳定的联合培养基地。联合培养基地至少有5名

  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参与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全程指导;有满足专业实践教学、培养专业实践能力所需要的场地和设施,能够为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提供条件。在学风建设、学术道德、工程伦理等方面具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及有效的防范机制;具有有效的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管理与运行机制,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并建立完备的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奖助体系,培养经费充足。

  

  

篇三:专业学位硕士点建设条件

  博士、硕士学位受权学科点基本条件

  博士学位受权一级学科点基本条件

  一、学科覆盖面在一级学科范围内,已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与权覆盖的学科面较宽。学科覆盖面能满足按宽口径培育研究生的需要。二、学术队伍学术队伍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以及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均较合理,有必定数目的拥有博士学位的专业人员,各层次人员装备齐全,且团联合作,学术思想正直、活跃。有本单位必定数目的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分别为该一级学科内各学科专业主要研究领域的学术带头人,能连续不停地进行高水平的教课和研究工作。三、科学研究

  整体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在国内同一学科中处于先进行列,在一些研究方向上达到或凑近国际先进水平。近5年来科研成绩明显,为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做出重要贡献。目前肩负有许多国家、省部的重要项目或其余有重要价值、学术水平高的项目,科研经费充足。

  四、教课与人材培育能够开出高水平的博士、硕士研究生所需要的系列课程及专题讲座。有丰富的培育博士、硕士研究生的成功经验。在该一级学科内已授与数目许多且质量较高的博士、硕士学位,毕业的博士、硕士研究生遇到社会的广泛好评。在学博士、硕士研究生有必定的规模。五、工作条件有比较先进的教课、实验仪器设备,较充足的国内外国图书资料,能满足规模培育博士、硕士研究生的需要。六、管理工作研究生核查管理制度健全,管理人员落实。

  博士、硕士学位受权学科点基本条件

  博士学位受权学科专业点基本条件

  一、学术队伍有一支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以及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均较合理,且团结协作,学术思想正直、活跃的学术队伍,能连续不停地进行高水平的教课和研究工作,其整体学术水平在国内同类学科中处于前列;学术队伍中有若干名60岁以下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并有必定数量的拥有博士学位的专业人员;学科、专业点的几个主要研究方向均有学术成就较深、在国内同行中有必定影响、治学慎重、为人正派的学术带头人和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学术带头人中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最少有1位具备了指导博士研究生的水平易能力。二、科学研究有较宽的学科研究领域和较好的科研基础,有3个以上相对稳固的主要研究方向,其特点突出,优势显然。科研工作做到理论联系实质,面向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以及学科发展的需要。学术水平较高,贡献较大,在国内同一学科中居于先进行列,并在国际同行中有必定影响;近5年来科研成绩明显,有许多的高水平的学术专著、论文,或获得许多的重要的科技成就,获取国家级、省部级奖励。工程技术和实践性强的学科、专业,其科研工作对付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直接贡献。目前肩负有许多国家、省部的重要项目或其余有重要价值、学术水平较高的项目,有比较充足的科研经费。三、教课与人材培育一般应已获取硕士学位授与权,有比较丰富的培育研究生的成功经验,培育质量比较好。能够开设高水平的研究生课程(包含必修课和选修课),课程设置合理,能够指导博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和掌握本学科领域国内外的最新成就。四、工作条件有培育研究生的实验室和比较先进的仪器设备,拥有及时获取展开研究工作所需信息的技术和设备,有必需的国内外图书资料,能满足培养博士研究生的需要。五、相关学科条件学科、专业点所在一级学科或与其密切相关的其余学科领域,有较好的学科基础和较强的学术力量,已有硕士学位受权覆盖的学科面较宽。具备按宽口径培育研究生的学科条件。六、管理工作研究生核查管理制度健全,管理人员落实。

  博士、硕士学位受权学科点基本条件

  硕士学位受权一级学科点基本条件

  一、学科覆盖面在本一级学科范围内,应最少已有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不分设二级

  学科的一级学科除外)。二、学术队伍学术队伍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以及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均较合理,

  有必定数目的拥有硕士、博士学位的专业人员,各层次人员装备齐全,且团联合作,学术思想正直。有本单位必定数目的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分别为该一级学科内各学科专业主要研究领域的学术带头人,能连续不断地展开较高水平的教课和研究工作。

  三、科学研究整体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在当地区同学科中处于先进行列,在一些研究方向上达到或凑近国内先进水平。近5年来科技工作活跃,为地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推行应用做出重要贡献。目前肩负有较多省部级科研项目或其余有重要应用和学术价值的项目,科研经费充足。四、教课与人材培育

  能够开出高水平的硕士研究生所需要的系列课程及专题讲座。有丰富的培育硕士研究生的成功经验。在该一级学科内已授与数目许多且质量较高的硕士学位,毕业的硕士研究生遇到社会的广泛好评。在学硕士研究生有必定的规模。

  五、工作条件有比较先进的教课、实验仪器设备,拥有及时获取展开研究工作所需信息的技术和设备,较充足的国内外图书资料,能满足规模培育硕士研究生的需要。六、管理工作研究生核查管理制度健全,管理人员落实。

  博士、硕士学位受权学科点基本条件

  硕士学位受权学科、专业点基本条件

  一、学术队伍有一支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均较合理,各层次人员装备比较齐全,且团结协作,学术思想正直、活跃的学术队伍,此中最少有本单位4名以上具备指导硕士研究生水平易能力的教授、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应有科研工作经验,近5年来在本学科领域获得必定的科研成绩,有较高水平的专著或论文,或有较重要的工程技术成就,获取较高等级的奖励。现正在从事科研工作或重要的工程技术工作。二、科学研究有必定的科研基础,有2个以上相对稳固、特点显然的研究方向。科研工作做到理论联系实质,面向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以及学科发展的需要。近5年来科研成绩突出,有必定数目的较高水平的学术专著、论文,或获得必定数目的技术成就,获取国家级、省部级奖励。工程技术和实践性强的学科、专业,其科研工作对付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直接贡献。目前肩负有必定数目的国家、省部的重要项目或其余有重要学术或应用价值的项目,有比较充足的科研经费。三、教课与人材培育本单位在相应学科领域有比较丰富的培育本科生的成功经验,教课质量较高。能够为硕士研究生开出较高水平的各种必修课和选修课,课程设置合理。解说或指导硕士研究生学习课程的教师,应主要由副教授以上人员(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担当。四、工作条件能供给研究生完成硕士学位论文所必备的实验设备和图书资料,实践性强的学科有相应的培育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条件和基地。五、管理工作研究生核查管理制度健全,管理人员落实。

  

篇四:专业学位硕士点建设条件

  专业学位类别名称(代码):土木水利(0859)土木水利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申请基本条件

  一、专业内涵与专业特色1.专业内涵。土木水利工程是设计和建造各类工程设施及相关装备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它既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造在地下、地上、水中等的各类工程设施;也指其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规划、勘测、设计、施工、管理、监测、保养、维修维护等专业技术。土木水利工程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学科群,并伴随着社会文明进步和科学技术发展而不断被注入新的内涵,具有理论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双重属性;其涉及的领域包括土木工程领域(建筑工程、基础设施),水利工程领域(水文水资源、水利水电、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农田水利),市政工程领域,地质工程领域,测绘与遥感工程领域,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设施农业领域,人工环境工程领域(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等。2.专业特色。土木水利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面向建筑建材业、交通运输业、水利水电业、环保绿化业、安全防护业、农林牧渔业(设施)等相关行业并与特定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主要培养在工程规划与勘测、工程设计与施工、产品研发与应用、系统调试与运维、技术攻关与改造、工程调研与管理等方面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人才。申请时一般不宜少于两个工程领域,每个工程领域的支撑学科不得重复、且具有良好的办学历史和社会声誉,富有特色和优势;工程领域方向设置合理,符合行业发展要求、符合国家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二、师资队伍3.人员规模。专任教师不少于20人,且每个工程领域不少于10人;每个工程领域应与本领域相关行(企)业高级工程技术或管理人员共同建设专业化教学团队和导师团队,参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学与指导的行(企)业教师人数不少于本领域专任教师数的1/2。4.人员结构。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合理。专任教师中,45岁以

  下的比例不少于1/3,具有研究生学位的比例不少于3/4,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不少于1/2,获得外单位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比例不少于1/5;职称结构合理,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的骨干教师比例不低于40%;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具有职业资格证书或具备相应行业工作经验或承担过工程技术类课题)的比例不少于1/2。

  5.骨干教师。骨干教师应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和人才培养经验,有不少于1/5的教师参与过本单位或其他单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指导工作。

  三、人才培养6.课程与教学。制订本类别及相应工程领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并符合《土木水利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学位基本要求》和《关于制订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指导性意见》的相关规定。7.培养质量。相关院系有不少于4届本科生毕业生或1届硕士研究生毕业生,毕业本科生不少于60人或毕业硕士研究生不少于10人。有完备和规范的研究生培养质量保证体系,在相关领域的教育教学成果中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或表彰。支撑土木水利类各工程领域的相关学科的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用人单位评价高。

  四、培养环境与条件8.科研水平。具有较好的科研基础,各工程领域近5年师均年科研经费不少于10万元,年科研经费不少于200万元(其中工程技术类课题经费不少于100万元,省部级及以上纵向科研经费所占比例不少于20%);各工程领域近5年取得的高水平学术成果不少于3项,有一定数量的省部级(或一级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或应用成果(授权的发明专利、获得应用的技术规范或行业标准)。近5年,每位骨干教师均主持过省部级及以上科研课题或者经费不少于20万元的主要行(企)业科研课题,且至少有1项工程技术类课题在研,有一定数量的高水平学术成果或授权发明专利。9.实践教学。与行(企)业联合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支撑土木水利类各工程领域的相关学科开展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确保研究生能够参与工程技术类课题,有效提高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0.支撑条件。建有应用研究的专业实验室或公共研究平台,保证每位研究

  生都能进入实验室或使用公共研究平台,有足够的专业文献资料、现代化教学设施。每个工程领域至少有2个职责明确、长期稳定的联合培养基地。联合培养基地至少有5名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参与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全程指导;有满足专业实践教学、培养专业实践能力所需要的场地和设施,能够为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提供条件。在学风建设、学术道德、工程伦理等方面具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及有效的防范机制;具有有效的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管理与运行机制,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并建立完备的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奖助体系,培养经费充足。

  

  

篇五:专业学位硕士点建设条件

  35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

  目录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1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3税务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5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7保险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9资产评估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11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13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15警务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17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20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22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24应用心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27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29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31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34出版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36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38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41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46兽医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4**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50林业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52临床医学(西医)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54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58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60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62药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64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66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68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70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72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74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76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78-

  附件1-1: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

  一、学科条件具有金融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且为2003年第九批或之前获得的硕士学位授权点;在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下,须具有3个(西部地区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二、师资条件1.有一支学科知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从事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教师不少于30人(西部地区可不少于20人)。2.金融硕士每门核心课程及重要必修课程须配备2名以上具有较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专职教师授课。副高职称以上专职教师占任课教师总数的比例在50%以上;任课教师中博士学位获得者达到40%以上(西部地区达到30%以上)。3.担任金融硕士论文的指导教师,须具有较好的金融业务和管理实践经验,并承担一定的科研或金融研究课题。4.有一定数量的来自金融实务部门具有丰富经验的副高职称以上专家作为兼职指导教师,协作指导金融硕士论文的现场工作。三、教学条件1.在公共必修、专业必修和专业方向课程方面,具有符合金融硕士培养目标的完整课程体系。

  

篇六:专业学位硕士点建设条件

  电子信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征求意见稿

  FinalapprovaldraftonNovember22,2020

  电子信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申请基本条件

  (征求意见稿)一、工程领域与特色电子信息硕士专业学位是与电子、通信、控制、计算机、电气、软件、光电、仪器仪表等专业领域,以及网络空间安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集成电路、大数据与云计算、物联网、生物信息、量子信息等新兴方向紧密关联的专业学位。该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在电子信息技术开发与应用、工程设计与实施、技术攻关与改造、工程规划与管理等方面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人才。电子信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申请单位(简称申请点)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创新发展需要,紧密结合自身优势与特色,明晰培养定位,更好地服务于电子信息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发展需求和社会的多元化人才需求。申请点要有设置合理的专业领域(方向),突出体现本工程类别的行业适应性和区域性需求及社会声誉;充分展示培养特色、人才培养的基础与优势。二、师资队伍电子信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申请单位应具有较高水平和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其中专职人员不少于50人;申请单位应与

  电子信息相关行(企)业高级工程技术或管理人员共同建设专业化教学团队和导师团队,参与本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和指导的行(企)业教师人数不少于专职人员数的1/2。

  申请点的师资队伍年龄结构合理,其中年龄45岁以下人数比例不少于1/3。专职人员中具有博士学位人数比例不少于1/2,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的骨干教师不少于15人;专职人员中获外单位硕士及以上学位的人数比例不少于1/5,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具有职业资格证书或具备相应行业工作经验或承担过工程技术类课题)的人数比例不少于1/3。

  申请点的骨干教师应具有较好的科研基础和人才培养经验,应是本申请单位该工程类别相关领域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或其他培养单位同类别的兼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近5年内完整指导过至少1届硕士研究生毕业。在其他培养单位同类别兼职担任硕士生导师并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的骨干教师人数比例不少于1/5。

  三、人才培养电子信息硕士专业学位申请点在其支撑学科具有至少8年本科生培养经历或3年研究生培养经历,近5年培养的本科生每年不少于150人或培养的研究生每年不少于25人。申请点应制订本类别分专业领域(方向)的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并对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提出明确要求。培养方案应明确专业实践类(含工程类课程)的基本要求,明确规定专业实践

  类课程学分总和不得少于课程总学分的1/5,行(企)业专家上课不少于3学分,以及每位具有2年及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时间不少于6个月,不具有2年企业工作经历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时间不少于一年。

  申请点在近5年至少获得2项省部级三等奖及以上教学成果奖;近3年硕士学位论文抽检评议存在问题的学位论文数占比低于1%。

  申请点应提供近3年本领域毕业本科生或相近学科毕业研究生就业基本情况统计表、用人单位评价表及每年25名以上优秀毕业生的职业发展情况报告,以说明社会对本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及本专业毕业生的职业发展前景。

  四、培养环境与条件1、科研水平电子信息硕士专业学位申请点应具有较好的科研基础,近5年师均年科研经费不少于10万/人年,科研经费总量年均不少于500万元(其中工程技术类课题经费不少于250万元,省部级及以上纵向科研经费所占比例不少于20%);近5年在本领域相关核心期刊人均发表学术论文3篇。获得省部级(或一级行业协会)科技进步三等奖及以上奖励2项;或每年应用成果(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获得应用的技术规范或行业标准)的数量不少于20项。

  近5年,每位骨干教师完成或主持至少1项省部级及以上科研课题,且至少有1项工程技术类课题在研,年均发表学术论文1篇或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项。

  2、实践教学申请点应将电子信息领域应用研究形成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各专业领域(或方向)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中至少有2门案例教学课程、2门实验设计课程和2门行(企)业专家参与的课程;必须确保研究生能够参与工程技术类课题,有效提高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申请点为每名研究生配备1名具有电子信息领域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行(企)业导师,参与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建设与教学、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查、实践教学以及学位论文指导与答辩的过程。3、支撑条件申请点应建有适用于电子信息领域应用研究的专业实验室或公共研究平台,保证每名研究生都能进入实验室或使用公共研究平台,有足够的专业文献资料、现代化教学设施。申请点在电子信息及紧密相关领域有至少5家职责明确、长期稳定的合作培养基地。合作培养基地至少有5名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全程指导;有满足专业实践

  教学、培养专业实践能力所需的场地和设施,能够为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提供条件。

  申请单位应在学风建设、学术道德、工程伦理等方面具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及有效的防范机制;具有有效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管理与运行机制,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并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奖助学金体系,确保生均培养经费不少于3万元/人年。

  以上各条款规定了各单位申请电子信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的必要条件,为创造更好的申报条件,鼓励申报单位将办学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并注意相对集中。

  

  

篇七:专业学位硕士点建设条件

  附件:

  **学院专业硕士学位培育点建设管理办法

  根据《**学院专业硕士培养授权单位建设方案》要求,依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17年颁布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办法》和《学位授权审核申请基本条件(试行)》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学校决定遴选专业硕士学位培育点重点建设,并制定本建设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专业硕士学位培育点建设指导思想以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宗旨,按照“以申促建,整体提升,服务需求,重点突破,多元合作,共同发展”的思路,以各项指标达到专业硕士培养点评审指标国家标准,学校获得专业硕士培养授权单位为工作目标,加快推进学校内涵建设,并以此带动学校办学水平的全面提升。第二条专业硕士学位培育点遴选的原则与范围1.特色鲜明,优势突出。专业硕士学位培育点的建设应符合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能体现学校的发展方向和特色。2.具有一定的人才梯队,能够形成学科团队,具有一定的科研、教学积累和发展潜力,有望培育达到专业硕士授予点要求。3.鼓励多个学院交叉融合,联合申报,共同开展专业硕士学位培育点的建设。

  4.遴选采用二级学院申报与学校确定结合原则。积极鼓励二级学院申报专业硕士学位培育点;同时学校可以根据需要确定建设一些专业硕士学位培育点,指定二级学院承担专业硕士学位培育点建设工作。

  5.专业硕士学位培育点的申请范围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17年颁布的《学位授权审核申请基本条件》规定的目录名称确定。

  第三条专业硕士学位培育点建设目标与任务专业硕士学位培育点建设要着眼于区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立足于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要求,在科技创新、理论创新、教学研究与改革、师资培养及学科管理等方面成为学校学科建设、专业建设的典范。第四条专业硕士学位培育点建设周期与要求1.专业硕士学位培育点建设周期为5年;2.培育点的目标是经过3年建设,总体水平基本达到该类专业硕士授予点要求,其中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培养环境与条件(科研水平除外)达到建设目标要求,科研水平达到年度平均水平;再经过2年建设,充分达到该类专业硕士授予点要求。

  第二章申报与遴选

  第五条专业硕士学位培育点遴选的基本条件1.专业有特色。在省内相关领域中有一定的优势和特色,社会声誉良好,某个(或多个)方向具有明显的发展潜力,经过培育能够达到本学科省内或国内先进水平。经过建设期,有望申请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2.师资队伍结构合理。队伍中有一定学术造诣和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副教授以上职称与拥有博士学位人员达到一定比例,参与专业硕士

  2

  研究生教学与指导的行(企)业教师有一定的比例,骨干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且每位成员具有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

  3.人才培养质量高。本科生培养质量好、职业素养高,在相关专业领域的就业率高,社会和用人单位评价良好,支撑学科或相关学科获得过校级以上教学成果奖。

  4.科研水平高。近3年,专任教师承担过多项国家、省部级或横向课题,有一定数量科研经费进账,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及以上成果奖或得到行业应用。

  5.支撑条件好。具备建设专业硕士学位培育点所需要的实验室、仪器设备、研究基地和图书资料等基础条件。

  第六条专业硕士学位培育点遴选程序1.申报:由院系在全面评估、优化组合的基础上组织申报。考虑不同学科特点、实验室条件及人才资源分布,鼓励跨院系联合申报。2.初审:学科专业建设办公室负责对申请材料进行初审,初审不合格者不得参加遴选。3.评审:评审分初评、校专业硕士培养授权单位建设学术咨询委员会评审。学科专业建设办公室组织校内外专家进行初评。在初评会上,学科带头人汇报专业硕士学位培育点建设计划,并进行答辩,专家组按照专业硕士学位培育点遴选标准进行初评,提出校专业硕士学位培育点推荐名单。校专业硕士培养授权单位建设学术咨询委员会对专业硕士学位培育点推荐名单进行评审。即在前期评审意见的基础上,综合情况进一步考

  3

  查酝酿,最终确定专业硕士学位培育点名单,报校务会批准。4.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申报专业硕士学位培育点的学科

  梯队成员、所在院系领导不得作为评审专家参与学科评审;参加评审的专家和工作人员须坚持公平公正原则,且具有保密责任。评审过程接受学校纪检监察部门监督。

  5.学科专业建设办公室对评审结果进行公示,并公布公示结果。第七条专业硕士学位培育点实行滚动式淘汰和增列。2020年在中期检查、评估的基础上,学校根据当时情况,对社会急需、条件较好的特色学科专业,按申报程序进行二次评审增列,对未能实现发展目标的淘汰,评审程序同上。

  第三章组织管理

  第八条专业硕士学位培育点的建设实行学校、学院两级管理、以学院为主的管理模式,同时实行专业硕士学位培育点带头人负责制。学校专业硕士学位培育点建设的管理机构为学科专业建设办公室,二级学院为专业硕士学位培育点建设主体,学院行政一把手和专业硕士学位培育点带头人为责任人。每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由一位校领导担任联系人,负责指导、协调建设期间重大事宜。

  第九条学校职责1.制定专业硕士学位培育点建设规划与管理文件。2.审查专业硕士学位培育点建设规划、年度建设计划,制定专业硕士学位培育点经费安排计划,检查专业硕士学位培育点建设经费开支情况。

  4

  3.开展年度工作检查,督促、检查专业硕士学位培育点建设情况。4.制订专业硕士学位培育点建设评估方案,组织开展专业硕士学位培育点评估验收工作。5.校领导联系人代表领导小组驻点督查指导,对培育点工作推进、解决问题、取得成效具有直接领导责任。第十条院系职责1.对专业硕士学位培育点带头人进行提名并组建团队。2.审核专业硕士学位培育点建设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3.按照专业硕士学位培育点建设方案,协助专业硕士学位培育点带头人做好专业硕士学位培育点建设的组织协调及管理工作。4.审核专业硕士学位培育点建设经费开支。5.培育点工作成效是对该院系奖惩的重要依据。第十一条专业硕士学位培育点带头人职责1.根据专业硕士学位培育点建设总体目标,负责制订专业硕士学位培育点建设规划和年度计划,经院系初审后,报学科专业建设办公室审批并组织实施。2.根据建设期间经费安排,制定年度经费预算计划,负责经费开支,年底提交年度经费决算报告。3.组织科研与教学活动。组织学术交流,扩大学科影响。4.组建学术梯队,培养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5.制定仪器设备、图书资料采购计划,改善专业硕士学位培育点支撑条件。

  

篇八:专业学位硕士点建设条件

  增列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2013)

  一、专业人才需求与招生1.所申报专业学位授权点培养的人才应具有长期稳定的市场需求,毕业生有良好的就业前景或相关职业发展状况良好;2.申报专业学位授权点拥有充足、稳定的生源,申报单位有吸引优秀生源、保障招生规模的相关政策。二、培养目标定位1.申报单位有体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律的办学理念,制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符合职业导向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体现行业针对性,注重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2.申报专业学位授权点有未来五年建设发展规划,在机构、制度和经费等方面有切实可行的措施。三、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1.申报单位与相关行(企)业共同制定培养方案,突出专业学位的特定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要求;2.申报单位与相关行(企)业共同构建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注重产学结合,突出办学特色;3.申报单位有与相关行(企)业长期合作的有效机制和

  措施,积极引导行(企)业参与培养全过程。四、质量保障条件(一)师资条件1.有申报单位与行(企)业共同建设的专业化教学团队

  和导师团队;2.申报专业学位授权点有一定数量具备实践能力和理

  论基础的专职教师;3.兼职教师达到一定比例,能够实行双导师制。(二)教学条件1.有符合特定职业岗位需求的课程体系;2.有符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特点的教学模式;3.有足够的专业文献资料、现代化教学设施和实践教学

  条件。(三)实践基地1.有数量充足、职责明确、长期稳定的实践基地和健全

  的管理制度;2.实践基地有一定数量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

  和专家;3.实践基地有全面开展专业实践教学、培养专业实践能

  力所需的场地和设施,并能够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完成学位论文提供条件。

  

  

篇九:专业学位硕士点建设条件

  附件1-1: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

  一、学科条件具有金融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且为2003年第九批或之前获得的硕士学位授权点;在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下,须具有3个(西部地区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二、师资条件1.有一支学科知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从事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教师不少于30人(西部地区可不少于20人)。2.金融硕士每门核心课程及重要必修课程须配备2名以上具有较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专职教师授课。副高职称以上专职教师占任课教师总数的比例在50%以上;任课教师中博士学位获得者达到40%以上(西部地区达到30%以上)。3.担任金融硕士论文的指导教师,须具有较好的金融业务和管理实践经验,并承担一定的科研或金融研究课题。4.有一定数量的来自金融实务部门具有丰富经验的副高职称以上专家作为兼职指导教师,协作指导金融硕士论文的现场工作。三、教学条件1.在公共必修、专业必修和专业方向课程方面,具有符合金融硕士培养目标的完整课程体系。2.有一定数量和较高标准的金融硕士教育专用教室。

  3.能为金融硕士提供使用校园网、计算机的条件。4.50%以上的金融硕士核心课程有多媒体教学课件,并使用多媒体教学设施进行教学。5.有足够数量的金融及相关领域专业图书资料。四、实践条件1.与金融实务部门在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等方面有较稳定的合作关系,能为培养金融硕士提供较好的社会实践与教学场所。2.实践基地须有丰富实践经验、较高学术水平或技术专长的专家,能够讲授专业课程,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3.要提供和保障所有金融硕士开展实践的条件,确保实践教学质量。五、培养模式1.能够与金融实务部门共同研究、制定并实施培养方案,包括课程设置、教学组织、实习实践等。2.教学方式采用课程讲授、案例研讨和专业实习等多种形式。3.要切实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提高为核心。

  -2-

  附件1-2:

  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

  一、学科条件具有统计学或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且为2003年第九批或之前获得的硕士学位授权点;同时,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有3个(西部地区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二、师资条件1.有一支学科知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从事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教师不少于25人(西部地区可不少于20人)。2.应用统计硕士每门核心课程及重要必修课程须配备2名以上具有较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专职教师授课。副高职称以上专职教师占任课教师总数的比例在50%以上;任课教师中博士学位获得者达到40%以上(西部地区达到30%以上)。3.担任应用统计硕士学位论文的指导教师,必须具有较好的统计实践经验,并承担一定的科研或统计研究课题。4.有一定数量的来自统计实际部门具有丰富经验的副高职称以上专家作为兼职指导教师,协作指导应用统计硕士学位论文的现场工作。三、教学条件1.在公共必修、专业必修和专业方向课程方面,具有符合应用统计硕士培养目标的完整课程体系。

  -3-

  2.有一定数量和较高标准的应用统计硕士教育专用教室及计算机房、统计分析软件、辅助电话调查操作系统等。

  3.能为应用统计硕士提供使用校园网、计算机的条件。4.50%以上的应用统计硕士核心课程有多媒体教学课件,并使用多媒体教学设施进行教学。5.有足够数量的统计及相关领域专业图书资料,以及实际统计应用案例。四、实践条件1.与实际统计部门或调查与数据分析机构在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等方面有较稳定的合作关系,能为培养应用统计硕士提供较好的社会实践与教学场所。2.实践基地须有丰富实践经验、较高学术水平或技术专长的专家,能够讲授专业课程,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3.要提供和保障所有应用统计硕士开展实践的条件,确保实践教学质量。五、培养模式1.应用统计硕士具有把统计技术方法与其他学科交叉并有效应用解决实际问题的特点,应突出经济社会发展应用前沿专业知识学习,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2.应与统计部门共同研究、制定课程设置、培养方案、教学组织、实习实践等教学实践环节。3.要切实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综合素质能力在一般统计技术方法上要有更高的应用要求。

  -4-

  附件1-3:

  税务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

  一、学科条件具有财政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且为2003年第九批或之前获得的硕士学位授权点;在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下,须具有3个(西部地区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二、师资条件1.有一支学科知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从事税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教师不少于30人(西部地区可不少于20人)。2.税务硕士每门核心课程及重要必修课程须配备2名以上具有较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专职教师授课。副高职称以上专职教师占任课教师总数的比例在50%以上;任课教师中博士学位获得者达到40%以上(西部地区达到30%以上)。3.担任税务硕士学位论文的指导教师,必须具有较好的税务实践经验,并承担一定的科研工作或财税研究课题。4.有一定数量的来自税务实际部门具有丰富经验的副高职称以上专家作为兼职指导教师,协作指导税务硕士学位论文的现场工作。三、教学条件1.在公共必修、专业必修和专业方向课程方面,具有符合税务硕士培养目标的完整课程体系。2.有一定数量和较高标准的税务硕士教育专用教室。

  -5-

  3.能为税务硕士提供使用校园网、计算机的条件。4.50%以上的税务硕士核心课程有多媒体教学课件,并使用多媒体教学设施进行教学。5.有足够数量的税务及相关领域专业图书资料。四、实践条件1.与税务实际部门在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等方面有较稳定的合作关系,能为培养税务硕士提供较好的社会实践与教学场所。2.实践基地须有丰富实践经验、较高学术水平或技术专长的专家,能够讲授专业课程,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3.要提供和保障所有税务硕士开展实践的条件,确保实践教学质量。五、培养模式1.课程设置以涉税职业能力进行设计,注重运用财经税收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强调案例教学,采用模块式课程体系,注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2.能够与税务部门或企业共同研究、制定和实施培养方案,包括课程设置、教学组织、实习实践等。3.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培养,共同指导、培养研究生。

  -6-

  附件1-4:

  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

  一、学科条件具有国际贸易学或世界经济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且为2003年第九批或之前获得的硕士学位授权点;在应用经济学或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下,须具有3个(西部地区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二、师资条件1.有一支学科知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从事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教师不少于30人(西部地区可不少于20人)。2.国际商务硕士每门核心课程及重要必修课程须配备2名以上具有较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专职教师授课。副高职称以上专职教师占任课教师总数的比例在50%以上;任课教师中博士学位获得者达到40%以上(西部地区达到30%以上)。3.担任国际商务硕士学位论文的指导教师,必须具有较好的国际商务实践经验,并承担一定的科研或国际商务研究课题。4.有一定数量的来自国际商务实际部门具有丰富经验的副高职称以上专家作为兼职指导教师,协作指导国际商务硕士学位论文的现场工作。三、教学条件1.在公共必修、专业必修和专业方向课程方面,具有符

  -7-

  合国际商务硕士培养目标的完整课程体系。2.有一定数量和较高标准的国际商务硕士教育专用教

  室。3.能为国际商务硕士提供使用校园网、计算机的条件。4.50%以上的国际商务硕士核心课程有多媒体教学课件,

  并使用多媒体教学设施进行教学。5.有足够数量的国际商务及相关领域专业图书资料。四、实践条件1.与涉外企事业单位、国际商务经营与管理部门在教学、

  科研及人才培养等方面有较稳定的合作关系,能为培养国际商务硕士提供较好的社会实践与教学场所。

  2.实践基地须有丰富实践经验、较高学术水平或技术专长的专家,能够讲授专业课程,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

  3.要提供和保障所有国际商务硕士开展实践的条件,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五、培养模式1.能够与国际商务企业共同研究、制定和实施培养方案,包括课程设置、教学组织、实习实践等。2.培养过程能够反映国际商务实践领域对专门人才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的要求,注重分析能力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3.充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

  -8-

  附件1-5:

  保险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

  一、学科条件具有金融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且为2003年第九批或之前获得的硕士学位授权点;在理论经济学或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下,须具有3个(西部地区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二、师资条件1.有一支学科知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从事保险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教师不少于20人(西部地区可不少于10人)。2.保险硕士每门核心课程及重要必修课程须配备2名以上具有较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专职教师授课。副高职称以上专职教师占任课教师总数的比例在50%以上;任课教师中博士学位获得者达到40%以上(西部地区达到30%以上)。3.担任保险硕士学位论文的指导教师,必须具有较好的保险实践经验,并承担一定的科研或保险研究课题。4.有一定数量的来自保险行业和实务部门具有丰富经验的副高职称以上专家作为兼职指导教师,协作指导保险硕士学位论文的现场工作。三、教学条件1.在公共必修、专业必修和专业方向课程方面,具有符合保险硕士培养目标的完整课程体系。2.有一定数量和较高标准的保险硕士教育专用教室。

  -9-

  3.能为保险硕士提供使用校园网、计算机的条件。4.50%以上的保险硕士核心课程有多媒体教学课件,并使用多媒体教学设施进行教学。5.有足够数量的保险及相关领域专业图书资料。四、实践条件1.与保险行业和实务部门在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等方面有较稳定的合作关系,能为培养保险硕士提供较好的社会实践与教学场所。2.实践基地须有丰富实践经验、较高学术水平或技术专长的专家,能够讲授专业课程,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3.要提供和保障所有保险硕士开展实践的条件,确保实践教学质量。五、培养模式1.与保险实务部门共同研究、制定和实施培养方案,包括课程设置、教学组织、实习实践等。2.教学方式采用课程讲授、案例研讨和专业实习等多种形式。3.要切实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提高为核心。

  -10-

  附件1-6:

  资产评估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

  一、学科条件具有财政学或会计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且为2003年第九批或之前获得的硕士学位授权点;在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须具有3个(西部地区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二、师资条件1.有一支学科知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从事资产评估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教师不少于30人(西部地区可不少于20人)。2.资产评估硕士每门核心课程及重要必修课程须配备2名以上具有较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专职教师授课。副高职称以上专职教师占任课教师总数的比例在50%以上;任课教师中博士学位获得者达到40%以上(西部地区达到30%以上)。3.担任资产评估硕士学位论文的指导教师,必须具有较好的资产评估实践经验,并承担一定的科研或资产评估研究课题。4.有一定数量的来自评估实际部门具有丰富经验的副高职称以上专家作为兼职指导教师,协作指导资产评估硕士学位论文的现场工作。三、教学条件1.在公共必修、专业必修和专业方向课程方面,具有符

  -11-

  合资产评估硕士培养目标的完整课程体系。2.有一定数量和较高标准的资产评估硕士教育专用教

  室。3.能为资产评估硕士提供使用校园网、计算机的条件。4.50%以上的资产评估硕士核心课程有多媒体教学课件,

  并使用多媒体教学设施进行教学。5.有足够数量的资产评估及相关领域专业图书资料。四、实践条件1.与资产评估实际部门在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等方面

  有较稳定的合作关系,能为培养资产评估硕士提供较好的社会实践与教学场所。

  2.实践基地须有丰富实践经验、较高学术水平或技术专长的专家,能够讲授专业课程,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

  3.要提供和保障所有资产评估硕士开展实践的条件,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五、培养模式1.能够与评估行业组织和评估机构共同研究、制定和实施培养方案,包括课程设置、教学组织、实习实践等。2.强调案例教学,采用模块式课程体系,注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3.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培养,共同指导、培养研究生。

  -12-

  附件1-7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

  一、学科条件在法学一级学科下,须具有3个(西部地区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至少有1个为2003年第九批或之前获得的硕士学位授权点。二、师资条件1.法律硕士核心课程及重要必修课程须配备2名以上教师授课,并且要具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其中,教授占任课教师总数的比例在40%以上;任课教师中博士学位获得者须达到一定比例。2.核心课程及重要必修课程的任课教师中,具有法律实践经验者的比例不低于80%。3.要有一定数量的来自政法机关以及法律实务单位的资深法律工作者作兼职教师。三、教学条件1.具有一定数量和较高标准的专用案例教室和案例讨论室。具备专用模拟法庭或模拟仲裁庭。2.50%以上的核心课程有多媒体教学课件,并使用多媒体教学设施进行教学。3.有足够数量的法律硕士专业图书资料。4.能为法律硕士提供使用校园网、计算机的条件。四、实践条件

  -13-

  与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等政法机关以及法律实务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能够为法律硕士研究生实习实践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专业指导和措施保障。

  五、培养模式1.按照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指导性培养方案,会同相关政法机关以及法律实务单位,共同研究、制定本单位法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课程设置、教学组织要切实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提高为核心。3.采用讲授、案例分析、研讨、模拟、社会实践等多种教学形式,切实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14-

  附件1-8:

  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

  一、学科条件具有社会学或社会保障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且应为2003年第九批或之前获得硕士学位授权;同时,具有完整的培养社会工作本科生经验,至少有3届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毕业生。具有心理学或教育学或管理学等相关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在社会学或社会保障学科领域有较丰富的面向实践的研究成果。二、师资条件1.有一支学科结构合理、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队伍,其中具有社会工作专业训练背景的教师、教授和博士学位获得者须达到50%以上。2.社会工作硕士核心课程及重要必修课程每门须配备2名以上授课教师,其中,教师队伍中具有社会工作实践经验或督导经验者的比例不低于50%。3.有一定数量的来自实际部门的资深社会工作者做兼职教师。4.有多名专业教师与社会服务部门或机构专业人员组成的督导队伍。三、教学条件1.能够按照《全日制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要求系统开设课程。2.拥有现代化教学设备、较好的案例教学和多媒体教学

  -15-

  环境;有供社会工作硕士教学使用的专用教室;拥有足够数量的与社会工作硕士培养相关的专业图书资料、信息网络系统和教学资源;能为社会工作硕士提供使用校园网以及使用计算机的条件。

  四、实践条件1.建有多功能的社会工作实验室,其面积不少于150平方米。2.有固定的、足够的社会工作实习基地3.与相关实践部门在人才培养方面有稳定的合作关系。五、培养模式1.注重实践教学。教学方式采用课程讲授、案例研讨和专业实习等多种形式。聘请来自实际部门的社会工作者为学生上课或开设讲座的教学制度,保障学生的实务技能训练。2.学校教师与资深实际工作者相结合,对学生的专业实习进行有效督导。3.有合作培养社会工作方向硕士研究生的经验。实行双导师制,导师组以具有指导硕士研究生资格的正、副教授为主,并吸收社会服务与管理部门的资深社会工作者参加。

  -16-

  附件1-9:

  警务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

  一、学科条件在法学、工学、管理学、军事学等学科门类下有一定数量的一级或二级支撑与相关学科点,并设有治安学、侦查学、公安管理学、公安情报学、刑事科学技术、消防工程与技术、安全防范技术与工程、网络保卫执法技术、交通安全执法技术、警务战术与指挥等公安学科专业方向,面向警务实战领域开展了各领域的研究项目或承担有一定数量的科研攻关课题,已有众多的研究成果应用于警务实战。具有一定规模的公安学科专业(方向)本科生和研究生,至少有4届以上本科毕业生和2届硕士生毕业并已授予学位,经授权开展过国内外中高级警官培训工作。二、师资条件1.具有一支知识、年龄、职称、学历结构合理、实践经验丰富,并能切实保证警务硕士培养质量的专兼职教师队伍。2.聘有警务实战部门不同警种和层次的警务专家、兼职教师比例不低于20%。3.每门警务硕士专业核心课程和重要必修课程须配备3名以上教师授课,并且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合理的学科知识结构,其中,高级技术职称教师所占比例不低于80%,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所占比例不低于20%。4.警务硕士专业核心课程和方向课程的任课老师应具

  -17-

  有警务实践工作经验,能胜任警务专业课程理论、方法、技能的传授。

  三、教学条件1.在课程与培养环节设计上,能根据有关警种和综合警务工作的要求,在定位、规格、理论支撑、技术支持、课程体系与环节关系上都能有先进的理念、科学的标准、严格的规范和有效的运行机制的保障。2.本科相应专业的核心课程曾被评为省部级以上的精品课程,有省部级以上的教改项目支撑,能开设相应的核心课程、方向课程和选修课程。教学中能运用案例、实训、实践教学等方法形成公安特色,便于示范推广。3.有符合警务硕士工作的教材建设,有关的学科专业教材曾被评为省部级以上的精品教材,有配套的教辅材料。4.拥有足够数量的专业图书资料和电子检索资料,建设有相应的数字文献系统,在学习过程中可按公安部门的规定进入公安网调阅学习资料。5.具有符合警务工作实际需求的人才培养教学示范中心、场馆设施、训练装备等支撑性基础条件,建有现代化的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环境。6.能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警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课程教学、实训与社会实践、科研评价体系。四、实践条件与警务实战部门建立了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建有一定数量的警务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基地应能切实满足特定

  -18-

  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拥有一定数量实战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官。能根据警务工作的发展变化,适时调整和改革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目标和任务,在人、财、物等方面予以保障。

  五、培养模式培养模式能突出公安职业特色,培养忠诚可靠、业务扎实、敢于创新、精于实战、一专多能、作风优良、身心健康的应用型高层次公安专业人才。能够由公安机关和公安院校联合培养,培养标准,规格上能符合公安业务综合素质的要求。能以职业精神、专业能力和基本技能教育为核心,形成突出警察职业能力的教、学、练、战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19-

  附件1-10: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

  一、学科条件在教育学、心理学、公共管理3个一级学科下,有对应的硕士学位授权点作为支撑学科,其中至少有1个为2003年第九批或之前获得的硕士学位授权点:教育管理专业方向须有教育经济与管理或教育学原理硕士学位授权点,学科教育专业方向须有课程与教学论硕士学位授权点,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方向须有教育技术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方向须有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或应用心理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小学教育专业方向须有课程与教学论硕士学位授权点和3届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并有与基础教育关系密切的相关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权。同时,近五年有不少于5项基础教育或教师教育领域的重要科研项目和不少于10项相关研究成果。二、师资条件1.有一支知识结构合理并能切实保证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其中来自基础教育一线的高级职称教师人数不少于20%。2.每门教育硕士学位课程及必修课程须配备两名及以上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授课。教授占任课教师比例不少于30%。

  -20-

  3.教育硕士学位课程及必修课程的任课教师中,具有基础教育教学或科研实践经验的比例不少于40%。

  三、教学条件1.有满足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需要的专用教室、实验室、微格教室、案例讨论室等。2.有较为丰富的教育硕士专业图书资料。3.有便捷使用校园网络和信息资源等条件。四、实践条件1.与教育行政部门密切合作,在地方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服务基础教育业绩突出。2.与中小学有较密切的联系与合作。3.有一定数量且长期稳定的教学实践基地或专业实践场所,能够充分满足每一个教育硕士研究生实习实践要求。五、培养模式以实践为导向,能够提供较完备的培养方案。能针对不同类型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采取相应的培养模式,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培养相结合,实践与理论相促进,确保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非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校学习时间不少于半年。

  -21-

  附件1-11: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

  一、学科条件在体育学一级学科下,至少有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且应为2003年第九批或之前获得的硕士学位授权点;同时,具有体育学本科专业。二、师资条件1.体育硕士专业核心课程及重要必修课程须配备2名以上教师授课,并且要具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其中教授、高级教练员要达到一定的比例,并具有合理的学科知识结构。2.体育硕士专业核心课程及重要必修课程的任课教师中,具有体育实践经验者的比例不低于80%。3.有一定数量的来自实际部门的体育工作者作兼职教师。三、教学条件1.须提供较完备的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2.建立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3.50%以上的专业核心课程有多媒体教学课件,并使用多媒体教学设施进行教学。4.有足够数量的专业图书资料。5.有使用校园网和计算机的条件。四、实践条件1.有较好的教学和训练环境,完备的场馆设施、训练装

  -22-

  备、实验仪器。2.与体育实践部门有紧密联系与合作,有3个以上的教

  学实践基地。五、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注重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培养紧

  密结合、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培养紧密结合、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培养紧密结合,突出技能培养,强调应用能力和体育素养的提高。

  -23-

  附件1-12: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

  一、学科条件在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须具有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同时,在教育学一级学科下,具有课程与教学论或相关硕士学位授权点;或者,在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应具有相应语种硕士学位授权点;上述硕士学位授权点至少有1个为2003年第九批或之前获得的硕士学位授权点。在心理学、艺术学、国际关系等其它与汉语国际教育关系密切的学科,应具有支撑条件。并且,有5年以上对外汉语教学实践,招收并培养对外汉语本科专业或对外汉语教学方向研究生,且有3届(含)以上毕业生并已授予学位,具有一定规模的留学生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已积累了较丰富的培养经验。二、师资条件1.核心课程及重要必修课程授课教师应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以上学位,其中高级职称者应不少于40%。2.核心课程及重要必修课程授课教师须具有5年以上的汉语国际教育经验。3.核心课程及重要必修课程授课教师中具有一年以上的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者应不少于80%。4.须有一定数量来自教育、心理、外语、中外文化等领域的高水平教师。

  -24-

  5.须有一定数量来自高校以外汉语国际教育第一线(国内外中小学及其它教育机构)的教师参与教学。

  三、教学条件1.具有现代化教育与教学研究设备(如微格教学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观摩、自主学习和进行模拟教学的条件。2.具有足够数量的专业图书资料和电子资源。四、实践条件1.应有一定数量的留学生(语言进修生、本科生)作为国内教学实习对象。2.与国内承担汉语国际教育的中小学(含国际学校)或相关社会教育机构合作,至少建立1个国内实习基地。3.与海外的大学、中学、小学、孔子学院、孔子课堂等合作,至少建立1个海外实习基地。4.能为每一名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提供不少于半年的海外或国内实习机会。五、培养模式1.能准确理解和把握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基本特点。提供较完备的培养方案。课程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技能相结合。2.核心课程和重要必修课程能采用案例教学和实训教学等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3.部分课程采用双语教学。课程体系多元化,以适应海外汉语国际教育对高层次、复合型、国际化人才的需求。

  -25-

  六、其他1.至少已承办1所孔子学院。2.承担过国家公派汉语教师、志愿者、教师培训等汉语国际推广项目并高质量完成。3.承担过一定数量的与汉语国际教育有关的科研工作。

  -26-

  附件1-13:

  应用心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

  一、学科条件具有心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二、师资条件1.教师数量:应用心理硕士每门核心课程及必修课程须配备2名教师授课,并且授课教师要具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2.教师结构:教授和副教授占任课教师总数的比例应在60%以上;专业课程的任课教师一般应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临床心理学”或“心理治疗”方向的任课教师,需具有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或临床医学博士学位。3.教学经验:专业课程的任课教师中,具有专业实践经验者的比例不低于60%。4.实践经验:具有一定数量来自实际部门的兼职教师(一般在15%-30%)。三、教学条件1.具有一定数量和较高标准的专用案例教室和案例讨论室,面积不少于150平方米。2.核心课程应有多媒体教学课件,并使用多媒体教学设施进行教学。3.有足够数量的应用心理学专业图书资料,一般生均图书应达到30册。4.所设领域必须建立稳定的实践基地。

  -27-

  5.能为学生提供使用校园网及使用计算机的条件。四、实践条件1.与应用心理实际部门在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等方面有较稳定的合作关系,能为培养应用心理硕士提供较好的社会实践与教学场所。2.实践基地须有丰富实践经验、较高学术水平或技术专长的专家,能够讲授专业课程,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3.要提供和保障所有应用心理硕士开展实践的条件,确保实践教学质量。五、培养模式1.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着重理论联系实际的实务能力的培养,加强教学与实践的联系和交流。2.成立导师组,采取集体培养与个人负责相结合的指导方式。导师组应吸收实际部门的高层次人员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参加。

  -28-

  附件1-14:

  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

  一、学科条件1.在艺术学一级学科下的音乐学、美术学、设计艺术学、戏剧戏曲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舞蹈学二级学科中,至少具有1个2003年第九批或之前获得的硕士学位授权点;已招收2届以上创作、表演专业方向硕士研究生并授予学位。2.具有良好的与艺术硕士教育相关的人文、社科等学科基础。二、师资条件1.艺术硕士核心课程的专业指导教师,应当具有本专业学术培养背景,具备丰富教学经验和艺术创作经验,具有高级职称。2.聘请业界德艺双馨并具有相当于高级职称资格的专业人员合作培养。3.每个专业方向的核心课程的专业指导教师不少于3名。三、教学与实践条件1.须按照《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能够较好地开设必修课、选修课。2.具有较完备的教学与创作表演实践活动的条件,能为艺术硕士研究生培养提供必要的创作与展演设施和场地。

  -29-

  3.能够提供艺术硕士学习所需的充足专业图书、音像资料。具备良好的计算机、网络接入等条件。

  四、培养模式1.教学内容突出专业创作特点,以专业实践为主,同时注重艺术理论的培养和艺术素养的提高。2.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与技能技巧训练及艺术实践相结合的方式。3.采取导师负责制及导师指导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4.与艺术实践紧密结合,聘请高水平的艺术家配合指导实践类课程,加强创作能力的培养。

  -30-

  附件1-15: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

  一、学科条件在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应已获得所申请语种的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或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且应为2003年第九批或之前获得的硕士学位授权点;已开设“翻译”或“翻译理论与实践”等专业方向;体现培养单位培养特色的相关学科一般应具有硕士学位授权点。二、师资条件翻译硕士分为笔译和口译两个方向。所申请的翻译硕士每个方向,都须有6名以上专任教师担任核心课程的教学,并有不少于4名的兼职教师。1.专任教师应具有外语相关学科硕士以上学位,其中50%以上的教师应有笔译或口译的实践经验。笔译教师应正式出版过20万字以上的译作;口译教师应有书面证明曾经担任过20场次以上大型涉外活动的口译。2.兼职教师应聘请以翻译工作为职业、并具有与翻译相关的中高级职称的人员来担任,每位兼职教师每年应能主讲1门以上翻译硕士课程。3.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比例应不低于40%。4.所有任课教师都必须充分认识到专业学位研究生与

  -31-

  科学学位研究生在培养目标、培养方法、授课内容等方面的区别,熟悉并能灵活运用适合专业学位翻译教学的教学方法。

  三、教学条件翻译硕士的教学条件涵盖课程设置、教学设施和教学方法等3个方面的条件。1.翻译硕士课程包括学位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等3大门类。培养单位须具有开设这些课程的条件和经验。2.教学设施包括多媒体教学设施、网络设施、供翻译硕士教师和学生使用的图书及音像资料等。申请设立口译方向的,须拥有数字化语言实验室和同声传译实验室;申请设立笔译方向的,须拥有专用笔译实验室及供笔译教学使用的翻译软件或资料库。3.担任翻译硕士教学任务的教师须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翻译实践经验,并熟悉适合翻译教学的教学方法。四、实践条件实践教学是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有别于传统的、学术型翻译人才培养的最大特点。翻译硕士培养单位须有一个以上、能为学生提供翻译实践机会的、比较稳定的实习实践基地,确保完成翻译硕士的实践教学。五、培养模式翻译硕士的培养采用课堂研讨、口笔译模拟和现场实训等多种形式。在教学安排中对学生在学期间必须完成的翻译实务要有明确、具体的规定。任课教师必须熟悉现代化的教

  -32-

  学手段和网络技术,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互动性和学习自主性。

  -33-

  附件1-16: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

  一、学科条件具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西部地区,在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下,具有1个2003年第九批或之前获得的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二、师资条件1.有一支学科知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从事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教师不少于30人(西部地区可不少于20人)。2.新闻与传播硕士每门核心课程及重要必修课程须配备2名以上具有较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专职教师授课。副高职称以上专职教师占任课教师总数的比例在50%以上;任课教师中博士学位获得者达到40%以上(西部地区达到30%以上)。3.担任新闻与传播硕士学位论文的指导教师,必须具有较好的新闻与传播实践经验,并承担一定的科研或新闻与传播研究课题。4.有一定数量的来自新闻与传播实际部门具有丰富经验的副高职称以上专家作为兼职指导教师,协作指导新闻与传播硕士学位论文的现场工作。三、教学条件1.在公共必修、专业必修和专业方向课程方面,具有符

  -34-

  合新闻与传播硕士培养目标的完整课程体系。2.有一定数量和较高标准的新闻与传播硕士教育专用

  教室。3.能为新闻与传播硕士提供使用校园网、计算机的条件。4.50%以上的新闻与传播硕士核心课程有多媒体教学课

  件,并使用多媒体教学设施进行教学。5.有足够数量的新闻与传播及相关领域专业图书资料。四、实践条件1.与新闻与传播实际部门在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等方

  面有较稳定的合作关系,能为培养新闻与传播硕士提供较好的社会实践与教学场所。

  2.实践基地须有丰富实践经验、较高学术水平或技术专长的专家,能够讲授专业课程,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

  3.要提供和保障所有新闻与传播硕士开展实践的条件,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五、培养模式1.能够与新闻与传播行业组织和新闻与传播机构共同研究、制定并实施培养方案,包括课程设置、教学组织、实习实践等。2.与媒体等实践机构建立长期的、稳定的、实质性的联合培养机制,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突出实践教学。3.根据新闻传播学各学科的特点与媒体等实践机构的需要,可设立不同的专业人才培养方向。

  -35-

  附件1-17:

  出版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

  一、学科条件已经自设“编辑出版学”、“出版发行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已获国务院学位办备案核准;或者,已招收、培养编辑出版学专业的本科生10年以上、培养编辑出版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6年以上,并已授予相应的学位。二、师资条件1.有一支学科知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从事出版硕士教育的专业课教师不少于20人(西部地区可不少于15人)。2.出版硕士每门核心课程及重要必修课程须配备2名以上具有较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专职教师授课。副高职称以上专职教师占任课教师总数的比例在50%以上;任课教师中博士学位获得者达到30%以上(西部地区达到25%以上)。3.担任出版硕士学位论文的指导教师,必须具有较好的出版方面的教学或出版实践经验,并承担过一定的出版研究课题。4.有一定数量的来自出版单位、具有丰富经验的副高以上职称专家作为兼职指导教师,协作指导出版硕士论文。三、教学条件1.在公共必修、专业必修和专业方向课程方面,具有符合出版硕士培养目标的完整课程体系。2.有一定数量和较高标准的出版硕士教育专用教室。

  -36-

  3.能为出版硕士提供使用校园网、计算机的条件。4.50%以上的出版硕士核心课程有多媒体教学课件,并使用多媒体教学设施进行教学。5.有足够数量的出版及相关领域专业图书资料。四、实践条件1.与出版单位在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等方面有较稳定的合作关系,能为培养出版硕士提供较好的社会实践与教学场所。2.实践基地须有丰富实践经验、较高学术水平或技术专长的专家,能够讲授专业课程,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五、培养模式1.能够与出版单位共同研究、制定并实施培养方案,包括课程设置、教学组织、实习实践等。2.课程设置、教学组织要切实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提高为核心。3.采用“理论学习、社会实践和现场专题研究三结合”的培养模式,注重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7-

  附件1-18:

  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

  一、学科条件具有考古学与博物馆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且应为2003年第九批或之前获得的硕士学位授权点;同时,至少具有考古学、博物馆学、文物学以及文物保护、文物保护规划、科技考古、古代建筑、文化遗产、艺术史中的3个(西部地区2个)专业招生方向,已有3届以上毕业生并授予硕士学位。二、师资条件1.有一支学科知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从事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教师不少于15人(西部地区可不少于10人)。2.文物与博物馆硕士每门核心课程及重要必修课程须配备2名以上具有较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专职教师授课。副高职称以上专职教师占任课教师总数的比例在50%以上;任课教师中博士学位获得者达到40%以上(西部地区达到30%以上)。3.担任文物与博物馆硕士学位论文的指导教师,必须具有较好的文博考古实践经验(包括接受文博行业或政府主管部门委托,从事过相关专业工程、科研、咨询项目),并承担一定的科研或文博研究课题。4.有一定数量的来自文博考古实际部门或文物行政部

  -38-

  门、具有丰富经验的副高职称以上专家作为兼职指导教师,协作指导文物与博物馆硕士学位论文工作。

  三、教学条件1.在公共必修、专业必修和专业方向课程方面,具有符合文物与博物馆硕士培养目标的完整课程体系。2.有一定数量和较高标准的文物与博物馆硕士教育专用教室。3.能为文物与博物馆硕士提供使用校园网、计算机的条件。4.50%以上的文物与博物馆硕士核心课程有多媒体教学课件,并使用多媒体教学设施进行教学。5.有足够数量的文博及相关领域专业图书资料。四、实践条件1.拥有一座可供教学实习的博物馆或标本馆及一定数量的教学标本收藏。2.与本地区的文博考古实际部门在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等方面有较稳定的合作关系,能为培养文物与博物馆硕士提供较好的社会实践与教学场所。3.实践基地须有丰富实践经验、较高学术水平或技术专长的专家,能够讲授专业课程,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4.要提供和保障所有文物与博物馆硕士开展实践的条件,确保实践教学质量。五、培养模式1.能够与文博考古实际部门共同研究、制定并实施培养

  -39-

  方案,包括课程设置、教学组织、实习实践等。2.能够与文博考古实际部门有较密切的联系与合作,在

  文博专业队伍建设中承担重要培养、培训任务。3.注重在文博考古实践中,突出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强

  调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的密切结合。

  -40-

  附件1-19: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

  一、学科条件工程领域的支撑学科均须具有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至少有1个为2003年第九批或之前获得的硕士学位授权点;具有培养应用型工程类型人才的经历,工程教育特色突出;相关学科能为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综合素养提供支持。各工程领域的支撑学科见附表。二、师资条件工程领域的支撑学科应具有较高水平和较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或与企业高级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员组成校企联合指导教师队伍。工程领域核心课程应吸收一定比例的企业专家参与教学。三、教学条件工程领域的支撑学科需具有开设工程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类课程的教学条件。有数量充足的可供工程硕士研究生使用的专业图书资料。四、实践条件工程领域的支撑学科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与企业有较稳定的合作关系。合作企业能为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提供符合要求的工程实践与教学活动场所,能保证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实践教学时间不少于半年,其中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不少于1年。

  -41-

  五、培养模式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采取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课程教学应注重基础理论、实际应用、前沿知识的有机结合。学位论文需紧密联系工程实际,努力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42-

  附表:

  序号

  123456

  工程领域

  代码

  名称

  430102机械工程

  430103光学工程

  430104仪器仪表工程

  430105材料工程

  430106冶金工程

  430107动力工程

  7430108电气工程

  8430109电子与通信工程

  9430110集成电路工程10430111控制工程

  11430112计算机技术12430113软件工程13430114建筑与土木工程

  14430115水利工程

  工程领域支撑的主干学科参照表

  支撑的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802机械工程0803光学工程0804仪器科学与技术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0806冶金工程0807动力工程

  0808电气工程

  0809电子科学与技术或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0809电子科学与技术0811控制科学与工程

  0812计算机科学与工程0812计算机科学与工程0813建筑学或0814土木工程

  0815水利工程

  支撑的主干二级学科名称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或机械电子工程或机械设计及理论或材料加工工程无精密仪器及机械或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材料物理与化学或材料学或材料加工工程冶金物理化学或钢铁冶金或有色金属冶金工程热物理或热能工程或动力机械及工程或流体机械及工程或制冷及低温工程或化工过程机械电机与电器或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或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物理电子学或电路与系统或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或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或通信与信息系统或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或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或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或系统工程或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或导航、制导与控制计算机系统结构或计算机软件与理论或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必备)建筑历史与理论或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或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或建筑技术科学或岩土工程或结构工程或市政工程或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或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或桥梁与隧道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或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或水工结构工程或水利水电工程港口或海岸及近海工程

  -43-

  序号

  1516171819202122

  工程领域

  代码

  名称

  支撑的一级学科代码、名称

  430116测绘工程

  0816测绘科学与技术

  430117化学工程

  0817化学工程与技术

  430118地质工程

  0818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430119矿业工程

  0819矿业工程

  430120石油与天然气工程0820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430121纺织工程

  0821纺织科学与工程

  430122轻工技术与工程0822轻工技术与工程

  430123交通运输工程

  0823交通运输工程

  23430124船舶与海洋工程0824船舶与海洋工程

  24430125安全工程

  0819矿业工程或0827核科学与技术

  25430126兵器工程

  0826兵器科学与技术

  26430127核能与核技术工程0827核科学与技术

  27430128农业工程

  0828农业工程

  28430129林业工程29430130环境工程30430131生物医学工程31430132食品工程

  0829林业工程0830环境科学与工程0831生物医学工程0832食品科学与工程

  32430133航空工程33430134航天工程34430135车辆工程

  0825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0825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0802机械工程

  支撑的主干二级学科名称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或摄影测量与遥感或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化学工程或化学工艺或生物化工或应用化学或工业催化矿产普查与勘探或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或地质工程采矿工程或矿物加工工程或安全技术及工程油气井工程或油气田开发工程或油气储运工程纺织工程或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或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或服装设计与工程制浆造纸工程或制糖工程或发酵工程或皮革化学与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或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或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或载运工具运用工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或轮机工程或水声工程安全技术及工程或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或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或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或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核能科学与工程或核燃料循环与材料或核技术及应用或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农业机械化工程或农业水土工程或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或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森林工程或木材科学与技术或林产化学加工工程环境科学或环境工程无食品科学或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或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或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飞行器设计或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或航空宇航制造工程或人机与环境工程飞行器设计或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或航空宇航制造工程或人机与环境工程车辆工程(必备)

  -44-

  序号35

  工程领域

  代码

  名称

  430136制药工程

  36430137工业工程37430138工业设计工程38430139生物工程

  39430140项目管理40430141物流工程

  支撑的一级学科代码、名称

  支撑的主干二级学科名称

  0817化学工程与技术+(1007药学或1008中药(化学工程或化学工艺或生物化工或应用化学或工业催化)

  学)

  +(药物化学或药剂学或生药学或药物分析学或微生物与生化药学或药理

  学或1008中药学)

  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有工程背景的一级学科

  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有工程背景的二级学科

  (0504艺术学+有工程背景的一级或二级学科)或[(艺术学或美术学或设计艺术学)+有工程背景的一级或二级学科]或

  (0813建筑学+有工程背景的一级或二级学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或城市规划与设计)+有工程背景的一级或二级学科]

  0710生物学+有工程背景的一级或二级学科

  或0817化学工程与技术

  生物化工(必备)

  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有工程背景的一级或二级学技术经济与管理+有工程背景的一级或二级学科

  科

  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有工程背景的一级或二级学

  科

  或0823交通运输工程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或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说明:1.栏目“支撑的一级学科代码、名称”与栏目“支撑的主干二级学科名称”之间是“或”的关系,可任选其一申报。

  2.注有(必备)字样的含义为:如果选用一级学科申报需同时具有此二级学科;如果选用二级学科申报,此二级学科为必要条件。

  3.有工程背景的学科指学科代码以“08”开头的学科。

  -45-

  在职研究生http://www.rucaedu.com

  附件1-20: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

  一、学科条件在农业推广硕士相关培养领域支撑学科中,至少应具有1个2003年第九批或之前获得的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他相关学科应具有较好的学科基础。二、师资条件农业推广硕士课程教学(公共课、领域主干课)要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相应培养领域的专任教师要有5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或高级职称。三、教学条件根据教育指导委员会的指导意见,制定合理的培养方案,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配备较好的教学设施。课程设置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够突出农业技术推广与农村发展的实践性特点;能够采用案例式、交互式、专题讲座式等多种教学方式;有足够数量的“三农”(农业、农村、农民)相关专业图书资料可供学生使用;具备良好的教学硬件条件,有较大比例的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能够提供使用校园网和计算机的条件。四、实践条件应有与培养类型及规模相适应的实践教学基地,包括与农业生产、农业企业、农业推广、农业管理与农业技术研发机构等建立的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学校教学实习基

  在职研究生http://www.rucaedu.com

  在职研究生http://www.rucaedu.com

  地、实验农场、牧场、渔场等,并与产业部门有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

  五、培养模式采取在职攻读和全日制攻读两种培养方式。在职攻读的学制一般为三年,采取“进校不离岗”的学习方式,其中在校学习时间不少于六个月;全日制的学制一般为两年,其中实践环节原则上不少于一年。培养单位应当与实际部门合作进行联合培养或定向培养。实施双导师制,从实际部门聘请具有高级职称人员担任校外导师。

  在职研究生http://www.rucaedu.com

  在职研究生http://www.rucaedu.com

  附:

  领域代码及名称470101作物470102园艺

  支撑学科代码及名称0901作物学0902园艺学

  470103农业资源利用

  0903农业资源利用

  相关学科代码及名称09农学09农学09农学、0830环境科学与工程

  470104植物保护

  0904植物保护

  09农学、0817化学工程与技术

  470105养殖

  0905畜牧学

  09农学

  470106草业

  090503草业科学

  09农学

  470107林业

  0907林学

  09农学

  470108渔业

  0908水产

  09农学

  470109农业机械化

  0828农业工程或0829林业09农学

  工程

  470110农村与区域发展1203农林经济管理

  02经济学、12管理学、0303社会学、09农学

  470111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

  040106高等教育学或040108职业技术教育学或120403教育经济与管理

  04教育学、1204公共管理、09农学

  470112农业信息化

  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或120502情报学

  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0503新闻传播学、0828农业工程、09农学

  470113食品加工与安全0832食品科学与工程

  0828农业工程、09农学

  在职研究生http://www.rucaedu.com

  在职研究生http://www.rucaedu.com

  附件1-21:

  兽医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

  一、学科条件须具有兽医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并有一定规模的兽医学(动物医学)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培养基础。二、师资条件具有一定数量的专职教师队伍,其中至少三分之一具有博士学位;具有一定数量学术水平较高和实践经验较为丰富的指导教师。三、教学条件具有完整的培养方案、独立的课程设置、专用的教学设施等,建有完善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四、实践条件应具有一定规模的兽医院、兽药厂、动物养殖与诊疗基地等实践基地,要求与畜牧兽医工作站、畜牧兽医生产企业、国家动物卫生、兽医卫生监督、动物药品生产与管理、动物检疫等部门,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推广方面有稳定的协作关系。五、培养模式以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为培养目标,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较大的实践教学学分比重,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充分反映兽医职业的知识和能力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先进实用,注

  在职研究生http://www.rucaedu.com

  在职研究生http://www.rucaedu.com

  重案例分析、实践操作和临床训练。论文选题来源生产实际和临床实践,有明确的实践意义和推广应用价值。

  在职研究生http://www.rucaedu.com

  在职研究生http://www.rucaedu.com

  附件1-22:

  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

  一、学科条件须同时具有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和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至少有1个为2003年第九批或之前获得的硕士学位授权点;或者,上述两个二级学科中至少具有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已招收培养一定规模的风景园林相关专业本科生。二、师资条件1.具有一支知识结构合理并能切实保证风景园林硕士培养质量的专任教师队伍,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5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占60%以上。2.每门核心课程须配备2名以上具有较丰富教学与实践经验的教师授课。3.须有一定数量来自风景园林相关部门的具有高级职称专家作兼职教师。三、教学条件具有完整的培养方案,独立的课程设置,核心课程应有多媒体教学课件;一定数量的专业教室及足够数量的风景园林及相关专业图书资料;有较完善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四、实践条件应与风景园林相关部门有较密切的联系与合作,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推广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有长期稳定的合

  在职研究生http://www.rucaedu.com

  在职研究生http://www.rucaedu.com

  作关系,能够为风景园林硕士培养提供良好的教学实践基地。五、培养模式以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为目标;课程设置要注重培

  养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和综合协调能力,教学方法科学合理,充分反映风景园林职业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保证不少于一年的实践教学;论文选题有明确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

  在职研究生http://www.rucaedu.com

  在职研究生http://www.rucaedu.com

  附件1-23:

  林业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

  一、学科条件具有林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同时应具有森林资源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经验。二、师资条件1.有一支学科知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从事林业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教师不少于30人(西部地区可不少于20人)。2.林业硕士每门核心课程及重要必修课程须配备2名以上具有较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专职教师授课。副高职称以上专职教师占任课教师总数的比例在50%以上;任课教师中博士学位获得者达到40%以上(西部地区达到30%以上)。3.担任林业硕士学位论文的指导教师,必须具有较好的林业实践经验,并承担一定的科研或林业研究课题。4.有一定数量的来自林业生产实际部门具有丰富经验的副高职称以上专家作为兼职指导教师,协作指导林业硕士学位论文的实习实践工作。三、教学条件1.在公共必修、专业必修和专业方向课程方面,具有符合林业硕士培养目标的完整课程体系。2.有一定数量和较高标准的林业硕士教育专用教室。3.能为林业硕士提供使用校园网、计算机的条件。4.50%以上的林业硕士核心课程有多媒体教学课件,并

  在职研究生http://www.rucaedu.com

  在职研究生http://www.rucaedu.com

  使用多媒体教学设施进行教学。5.有足够数量的林业及相关领域专业图书资料。四、实践条件1.与林业生产部门在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等方面有较

  稳定的合作关系,能为培养林业硕士提供较好的生产实践与教学场所。

  2.实践基地须有丰富实践经验、较高学术水平或技术专长的专家,能够讲授专业课程,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

  3.要提供和保障所有林业硕士开展实践的条件,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五、培养模式1.能够与林业生产实际部门共同研究、制定并实施培养方案,包括课程设置、教学组织、实习实践等。2.要切实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提高为核心。3.采用“理论学习、生产实践和现场专题研究三结合”的培养模式,注重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职研究生http://www.rucaedu.com

  在职研究生http://www.rucaedu.com

  附件1-24-1:

  临床医学(西医)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

  一、学科条件在临床医学一级学科下,须具有4个(西部地区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至少有1个为2003年第九批或之前获得的硕士学位授权点;并已按照卫生部部署,开展了第一阶段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二、师资条件1.从事临床医学硕士教育的教师不少于20人,其中教授、主任医师和博士学位获得者要达到一定的比例,并具有合理的学科知识结构。2.每门主干课程有2名以上具有较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授课。3.临床教师应具有较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较高学术水平,熟悉临床医学及相关领域教学情况。三、教学条件1.课程设置要充分反映临床实践领域对专门人才的知识与素质要求,具有符合临床医学硕士培养目标的完整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2.有一定数量和符合要求的临床医学教育实践环境。3.教学方法重视案例分析和现场模拟训练。4.能为临床医学硕士教育提供使用校园网、计算机的条件。

  在职研究生http://www.rucaedu.com

  在职研究生http://www.rucaedu.com

  5.有足够数量的临床医学及相关领域专业图书资料和光盘检索资料。

  四、实践条件1.有良好的临床教学、科研和临床能力培养条件。附属医院、教学医院须具备较强的承担临床训练工作的能力和一定数量的病床。2.按照卫生部的部署,较好地开展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五、培养模式实施理论学习、现场模拟及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注重培养临床医学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临床医学教育特点,保证培养质量。

  在职研究生http://www.rucaedu.com

  在职研究生http://www.rucaedu.com

  附件1-24-2:

  临床医学(中医、中西医结合)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

  一、学科条件在中医学一级学科下应具有4个(西部地区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至少有1个为2003年第九批或之前获得的硕士学位授权点;具备中西医结合临床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并已按照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部署,开展了第一阶段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二、师资条件1.从事中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的教师不少于20人,其中教授、主任医师和博士学位获得者要达到一定的比例,并具有合理的学科知识结构。2.每门主干课程有2名以上具有较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授课。3.临床教师应具有较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较高学术水平,熟悉我国临床医学及相关领域教学情况。三、教学条件1.课程设置要充分反映临床医学(中医、中西医结合)实践领域对专门人才的知识与素质要求,具有符合临床医学硕士培养目标的完整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2.有一定数量和符合要求的临床医学教育实践环境。3.教学方法重视案例分析和现场模拟训练。

  在职研究生http://www.rucaedu.com

  在职研究生http://www.rucaedu.com

  4.能为临床医学硕士教育提供使用校园网、计算机的条件。

  5.有足够数量的临床医学及相关领域专业图书资料和光盘检索资料。

  四、实践条件1.有良好的临床教学、科研和临床能力培养条件,具备一定数量的中医附属医院,并具备较强的承担临床训练工作的能力和一定数量的病床。2.按照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部署,较好地开展了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五、培养模式实施理论学习、现场模拟及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注重培养临床医学硕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临床医学教育特点,保证培养质量。

  在职研究生http://www.rucaedu.com

  在职研究生http://www.rucaedu.com

  附件1-25:

  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

  一、学科条件在口腔医学一级学科下,须具有口腔临床医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且应为2003年第九批或之前获得的硕士学位授权点;并已按照卫生部部署,开展了第一阶段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二、师资条件1.从事口腔临床医学教育的教师不少于20人,其中教授、主任医师和博士学位获得者要达到30%,并具有合理的学科知识结构。2.每门主干课程有2名以上具有较丰富教学和实践经验的教师授课,其中教授和副教授要达到一定比例。3.临床教师应具有较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较高学术水平,熟悉口腔医学及相关领域教学情况。三、教学条件1.有使用校园网和计算机的条件。2.有足够数量的口腔医学及相关领域专业图书资料。3.有良好的临床教学、科研和临床能力培养条件。四、实践条件1.有良好的临床实践教学条件。附属(教学)医院须具备较强的承担临床训练工作的能力和一定数量的口腔综合治疗台和病床。

  在职研究生http://www.rucaedu.com

  在职研究生http://www.rucaedu.com

  2.按照卫生部的部署,较好地开展了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

  五、培养模式临床教学和临床能力培养,须由相关学科多名具有丰富教学和临床经验的教师组成指导小组,共同指导研究生进行临床实践活动,理论授课与技能训练相结合,以技能训练为主。

  在职研究生http://www.rucaedu.com

  在职研究生http://www.rucaedu.com

  附件1-26:

  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

  一、学科条件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下,须具有3个(西部地区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至少有1个为2003年第九批或之前获得的硕士学位授权点。二、师资条件1.有一支学科知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从事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教师不少于30人(西部地区可不少于20人)。2.公共卫生硕士每门核心课程及重要必修课程须配备2名以上具有较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专职教师授课。副高职称以上专职教师占任课教师总数的比例在50%以上;任课教师中博士学位获得者达到40%以上(西部地区可在30%以上)。3.担任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指导教师,必须具有较好的公共卫生科研、教学或实际卫生工作经验,并承担一定的科研或卫生问题研究课题。4.有一定数量的来自公共卫生实践部门具有丰富经验的副高职称以上专家作为兼职指导教师,协作指导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现场工作。三、教学条件1.在公共必修、专业必修和专业方向课程方面,具有符合公共卫生硕士培养目标的完整课程体系。

  在职研究生http://www.rucaedu.com

  在职研究生http://www.rucaedu.com

  2.有一定数量和较高标准的公共卫生硕士教育专用教室。

  3.能为公共卫生硕士提供使用校园网、计算机的条件。4.50%以上的公共卫生硕士核心课程有多媒体教学课件,并使用多媒体教学设施进行教学。5.有足够数量的公共卫生及相关领域专业图书资料。四、实践条件1.与当地卫生行政、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和医疗保健服务等公共卫生管理与服务机构,在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等方面有较稳定的合作关系,能为培养公共卫生硕士提供较好的社会实践与教学场所。2.根据卫生部对各级卫生防疫防病,卫生监督等公共卫生机构的不同职能划分,公共卫生硕士教学实践基地与现场导师应从地市级以上卫生机构产生,县级及以下卫生机构可作为公共卫生硕士的实践现场。3.要提供和保障所有公共卫生硕士开展实践的条件,确保实践教学质量。五、培养模式1.须与当地公共卫生管理与服务机构共同研究、制定并实施公共卫生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课程设置、教学组织要切实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提高为核心。3.采用“理论学习、社会实践和现场专题研究三结合”的培养模式,注重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职研究生http://www.rucaedu.com

  在职研究生http://www.rucaedu.com

  附件1-27: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

  一、学科条件具有护理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且应为2003年第九批或之前获得的硕士学位授权点;具有一定数量的覆盖护理学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授权点,具有3个相对稳定的护理学科研究方向和导师队伍。二、师资条件1.有一支学科知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从事护理硕士教育的教师不少于30人(西部地区可不少于20人)。2.护理硕士每门核心课程及重要必修课程须配备2名以上具有较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专职教师授课。副高职称以上专职教师占任课教师总数的比例在50%以上;任课教师中硕士、博士学位获得者达到40%以上(西部地区可在30%以上)。3.担任护理硕士学位论文的指导教师,必须具有较好的护理实践经验,并承担一定的科研或护理研究课题。4.有一定数量的具有丰富经验、副高职称以上的临床专科护理人员作为兼职指导教师,协作指导护理硕士学位论文的现场工作。三、教学条件1.在公共必修、专业必修和专业方向课程方面,具有符合护理硕士培养目标的完整课程体系。

  在职研究生http://www.rucaedu.com

  在职研究生http://www.rucaedu.com

  2.有一定数量和较高标准的护理硕士教育专用教室。3.能为护理硕士提供使用校园网、计算机的条件。4.有足够数量的护理学及相关领域专业图书资料。四、实践条件1.与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在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等方面有较稳定的合作关系,能为培养护理硕士提供较好的社会实践与教学场所。2.至少应有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附属医院、一定的教学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稳定的专业学位培养基地,且具备较强的临床教学、科研和临床护理能力。3.要提供和保障所有护理硕士开展实践的条件,确保实践教学质量。五、培养模式培养模式采取以临床实践为主,辅以一定的课程学习和科研训练。注重培养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专业学位教育特点,保证培养质量。

  在职研究生http://www.rucaedu.com

  在职研究生http://www.rucaedu.com

  附件1-28:

  药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

  一、学科条件须具有药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或者具有2个药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且具有工学、医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二、师资条件1.有一支学科知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从事药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教师不少于30人(西部地区可不少于20人)。2.药学硕士每门核心课程及重要必修课程须配备2名以上具有较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专职教师授课。副高职称以上专职教师占任课教师总数的比例在50%以上;任课教师中博士学位获得者达到40%以上(西部地区达到30%以上)。3.担任药学硕士学位论文的指导教师,必须具有较好的实践经验,并承担一定的科研或药学研究课题。4.有一定数量的来自实践部门具有丰富经验的副高职称以上专家作为兼职指导教师,协作指导药学硕士学位论文的现场工作。三、教学条件1.在公共必修、专业必修和专业方向课程方面,具有符合药学硕士培养目标的完整课程体系。2.有一定数量和较高标准的药学硕士教育专用教室。3.能为药学硕士提供使用校园网、计算机的条件。

  在职研究生http://www.rucaedu.com

  在职研究生http://www.rucaedu.com

  4.有足够数量的药学及相关领域专业图书资料。四、实践条件1.与药学实践部门在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等方面有较稳定的合作关系,能为培养药学硕士提供较好的社会实践与教学场所。2.实践基地须有丰富实践经验、较高学术水平或技术专长的专家,能够讲授专业课程,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3.要提供和保障所有药学硕士开展实践的条件,确保实践教学质量。五、培养模式1.能够与药学实践部门共同研究、制定并实施培养方案,包括课程设置、教学组织、实习实践等。2.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在实践中学习的原则。采用学位授予单位与实践部门合作培养的模式,实行由学位授予单位专家和实践单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组成的双导师制。

  在职研究生http://www.rucaedu.com

  在职研究生http://www.rucaedu.com

  附件1-29:

  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

  一、学科条件具有中药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且具有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中药药剂学、中药鉴定学、临床中药学2个以上专业方向,已招收、培养并授予硕士学位。二、师资条件1.有一支学科知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从事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教师不少于30人(西部地区可不少于20人)。2.中药学硕士每门核心课程及重要必修课程须配备2名以上具有较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专职教师授课。副高职称以上专职教师占任课教师总数的比例在50%以上;任课教师中博士学位获得者达到40%以上(西部地区达到30%以上)。3.担任中药学硕士学位论文的指导教师,必须具有较好的实践经验,并承担一定的科研或中药学研究课题。4.有一定数量的来自中药企业具有丰富经验的副高职称以上专家作为兼职指导教师,协作指导中药学硕士学位论文的现场工作。三、教学条件1.在公共必修、专业必修和专业方向课程方面,具有符合中药学硕士培养目标的完整课程体系。2.有一定数量和较高标准的中药学硕士教育专用教室。

  在职研究生http://www.rucaedu.com

  在职研究生http://www.rucaedu.com

  3.能为中药学硕士提供使用校园网、计算机的条件。4.有足够数量的中药学及相关领域专业图书资料。四、实践条件1.与中药产业部门在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等方面有较稳定的合作关系,能为培养中药学硕士提供较好的社会实践与教学场所。2.实践基地须有丰富实践经验、较高学术水平或技术专长的专家,能够讲授专业课程,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3.要提供和保障所有中药学硕士开展实践的条件,确保实践教学质量。五、培养模式1.能够与中药产业部门共同研究、制定并实施培养方案,包括课程设置、教学组织、实习实践等。2.注重培养中药注册申请、生产流通、质量控制、药品推广、临床使用、监督管理等众多环节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以实践技能为主。

  在职研究生http://www.rucaedu.com

  在职研究生http://www.rucaedu.com

  附件1-30:

  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

  一、学科条件须具有企业管理或管理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并且是在2003年第九批或之前获得硕士学位授权,已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并已授予学位。同时,在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等一级学科下,有一定数量的硕士学位授权点。二、师资条件1.有不少于20位能胜任工商管理硕士课程教学的专职教师,师资队伍具有合理的学科结构和知识结构,博士学位获得者要达到一定比例。2.每门工商管理硕士核心课程及重要必修课程须配备2名以上教学经验较为丰富的任课教师,其中,教授、副教授所占比例不低于70%。3.工商管理硕士核心课程及重要必修课程的任课教师中,具有管理实践或企业研究经验者的比例不低于80%。4.要有一定数量的来自实际部门的资深管理者作兼职教师。三、教学条件1.能够按照全国工商管理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关于工商管理硕士(MBA)研究生培养过程的若干基本要求》,开展教学活动。

  在职研究生http://www.rucaedu.com

  在职研究生http://www.rucaedu.com

  2.具有一定数量和较高标准的工商管理硕士案例教室和案例讨论室。

  3.80%以上的核心课程有多媒体教学课件,并使用多媒体教学设施进行教学。

  4.有足够数量的可供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借阅的专业图书资料。

  5.能为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提供使用校园网以及使用计算机的条件

  四、培养模式1.核心课程教学中至少有四分之一时间用于案例教学,其它选修课至少五分之一时间用于案例教学。2.在核心课程授课中,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战略管理、运营管理、组织行为学等课程必须聘请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参与授课,或作相关的专题报告。3.课程设置、教育环节或课程内容中须包含有企业社会责任和商业伦理教育方面的具体内容和明确要求。4.为加强学生管理实践能力的训练,学生至少要完成一个解决实际问题的分析报告

  在职研究生http://www.rucaedu.com

  在职研究生http://www.rucaedu.com

  附件1-31:

  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

  一、学科条件在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至少有1个二级学科是在2003年第九批或之前获得硕士学位授权。同时,在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等一级学科下,有2个以上硕士学位授权点并已有毕业生。二、师资条件1.公共管理硕士专职教师有20人以上,具备合理的学科知识结构,拥有公共管理及相关学科科研能力,发表过一定数量的论文或出版过专著,其中博士学位获得者达到30%以上。2.公共管理硕士核心课程及重要必修课程配备2名以上教师授课,并且要具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其中,教授占任课教师总数的比例在30%以上。3.公共管理硕士核心课程及重要必修课程的任课教师中,承担过公共管理方面的研究课题、具有公共管理实践或公共管理的调研及咨询经验者的比例不低于50%。4.要有一定数量的来自实际部门的资深管理者作兼职教师。三、教学条件1.能够按照全国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

  在职研究生http://www.rucaedu.com

  在职研究生http://www.rucaedu.com

  会制定的《MPA教学基本要求》,较好地开展MPA教学活动。2.具有一定数量和较高标准的专用MPA案例教室和案

  例讨论室。3.50%以上的核心课程有多媒体教学课件,并使用多媒

  体教学设施进行教学。4.有足够数量的公共管理专业图书资料和阅览室,能为

  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提供使用校园网或使用计算机的条件。5.与政府或公共管理部门有合作关系,承担过公共管理

  人员培训任务,政府或公共管理部门能为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提供支持。

  四、培养模式1.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教学须采用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形式,适应案例教学的课程应尽量采用案例教学法;适应案例教学的核心课程教学中使用案例数(指正式发给学生的书面案例)不少于20个。2.每年为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开设专题讲座、报告或组织参加各类实践活动不少于10次。

  在职研究生http://www.rucaedu.com

  在职研究生http://www.rucaedu.com

  附件1-32:

  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

  一、学科条件具有会计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已招收、培养会计学专业博士生并已授予学位;或者,具有会计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并且是2003年第九批或之前获得硕士学位授权。二、师资条件1.会计、财务等相关专业的专职教师数量不少于20人。2.每门会计硕士核心课程、重要必修课程须配备2名以上授课教师;授课教师一般应具有高级职称,并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授课教师中会计、财务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获得者应达到40%以上。3.核心课程及重要必修课程任课教师中,具有实务经验或企业研究经验的专职教师(如主持过会计、财务领域应用型课题研究,或具有一定年限的企业工作经历,或担任过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或承担过会计专业学位教学案例的开发工作等)比例不低于80%。4.要有一定数量的来自实际部门的会计、财务等相关专业技术领域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三、教学条件1.具有现代化教学与教学研究设备。能为学生提供培训、观摩和自主学习的条件。

  在职研究生http://www.rucaedu.com

  在职研究生http://www.rucaedu.com

  2.具有足够数量可供会计硕士研究生借阅的专业图书资料。

  3.核心课程使用多媒体教学。4.具有一定数量较高标准的会计硕士研究生专用案例教室和案例讨论室。四、实践条件与会计专业相关的国内外实际部门及行业协会建立较密切的联系与合作,联合建设会计硕士研究生实习基地,保证学员在学习期间能够得到充分的实务工作锻炼。各实习基地实习学员的接收能力应能满足相关单位实习教学工作的需要。五、培养模式1.能够准确理解和把握会计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基本特点,培养过程须突出财务、会计行业实践导向,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时间不少于半年。2.在培养过程中能够广泛开展案例教学。3.申请单位须提供较完备的会计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在职研究生http://www.rucaedu.com

  在职研究生http://www.rucaedu.com

  附件1-33:

  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

  一、学科条件具有旅游管理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且应为2003年第九批或之前获得的硕士学位授权点;同时,在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公共管理等一级学科下,须具有3个(西部地区2个)及以上的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并且,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办学历史不低于5年,且至少已有2届本科毕业生。二、师资条件1.有不少于10名能够胜任旅游管理硕士课程教学的专职教师;师资队伍的学科结构和知识结构合理,其中博士学位获得者要具有一定比例。2.旅游管理硕士每门核心课程以及重要的必修课程须配备2名以上任课教师,其中具备教授和副教授职称的教学经验丰富者不低于70%(西部地区不低于50%)。3.旅游管理硕士核心课程和重要必修课程的任课教师中,具有旅游研究经验或管理实践者所占的比例不低于80%。4.聘有来自行业领域、有硕士或以上学位或具备同等学力的资深管理者担任兼职教师,所占比例不低于40%,形成双师型的师资队伍。三、教学条件1.在公共必修、专业必修和专业方向课程方面,具有符

  在职研究生http://www.rucaedu.com

  在职研究生http://www.rucaedu.com

  合旅游管理硕士培养目标的完整课程体系。2.有一定数量和较高标准的旅游管理硕士教育专用教

  室。3.能为旅游管理硕士提供使用校园网、计算机的条件。4.50%以上的旅游管理硕士核心课程有多媒体教学课件,

  并使用多媒体教学设施进行教学。5.有足够数量的旅游管理及相关领域专业图书资料。四、实践条件1.与旅游管理相关部门在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等方面

  有较稳定的合作关系,能为培养旅游管理硕士提供较好的社会实践与教学场所。

  2.实践基地须有丰富实践经验、较高学术水平或技术专长的专家,能够讲授专业课程,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

  3.要提供和保障所有旅游管理硕士开展实践的条件,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五、培养模式1.能够与旅游管理相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并实施培养方案,包括课程设置、教学组织、实习实践等。2.教学方法采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在修满规定核心课程的基础上,根据旅游行业的实际需要,加设若干方向的特色课程。

  在职研究生http://www.rucaedu.com

  在职研究生http://www.rucaedu.com

  附件1-34:

  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

  一、学科条件具有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已招收、培养该专业研究生并已授予学位;同时,已培养2届以上全日制本科生,并已授予学士学位。二、师资条件1.有一支学科知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从事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教师不少于30人(西部地区可不少于20人)。2.图书情报硕士每门核心课程及重要必修课程须配备2名以上具有较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专职教师授课。副高职称以上专职教师占任课教师总数的比例在50%以上;任课教师中博士学位获得者达到40%以上(西部地区可在30%以上)。3.担任图书情报硕士学位论文的指导教师,必须具有较好的图书情报实践经验,并承担一定的科研或图书情报研究课题。4.有一定数量的来自图书情报实际部门具有丰富经验的副高职称以上专家作为兼职指导教师,协作指导图书情报硕士学位论文的现场工作。三、教学条件1.在公共必修、专业必修和专业方向课程方面,具有符合图书情报硕士培养目标的完整课程体系。

  在职研究生http://www.rucaedu.com

  在职研究生http://www.rucaedu.com

  2.有一定数量和较高标准的图书情报硕士教育专用教室。

  3.能为图书情报硕士提供使用校园网、计算机的条件。4.50%以上的图书情报硕士核心课程有多媒体教学课件,并使用多媒体教学设施进行教学。5.有足够数量的图书情报及相关领域专业图书资料。四、实践条件1.与国内外图书情报部门在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等方面有较稳定的合作关系,能为培养图书情报硕士提供较好的社会实践与教学场所。2.实践基地须有丰富实践经验、较高学术水平或技术专长的专家,能够讲授专业课程,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3.要提供和保障所有图书情报硕士开展实践的条件,确保实践教学质量。五、培养模式1.能够准确理解和把握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基本特点,培养过程须突出图书情报实践导向,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时间不少于半年。2.能够采用“理论学习、社会实践和现场专题研究三结合”的培养模式,注重培养综合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职研究生http://www.rucaedu.com

  在职研究生http://www.rucaedu.com

  附件1-35:

  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

  一、学科条件具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作为支撑学科,同时在工学门类下,具有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作为相关学科。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须为2003年第九批或之前获得授权。二、师资条件1.分别有不少于10位能胜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课程教学、工程技术通用课程教学的专职教师,师资队伍具有合理的学科结构和知识结构,博士学位获得者应达到50%。2.每门必修课程须配备2名以上教学经验丰富的任课教师。其中,教授、副教授所占比例不低于70%;必修课程的任课教师中,具有工程管理实践或企业研究经验者的比例不低于80%.3.应有一定数量的来自实际部门的资深工程管理者作兼职教师。4.学位论文指导教师不少于20名。三、教学条件1.在公共必修、专业必修和专业方向课程方面,具有符合工程管理硕士培养目标的完整课程体系。2.有一定数量和较高标准的工程管理硕士案例教育专用教室。

  在职研究生http://www.rucaedu.com

  在职研究生http://www.rucaedu.com

  3.能为工程管理硕士提供使用校园网、计算机的条件。4.50%以上的工程管理硕士核心课程有多媒体教学课件,并使用多媒体教学设施进行教学。5.有足够数量的工程管理及先进技术领域的专业图书资料。四、实践条件1.能够与工程部门在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等方面有较稳定的合作关系,能为培养工程管理硕士提供较好的社会实践与教学场所。2.实践基地须有丰富实践经验、较高学术水平或技术专长的专家,能够讲授专业课程,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3.能够提供和保障所有工程管理硕士开展实践的条件,确保实践教学质量。五、培养模式1.能够与工程实践部门共同研究、制定并实施培养方案,包括课程设置、教学组织、实习实践等。2.通过通用管理、技术前沿、软技能训练等课程以及设计、专题研究和案例分析等训练,保证工程管理硕士获取相应知识、能力和素质。3.采用“理论学习、社会实践和现场专题研究三结合”的培养模式,注重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职研究生http://www.rucaedu.com

  

  

推荐访问:专业学位硕士点建设条件 专业学位 硕士点 条件

热门文章